大齐除妖人 第193节

  ——就像是看小说或电影前,如果先看了书评、影评,难免会产生一些先入为主的思想。

  他站起身,从墙边柜子上取来一根较短的蜡烛,将其稳稳地放在烛台上。

  他的手心蹿起灼热的真元火焰,将蜡烛点燃。

  或许因为现在是白天,蜡烛的光芒看上去并不明亮。

  但顾旭的注意力全部被它吸引了。

  他站在烛台边上,看着桔红色的火苗像穿着华丽长裙的舞女一样旋转跳动,看着蜡烛一点一点地变短,看着蜡油一滴一滴落下,然后凝结成固态的蜡块。

  待到烛芯烧完时,火焰熄灭了。

  此时此刻,顾旭终于明白了“明烛”的真谛——

  燃烧自己,照亮世界。

  只有不畏惧于牺牲的人,才拥有改变整个世界的力量。

  他闭上眼睛。

  他的神魂变成了烛芯,他的真元变成了石蜡,他的意志变成了火种。

  三,二,一。

  点燃!

  他浑身窜起了熊熊烈焰,像是穿上了一件由火焰编织成的长袍。

  炽热的高温以他为中心向四处扩散,瞬间吞没了整间屋子。

  但他站在火中,安然无恙。

  PS:求月票!

第235章 同一门法术,不同的理解

  众所周知,大齐国师的师尊、《焚天七式》的开创者赤阳子是一位非常博学的修士。

  他主修符篆阵法之道,但也懂剑术,所以《焚天七式》第一式“萤焰”的本质其实是“剑阵”——千柄飞剑裹挟浅淡的火光飞向敌人,看上去仿佛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

  当然,顾旭并没有拘泥于“飞剑”。

  在他手中,世间万物都可以成为他施展“萤焰”的介质——秋天的落叶,洛河的水,森林里的枯枝与碎石,都能被他利用起来。

  可谓“万物皆可为剑”。

  这无疑也符合赤阳子反叛传统、打破规则的“道”。

  而《焚天七式》第二式“明烛”,则结合了符阵之道与刺激身体潜能的秘法。

  它需要修士以自身为材料,构建阵法。

  真元是阵法的能量。

  精神意志则是其中的阵眼。

  一旦阵法构筑成功,体内的真元流动速度会瞬间大幅加快,并迸发出明亮炽热的火焰。

  以修士为圆心的十余米范围内,将会成为高温的领域,足以令金属熔化——倘若对手没有足够的防御手段,就会瞬间被炙烤而死。

  但这并不是“明烛”最主要的作用。

  它本质上其实与楚凤歌学习的“暴怒”相似,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真元力量、增强战斗力的手段。

  一旦顾旭开启“明烛”,他施展的一切火属性法术,将会具备原先的三倍左右威力,且这个数字会随着修士的修为增长而不断增加。

  当然,“明烛”是有时间限制的,且无法与“光阴”同时存在——毕竟它们对真元的消耗速度都足以用“恐怖”来形容。就算顾旭的真元要比普通的第三境修士更加浑厚、更加凝练,也不可能同时供得起这两个“耗油大户”。

  片刻之后,他睁开眼睛。

  烈火缓缓熄灭,室内的温度也渐渐复原。

  只是,“清香阁”内的一些木制家具,却微微有些发黑。

  …………

  顾旭依旧记得,当自己刚刚从青州府死里逃生、来到这洛京城驱魔司总部的时候,有个叫屈景龙的九品缉事曾带着他参观衙门。

  “这座‘清香阁’是驱魔司为身份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临时住处,”屈景龙曾如是介绍道,“在这间屋子里,所有的家具物品,以及墙壁、地板、天花板上,都在司首大人的主持下,布置有特殊的法阵。

  “顾大人,您可以在这里面随意地修炼,练习各种法术,不用担心来自外界的干扰,也不用担心会损坏屋内的陈设。”

  “真的吗?”顾旭微微眯起眼睛,“你或许不知道,我学的那几门法术,杀伤力都有一点点强,恐怕这些法阵不一定能——”

  “——这屋子里的法阵都经过反复的检测,能够格挡住第六境巅峰强者的全力一击,”屈景龙拍着胸脯,用自信又骄傲的语气说道,就好像这些法阵全部都是他自己设计的一样,“顾大人,您只需要放心大胆地修炼就好了!若是真的弄坏了,那只能说明驱魔司的阵师们学艺不精,绝对不是您的问题!”

  “万一我真的把它们搞坏了,我需要赔偿损坏的财物吗?”顾旭认真地问道。

  他掌握的种种法门,像“惊鸿笔”的法术、“焚天七式”、“光阴”权柄等等,层次境界都非常高。

  这些法术拦得住第六境修士的全力一击,却不一定能挡得住他这种大道法则层面上的压制。

  “清香阁”里的家具陈设看上去都价值不菲,就连房梁都是楠木制成的。若有损坏,恐怕他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俸禄都不一定赔得起。

  “当然不用!”屈景龙不假思索地说道。

  顾旭立即松了一口气。

  正因如此,他不必再去跟其他的官吏们争夺静修室。只需要待在这间安静宽敞的“清香阁”里,他就可以完成日常的修炼,以及对法术的学习和改进。

  他曾听上官槿说过,驱魔司总部的静修室共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只有六品及以上的官员可以使用,第二等所有的官员们都可以用,第三等则是提供给没有官阶的小吏们。

  目前,第二、第三等级的静修室已经全部被人占用,甚至已经排队到了两个多月以后。

  …………

  此时此刻,顾旭望着那些微微发黑的家具,笑着摇了摇头。

  “清香阁”里的法阵,确实有些名堂。

  若换做是一间寻常的房屋,恐怕早就在“明烛”的高温下,被彻彻底底地烧成了灰。

  当然,这些法阵依旧在“明烛”的作用下,出现了一些微小的破绽。

  “唉,看来得辛苦一下衙门里的阵师们了。”他默默心想。

  随后,他心念一动,从“闲云居”中取出自己长期携带在身边的小本子和炭笔,在上面迅速地记录道:

  “实验时间:天行二十四年正月廿二;

  “实验内容:对《焚天七式》第二式‘明烛’进行效果测试;

  “实验结果:‘明烛’能短时间内提升真元威力,制造范围性高温,并对‘清香阁’中号称由洛司首主持构建、‘能抵挡第六境修士全力一击’的阵法造成了微小的破坏;

  “实验结论:

  “第一,‘焚天七式’的真意,在于对规则的破坏,‘明烛’也同样如此。其他的火属性法术,或许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灼烧效果;但“明烛”却能在规则层面上,对事物进行由内而外的瓦解。

  “第二,使用‘明烛’,需要放下顾忌,放下恐惧,以坚定不移的精神意志为引,才能点燃自身的真元和潜能。

  “备注:我越来越好奇《焚天七式》创始人赤阳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了,也想知道他为何会在第八境时走火入魔、自废修为——是因为飞升是个骗局,还是有其他的缘由?”

  …………

  在完成实验记录后,顾旭才开始继续阅读大齐国师和何逸群写在小册子的笔记。

  现在顾旭对“明烛”已经有了初步的领悟。

  他想要把自己的结论与其他人的观点对比一下,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启发,也能找到一些自己曾经忽略了的细节。

  大齐国师对“明烛”的看法,类似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蜡炬成灰泪始干”。他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国家、为百姓献出所有的力量,让大齐王朝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何逸群对“明烛”的看法,则是“人生如蜡烛,终究有尽头”。他认为,既然人都有一死,那么活着的时候就不要沉沦于黑暗,应当尽情燃烧、绽放光彩。

  “没想到不同的人对同一门法术的理解,差别竟然如此之大,”看到这些内容后,顾旭不禁在心头暗暗感慨道,“不过,我觉得我的理解应该才是最贴近‘焚天七式’真意的。”

  他很庆幸自己没有在悟道之前阅读这些“权威们”的观点。

  否则他的思路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和限制。

  当然,大齐国师和何逸群的理解存在偏差,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悟性,而是因为他们作为大齐王朝的土著居民,几乎不可能有太多质疑权威、反叛规则的想法。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何先生至今才勉强掌握了《焚天七式》的前两式吧!”顾旭在心头猜测道。

  …………

  龙门书院坐落于洛京城郊区,邻近洛河,依山傍山,风景秀丽。

  其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群,沿着中轴线依次排开,均是白墙灰瓦,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不同的建筑里,有不同的教习在给学生们传道受业解惑。

  

  在习习凉风中,能够听到教习们的高谈阔论声,有学生们慷慨激昂的争论声,有刀剑碰撞的铿锵声,有切磋较劲后胜利的欢呼声……

  各种声音混在一起,却并不显得嘈杂刺耳。

  反而像是交响乐的各个声部,以特定节拍融合在一起,形成龙门书院日常生活中特有的旋律。

  此时此刻,在书院的一间不起眼的偏房中,有一个三四十岁、身穿蓝灰色道袍的男子正坐在书桌旁边,一边翻看着一本陈旧的书,一边用毛笔在一张白纸上涂涂画画。

  他面庞白净,鼻梁高挺,眉毛浓密。

  容貌倒是清秀。

  只不过他看上去有些憔悴,像是连续几天没有睡好觉似的,有着非常清晰的黑眼圈。

  除此之外,他的坐姿看上去也很别扭——背拱得像一只弯虾,脑袋跟桌子挨得很近,眼睛几乎贴到了书本上。

  只见他一边在纸上画着复杂的图案,一边在口中喃喃念道:

  “‘相思符’,是让人产生恋爱之情的符篆,需要依靠介质‘相思子’,也就是‘红豆子’产生作用,并结合‘相思咒’——‘精秉太阴,气秉太阴,汝受一粒,掛意系心。’

  “‘相思符’和‘返步符’作用比较相似,一定要牢牢记住它们的不同点,避免混淆。前者能使人对自己萌生爱意,后者则能够使原先的爱人回心转意。

  “……”

  “‘变蛇符’,主要用于役蛇护身,也就是幻化出一条蛇来保护自己。

  “在使用‘变蛇符’时,需要念诵‘变蛇咒’,内容如下:‘蛇师蛇师,滚地盘旋,雷光烁火,易见易藏,入山纵横,收之即蛰。’

  “而在画这种符的过程中,还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书上的原话是‘向东方取炁一口,吸入腹内,流至脐下一寸三分为止,再上升到口,对笔一呵,黑在圈内,各为祖气’。稍有出错,符咒就不会生效。

  “……”

  由于他在画符和念咒的过程中没有动用真元,所以他画在纸上的符文并不具备任何非凡属性,纯粹只是他的复习笔记。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忽然推门而入。

  “莫厉,你最近准备得怎么样了?”

  来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

  他身材高大,头发灰白,蓄着长胡须,穿着一身华丽的锦袍,显得气质威严,一看就是身份不凡的大人物。

  “还行吧,”被称作“莫厉”的男子抬起头,“我已经把以前掌握的符篆温习了四十九遍了。等今天晚上,应该能看完第五十遍。”

  他的声音听上去无精打采、疲软无力,仿佛整个人被掏空了似的。

  高大威严的锦袍男人,正是龙门书院院长——李政。

首节 上一节 193/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