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阳光穿过雕花的窗棂,洒落在他的后背上,令他感觉暖洋洋的。
然后他心念一动,从“闲云居”中取出笔记本,在上面迅速记录道:
“实验时间:天行二十四年二月初一;
“实验内容:对‘明烛’和‘星阵’进行威力测试;
“‘明烛’测试结果:因为对手在‘明烛’施展的瞬间被秒杀,所以无法准确估计‘明烛’威力的上限;
“‘星阵’测试结果:‘解神星’和‘地空星’用来对付擅长莽夫打法的敌人,具有奇效;
“……”
记录完成后,顾旭收起本子,顺便检查了一下“闲云居”中自己的丹药库存。
“最近这几天的丹药消耗速度可真快,”他默默地心想,“或许我该去书院一趟,去领一下我这个月的福利。”
…………
时小寒心情不论好坏,在饮食方面从来都不会亏待自己。
这天清晨,她在衙门公厨点了两个炊饼、一碗鱼片粥、一碗馄饨,把肚子吃得饱饱的。
然后她才收拾行李,乘坐马车,前往龙门书院。
在时小寒的身边,坐着一个安静的少女。
她也穿着书院的灰白长袍,肤色苍白,高高瘦瘦,五官清秀。在马车行驶的过程中,她一直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看上去有些拘谨。
这个少女名叫陶汐,今年十九岁,主修符道,是驱魔司派去龙门书院进修的另一名年轻修士。
时小寒一向性情活泼。
马车里过于安静的氛围,令她觉得有些不舒服。
于是她就主动在陶汐面前找话题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龙门书院饭堂里的美食非常丰盛?”
陶汐微微抬起头,有些不知所措地看了她一眼:“没……没有。”
时小寒想了想,接着说:“我听说那里有龙须面、盐水鸭、虎皮肉……”
她把那天顾旭的话复述了一遍,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强行尬聊。
“这,这么多呀。”
陶汐见时小寒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食物名称,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但又担心自己保持沉默,会惹得对方不高兴,便用蚊子叫一般的声音,尴尬地回应了一句。
“是啊,确实很多,”时小寒继续尬聊,“今天中午,我就请你去那里大吃一顿!”
根据时小寒匮乏的社交经验,她觉得人与人之间拉近关系的手段无非就是两种——第一是“请客吃饭”,第二是“一起做任务”。
PS:稍后还有一章加更。
第265章 上苍神像与文昌星君(月票加更)
第265章 上苍神像与文昌星君时小寒记得,自己跟顾旭就是通过这两种方式,结成了“沂水县杀鬼好搭档”。
然而听到她的话后,陶汐却吓了一跳,局促不安地摆手道:“不,不用你破费……书院有餐食补贴,我会自己买的。”
时小寒秀眉微蹙。
她只觉得跟对方说话非常费力,连请她吃饭这种小事情都能让她诚惶诚恐。
还是跟顾旭那家伙聊天要更加轻松、更加愉悦。
“或许……她对‘美食’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
时小寒想了想,又强行找了个新话题,问:“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好像是主修符道的?”
“嗯。”陶汐僵硬地点了点头。
“我一直觉得懂符道的修士最厉害了,”时小寒接着说道,“竟然能看懂那些天书一般乱七八糟的图案。”
遇事不决就赞美别人。
这是她从顾旭和上官槿那里学来的社交方法。
只是可能因为她实践练习的机会不多,所以她的言辞听上去显得依旧有些尴尬。
“其……其实也还好了,”陶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结结巴巴地回应道,“我的符篆之术其实很一般,比……比你的未婚夫差远了。”
“未婚夫?”时小寒睁大眼睛,“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盯着陶汐说道,“我还没订婚,哪里来的未婚夫?”
陶汐被她突然提高的音调吓到了,不禁往后挪了挪,整个人缩到马车的一角:“我……我听别人说,你跟顾大人几个月前……就已经互换生辰八字了……”
“不要相信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那些人就喜欢瞎吹牛,”时小寒哼了一声,白皙晶莹的耳垂却在不经意间微微泛红,“我们只是普通同僚罢了,才没有互换八字呢!”
“嗯我明白了,你别生气啊……”陶汐惶恐不安地说道,同时像小鸡啄米一样地连连点头。
时小寒深吸一口气,重新在椅子上坐下。
她最讨厌那些喜欢整天在背后吹牛八卦的人了。
可不知为何,当她听到“未婚夫”几个字时,她的心脏却开始加速跳动,脑海中悄然萌生出一阵暗暗的窃喜。
…………
大齐是一个重礼节的王朝。
就跟驱魔司新官上任需要拜神仙、拜先烈、拜皇帝一样。
新生进入龙门书院就读,同样有着复杂的仪式流程。
他们首先来到一间宽阔明亮的双重檐大堂中。
这间大堂呈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天空。
里面供奉着上苍的神像。
这是一尊一体两面的雕像。
正面是“太上昊天玉皇大帝”,身穿金色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端坐于金色宝座之上。其手持玉印,身材高大,五官硬朗,蓄有长须,看上去威严肃穆,浑身上下散发着刺眼的金光,令人无法抬头直视。
在祂的身边,站立着两对童男童女。
其中的一个童子手中捧着一柄三尺长的宝剑——剑身焕发金色光芒,剑柄则雕刻着精致的龙纹。
绕到大堂的另一边,则能看到雕像另一面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相比“太上昊天”,祂的形相看上去要稍微清癯一些,头戴冕旒,身穿玄色龙衮,上面绣有普天星斗和云龙图案,气质出尘而不乏威严。祂的头发是明亮的银白色,宛若熔化的白银,其上隐隐能窥见星辉流动。
在祂的手中,则持有一个圆盘状的物体——它上面刻着繁复的纹路和符号,宛如天上星辰运行的轨迹。
时小寒刚一看到它,就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一阵头晕目眩,仿佛看到了复杂难懂的符道书籍一样。
在“紫微大帝”神像边,同样有着四个侍奉的随从。
但并不是童男童女,而是“左辅”、“右弼”、“天魁”、“天钺”四位星君的彩色雕像,手中持有书籍或是长剑,皆躬身低头,神态恭敬。
众书院新生首先在“太上昊天”这边烧香膜拜,在一位教习的指引下,念诵《玉皇宝诰》,内容如下:
“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无极无上圣,廓落发光明。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宝诰”,又名“诰章”,乃是赞颂神仙的祈诵之词,通常以骈文的形式呈现。
在念完《玉皇宝诰》后,他们来到了“紫微大帝”的神像下,齐声念诵《星主宝诰》:
“大罗天阙,紫微星宫。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旋玑玉衡齐七政,总天经地纬。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万象宗师,诸天统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星教主,无极元皇。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接着,学生们又在教习的引导下,来到旁边的一间偏殿里,在“文昌星君”的神像面前烧香祭拜。
“文昌星君”本来只是“紫微大帝”身边的辅佐之臣。
但是由于他执掌的是学识、教化、考试与功名,所以在大齐王朝的教学机构,包括龙门书院、国子监、各地县学府学以及一些私塾之中,都会单独供奉着“文昌星君”的神位。
“文昌星君”看上去像是一位文官大臣,头戴官帽,身穿大红色锦绣官袍,手持玉制笏板,相貌端正,身边摆放着一摞书籍、一面造型古朴的铜镜。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时小寒身边的陶汐忽然低头小声说道:“你……你有没有觉得,这‘文昌星君’的相貌好像看上去有一点眼熟……”
时小寒摇了摇头,然后回应道:“可能是你在别处祭拜过祂的神像吧?”
“不,我是觉得,祂有点像现实中的某个人……但我却想不起来具体像谁……”陶汐的声音越压越低,最后几个字几乎完全听不清楚,显然她对自己的感觉也并不是很自信。
祭拜完几位神仙后,新生们来到了面积最大的屋子“思齐堂”,听龙门书院院长李政训话。
这位李院长外表高大威武,说起话来却格外啰嗦。
他开头说“我今天简单讲三件事情”,但每件事情又演变成无数件事情,内容基本上是拿着“替天行道”、“为皇上效力”、“为百姓打造太平盛世”这些大道理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时小寒听得昏昏欲睡,甚至怀疑他在施展催眠法术。
PS:11月月票加更已经还一章,目前还欠三章。
第266章 不败刀神
李院长唠叨了半个时辰,时小寒也走神了半个时辰。
她的神思不知不觉间飘出窗外,飘到了不远处的饭堂,开始思考“今天中午吃什么”这个千古难题。
待李院长终于说到“以上就是我要讲的全部内容”,时小寒才终于回过神来。
看到旁边的其他学生都在鼓掌,她愣了一秒,然后也跟着“啪啪啪”地拍起手来。
作为一名刀修,时小寒来到书院之后,自然而然选择了主修刀道课程。
小时候,她是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练武;后来到了沂水县驱魔司衙门做官,便基本上是在自家院落里,照着秘籍自学。
这些年里,她扔掉了许多双磨破的绣鞋;家中那棵粗壮的梧桐树树干上,也被她留下了无数的刀痕。
总之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现在来到书院,要跟十余个同龄人一起学刀,她感觉颇不习惯。
她心头总是萦绕着一阵无形的压力,眼角的余光总是忍不住朝身边其他人瞥去,暗暗地与他们较劲。
教他们刀法的,是个身形消瘦的独臂老头儿,头发花白蓬乱,留着络腮胡子,穿着件满是补丁的麻布短衫,身上散发着一股长时间不洗澡的酸臭味儿。
看上去不像是龙门书院的教习,而像是大街边上端着破碗要饭的乞丐。
当然,普通人邋里邋遢,别人会觉得他不讲卫生、生活习惯糟糕;但高手不修边幅,别人只会觉得他有个性。
而除此之外,这个邋遢老头儿还在自己的衣襟上别了一朵桃红色的绢花,更是给人一种滑稽可笑的感觉。
不过在场无人敢笑。
虽然这老头儿没做自我介绍,在场的很多学生们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来历。
但是能在龙门书院做教习的人,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因此学生们在他面前,态度都专注而谦恭,丝毫不敢怠慢。
“你们都拔出武器,用你们最擅长的招式,朝我砍一刀,”独臂老头儿刚一进屋子,便眯着眼睛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学生,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道,“我倒要好好看看,这届新生会不会比上一届还要差劲。”
他的目光落在一个矮胖少年身上。
那少年犹豫片刻,然后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
他每往前走一步,身上便亮起一道光芒——神通、法宝,都在这一瞬间被激活,释放出了磅礴的能量。
待到他走到独臂老头儿面前的时候,他的身后浮现出一道玄龟虚影,虚影裹挟着磅礴气势,宛如滚滚而来的海啸,令在场的学生们都不禁后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