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信封看上去鼓鼓囊囊的,想必里面一定装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写信的人,肯定是个勤恳好问的好学生。
然而当顾旭看清楚寄件人姓名的时候,他却愣了一瞬——
这封信竟然是时小寒写的!
时小寒写信,自然不可能是向他咨询符道问题。
她以流水账般的文字,把自己最近两天的书院生活絮絮叨叨地讲了一遍,似乎想要把提倡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分享给他。
其中一半的篇幅,她在对书院的饭堂发表长篇大论。
她觉得,饭堂中的食物确实种类丰富,但是有些菜肴的口味却不够地道:比如金陵盐水鸭需要低温熟煮才能保证它的多汁性,但饭堂里的盐水鸭咬起来却比较硬,不够滑嫩;比如饭堂的蟹黄包总是会面皮破损,汤汁外泄,而且味道比较腻;比如饭堂的臊子面汤汁酸辣味不足,口感也不够柔韧顺滑……
顾旭必须得承认,时小寒的确是个名副其实的美食专家。就算她的文笔跟小学生作文一样质朴,她也能把各种食物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足以把顾旭看饿了。
而另一半的篇幅,她则在讲述她的刀法课程,以及负责授课的、被称作“不败刀神”的独臂老头儿胡云。
这老头儿对待学生极为严格,说起话来尖酸刻薄。他总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挑刺找茬儿,然后把学生数落得一无是处。
跟他对练刀法,简直就是一件噩梦般的事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受虐,更是心灵上的折磨。
只见时小寒在信中很委屈地叙述道:“顾旭,你知道吗?胡老头骂我骂得可狠了,他说‘你躲闪的动作就跟扭秧歌一样’,说‘如果在地上撒一把米,鸡的步法都比你更好’,说‘请把眼睛捐给需要的人’,还说我跟个粗糙大汉似的,不注重细节,以后肯定嫁不出去……”
看到她写下的这段话,顾旭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名叫“胡云”的老头儿,虽然不一定像传闻中描述那样,具有“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实力,但如果在大齐王朝搞一个“修行者花式骂人榜单”,他绝对在榜上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时小寒还表示,胡老头儿对待他要比其他人更加严格,会占用她的吃饭时间给她开小灶,然后给她安排的训练量要比别人近乎多出一倍。
“顾旭,本女侠快要累死了!”
她的这几个字写的很大,很用力,近乎快把信纸戳破了。
顾旭可以想象出她写信时那嘟着嘴、气鼓鼓的可爱表情,想象出她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饭,自己却只能在旁边独自练刀的可怜兮兮的模样。
不过,虽然时小寒近期身心“饱受摧残”,但是她并没有透露出任何消极的情绪,或是想要放弃的意愿。
她甚至还在信的末尾洋洋得意地表示,自己最近刀法飞速进步,如今在课堂上一个打两个都完全不虚。
于是顾旭明白,她之所以写信诉苦,本质上是因为想通过这艰苦的环境,来烘托她自己“面对困难顽强不屈、积极乐观、勤奋刻苦”的人物形象,从而让顾旭夸她几句。
这让顾旭想到自己前世考完试后,总会在父母面前添油加醋的描述考试题目太难,进而衬托出自己考到九十分是多么的不容易。
于是他在回信中写了一句:“你真棒。”
然后他想了想,又补充道:“我觉得,胡老头儿可能有想要收你做徒弟的想法。你需要认真考虑下这个问题。由于大齐王朝的圣人们都没有用刀的,所以他应该是当今最强的刀修了,你从他那里应该学到很多东西。
“只是他跟蜀地剑阁之间存在一些纠葛。如果除了学刀之外,他还让你去做别的事情,你可不要随便掺和。我可不想你被牵扯到这些大势力之间的麻烦事儿里。
“……”
…………
莱州府,驱魔司衙门。
当顾旭在读信的时候,时小寒的父亲、莱州府千户时磊也同样在读自己女儿的信件。
自从女儿前往京城之后,时磊几乎每天都会给她写信嘘寒问暖,问她吃得怎样,修炼得怎样,新同僚们是否好相处,是否适应洛京的新生活……
但时小寒的回信内容却极为简洁,就跟挤牙膏一样,问什么答什么,绝不多说一句话。
比如“我很好,烤羊肉很好吃,同僚们都很友好,洛京很棒……”
这让时磊心头又烦躁又无奈,常常感叹“这丫头真是翅膀硬了,跟亲爹写信都这么敷衍”。
若不是工作繁忙,他还真想立即御剑飞往京城,去看看时小寒的真实生活状况。
尤其是不久前,当他看到时小寒在信中写“司首大人推荐我去龙门书院进修”时,他更是感到无比震惊。
虽然女儿在他心目中是独一无二的宝贝,但他也很清楚,女儿的修行天赋在天才云集的京城并不是最出众的,时家的这样的背景更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按照常理来说,时小寒根本不可能进入司首大人的视线,更不可能得到司首大人的亲自推荐。
PS:月票番外已经发布啦,大家可以在目录里找到!顺便求一波月票!(这个月争取多更点儿)
第282章 赵嫣的排场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时磊想到了近期在朝廷邸报上看到的一些消息——
顾旭在元宵擂台赛上夺魁;顾旭被破格提拔为六品官员;顾旭受封子爵衔;顾旭力压成名已久的符道大师,成为龙门书院的教习;顾旭发明了“火字符”,让所有的修士都能自己绘制符篆去对付鬼怪;顾旭代表驱魔司前去点评“洛水大会”海选……
简而言之,就是“顾旭”这个名字的出现频率非常高,而且看得出来他深受洛司首的器重。
“时小寒能够有机会去书院进修,应该也跟他有关系吧!”想到这里,时磊默默在心理感叹道。
初次见面时,当他看到顾旭那张冷静而坚强的面孔时,他就料到这个遭受上苍嫉妒的少年,今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只是顾旭的成长速度,依旧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几个月前,如果时小寒跟顾旭结为夫妻,那叫做下嫁。
但倘若再过几个月,时家可能就是高攀了。
与此同时,时磊还想到不久前丹药作坊的杨管事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时小寒已经把她自己名下的六号丹药作坊,当做是生日礼物送给了顾旭;而顾旭则正筹划在洛京城给它建一个新的“分作坊”,扩大生产规模。
“真是想不到,像我这样的聪明父亲,竟然会生出一个傻丫头,”每当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时磊总会忍不住连连摇头,“丹药作坊这玩意儿,可是咱们时家的底子。她怎能这样随随便便地送人?”
不过,时磊很快又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同样把一间作坊当做是定情信物,送给时小寒的娘亲,并因此挨了父母的一顿痛骂。
除此之外,他还废寝忘食苦读前人诗作,研究修辞格律,想要给她写几首看得过去的情诗。
甚至,他还想过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蓬莱岛以东的海域,去寻找传说中被称作“爱情信使”的青鸟,只想给她一个惊喜……
“唉,只能说真不愧是我女儿!”时磊长叹一声。
他开始考虑,等“洛水大会”结束之后,或许得亲自去洛京城一趟,跟两个年轻人认真谈谈未来的计划。
不然,如果再放任下去,恐怕自家的白菜就自己跑到猪的嘴里去了。
…………
顾旭回京悄无声息。
赵嫣回京却声势浩大、极具排场。
似乎是为了让整个京城都知道“赵嫣大小姐回来了”,她刻意在城外酒肆待到天亮,才带着黑衣侍卫们,大摇大摆地进入城门。
而城内的赵家仆役们也早早赶来迎接。
由于在“天龙大阵”的范围内不允许修士们御剑飞行,所以仆役们牵来了数匹高头大马,均是幽州赵氏从大齐边疆引进的名贵品种,作为赵嫣和黑衣侍卫们的坐骑。
赵嫣的坐骑是一匹深红色的骏马。
它长得近有一人高,四条腿结结实实,脖颈上的长鬃毛随风飘动,宛若燃烧的烈焰。
这是显然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
当仆役牵着它走出城门的时候,它时不时摇头摆尾、扭动身躯,甚至想要拽着仆役往回走,望向周围人的目光中似乎充斥着不屑的情绪。
仿佛它才是高等物种,周围的人族都是低劣种族。
需要几个仆役一起,才能勉勉强强地把它制服。
不过,当赵嫣的身影出现在它的面前时,这匹暴躁不安的烈马,却忽然乖巧地低下了头,像是变成了一个温驯听话的小媳妇。
因为在赵嫣的身上,有一股非常熟悉的气息,一股令它亲近、又令它畏惧的气息。
只见赵嫣走到它的面前,伸手轻轻拍了拍它的脑袋,嘴角微微上扬道:“大红,好久不见,你想我了么?”
被称作“大红”的骏马低下头,在她肩头亲近地蹭了蹭,发出了愉悦的嘶鸣声。
于是赵嫣笑了笑,纵身跃上马背,朝着城门中疾驰而去。
红色的马鬃,红色的衣裙,飘动在风中,像是一团移动的火苗。
赵嫣在各大青楼乐坊结识的那些红颜知己们,也得知了她返回京城的消息。她们打开阁楼的窗户,拿着手绢或是蒲扇,掩面而笑,朝着赵嫣远远地招手。赵嫣则微笑回应,一双狐狸眼妩媚动人。
片刻之后,她便抵达了幽州赵氏在洛京城里新修的宅邸。
这是一间占地庞大的园林,是模仿着江南地区的园林建筑修建的。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乍看清新雅致。
但若走近观察,却会发现这里头到处都充斥着金钱的气息。
植株皆是名贵品种,假山均是江南奇石,景观看似浑然天成,但实际上经过精心设计,形成了一步一景、布移景异的效果。
按理来说,王公贵族们的府邸,通常正大门都是关闭的,只有迎接身份地位极高的贵客时才会敞开。
一般情况下,府中人员出入,不论是主人还是仆役,都是走侧边的小门。
可是,赵嫣把“大红”的缰绳交到仆人手中后,却凭借真元的力量,直接推开了府邸正大门,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同时还大声地问道:“赵长缨在里面吗?”
“赵长缨”乃燕国公大名。
在注重礼仪的大齐王朝,子女直呼父母的姓名,是极为不孝顺的——尤其赵长缨还是门阀之主,当今圣人。
可赵府中人却好像早就对赵嫣这样的行为习以为常。
更奇怪的事情是,听到她的喊声后,园内很快传来了燕国公的回应声:“嫣儿,我在这里呢!”
他的声音拖得很长,懒洋洋的,仿佛没睡醒一样。
赵嫣循着声音走了过去。
然后她看到,父亲赵长缨懒洋洋地坐在一间凉亭里,穿着一件松垮垮的袍子,衣带散开,胸口袒露,手中拿着一个酒壶,正咕噜咕噜地往自己嘴里灌酒。
赵嫣似乎很看不惯父亲这种颓废的模样。
她三步并做两步冲上前去,一把夺走了赵长缨手中的酒壶,把它“砰”地一声砸在了地上,又狠狠地踹了一脚,令它滚了很远,直到滚出凉亭,掉到灌木丛中。
壶中的葡萄酒流了一地,宛若鲜血一般触目惊心。
“赵长缨,你现在除了喝酒之外,还会做什么?”赵嫣厉声说道,“倘若我母亲还活着,看到你这鬼样子,不被你气得吐血才怪!”
听到她的话,赵长缨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呼吸中夹杂这酒气,笑呵呵地回答道:“大小姐息怒。你爹除了喝酒之外,还会修炼,只可惜修为停滞了二十年,再继续修炼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喝酒愉快呢……”
…………
PS:求双倍月票!
第283章 君臣,父女,主仆
幽州赵氏虽然与襄阳陈氏、金陵沈氏并称为“大齐王朝三大门阀”,但它的来历却跟另外两家不太一样。
陈家、沈家,还有被灭门的陆家,其先祖要么是帮助太祖皇帝建国的功臣,要么曾经在抵御外敌的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并因此被授予“国公”头衔,获得了世代相传的封地和丹书铁券。
幽州赵氏的历史却要悠久得多,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
那时候,赵家在北方自立为王,建立了“大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