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告诉他,这五十人都是“紫府军”的成员。
“如果‘紫府军’中有人来拜访你,切记,千万不要与他们见面。”洛川在离开前,一再地叮嘱他。
“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何逸群对此感到十分困惑。
“这是陛下的严令。”洛川回答道。
这让何逸群更加摸不着头脑。
他开始胡乱猜测,难道这紫府军是图谋不轨的可疑分子?陛下是担心紫府军会来找他联手,一起密谋造反吗?
然而问题在于,当今陛下已是圣人强者,连大齐天行帝都曾败在他的手里。
像他这样一个区区第六境的修士,再加上“紫府军”里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在陛下面前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陛下只需一抬手,就能轻易将他们镇压。
那陛下为何会对此如此忌惮?
不过,尽管何逸群满心困惑,却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
毕竟,当今陛下不仅是他效忠的君主,更是他的师祖。
倘若他胆敢违背皇帝的旨意,或许等不到皇帝亲自降罪,他的师兄王坚就会先出手清理师门。
思及此处,何逸群目光转向屋门外李昀留下的那几只装着珍稀天材地宝的匣子,心中暗想:我不能平白接受这份厚礼,必须尽快将这些东西悉数退还。
…………
一日之后。
李昀在住所中,收到了何逸群退回的礼物。
他看着这些原封不动的木匣子,心中感慨万分,对何前辈的敬意更甚。
他深切地感受到,何前辈不仅是一位修为高深、学识渊博的强大修士,更是一位关心后辈、不慕荣利的正人君子。
“若是何前辈能成为我的老师该有多好,”他默默心想,“只是,恐怕他看不上我这个修为尚浅、资质平凡的弟子。”
…………
与此同时,绛云殿中。
“不知不觉,又让何逸群这家伙捞了个好名声。”
顾旭在批阅奏折的闲暇之余,将神识探入星盘之内,发现自己的身份尚未暴露,于是暗暗松了口气。
“他的名声,不是陛下您给的么?”
赵嫣坐在他身边的椅子上,轻轻笑道。
纤长白皙的手,拎起桌上的白瓷茶壶,替顾旭斟满了一杯热腾腾的茶。
短暂的停顿后,她又接着道:“要不,我去‘论道室’里说一声,揭露那个‘何逸群’是假的,帮陛下把名声抢回来?”
“千万别!”顾旭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
如果身份暴露,他就再也体验不到水群的快乐了。
赵嫣不禁笑出声来。
“对了,师尊,”不觉间,她又悄然变换了对顾旭的称呼,语气中带着一丝俏皮,“你当初在东海归墟穿梭时空的时候,是先遇到了我,还是先遇到了赤阳子前辈?”
顾旭不明白她为何突然问及此事,但他还是如实回答:“我先遇到的是你。”
“这么说,我便是你的第一个弟子了?”
“自然。”顾旭点头。
“那赤阳子便是我的师弟,王公和何先生都是我的师侄了?”赵嫣笑着伸出手,轻轻抚平顾旭衣袍上的褶皱,“看来我在师门的辈分还真不低呢。”
“辈分高又如何?”顾旭轻轻捉住她那只不安分的手,阻止了它继续往他衣襟里探的动作,“你这个做大师姐的,从来没有一点大师姐该有的样子,成天就想着欺师灭祖,也不会给后辈们树立个好榜样。”
…………
新春假期结束后,随着教习和学生们的陆续回归,龙门书院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受到朝廷的号召,全国各地的知名符师纷纷汇聚于此,共同研究普及“清都令”所需的推衍大阵。
此刻,顾旭身着一袭朴素的青衫,站在书院大门外,静静地打量着这座大荒修行者的最高学府。
暂代院长一职的王坚站在他的身边,向他细致地讲述着书院近日的新气象、新变化。
虽然顾旭和王坚并没有对自己的容貌做出任何伪装,但在因果法术的作用下,往来的师生们却对他们视而不见,仿佛他们只是平平无奇的路人一般。
如今,书院大门上原本悬挂的大齐太宗皇帝题写的匾额已被取下,取而代之的是顾旭亲笔题写的“有教无类”四个大字。
银钩虿尾,笔力劲挺。
“咱们进去看看符师们的研究进度吧!”王坚话音落下后,顾旭淡淡地说道。
第636章 重回书院
顾旭在王坚的陪同下,跨过门槛,步入龙门书院。
虽然大荒社稷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座修行者的学府却依然保持着清幽的环境,仿佛独立于尘世之外,不受外界纷扰所侵。
唯一的区别在于,如今书院内的弟子数量显著增加,以至于这林间道路人来人往,都显得有些拥挤。
过去,书院的学生主要以权贵子弟为主。
尽管龙门书院有统一的服饰规定,但这些富家子弟总能别出心裁地展现自己的财富,竞相攀比——一个个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而今天,随着顾旭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大批平民修士得以入读书院,并逐渐成为主流。
再加上朝廷大力推崇节俭之风。
就算是出身富裕的学生混在其中,也都保持低调,不敢再像以前一样披金戴银、履丝曳缟。
顾旭穿过假山怪石,跨过溪上小桥,来到了白墙灰瓦、古朴典雅的“思齐堂”门前。
看着这座熟悉的建筑,他轻声感叹道:“回想去年,朕还在这地方,与沈丘等人一同画符,为了一个教习的位置各施手段。如今想来,真是恍如隔世。”
听到顾旭的这番话,王坚也不禁陷入了回忆。
去年,正是在此地,他亲眼见证了符道领域中极具突破性的“八卦逻辑电路”与“火字符”的诞生。
那时他就感觉到,顾旭绝非池中之物,未来必然会扶摇直上,在大荒闯出一番大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然而现在,当他转头看向身边这位年轻的皇帝时,他只觉得哪怕是过去对顾旭最大胆的预期,都显得太过于保守。
毕竟,谁能想得到,一个仅有第三境修为的驱魔司小官,竟能在短短一年之间,超凡入圣,颠覆乾坤,开辟新朝?
想到这里,王坚朝顾旭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是微臣眼拙。当初见了陛下的惊世之才,便应料到陛下乃是神仙转世,天命所归。”
“朕听洛川提及,王公昔日曾有意收朕为弟子,承袭衣钵?”顾旭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臣惶恐,绝无此意。”王坚闻言一惊,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眼前这位,不仅是当今的皇帝,更是他的师祖。
若他当初真的将其收为徒弟,那无疑将是欺师灭祖的大逆不道之举。
“王公,不必如此紧张,”顾旭微笑着说道,“朕并非那等蛮横无理的暴君,怎会因这点小事而怪罪于你。
“况且,今日我们的身份,不过是两名应邀而来的普通符师,切莫让外人察觉出任何异样。”
他一边说着,一边率先步入“思齐堂”内。
王坚紧随其后。
…………
如今思齐堂的墙壁上,已不再是如过去一般,一片洁白,空空如也。
相反,墙上挂着一圈如艺术品般装裱起来的符篆。
其中,有经过改进的“太上北极镇魔杀鬼符”、“烈炎真符”、“风行符”等传统符篆,也有别具一格的“八卦逻辑电路”和“火字符”。
俱是来自顾旭的创意。
这一年里,龙门书院对顾旭这些符篆的态度,经历了多次的戏剧性转变。
起初,这些符篆引起了众人的极大震惊和浓厚兴趣,他们纷纷竞相研究,期望能从中有所领悟。
之后,当顾旭一日之间被扣上“叛国罪”的帽子,成为众人眼中的反贼时,书院的符师们纷纷将这些独辟蹊径的符篆弃之如敝屣,避之唯恐不及,更无人敢再深入探究。
再后来,待到天行帝驾崩,顾旭登基称帝,这些符篆再次成为了全天下符师们争相追捧的宝贝。
一时间,似乎画不出这些符篆的人,就隐隐等同于不忠于大夏,不忠于皇帝。
此时此刻,若是随便从书院里抓一个符师来问他“当今陛下改进过几代‘杀鬼符’”或是“陛下是在何时何地因何原因设计出‘火字符’”之类的问题,想必他们都能够对答如流。
…………
思齐堂的正中央,一面巨大的光幕凌空悬浮。
数十名符师围绕其旁,一边热烈地讨论着,一边他们伸出手指,在光幕上不断地比比划划。
他们手指划过的地方,光幕上便会留下色彩不同的痕迹;而当他们用手掌轻轻抚过,这些痕迹又如雪花般消融,不复存在。
这是顾旭数日前设计的阵法。
它模仿了前世的白板,为符师们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共同进行“头脑风暴”的绝佳工具。
在这群符师之中,顾旭的目光不经意地捕捉到了一个老熟人的身影——
此人身材瘦高,头发略显稀疏,整个人看上去像一根竹竿。
正是曾经虚心向顾旭请教、甚至搬着小板凳前来听顾旭讲课的书院符道教习。
在因果法术的掩护下,顾旭走上前去,混入人群之中,倾听符师们的议论。
只听见杜远指着光幕开口说道:
“……陛下去年在龙门书院时,曾巧妙运用‘阴爻’与‘阳爻’的规律变换,成功构建了诸如‘与门’、‘或门’、‘非门’等符阵。当这些符阵相互组合时,它们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高度复杂的运算……
“……寻常的阵法,或许无法按照陛下的要求,做到大规模的推演计算。但是,倘若我们采用这些特殊的符阵,实现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而且,不同于寻常符篆需要由同一名符师一气呵成地画完,‘八卦逻辑电路’则可以拆分成无数微小的部分,由不同的符师分别绘制后,再进行组合…
“……”
听到杜远滔滔不绝的叙述,顾旭在心头默默感叹道:看来这位杜教习,私下里对朕的符道理论颇有研究,连“八卦逻辑电路”这种复杂的东西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待到杜远说完,一位身材矮胖的符师走上前来,开口道:“杜教习所提出的方案,的确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然而,它也存在一个显著的缺陷。
“如果我们长时间持续进行繁复的推演计算,需要消耗大量的真元,得由数十名修行者不分昼夜地进行维持。
“一旦阵法细枝末节上出现纰漏,恐将引发骇人的爆炸,危及这些修士的生命……”
“……”
顾旭对如今书院内的道法讨论氛围感到十分满意。修士们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整个讨论环境显得异常活跃。
当他注视着光幕上符文图案的变幻,倾听着符师们相互“挑刺”,他的大脑同样在飞速运转,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
当几名符师相继发表完各自的观点后,顾旭也情不自禁地向前一步,开口说道:“对于这个方案,我想到了一种改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