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四境【望乡台】
虽然顾旭很顺利地就完成了这个杀鬼任务,但是他的心头仍然存在一些疑虑。
因为今天早上,他在占卜中得到了“雷火丰”的卦象。
“丰”乃盛大之意,但盛极必衰,成功的背后也暗藏隐忧。
这个任务中的隐忧,究竟是什么呢?
顾旭很快就想到了答案。
“今天我消灭了这槐树树妖的一缕分魂,想必已经引起了它本体的注意,”顾旭在心头暗暗道,“它的本体可是货真价实的‘恶灵’级鬼怪。如果它想要报复我,以我现在的实力,跟它正面抗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必须得抓紧时间修炼,尽快提升修为才行。”
…………
大约一刻钟后,顾旭和时小寒啃完了手中的冰糖葫芦,重新回到了驱魔司衙门。
这时,看守大门的衙役告诉顾旭,沂水驱魔司知事陈济生已经办完事情,回到这里。
“陈大人终于回来了?”顾旭心头暗暗惊喜。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陈济生基本上每天都在衙门里起早贪黑处理公务,很少离开。
顾旭只要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困难,随时都可以在衙门大堂找到陈济生,向他请教。
虽然顾旭熟读各类典籍,通晓理论知识。
但常言“纸上得来终觉浅”。
在实践中,他总会碰到些书本上没有提及的问题。
而陈济生作为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则能够及时地为顾旭答疑解惑。
另外,每一次任务结束后,陈济生都会带领下属们进行“复盘”,指出下属们在任务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和疏漏之处。
这也使得顾旭养成了严谨缜密的习惯,很少会被鬼怪们的阴招坑到。
可以说,两人现在的关系,不是师徒,胜似师徒。
正因如此,这几天陈济生突然离开衙门,令顾旭感到有些不太习惯。
…………
随后,顾旭和时小寒走进大堂,来到陈济生的身边。
顾旭解下身上的玉佩,放在书桌上,准备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
然而就在这时候,凭借强大的神识感知能力,顾旭意外地发现,陈济生身上的气息和以前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如果说陈济生以前的给他的感觉,是端庄严肃、不怒自威;
那么现在,则若渊渟岳峙、静水流深。
收敛了气势,多了些深沉。
“陈大人,恭喜您突破第四境!”顾旭微微颔首,真诚地向自己的上司祝贺道。
陈济生认真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最近修过强化神识的法术?”
“陈大人果然明察秋毫!”顾旭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早就跟你说过多少次,不要在我面前拍马屁。我不吃这一套。”陈济生微微皱眉,佯装不满,但说话的语气中却不可避免地流露出骄傲的情绪。
此时此刻,陈济生同样也能看得出来,顾旭现在的真元气息比以前浑厚了不少,显然已经走过生死天堑“鬼门关”,踏上蜿蜒曲折的“黄泉路”。
不到一年,就从凡人变成第二境修士——
顾旭这破境的速度,只能用“离谱”来形容。
“晋入第二境,感觉如何?”沉默片刻后,陈济生接着问。
“还不错,”顾旭微微笑道,“我现在感觉,自己身体内有着几乎用不完的真元,可以随意挥霍——不会再像第一境时那样,画完几张符,整个人就被掏空了。”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会儿,又好奇地向陈济生问道:“陈大人,突破第四境又是怎样的感受?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顾旭以前在书籍里读到过,修行的第四个境界叫做【望乡台】。
有诗云:“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
望乡台位于忘川彼岸,是一座供鬼魂眺望阳间亲人的高台。
在神话传说中,逝去的亡魂在走过奈何桥后,尽管鬼卒严催怒斥,他们仍会坚持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一眼,大哭一声,才肯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
而对于修行者来说,在【望乡台】境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回首自己的初心。
据说,望乡台之后的道路,弥漫着阴寒之雾。
当修行者在超凡道路上愈行愈远,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失去属于凡人的情感,被这个世界阴寒冷漠的本质所同化。
这时候,他们就需要找到自己的凡心,作为锚点,避免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不愧是你,顾旭,才刚刚晋入第二境,就在想着第四境的事情,”陈济生呵呵一笑,“我应该说你好高骛远,还是该说你有志气?”
“我只是想早做准备。”顾旭脸上露出一丝乖巧的笑容。
“你以前或许已经在书里读到过,第四境修士可以选择一件本命物,温养在自己的丹田之中——可以是刀,可以是剑,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武器,”陈济生回答道,“本命物就像修士身体的一部分,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控制它。
“它会随着修士的修为增长而不断变强——一件下品法宝,经过修士长时间的温养锤炼后,可能会变成中品乃至于上品的法宝。
“但与此同时,一旦本命物被摧毁,修士的修为也会大幅下跌,甚至可能影响到根基。”
“陈大人,那些能够御剑飞行的剑修,依靠的就是本命物吗?”顾旭询问道。
他想起了不久前足踏飞剑御风而行的楚凤歌。
晋职考核那天,楚凤歌高呼一声“剑来”,就有一把剑凭空飞到了他的面前,载着他瞬间飞行数百里——想必只有温养在丹田中的本命剑,才能达到这种逼格拉满的效果。
“没错。”听到顾旭的问题,陈济生一边回答,一边抬起右手。
眨眼之间,一柄造型朴素的长剑凭空出现在他的手中。
顾旭认出,这把剑就是陈济生以前寸步不离挂在腰上的佩剑。
它没有华丽的装饰,看上去有些陈旧钝重,剑锋上还隐约能窥见一些锈迹。
“它的名字叫做‘无愧’,原本是我的老上司郑誉郑大人的本命物,”陈济生轻叹一声,介绍道,“八年前,郑大人在‘九婴之祸’中为救几个孩童不幸牺牲后,这把剑就被留给了我。”
第70章 本命物
“无愧……”
顾旭在心头默念这柄剑的名字。
不经意间,他想起了八年前九婴蛇妖肆虐人间的场景,想起了沂水县驱魔司前任知事郑誉的那座孤零零的衣冠冢,想起了被郑大人救下的那几个孩子……
不得不说,“无愧”这个名字,与那位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英雄非常相配。
“当年,郑大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从不会计算利益得失,只会追求无愧于心,”只听见陈济生接着说道,“这既是这柄剑名字的来源,也是郑大人当年在【望乡台】境界找到的初心。
“正是这份纯粹而明确的初心,使得郑大人那时候的修为迅猛增长,令众人刮目相看。”
顾旭轻叹一声。
每一次听到前任知事郑誉的故事,他内心深处都会由衷萌生出钦佩与惋惜的情绪。
“陈大人,那您寻找到的初心是什么呢?”沉吟片刻后,顾旭开口询问道。
“这是秘密,”陈济生笑了笑,“现在暂时还不能告诉你。
“只是,顾旭,我有一件事情想要提醒你——
“当你晋入第四境后,在选择本命物时,一定要牢牢记住,法宝的品阶并不重要,用得顺手才是最关键的。
“很多年前,这柄‘无愧’剑只是粗制滥造的凡铁。但经过郑大人在丹田里日复一日的温养锤炼,它现在已经是一件中品法宝了。”
顾旭点了点头,把他的话记在心里。
而旁边的时小寒则已经开始思考,待自己晋入第四境后,要不要把背上这把“昆吾刀”炼制成自己的本命物。
…………
闲话说完,便是任务汇报时间。
顾旭在桌上的玉佩上轻敲两下。
玉佩顿时绽放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他在寻柳街对付槐树树妖分魂的整个过程,俱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一回,陈济生一直聚精会神地盯着这段影像,关注着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分心去处理其他公务。
从这影像中,陈济生看到了顾旭实力在短短几天内的突飞猛进。
要知道,在上个月的时候,顾旭不管对付什么类型的鬼怪,都是依靠那“太上北极镇魔杀鬼符”。
尽管那“杀鬼符”被他改造出了第二代、第三代……杀伤力强得吓人。
但归根到底,顾旭对抗鬼怪的手段非常局限——万一某一天,他身上携带的符篆不够用,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现在可不一样。
顾旭除符篆之术外,还学会了神识攻击的法术,甚至还不知从何处学来了一门威力强大的新功法。
就算他不掏出“杀鬼符”,他也能把“恶灵”级鬼怪的分魂像拍苍蝇一样直接秒杀。
“顾旭这小子的学习能力,真是可怕!”陈济生在心中默默地感叹道,“恐怕在这世界上,就根本没有他学不懂的东西吧!”
符篆之术是大荒公认最难学明白的法术之一。
神识攻伐之术在众人的认知里,也是至少得晋入第三境后才能掌握。
可顾旭初入第二境,就把这两种以复杂多变出名的法术用得出神入化。
这种事情说出去,估计没有人会相信。
…………
“顾旭,有一件事情,我必须跟你说清楚,”在看完这段影像后,陈济生面色严肃地对顾旭说道,“虽然在我们驱魔司的纲领里,救人是第一要义——但你也要记住,做任务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最重要的还是得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是,陈大人,您以前一直说,郑大人是我们的榜样,要学习他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精神……”时小寒忍不住插话道。
“那是我说给外人听的,”陈济生淡淡道,“你们是自己人。跟你们说话,就得坦诚,没必要搞那冠冕堂皇的一套。”
时小寒怔怔站在原地。
她只觉得,今天的知事大人,和她以前认识的不太一样。
而顾旭则点了点头,对陈济生的话表示认同。
毕竟他本身就是个非常惜命的人,向来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就在这时候,一阵凛冽的风从窗户钻进了衙门大堂。
陈济生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他立即从衣兜里掏出手帕,捂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