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 第329节

  诸多少年大帝来围攻方清,夺取他们的力量还是比较艰难的。

  而在这里进入了四重雷劫的圈子,可以随意吸收诸多的小千世界之力,融合诸多的空间之力,这才是享受。

  大量的小千世界都被方清吸收,方清的身躯处处,都有了一种小千世界之力,不再只局限于轮海的小世界之中。

  他的道宫五处神藏,也吸收了空间之力,变得强壮起来。

  他的四极四处秘境,也是一样。

  甚至他的肉身穴窍,也如此。

  在这个世界,历代渡雷劫的鬼仙高手,不可能将自己的肉身也带到雷劫圈子里,那简直是在找死,而方清既修行遮天法,又修行阳神法,他的肉身之强大,远远超过了众人的想像,所以当他带著肉身去渡劫,这对于阳神法的修士而言是难以想像的,而对于遮天界的修士而言这是基本操作。

  遮天界那些可以引发雷劫的天才,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只让神识渡雷劫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在阳神界所有鬼仙高手只要想要往上走,都必须要度过雷劫,不区分天才不天才,遮天界却给了一些普通修士生机,他们实力不够,都不需要引发雷劫。

  雷劫,雷劫,在两个世界真是有太多的不同,虽然都是雷劫。

  此时此刻,方清在四重雷劫的圈子之中大吸特吸,以整个大千世界的雷霆之力为自己灌注力量,这是一种十分舒爽的感觉。

  方清的肉身和元神都在极速提升,得整个大千世界雷霆的灌注。

  方清甚至有点担心他会不会将整个四重雷霆圈子的雷劫吸收完了,不过这是想多了。

  当吸收了好久之后,方清迈步往上,到了五次雷劫的圈子。

  五重雷劫的圈子,又是一变,不再是小千世界,而是十分强烈的阳刚之气,这种气息和人仙的气息一样,对于寻常的鬼仙高手而言是十分恐怖的。

  鬼仙这样的存在最怕武圣,人仙,人仙的一滴鲜血都可以毁灭了普通的鬼仙高手,但是现在五次雷劫的圈子处处都好像是人仙鲜血一样的雷霆,足以让许多的鬼仙念头刹那间灰飞烟灭。

  不过对于方清而言,越是纯阳,越是能量充沛,他越是欢喜。

  我遮天法,又不惧怕人仙之纯阳之气,反倒是十分美好的粮食。

  方清吞噬了又吞,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他吞噬了好久之后,再次闯入了六次雷劫的圈子。

  六重雷劫的圈子,一股股的阳刚之力更为巨大,每一道雷霆简直比得上人仙中级的高手,而且其中还有一种十分浩大的力量,比起小千世界的空间力量还要暴戾的多,寻常人进入其中之后念头立刻会被撕裂开来,死无葬生之地。

  但是方清依旧欢喜,继续吞噬,比起在第四重雷劫圈子之中吞噬的还要欢喜。

  他的元神之力在不断提升,提升,又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方清在这第六层雷劫圈子之中自在行走,如入无人之境。

  走著走著,他见到了一尊巨大的门户,耸立在六次雷劫的终点。

  那一尊门户,便是造物之门。

第343章 我方清也为造物主,方造物!

  雷劫六重圈子之地,有一尊巨大的门户,乃是传闻之中的造化之门。

  这一尊门户十分巨大,威严万千,大到一般的六次雷劫高手都见到了这尊造化之门都会感觉到绝望。

  他们辛辛苦苦修行了一辈子,拼命到达了六次雷劫的地步,已经用完了自己的底蕴,而那巨大的门户横亘在他们身前,根本无法冲撞过去,只是看著都感觉到绝望。

  这就是造化之门,强悍无边的造化之门。

  修行修行,到了鬼仙境界之后,已经算是超凡脱俗,从度过雷劫开始到六次雷劫,算是传说之中的存在,但是如果到达七次雷劫,成为传闻之中的造物主,那则是传说之中的传说,神话之中的神话。

  当今天下,乃至于往许多岁月之前,修行到七次雷劫,造物主境界的存在,都少之又少。

  中古时代的诸子百家,就是修行到了造物主的境界,也只有这个境界的存在,著书立言,才可以称之为圣人存在。

  大多数的巨擘存在,能够修行到五次雷劫,六次雷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方清如今所见的天龙道主,天香教圣女,都是五次雷劫的境界,一些圣地的掌教,也都是五次雷劫,甚至往下的地步。

  诸如白子岳,现在也是真罡门的掌教,他连三次雷劫都没有到。

  “七次雷劫,造化之门,对于我也是一种天大的机缘。”

  方清的目光望著眼前的造化之门,伸手一拳,就是天地日月轮回人龙印,恐怖的气息瞬息打破了造化之门,顿时无穷无尽的雷霆真气从其中奔涌了出来,无数的雷劫气息,浓郁的好像是钢铁之水,融化了的神铁物质,带著恐怖无比的能量,一下子降临下来。

  “造物之门,非凡人所能窥视,还不速速退去,免遭杀身之祸!”

  甚至在这雷霆真气之中,还传递出一种玄奥的意念,似乎是远古的魔神苏醒了,一起斩杀向方清。

  “造物之力,皆归我身。”

  方清的神色淡然,他的手中天地日月轮回人龙印爆发出狂蟒无边的力量,一下子粉碎了无数的意志,融入自己新创的绝世神通之中,无数的精气,无数的法则,在那雷霆真气之中蕴含的玄妙大道道理,都被方清吸收,吞噬。

  他的元神疯狂提升,整个人的身躯中多了一种玄之又玄的气息。

  此种气息,是为造物法则!

  “造物,造物。”

  方清感觉到了一种大自在,大快乐,他在遮天界也度过许多雷劫,甚至击败过许多人形闪电,得到其中蕴含的诸多大道法则,但是遮天界的雷劫之中并没有这种造物法则,而在阳神界的七次雷劫之中,蕴含了这种玄之又玄的造物法则。

  方清品味著这种玄妙的力量,他感觉到了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味道,这种味道进入到他的小世界之中,进入到他的身躯处处,都使得他的肉身与小世界越发灵动起来。

  无数的造物真气,强大的杀戮气息,丝毫无法伤害方清自己,全都转为了方清的力量。

  “传闻之中梦神机有九火炎龙,我也要有自己的神龙,就叫太玄雷龙吧。”

  方清自语,他的元神流动之间,无数的雷霆之气按照造物法则开始凝结,化作了一条条的雷龙,一共九条雷龙,每一头都十分庞大,衍生出真实不虚的性灵来,它们在这一刻成为了真实的存在。

  吼吼吼!

  九大太玄雷龙一凝结成型,立刻对著方清顶礼膜拜:“拜见主人!”

  “好好好,从此之后,你们就追随于我,膜拜于我。”

  方清的脸上带著几分笑容,他见著这九条真实不虚的太玄雷龙,就知道自己真得到了造物法则,成就了造物主!

  造物,造物!

  能造物实在是匪夷所思的神迹,这样的神迹在阳神界倒是容易实现,只需要成就七次雷劫的存在,但是如果到了遮天界,虚空造物,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

  纵然是古之圣人,也只能衍生神通,那神通却无法化作真实不虚的生灵。

  像是曾经的北神王腾,他出门周遭有三十六道仙灵,其实都是神通演进,并不是真实的。

  如今,方清在这个世界做到了。

  九头太玄雷龙,个个都有四次雷劫的实力,而且还可以自主进化,实在是玄妙无穷的事情。

  方清如今也用不著这九条太玄雷龙做什么事情,就让他们膜拜自己,为自己的未来无生经做出巨大的贡献。

  “七次雷劫,造物主,足够了,再积蓄积蓄再往上吧。”

  方清一下子成就了造物主,成为了这个世界的造物主之后,他从雷劫圈子中落了下来,许多的玄妙还要品味,并不著急积蓄冲击。

  而就在他品味了七次雷劫玄妙的时候,洪易也度过了两次雷劫,成功从二次雷劫的实力晋升到了四次雷劫。

  至于他的道侣禅银纱,则刚刚晋升为两次雷劫。

  在这一次禅银纱的晋升之中,她甚至还遭遇到了危险,被一个叫做周三太子的人差点夺去了念头。

  关键关头,洪易庇护住了禅银纱。

  不过又一份因果,结下了。

  “天地因果,就这么结下,我仿佛又看到有个人要死了。”

  方清的元神倒是可以看到周三太子在什么地方,不过他并没有理会。

  此时夏雷降临,闪电腾飞,又有大雨落下,让人感受到一种革鼎的味道。

  “天象变化,人道革鼎。就是不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革鼎,大乾皇室和洪玄机实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国策,必然会引起整个天下大变,这之间的人事纷乱,谁看的清楚呢。”

  精忍和尚忍不住叹息道。

  这些日子,朝廷发布了一道十分恐怖的国策,那就是要让天下的世家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简直等于得罪了整个世家,如果做好了,大乾皇室自然功德无量,乾帝甚至会凭借着这份功德一举成就造物主,乃至更高的境界。

  而若是失败了,则整个天下顷刻之间易主。

  变革,变革,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方清也品味著这八个字,这八个字他其实也知道,他还知道其他四个字“摊丁入亩”。

  这种国策在某一个皇帝手中实行过,使得当时的皇朝立刻人口增多,赋税翻了许多倍,为后边的败家子败家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在这个大乾帝国,乾帝和洪玄机要联合推行这样的国策,也有一种修行的味道。

  阳神界的人道气息实在是太浓郁了,大道就在这世俗之中,在这王朝之中,这一点却和遮天界又不同。

  遮天界无数的国家,就算是真实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似乎对于修行界没有任何用处,世俗国家依旧是世俗国家,修行界依旧是修行界,修行界也懒得在意世俗之中的国家实行什么国策。

  而阳神界,就这么一道国策,可以牵动天下万民的心,牵动诸多枭雄的心,即便是五次雷劫,六次雷劫的巨擘枭雄,也都会因为这样一道国策而浮出水面,试图颠倒大乾帝国的统治。

  世界与世界之间的风貌实在是不同。

  方清还思考了一下,如果像是中州四大皇朝,大夏皇朝,古华皇朝,九黎皇朝,神洲皇朝实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国策,会对人道的发展有什么改变么?

  他思索了片刻,好像没有什么用。

  也只有阳神界独天得厚,实行这样的变革,有大用。

  就在方清思索这些事情的时候,洪易和禅银纱也度过了劫数,一个四次雷劫,一个二次雷劫,都算是当今之世的绝世高手了。

  但是洪易也没有什么骄傲的情绪,毕竟在他身边的两位女子前辈,都是五次雷劫的高手,而方清前辈的道行似乎只怕都到了七次雷劫,八次雷劫的地步,他这样的修为不算是什么。

  “前辈,我们只怕不能够在庆州呆了,要到赤州去,和西域国的大战快要爆发了。”

  洪易说了一件事情。

  “那就去赤州走一走吧。”

  方清笑道。

  赤州,乃是大乾帝国又一州,节制五省,首府省城是“剑城”。

  只是听“剑城”之名,就知道这里是铸剑炼剑的大城。

  事实上,赤州每年都向朝廷进贡大量的“赤州剑”,除此之外,大干的冰裂纹钢,就是剑城附近的“首钢山”出场的。

  赤州的许多豪门,都传承有十分古老的剑术,而赤州的刺客天下闻名。

  在大周王朝时代,赤州被称之为“刺州”,也就是“刺客之州”的意思。

  这里有无数的刺客,修炼上古秘传剑术,刺杀之道,不知道杀了多少的高官贵人。

  在大乾王朝时代,皇帝觉得“刺州”实在是杀气逼人,所以改名为“赤州”。

  不过这里依旧十分恐怖,家家铸剑,高炉林立,处处都显现出一种凌厉无比的味道,让人凛然不敢侵犯。

  赤州的剑,销售全国各地,就连云蒙都要购买许多,所以赤州有许多豪门大家,十分的富裕。

  “赤州,刺州,我听闻刺客之道,乃是狭义之道,上古圣贤曾经就赞美过刺客的品德,一怒之下,杀王于五步之内,不顾生死,这就是武道之侠义!不知道这赤州大大小小七八百家的铸剑世家,可有继承了上古刺杀之道的高手?”

  洪易指著赤州“剑城”,发出几分感慨来。

  他似乎十分佩服刺客,因为刺客之道,乃是勇气之道,智慧之道。

  史家称赞刺客,为其做传,也就是这股勇气。

首节 上一节 329/5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