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之中,陈玉书正在修炼药王桩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陈玉书的桩功越加熟练了起来。
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特殊的韵味,配合桩功独有的呼吸之法,让他的气息悠长,身形也越加矫健。
而且,他发现自己精神力大增之后,对于他的桩功修炼,也大有帮助。
每一次修炼之时,他都会有新的感悟,在桩功动作和呼吸之法的匹配方面,有了许多自己的理解。
然后,不知不觉的开始调整。
药王桩功+2
药王桩功+1
药王桩功+2
……
“果然,效率大增。
同样是修炼桩功,每一次修炼之后提升的经验值,都更多了一些。”
陈玉书看了眼属性面板,心中不由惊喜。
之前,他每一次修炼桩功,一般都只增加一点经验值。
如今,则是两点。
有时候感悟深了,甚至能够增加三点。
虽然,经验值增加,其修炼效果,相差不大,毕竟他此时还是入门阶段,气血提升的‘量’有限。
但却能够让他,更快将桩功提升到下一个境界。
“就如此时。
一连九次桩功修炼下来,就让我的药王桩功的境界,提升到了入门(89/100)的地步。
距离经验圆满,达到下一个境界,已经不远了。”
陈玉书看着属性面板上,药王桩功的修炼进度,莫名有些激动了起来。
“干脆?继续?”
陈玉书想了想,顿时将目光落在了剩下的八份养元汤之上。
一份养元汤的药力,能让他接连修炼九次药王桩功。
接连服用,虽然会对药力造成一定的损耗,但至少也能够多修炼七次,甚至八次。
而按照此时的经验值增加效率的话,应该能将他的桩功境界,直接堆砌到下一个境界层次才对。
“继续!”
很快,他就做出了决定。
直接走上前去,又取了一份养元汤,开始煎煮了起来。
小半个时辰之后,第二份养元汤就被他煎好了。
“开始吧。
一举将药王桩功的境界,提升到精通层次。”
陈玉书一口将养元汤喝掉。
几乎下一刻,就感觉到体内原本匮乏的元气,重新变得充盈了起来。
体内热力翻滚,全身暖洋洋的。
养元汤,乃是滋补大药,每一份药材,都经过专门配置,添加了许多珍稀的大补之药,普通人吃了,体质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药力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他连忙再次开始了药王桩功的修炼。
一次,两次,三次……
药王桩功+1
药王桩功+3
药王桩功+2
……
突然,他感觉身体一震,无数有关药王桩功的修炼经验,在心中流淌,好似短短时间内,他就就将药王桩功修炼了千百遍一般。
突破了!
桩功境界,达到了精通之境。
第42章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陈玉书的目光,也随之落在了属性面板之上。
药王桩功:精通(1/200)
果然,突破了,达到了精通之境。
此时此刻,陈玉书对于整个桩功的理解,再也不同。
对于许多原本感觉疑惑的地方,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就连动作——之前他的动作,都是学自秘籍,学自钱谦,一直都规规矩矩,不敢有丝毫改变。
此时,因为对于桩功的理解的不同,他终于有了一丝调整和改变。
虽然与钱谦所演示的,略有区别,却更适合他自己。
“这就是精通之境。
可以按照自己的体型特征,进行调整修炼。
从而让武功适应自己,自然修炼效果,也大不相同。”
陈玉书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不过很快,他就不做它想。
因为此时他体内,还有源源不断的热力涌现,那是养元汤药力还没有被彻底消耗,还在不断发挥着作用的缘故。
没敢迟疑,陈玉书再次开始了修炼。
桩功一开始,他就立即感觉到了不同。
松弛,舒适,呼吸与动作之间,宛如完美搭配,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丝丝缕缕的力量涌现。
修炼效果,大增何止一倍?
“若说,原本修炼一次药王桩功,能够增加一缕力量的话,如今则是三缕,四缕,而且在质量上,也更强许多。
换算下来,几乎可达十倍。”
陈玉书感慨着,直至最后一个动作施展完成。
汹涌的暖意力量,让他一阵舒爽。
药王桩功+1
如此,他继续修炼了三次之后,这一次的养元汤的药力,才被彻底耗尽。
“果然,桩功境界,才是决定修炼者体质强弱的根本。
也难怪药铺内会要求桩功小成之人,才能够开始修炼武功,修炼外锻功法。
实在是,从桩功入门到桩功小成这一阶段,学徒的基础,其实已经打的十分牢固了。
这时候再去修炼外锻功法,才能事半功倍。
当然,桩功境界越高,效果肯定越好。
只是对比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自然是小成之时修炼为佳。”
陈玉书此时才真正明白了过来。
桩功,是基础。
修炼的境界越高,当然基础就越牢固。
但普通学徒从入门到小成,都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再从小成到大成?所需时间必然更长。
得不偿失!
所以,大多人才会在桩功小成之际,开始修炼外锻功法和武功。
除非是天才,或者资源充足之辈,才会为了夯实基础,将桩功修炼到大成之境。
……
一番修炼下来,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好陈玉书之前检查的时候,已经发现书房之内,有备用的油灯。
于是,他来到书房,点燃油灯,然后拿出那本《朝阳符术》,开始仔细观看了起来。
“画符,其实很简单。
手执符笔,一蹴而就,将对应符箓绘制出来就可以了。
但想要做到这点,一是需要心静,二则是准确,三就是契合天地……古时候,有制符师甚至会焚香沐浴,再口述法诀,请祖师,或四方神灵箕法。
一些高级符箓,甚至会起坛行祭礼,复杂而又繁琐。
如今倒是简略许多,只要画对了对应符文,心神与符文契合,符箓本身自然就会吸纳天地间游离的力量,自然成型。
但一般符箓,难也就难在这里。
只要稍有差错,符箓就无法成行,会变成鬼画符,起不了丁点作用。”
陈玉书借油灯,仔细将《朝阳符术》看了一遍。
这本制符书册,别看基础,且只有一册,但并不普通。
其来源,必然大有讲究。
因为其中讲述的符箓理论,道理,谈古论今,十分详实……绝对出自名家之手,按他前世的说法,就是教科书级别的。
有一种一看就会,一做就废之感。
“心静,准确,契合天地……其中心静,就是入定。
入定之时,无思无绪,唯有一点‘灵光’在心中,以我如今‘小定’之境,当然可以做到。
但准确的话……”
陈玉书清楚,这个准确,其实就是当他画符之时,那符文必须一蹴而就,不能有丝毫的停顿和错误。
但当他看到后面符箓之上的符文,每一个都无比复杂。
关键是,其看上去是平面展示,就好像‘字’书写在纸张之上,但它其实是一个立体的结构。
也就是说,符文本身,是可以在空中‘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