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拜礼道:“大王,我今年六十有三。”
水猿大圣笑道:“你论寿数,做我重孙子我方嫌小。”
左良问道:“那大王,你今年寿数有几?”
水猿大圣掰着手指数着,许久之后,他方是摇头,说道:“数不尽哩。大禹昔年治水,我曾与之作对,大禹往上是谁来着?不曾记得,我的寿数数之不尽哩。”
左良心生敬佩,朝着水猿大圣再拜。
水猿大圣心有骄纵,比之凡夫俗子,他何其长寿,南瞻部洲之人寿有五十便极为了得,然寿五十与他而言,何其之短,转瞬即逝罢。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你这厮,莫要多谈多说,我教你修行,便曾与你说过,少说静心。”
但见真人自外走入,行至水府中堂落座。
水猿大圣与左良上前拜礼。
姜缘笑道:“无须多礼。水猿大圣,早与你言说,多修心方为正道,你怎个心生骄纵。”
水猿大圣嚷嚷道:“真人,不得开口,此何其之难。”
姜缘道:“修行的,有道是‘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非是不得开口,而是谨言慎行。”
水猿大圣说道:“真人,谨言慎行怎说?说来真人虽教我修行,但我始终不怎地能明白。”
姜缘笑道:“若你能明白,便非是这等模样了。”
水猿大圣说道:“真人,近来听你讲说修行,并非一无所获哩。”
姜缘问道:“既有所收获,你且说与我听。”
水猿大圣答道:“真人常与我说修行静心,我亦曾同真人所说那般去静心,但不知为何常常静心时,便有所念。”
姜缘道:“有何所念?”
水猿大圣再答:“真人,常有念想,若真静心,可如石头那般,任一切念过而不动,不言不语,不喜不悲,岂非石头?”
姜缘笑道:“念过不动,乃为邪念杂念,而非真我,不喜不悲乃不为木母二神而喜而悲。水猿大圣,若是多言,则定生灾。”
真人本还教说些甚,忽是心有所感,往水府外而去。
水猿大圣见状,不敢再问,与真人一同往水府外而去,待是行至水府外,
姜缘便见一团祥云自远而来,他开口道:“师弟。”
那祥云闻听声响,径落真人身前,云雾散去,真见身形显露。
真见拜礼道:“大师兄,近来可安好。”
姜缘回礼道:“我自安好。师弟怎外出,可是来寻我?”
真见点头笑道:“正是来寻大师兄,奉师父令来。大师兄,说来我正是不解,怎个师父与我言说,教我往东而行,自寻得见大师兄,我一路东行,不知该往何处而去,行至淮河边,方闻大师兄言说,才停了下来。”
姜缘说道:“我本在水猿大圣府中,心有所感,知得是你,便出府来见。”
真见道:“此乃是师父知大师兄身中有甚深法力,只消东行,大师兄定有所感,方才这般叮嘱于我。”
姜缘道:“尚不知师弟所说,奉师父令来,乃是何等之令。”
真见说道:“大师兄,师父与我言说,请你回府走一遭。”
姜缘闻听,不曾多问,与水猿大圣交代一番,让其代他照看左良与白鹿,他便与真见往三星仙洞而回。
二人驾云往三星仙洞而回,真人有心放缓云路,与真见并驾齐驱,不消二三时辰,二人便返回了三星仙洞。
行入三星仙洞。
真见往静室去,姜缘则前往拜见祖师。
待入祖师静室,见室门大开,姜缘入内行得大礼,说道:“师父,弟子归家矣。”
祖师上下张望,笑道:“童儿近来修行,大有长进。”
姜缘摇头道:“微末罢。尚不知师父有何事须弟子操持,但请师父吩咐,弟子定全力以赴。”
祖师说道:“童儿,此番唤得你归来,乃为狮驼山一事而来,你可知狮驼山如何?”
姜缘答道:“自是知得,师父,弟子在南瞻部洲淮河一带,曾心有所感,知悟空师弟有难,牛王曾言乃狮驼山难得悟空师弟,恰逢牛王乃悟空师弟结拜兄弟,便使牛王前去相助,此番尚不见牛王归来,当是不曾功成。”
祖师笑道:“那牛王身中有豫鼎,我便知是你授意其前往。那狮驼山中有妖魔,与佛老有些亲处,今那猴儿与牛王要打杀,你当去灵山,与佛老亲说。”
姜缘听言,说道:“狮驼山可是那大鹏与佛老乃有亲处?”
祖师道:“正是。那大鹏有些来头,是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自此,万物皆生。凤凰自此而生,号飞禽之首,凤凰又曾得交合之气,育二灵,一者为孔雀,二者便为大鹏。那孔雀曾一口吞了佛老,乃佛老剖开孔雀脊梁,方才出去,后封孔雀为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孔雀乃兄弟,故与佛老有些亲处。”
姜缘说道:“师父,既如此,我便往灵山走一遭。但师父那孔雀大明王,竟有这般本事,能将佛老吞下?”
祖师道:“阎浮世界多有遗种,那等遗种自有本事在身,故难以降之,至今多存于北惧芦洲,孔雀大明王非遗种,但亦有几分相似之处,自有神通。”
姜缘说道:“师父,早有闻玄帝镇北方,北惧芦洲尚有这般多遗种不成。”
祖师笑道:“童儿若有心,他日往北惧芦洲走上一遭,不就明白了?莫要多问,且去灵山走上一遭,功成无须与我言说,且去阎浮世界,做你该做的事儿便是。”
姜缘应答,朝祖师三拜,方才退出洞府,往外而去。
姜缘离了洞府,使个庆云法,往灵山而去,须臾间,他便驾着祥云,直至鹫峰之下,他方按落云头,四大金刚前来拦住。
四大金刚怒目圆睁,喝道:“那来的是谁?”
姜缘上前道:“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广心,有事欲见如来。”
四大金刚见是姜缘,方是收了怒容,行礼道:“不曾想是广心真人,失礼。但请真人少待,我等入内,禀报于世尊。”
姜缘道:“烦请报与如来,我在此等候。”
四大金刚急入内禀报。
此时,如来佛祖正在宝殿内,端坐莲台之上,与众阿罗汉讲经,有闻四大金刚来报广心真人前来造访。
如来即道:“着迦叶,阿傩尊者,去接引真人入宝殿。”
金旨下,即有二尊者出,率众阿罗与两路幢幡宝盖接引,真人不敢受幢幡宝盖,径往大雄宝殿来。
姜缘入了大雄宝殿,礼赞如来,行礼参见。
如来请真人落座蒲团,说道:“真人今来,可有何事?你我之赌赛,尚未有个结果,取经人一众尚不曾到来。”
姜缘道:“尊者,我非为赌赛而来,乃为狮驼山而来。”
如来闻听,即运心三界,少顷间知了事情,他说道:“狮驼山之事,我已洞悉,真人此来,乃为大鹏之事而来。”
姜缘道:“尊者果有神通。”
如来说道:“真人可安心,大鹏与我有些亲处,但其作孽良多,我若伤之,于心不忍,若是不伤,多生孽障。真人若教降之,自无不可。”
姜缘拜礼道:“尊者慈悲。”
如来摇头道:“真人,既为此事而来,不若少待一二,我教二尊者引文殊,普贤菩萨而来,此事与二菩萨亦有些关联。”
姜缘自是欣然应允。
如来遣迦叶,阿傩二尊者去寻文殊与普贤二位菩萨。
姜缘在殿中陪候如来。
如来张望姜缘,笑道:“真人,一些时日不见,你神通将成,法力日深。”
姜缘道:“不敢当尊者此言,我浅薄法力,与尊者比较,微末罢。”
如来道:“你只消再修一二劫,便可追上我,菩提道兄果是收了个好弟子。”
姜缘笑了笑,不曾言说,转而与如来谈些佛法,静等二位菩萨到来。
第174章 如来再问真人,狮驼山三魔大败
话表大雄宝殿之中。
真人与如来在殿中谈说佛法,不消多时,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自外而来,入宝殿之中。
待入宝殿,二菩萨礼赞世尊,方是问道:“世尊,不知唤我二人所来何事?”
如来说道:“今真人前来,为狮驼山一事而来。正是取经人行至狮驼山,见那地儿多生孽障,故取经人一心降妖炼魔,要降伏狮驼山妖魔,孙悟空请真人护法神相助,今真人特来,与我等分说。”
二菩萨问道:“世尊,此事与我等有何干系,我等二人,一在峨眉山修行,一在五台山修行,静修多时。”
如来说道:“你二人之兽,走脱几时?”
二菩萨面面相觑,但请如来明示。
如来说道:“那狮驼山妖魔,有二者乃你二人走脱之兽,在狮驼山多生孽障,怎这般糊涂,教兽走脱,且去查清走脱几时。”
二菩萨闻听,再三赔罪,方才离去,不消二三时辰,二菩萨再归,说道:“世尊,二兽在山中走脱七日,阎浮世界不知过去多少年矣。”
如来道:“竟有这般之罪。今真人来言说,孙悟空与牛魔王欲将之降伏,你二人可有话说?”
二菩萨问道:“真人,不知我等那二兽,所犯乃何等之罪行?”
姜缘起身,正要说些甚,如来却开口,说道:“二兽吃人无数。”
二菩萨说道:“二兽即吃人无数,犯下孽障,我二人自无话说,但请真人做主便是。”
姜缘道:“多谢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二菩萨合掌道:“早闻真人之名,不曾与真人攀谈,今方有缘与真人谈说。”
姜缘回礼一拜,说道:“我亦有闻二位菩萨之名。”
普贤菩萨笑道:“不知真人晚些时候,可有闲暇,若有闲暇,正是有心与真人一论妙法。”
姜缘欣然应允,说道:“菩萨相请,自不敢违。”
二人说定,共往峨眉山论得妙法,如来佛祖并未使众人离去,而是留在大雄宝殿之中,沿着先前真人与如来的谈论继续说着。
谈说多时,如来望向姜缘,问道:“真人,离我二人赌赛,有些时日,今日再见,你可觉,昔日所说,有何不妥之处?”
姜缘摇头道:“尊者,并未有不妥之处。”
如来笑道:“如我所见,你亦常觉白得的,弃之如履,故多有抬价。”
姜缘道:“尊者,此话怎说?”
如来道:“早前曾闻观音尊者有言,取经人一众多有不睦,唐僧赶了孙悟空,是以真人教其回至方寸山,并使唐僧亲赴方寸山,方才使孙悟空再归取经。”
姜缘道:“尊者,世间多有此理,任是白得,难得,俱在其中,盖因此乃天地数也。尊者你我之辩,乃在闻道者,而非天地数。”
如来笑道:“真人知何般天地数?”
姜缘道:“知些许罢。”
如来道:“真人在此道中,多以参悟,此与真人神通有大用。”
姜缘拜道:“尊者提醒,我定不敢忘。”
二人又在宝殿内谈说许久,在谈完后,真人才与普贤菩萨一同离去,往峨眉山去论法。
如来望真人离去身形,叹息不止。
有迦叶尊者上前说道:“世尊,何故叹息?”
如来说道:“叹我灵山无缘得真人,若可得真人,便真人为‘现在’佛陀,又如何?然真人不愿坐莲台。”
迦叶尊者合掌道:“世尊,强求不得。真人师弟将坐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