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断不敢受,合掌当胸,不受万般之扰。
行者踏着云头,细细一看,但见唐僧头顶自有祥雾,此乃圣僧之兆也,他暗自发笑,道:“这个老和尚,十世好人,金蝉转生,今修行终有所成,元神有明,不似常时,甚易受惊,今祥雾罩头,修行有得,只管行到灵山处,正果可得。”
他遂望向沙悟净,说道:“沙师弟老实本分,我等取经,他撮合有功,又曾潜心修心,亦可得个正果。”
行者再望向猪八戒,他不曾做出评价,按落云头,见了唐僧。
唐僧上前问道:“徒弟,可曾事毕?”
行者道:“自是事毕。”
唐僧说道:“若是事毕,徒弟,我等便上路去,早些行走,早些可达灵山,比丘国人受我等恩惠,感激不尽,但我等万不可取金银珠宝那等。”
行者笑道:“师傅所说有理,既如此,我等收整,这便上路,早些到了灵山,亦可早些功成。”
一众闻听,便是要收整再是离去比丘国,往西行大路上去。
猪八戒眼尖,见了行者手中攥着,他问道:“哥啊,你手上是个甚宝贝?”
行者将三枚火枣取出,说道:“此乃寿星离去前与我解渴的,你这呆子若是馋了,便取一颗吃着。”
猪八戒接过一颗火枣,连是称谢。
行者又将两枚火枣取一枚与沙悟净,再取一枚与唐僧。
唐僧本要吃下,见着行者模样,问道:“徒弟,你可曾吃得?”
行者道:“那寿星就给了三枚,不曾吃得。”
唐僧将火枣递与行者,说道:“既如此,徒弟你吃便是。”
行者道:“师傅莫作这般姿态,老孙当年何等宝贝不曾吃得,不差这一颗火枣,师傅你吃了就是。”
唐僧摇头道:“我是师,怎能与你争?你且吃了,若是不吃,教我还有颜面称句师者。”
行者无奈,只得将火枣吃下,他将火枣吃下,复问道:“师傅,尚有一事,我欲问上一问。”
唐僧合掌道:“徒弟且问。”
行者问道:“师傅,你可知禅与寂灭之说?”
唐僧点头道:“徒弟,我自幼修行,皈依沙门,怎会不知禅与寂灭之说?”
行者说道:“师傅,此二等皆是沙门,但你信奉那一等?”
唐僧摇头道:“徒弟,你亦知二等皆是沙门,怎有信奉那一等之说,有道是‘天无二日,佛无二法’。”
行者说道:“既如此,师傅,若是我等西天取经,行至灵山,见那真经有二等,一来是那禅之真经,二来是那寂灭真经,只许师傅取一真经,师傅要取何等真经?”
唐僧沉吟良久,说道:“若只得取一等真经,那当是取禅之真经好些。”
行者问道:“怎说?”
唐僧答道:“徒弟,寂灭难明,禅法易觉,若为东土众生,当取禅法真经。”
行者不曾多说,只说该是上路西行。
一众收整一方,离了比丘国,再是往西行路上而去。
……
光阴迅速,不觉五六月去。
南瞻部洲山林间,姜缘与东华帝君对弈一局,终是落幕,真人胜其良多,但见棋盘上,黑白二子好似二条巨龙厮杀,真人执的白龙将东华帝君的黑龙从腹部击溃,二人棋艺,高下立判。
东华帝君细细看着棋盘,沉吟良久,道:“真人棋艺果是精湛,我胜不得真人。”
姜缘道:“帝君谬赞。”
东华帝君摇头道:“谈何谬赞,真人棋力远胜于我,幸是真人让着我,若是真人不曾让我,恐一月间,我便要落败。”
姜缘正要再说些甚,他忽是张望,但见棋局旁,有个樵夫正在观棋,他问道:“你这厮,在此处观棋多久了?”
那樵夫笑道:“贵人,观看一整局了,料有二三时辰,二位贵人莫怪,实乃你二人棋艺俱是非凡之辈,教我见之心惊,一时沉迷,便看完了整局。”
姜缘无奈笑道:“二三时辰?快些回去罢,莫教家人担心,且将这枚枣儿吃了。”
说罢。
真人取了一枚火枣与樵夫。
樵夫感激涕零,将火枣接过,在衣上擦了擦,将火枣吃下,不敢再冒犯,起身提着斧头离去。
姜缘道:“怎有人误入。”
东华帝君亦不曾想到,他摇头道:“兴许是误入的,我与真人在此,自有仙家气象,保他数月不饮食无碍,若是离去,定是遭灾,幸是真人与他一枚火枣。”
姜缘将睡得正酣的牛魔王喊来,问道:“牛儿,且醒醒。”
牛魔王睡眼惺忪,问道:“老爷,可是要上路了?”
姜缘问道:“牛儿,你可见有个樵夫走入?”
牛魔王答道:“老爷,之前是有个樵夫走入,我曾叮嘱他观棋不语,老爷,怎个他惊扰你与帝君下棋不成?”
姜缘摇头道:“不曾。罢,罢,罢,与他火枣,料是无碍。”
东华帝君说道:“有火枣与他,他自有延年益寿之福,真人莫要忧心。”
二人在山中谈说一阵,互引为好友,遂各自离去,相约来日再聚,姜缘则与牛魔王等,再往冀州而去。
……
却说樵夫吃了火枣,身轻神爽,他快步走离,只道今日有些运道,见了两个贵人下棋,那等棋路,果非他能比较。
樵夫低声说道:“莫说是我,便是村里最那臭棋陈,也下不过这二位贵人,只消片刻,便是要丢盔弃甲。”
他说着,往山下走,忽见周遭有些变化,树木更为茂盛,教樵夫心中疑惑,不明所以,来时分明不是这般,他又不曾走错路。
樵夫不解,只道山中怪事多,便往山下走去,他抬着自己斧头,见着斧头锈迹斑斑,他心中再是感到惊奇。
樵夫嚷嚷道:“我这斧头,怎个生锈?奇怪了。”
樵夫往山下走去,待是走下山,便见村中,乌泱泱聚着许多人。
樵夫上前说道:“你等在此处作甚?”
那些人见了樵夫,大惊失色,东倒西歪,乱跄乱跌。
樵夫不解其意。
有人问道:“你不是死了?”
樵夫骂道:“你才死了。”
又有人问道:“老兄,你既是没死,怎个数月不见?”
樵夫道:“我方才山上二三个时辰,见贵人下棋,你便说我数月不见?”
众等说道:“我等这山中,前后那有甚贵人,还下棋,你是见鬼哩。”
樵夫道:“断无可能,那二人乃是富贵人家,曾赠一枣与我吃,我吃完正是精神。若如你等言说,我数月不见,那我如今怎个不饿不困?”
众等再说:“你且带我等去看,你果是消失数月。”
樵夫闻听,惊疑不定,带着众人一同上山,待是上山,到了山林间,怎有人迹,空空荡荡。
樵夫心中惊诧。
众等说道:“你莫不是碰到山中邪祟。”
樵夫摇头道:“断无可能,你等果在戏耍我。”
众等见樵夫不信,又行回村中,寻了樵夫老母出来,与之言说,樵夫方才相信,他已消失数月,一场棋局观看,竟有数月之久,他浑然不觉。
众等接连询问樵夫,到底去了何处。
樵夫说道:“我果不曾欺瞒你等,我见二贵人在山中下棋,在旁观棋的,有一老者,有一大汉在酣睡,还有一白鹿亦在观棋,我观了一整局棋,那下棋的,见我在观棋,问我观棋多久了,而后取了一枣子与我吃,我吃完那枣子,十分精神哩。”
说罢。
樵夫为了卖弄自己精神,将三人才能举起的树木,一人便抡圆举起,乃至转个圆圈,毫不费劲,真乃神力也。
众等见樵夫如此神力,唬得一跌,俱是述说,樵夫遇见了神仙,得了神仙的宝贝,故而有这等神力,
樵夫闻听,亦是心知,他遇着的那二人,定是神仙,那汉子老人,多半是神仙的随从,那白鹿乃是其中一位神仙的脚力。
樵夫心生艳羡,他若能跟随神仙,那当多好,纵是做个童子跟着,亦比今时这等好太多。
樵夫有心去山中寻神仙,恳求神仙能够收下他,他尚未有所行动,忽见他屋中年迈的老母,不曾及膝的孩儿,在屋里忙活的妻子,他沉默许久,终是按耐住了心思,不曾与他人言说。
第182章 冀州有王气,恩将仇报
光阴迅速,不觉三四月去,姜缘一众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但见那前路‘光景正苍凉,山长水更长’。
真人等终是行至冀州地界,行在一座山前,真人抬头远远眺望,使个‘望气’的本事,见冀州地界上空隐有金气闪耀。
牛魔王抡着混铁棍,上前说道:“老爷,此入冀州地界矣。”
他复见真人张望,不解问道:“老爷,此处有何异常不成?”
姜缘摇头道:“冀州有王气。”
牛魔王睁圆眼睛,细细一看,并未曾看出端倪来,他只道修行浅薄。
左良搓着手,说道:“先生,冀州怎有王气,我见冀州多有反气才是。”
姜缘笑道:“此话怎说。”
左良说道:“先生,我亦曾读书,知这冀州自古以来,多有反贼在此而生,昔王莽篡汉时,冀州遍地豪强反贼,数不胜数,再往后太平道之人亦在此处造反,冀州多反贼。”
姜缘笑着摇头道:“冀州往后自有帝王而现。”
左良眺望冀州,心中一动,若他居住冀州,是否亦有缘为帝王,一统九州,富贵无尽。
他念起即教他所斩灭,今他垂垂老矣,只愿修行,怎能因外事而动内心,却是不该。
姜缘道:“我等且入内。”
牛魔王牵鹿前行,说道:“老爷,进入冀州,当往何处而去。”
姜缘轻拍白鹿,说道:“让鹿儿行走,我等随他便是。”
牛魔王领命,他松手不再牵鹿,任由白鹿往前行走。
一众再是往前,左良脚下疼痛,但他习以为常,他脚下水泡,好了又长,长了又好,这般反复循环,早已不知多少次,他亦知得,此或为磨砺,故他不曾理会,只管往前。
牛魔王往后靠了靠,说道:“左小子。”
左良转身说道:“牛爷。”
牛魔王道:“左小子,你跟着我与老爷,也有段光阴,怎个你越长越年轻了?”
左良摇头道:“牛爷,你莫要打趣我,我这身中活六十有三,跟随真人来行走一二载,当是苍老许多才是,怎会越长越年轻。”
牛魔王指定前路一片小水洼,说道:“你且去那儿一瞧,你果是年轻许多。”
左良闻听,走到水洼前,果见水中他的样貌年轻许多,似他五十馀岁时,他见之心惊,但亦知,此定是真人的本事。
左良低声问道:“牛爷,此有何讲究不成?”
牛魔王道:“长年轻些,乃是好事,要何等讲究?莫要多想,跟着真人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