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第168节

  二人谈说间,姜缘便要带真见回方寸山,但临行前,二人俱入大雄宝殿,与如来佛祖辞行。

  如来佛祖知了二人之意,即说道:“真人,智慧佛,你二人自可离去,但取经人一众受封之时,智慧佛莫忘归灵山来,共同见证。”

  真见合掌道:“取经人中亦有我师弟,自当归来。”

  如来佛祖道:“既如此,智慧佛请去,日后智慧佛便在方寸山中修行便是。”

  真见拜谢如来佛祖,方才往外而走,姜缘亦拜礼,同真见离去。

  二人在大雄宝殿外,与牛魔王汇合,一众往灵台方寸山返回。

  待是返回方寸山,姜缘拜见了祖师,又与真见畅谈一番,又言说悟空之事,他方是往南瞻部洲冀州而去。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祖师静室里,真见送别了真人,复行至此处,拜会祖师。

  真见入室内,跪伏行得大礼,说道:“弟子拜见师父。”

  祖师轻拂衣袖,清风徐来,将真见扶起,笑道:“真见,今已为佛,怎还向我行此大礼。”

  真见摇头道:“师父深恩,绝不敢忘,纵是成佛,亦是师父之弟子,再说,弟子成佛,师父岂不是佛师。”

  祖师道:“莫要胡说,怎敢言‘佛师’一说。”

  真见答道:“师父法力深厚,今我为佛,来日悟空师弟亦为佛,师父称句佛师,自无不可。”

  祖师摇头道:“莫言这等。真见,你今为佛,但你切莫生了骄躁,你今为佛,但你之心,尚不曾为佛,你可明得?”

  真见道:“师父,弟子自是知得,不敢有忘,此佛号不过为一名头罢了,佛者当在心也,正如大师兄所立之禅,明心见性方为禅,此道不立文字,以此修心为佛,弟子以心照身,绝不教心中生有骄躁那等。”

  祖师道:“如此便好,你且去安心修行。”

  真见遂拜礼,说道:“师父,弟子不敢多扰,待来日师兄师弟等归来,那时再一同来拜见师父。”

  祖师道:“悟空可近了灵山?”

  真见答道:“闻大师兄有言,悟空师弟已行至天竺国地界,灵山近在眼前,待少许时候,悟空师弟便能入得灵山。”

  祖师问道:“悟空修行可有增长?”

  真见道:“师父,我不曾与悟空师弟所见,故不知悟空师弟修行如何,但闻听大师兄言说,今时悟空师弟亦有灵相,修行日渐有成。”

  祖师点头笑道:“有长进则足矣。”

  祖师不再多言,使真见离去,在府中修行。

  真见拜礼而退,辞别祖师,重归静室,修行之余,不忘照看重阳,为其解决修行上的问题。

  ……

  话表冀州青松河。

  姜缘与牛魔王重归此处,入了水府之中,与左良汇合,时闻左良来问,真人不曾有隐瞒之意,将他有一师弟成灵山之佛事情说出。

  左良闻听,感叹不已,说道:“先生师门,果是神仙门府,先生已是神仙,先生师弟亦是佛陀,果真了得,怪不得能出先生这般仙人。”

  姜缘道:“纵是神仙门下,亦要肯学才是,不然若你不肯学,或不曾用心,心性不定,那般去学,神仙门下,亦学不得个自在门道来。”

  左良惊问道:“先生,这世间果真有那等拜入神仙门下,而不曾用心所学的?”

  姜缘道:“既你所问,那定然是有的。”

  左良道:“果真是暴殄天物,世人多有羡长生,便教那富足人家奉上千金,能得一入神仙门下缘法,那些富足人家亦会争先恐后的奉上,怎料还有人有缘入神仙门下,却不肯用心去学。”

  姜缘笑而不语,让旁边龙王为他准备一间静室,他入内静修一段时间,再是于冀州内行走。

  水府正殿之中,左良见真人离去,正有些不解。

  牛魔王吃着时果,说道:“左老儿,这等却非如你所想简单。”

  左良起身拜道:“但请牛爷赐教。”

  牛魔王道:“说多无益,你且记你心便是,你今亦跟随有道仙真修行,莫要成了个不肯用心去学的。”

  说罢,牛魔王只管用着席间茶饭时果,不再攀谈。

  左良坐在席间,若有所思。

  光阴迅速,不觉七八日去。

  此日间,姜缘离了水府,谢了龙王款待,与左良,牛魔王一众再是行走于冀州之中。

  龙王再三拜谢真人,相送真人十里。

  一众行至一山中,真人使白鹿停下,说道:“龙王不必再送,且到此处便可。”

  龙王这才止步,说道:“真人深恩,我永不敢忘,但真人有令,且使真言教我知,我定率青松河水兵助阵。”

  姜缘笑道:“无须言说这等,但你能保一地安宁,便已是谢我,且回去便是。”

  真人教牛魔王牵鹿,往前而去,龙王见之拜别,一众正要分离,忽见真人腰间冀鼎轻震,隐有拉扯之感,亦带真人往冀州西边而去。

  龙王见了冀鼎,认出其来路,拜道:“不曾想真人身中有冀州这等神物,早有闻听九鼎之事,乃昔年禹王所铸,后早已遗失,今竟在真人处所见。”

  姜缘道:“有些缘法罢。龙王,你可知冀西处,有何奇事?”

  龙王闻听,沉吟少许,说道:“冀州西部不曾听闻有甚奇事,作祟的妖邪有一个,但算不得奇事。”

  姜缘问道:“作祟妖邪怎说?”

  龙王答道:“真人,冀州之西有一水,其名为‘汾’,此中住一怪,本事高强,神通广大,其本相乃是一蛟也,常以吃人,作祟为乐,因作恶多端,知化不得龙,故一直以蛟身逞凶,冀西之处,多受其害。”

  姜缘道:“如此妖邪,无人可降不成?”

  龙王摇头道:“真人有所不知,早有神仙曾以降之,但那恶蛟极通水性,但有不敌便钻入水中,那汾水广大,连通黄河,又接入海口,只消往里一钻,却是难以捉得。”

  姜缘尚在思量。

  牛魔王上前问道:“龙王,你与那四海敖氏兄弟,亦拿不得一蛟不成?若论水性,你等要胜之才是。”

  龙王摆手道:“拿不得,拿不得。那蛟是个凶狠的。”

  姜缘道:“既如此,牛儿,我等便去往汾水走上一遭。”

  龙王闻听,知真人有意去降妖,他朝真人深深一拜。

  姜缘不曾多言,教龙王离去。

  龙王遂辞别于真人,返青松河。

  牛魔王牵着白鹿,往冀西而去,说道:“老爷,我等去汾水降那恶蛟?”

  姜缘摇头道:“尚是不知,且先去一瞧。”

  牛魔王嚷嚷道:“老爷说得是。说来,那作怪的是个恶蛟,昔年老牛我与悟空贤弟,胡闹时结拜的七兄弟,亦有个恶蛟,那厮亦是个神通广大的,后悟空贤弟大闹天宫,便四散而去,今时不知在何处,料是在北惧芦洲。”

  姜缘问道:“你怎个还认这些亲事不成。”

  牛魔王摇头道:“不认,不认。那时本便是耍子结拜,怎可当真。那时悟空贤弟遭难,无一相助,我便知这些兄弟要不得。”

  左良搭话道:“兄弟阋墙之事,数不胜数,常见称兄道弟者,为些许碎银,便可提刀相向。那等兄弟情义,太过虚假,能教性命相托的,更是少之又少。”

  牛魔王笑道:“我与悟空贤弟却是可得真情义。”

  一众谈话之间,欢欢喜喜,往冀州西部而去。

第194章 取经人终至灵山

  真人一众往冀西之处而去,意寻汾水,此间事暂是不提。

  话表取经人一众,终是近了灵山,一路行进,入了西方佛地,但见此处果真与他处不同,路边多有琪花瑶草,古柏苍松,常见山下人修行,林间客诵经。

  唐僧骑着白马,见了周遭,道:“徒弟们,此处果真是佛家之地,我等可是近灵山了?”

  行者道:“师傅,若是等闲时,我却不可与你多说,但今时可说得一二,我等近便在灵山脚下,再走不到二三日,定至灵山。”

  唐僧闻听,满眼堕泪,险些从白马坠下。

  行者将金箍棒收起,上前搀扶,说道:“师傅,你怎个这般姿态?”

  唐僧道:“自东土行走而来,一十四遍寒暑,走过千山万水,不知遇多少魔障难关,遭多少妖邪侵犯,今终将近,教我喜不自胜。”

  行者道:“今苦尽甘来,师傅心中有喜,实属正常,但切莫松懈。”

  唐僧道:“自不敢松懈。徒弟,你却不知,我不止一日夜里曾想过,此残生能否行至灵山,我今四十馀岁矣,不知还有多久光阴,常常思量,可会中道病逝,乃至曾写书文,藏在我怀里,若我中道病逝,去不得灵山,便请徒弟你代我行走,继我袈裟,衣钵,锡杖,骑白马再往灵山去。”

  行者摇头道:“师傅,但你心诚,故我等今行至矣。”

  猪八戒挑担上前,说道:“师父,你那书文在何处,可能给老猪看看?有无写老猪分多少行李的?”

  行者扯住猪八戒蒲扇耳,骂道:“你这呆子,找打!”

  唐僧道:“徒弟,将八戒放了,八戒一路行来,亦有挑担之功,今将功成,莫要胡闹。八戒,书文之中,不曾有说分行李,若我身死,悟空代我行走,绝不可分行李。”

  猪八戒嚷嚷道:“师父却有些不怎公平,怎个师父若身死,教他做主,而非我与老沙。”

  唐僧道:“你与悟净若是做主,定生不良,非是悟空不足以往前走,但今不须有那等念想,我等将至矣。”

  行者道:“师傅所说甚是有理,不必多想,今我等将至灵山,那等文书不提也罢。”

  沙悟净道:“大师兄所言有理。”

  一众谈说之间,往前而去。

  行得多时,忽见前方有一带高楼,几层楼阁,正是个‘灵宫宝阙,琳馆珠庭’。

  唐僧见了,问道:“徒弟,那前方可是灵山?”

  行者抡着金箍棒,上前睁圆眼睛,细细一看,说道:“师傅,那前方的,非是灵山,乃是玉真观也。此观乃在灵山脚下,住在此处的,乃是个金顶大仙,我等要上灵山,须去拜会了金顶大仙才是。”

  唐僧合掌道:“既如此,我等便去拜会一番。”

  行者指定玉真观,说道:“师傅,无须拜会,你瞧那处,可不正是金顶大仙。”

  唐僧顺着行者所指张望,但见一飘然真羽士正在那道观山门,朝他等此处呼喊。

  金顶大仙叫道:“那来的,可是东土大唐来取经的圣僧?”

  取经人一众闻听,近了玉真观。

  唐僧下了白马,走到山门前,合掌拜道:“拜见大仙,我等正是东土大唐来的取经人。”

  金顶大仙笑道:“久候你等多时,十数年前,观音菩萨便有言,奉佛老金旨,寻个善信做取经人,却不曾说多久,我本以为二三年便是,怎料这一过,便是十数年。圣僧今行至,快快随我入内。”

  唐僧合掌拜道:“感念大仙盛意,在此久等,徒弟们,随我一同入内。”

  一众遂与金顶大仙,一同入了玉真观,金顶大仙看茶献斋,又烧香汤,与取经人一众沐浴净身,待一众沐浴后,天色已晚,便在玉真观中歇息一晚。

  翌日天晓,唐僧与三位徒弟在玉真观中堂,见了金顶大仙,唐僧再三拜谢于金顶大仙。

  金顶大仙将唐僧扶起,笑道:“圣僧不必多礼,今能见圣僧,乃我之幸也。”

  唐僧道:“我与大仙相见,蒙受大仙恩情,本该在此处陪同大仙些时日,但今近了灵山,我万不敢留,唯恐误了大唐陛下与我的圣旨。”

  金顶大仙笑道:“圣僧苦行十数载,终是近了,其心我自知得,这般,我相送圣僧,待圣僧功成再来时,可切莫这般快就离去。”

  唐僧合掌道:“劳大仙相送,若是功成时,定来拜谢大仙恩情。”

  金顶大仙笑着起身,要相送唐僧。

  行者拦下,说道:“不劳大仙,我却知路。”

  金顶大仙道:“大圣,你识的,乃是个云路,你怎知本路怎行?莫不是你还有将圣僧驮行云路的本事不成?”

首节 上一节 168/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