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魔天尊朝道人望去,怒目圆睁,威气八面。
道人见之,本要再呵斥,但见正殿玄帝神像之处,有些神光而生,又见玄帝相貌像极了神像,道人唬得一惊,心神颤动,慌了道:“你,你是玄帝!”
荡魔天尊指定道人,说道:“你等怎敢以供奉吾之名,作恶多端,岂不知吾曾垂训‘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你等作恶,自当须知,有恶报到临之际。”
道人颤巍巍道:“你到底是何人,在此装神弄鬼,世上怎有玄帝!”
荡魔天尊怒道:“无知无畏!”
天尊遂望向真人,说道:“但请真人在此处少待,我当料理这等。”
姜缘问道:“玄帝,可须我相助之?”
天尊摇头道:“无须。此处既是供奉我之处,自当由我亲自料理。”
说罢。
天尊抓着那道人往外而去。
姜缘朝天尊拜礼。
真人一众在正殿之后等候。
左良问道:“先生,玄帝亲临,可会大开杀戒?”
真人笑道:“左良,你视玄帝为何等?玄帝怎会大开杀戒。”
左良不解道:“既不大开杀戒,那如何能料理?”
姜缘笑道:“料理并非大开杀戒,须知死亡并非最可怕之处。”
左良不解其意。
姜缘说道:“且安心等待。”
牛魔王环顾四周,说道:“老爷,此处正殿的供奉亦是乱七八糟,足以见此处无心供奉,这些道人,无有归正者。”
姜缘道:“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此处观主尚且作恶,何况是这些道童道人。”
牛魔王说道:“老爷,我等这般修缮律法,果真能约束天下修行之人?”
姜缘闻听,沉吟少许,摇头不语。
真见取了腰间叶扇,说道:“以律法约束天下修行之人,却是极难,大师兄曾有教导,天地有数,善恶有分,从恶者怎肯为一律法而约束?律法之用,无非使为善者,多一二修行之心罢。”
牛魔王问道:“既如此,费心费力修缮律法,岂非无用?”
真见笑道:“却不可言说无用。此正如释迦牟尼尊者,其意佛法东传,便有渡众生出苦海之意。然渡众生何其之难,其大可不必为之,但却仍旧去所为。又如昔年老君西出函谷关,其不正是为了渡西牛贺洲众生,其亦大可不为,但却去为之。今大师兄所行所为,亦是此理。”
牛魔王沉吟良久,说道:“若这般说,但大法力者,多有慈悲之心。”
真见说道:“牛王可曾见那位大法力者,无有慈悲,怜悯众生之心?”
牛魔王摇头说道:“不曾见得。”
真见说道:“正是此理。”
牛魔王笑道:“既这般言说,老爷岂非将有大法力。”
真见说道:“大师兄修行本非等闲能比较,早晚必为大法力者。”
姜缘闻听,摇头说道:“你二人慎言,莫要胡说。”
牛魔王与真见听之,不敢再说。
一众在正殿之中等候。
过去一二时辰,忽闻一声雷鸣。
雷鸣声响之后,荡魔天尊重归于正殿之中。
姜缘迎上前,问道:“玄帝,今事毕否?”
玄帝答道:“其观主邪法已教我破,观中但有作恶者,我以惩戒,待其寿数尽时,自有地府处之,今日之后,此观即消,再不复存在。”
姜缘拜道:“劳累玄帝。”
玄帝说道:“真人,今观中虽教我所料理,但我今所查,此道观观主所学邪法,来自于一处,那处有个妖祟在,据说有些本领,其五雷法等本事,俱与那妖祟所学,那妖祟亦是个作恶多端之辈。”
姜缘闻听,即是问道:“那妖祟何在?”
玄帝说道:“妖祟在城外一山中,那山中号称‘二百里兰山’是也。”
姜缘记下此山名头,心中忽是想起青牛离去前,曾与他言说,九鼎疑似在离泉山或兰山之中,此兰山不就是青牛所说。
他本无意专程去兰山走上一遭,但如今玄帝如此言说,他却须前往。
姜缘道:“既尚有妖祟,自当除之。”
玄帝说道:“真人,可须我与你一道?”
姜缘摇头道:“今请玄帝前来,已是劳累,怎敢教玄帝再往。然我曾得消息,九鼎之一,似在此‘二百里兰山’之处,玄帝若有意,可与我一道前往观看。”
玄帝婉拒,只道九鼎与他无有缘法。
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
话表玄帝与真人在玄帝观正殿之中交谈。
二人所谈说,乃那‘二百里兰山’之处,以及九鼎之一在此山中之事。
玄帝说道:“真人,九鼎者,非心有慈悲仁德,身有缘法神通者,难以见之,更难以得之。今真人既知九鼎所在,则当去寻之,不必与我谦让。”
姜缘说道:“此等宝贝,却不敢不说与玄帝所知。”
玄帝笑道:“真人,此等宝贝当为你所得也。九鼎者,素来不现踪迹,真人你能得九鼎之二,足以见真人与九鼎有缘法,此等宝贝,真人所知,即可自取。”
姜缘点头,已明玄帝之意,他拜道:“既如此,我当谢于玄帝。”
玄帝说道:“不必言谢,本为真人所得。既如此,那二百里兰山之妖祟,便交与真人除之。”
姜缘行礼道:“自当如此。”
玄帝沉吟良久,说道:“真人,此间玄帝观之事,我已处置,心有所感,有意再修律法,但请真人听之,若有不妥之处,请真人能指明于我。”
姜缘说道:“自当如此,不知玄帝当修何等律法?”
玄帝自衣袖间取出黑书,说道:“我意修律法有三,但请真人听之。”
姜缘洗耳恭听。
牛魔王即取二蒲团,放于玄帝与姜缘身前,他等一众出了正殿,将门关上。
玄帝落座蒲团,说道:“修律法有三。其一者,但有修行正法者,心敬高法,便不耻仙神,亦当存三分敬意,不可向仙神之相遗便,但存心遗便仙神者,必遭恶遣之报。”
“其二者,但有修持经文者,不可胡言念诵,不可断章取义,念诵魔章虚伪不详之文,若有违反者,必有惩戒。”
“其三者,诚心修持者,不可与神像前而行房事等亵渎之为,违之寿数有减。”
姜缘闻听,沉思良久,说道:“玄帝,便是此三律法?”
玄帝答道:“正是,正是。真人以为如何?”
姜缘说道:“此三律法,无有不足之处,但我有些许疑虑。”
玄帝问道:“真人有何等疑虑?”
姜缘说道:“玄帝,我等修缮律法,所为天下修行之人,但我等修缮律法,其约束一发沉重,恐后来者将有所改,或以曲解,那时恐律法无用。”
玄帝道:“真人,我等但修律法便可。若果真是后来者有所改,或以曲解,我等亦无法奈何,入苦海者,决心不出,纵我等有大法力亦无用。”
姜缘闻听,自知玄帝之理,笑着点头。
玄帝遂将律法写于黑书之中。
二人在正殿之中交谈许久,玄帝正要离去,归于武当山,坐镇太和宫。
真人相送玄帝离去,一众行走,离了城中,行至一山中长亭。
玄帝拦下真人,说道:“真人,终须一别,且在此止步,来日真人闲时,当入太和宫中,我定当以礼相待。”
姜缘说道:“若有闲时,定当前往。玄帝,待此间事了,我当归山一趟,修缮律法之事,或许延后些许时候。”
玄帝问道:“真人归山有何事,可须我相助?”
姜缘摇头说道:“无须,乃我大弟子修行之事。”
玄帝笑道:“若是如此,真人但可前往,待事毕闲时再修缮律法便可,我可遣部将行走人间,寻可修律法之处,待真人归来,再与真人商讨。”
姜缘应答下来。
玄帝不再多言,辞别真人一众,驾祥云离去。
姜缘目送玄帝离去,遂道:“师弟,牛儿,左良。我等且启程,去往兰山。”
真见笑着应答,牵起鹿来,服侍真人骑上白鹿。
一众朝兰山之处而去。
牛魔王在后与左良并行,但见左良神色无常,笑道:“左老儿,你今见玄帝,却不为心惊,可是见仙神良多,心中无感?”
左良摇头道:“并非如此。”
牛魔王问道:“既非如此,怎个不曾心惊?”
左良说道:“牛爷,我却不知,但我果真不曾心惊,只觉心无波澜,不惊不惧。”
牛魔王朝左良细细张望,说道:“你有法力不成?”
左良道:“我一浊骨凡胎,非是仙神,怎有法力,牛爷莫打趣。”
牛魔王说道:“既未有法力,怎个见你有些出尘。”
左良闻听,有些不解,遂道:“牛爷,可是因先生教我的法子,故有你言说出尘?”
牛魔王问道:“老爷何时教你法子修行了?”
左良说道:“老爷前些日子,不是教我多感悟眉心之间,我有闲时,便多以感悟。”
牛魔王闻听即明,他自是知得眉心有何等,人之一身,眉心入内正中为‘天门’,再入内一寸为‘明堂’,又入内一寸为‘洞房’,此往后一寸乃‘泥丸’,泥丸宫为真我,元神居住之所。
此左良感悟眉心间,恐有所得,方才有此出尘。
牛魔王问道:“左老儿,你是如何感悟的?”
左良答道:“牛爷,我乃用手在眉心间停放,有所感觉,便以捕捉这等感觉,静心去感悟。”
牛魔王再问:“这般便成了?”
左良摇头道:“牛爷,胡乱琢磨的罢,谈何成与不成。”
牛魔王哑口无言。
……
光阴迅速,不觉五日过去。
真人一众依路前行,不上四十里,入到兰山地界。
一众方才入了兰山地界,他方才行入,孙悟空驾云而来,与真人一众汇合。
孙悟空拜礼于真人,行礼于兄长,又知真见前来,喜不自胜,与真见好生谈说,共叙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