螣蛇戾气尽去,眼见清明,真个归正时,意马作收缰。
“今有元神高居泥宫,心猿在左,金公在右,当是归正,护卫元神,保元神不受欺凌,教二神无有所藏。意马!此时不归,更待何时!”
姜缘泥宫大震,元神相助,要教意马为用。
亭台里螣蛇拜伏于姜缘身前,愿作个脚力,助元神早成金丹。
黑白二鱼上前,与金公结太极之状,螣蛇入太极里,匍匐于姜缘身前。
姜缘收螣蛇为用,顿觉泥宫一轻,他心中隐见元神足乘螣蛇,果有轻松感。
静室中。
姜缘盘坐蒲团,忽是睁眼,觉是身轻体轻,远胜以往,他出得三星仙洞外,至青苔石,他跌足而起,跃有百丈,教螣蛇为用,足下隐见蛇形,踏云霞远去。
有道是‘二神再无阻路法,螣蛇归正化云霞’。
意马归位,教他元神一日千里,无需缓行,木母,黄婆易寻也,相请五人,指日可待。
“我道将成也!”
姜童儿心情大好,踏云霞逍遥天地间。
顿饭之时,他方归斜月三星洞,得螣蛇云霞,他飞举不快,真个腾云之辈,朝游北海暮苍梧,他较之慢矣。
然姜童儿初识飞举,正是雀跃时。
复回三星仙洞,见祖师站于洞门前等他。
姜缘曳步上前,跪伏在地:“怎劳师父等候,弟子之过。”
祖师扶起童儿,笑道:“意马归正?”
姜缘提此,颔首而笑道:“归正!”
祖师大笑:“童儿了得哩!”
五人得三,待余二归正,道秘方为童儿所知,那时童儿定修得大法力矣。
南瞻部洲生人修金丹道断是难成,自气泄来,更无一成者,他门下童儿今是将成也,踏难成道,何其壮哉。
姜缘说道:“亏是师父有道!”
祖师摇头:“非你苦修,怎个道成?若教诸弟子正道,有几个愿如你般,数百载苦修,只窥长生道妙。”
姜缘道:“不得长生道妙,怎个生老病死里脱身,终是苦修一场空,师父可闻‘黄黍一梦’。”
祖师说道:“怎说?”
姜缘说道:“曾闻生人自叹穷困,于邸舍得一枕而睡,时主人将蒸黍,生人以枕入睡,得梦富贵一生,王侯将相,唾手可得,待年老梦醒,时主人蒸黍未熟,不过场空。修行亦教此理,不修正道,终作大梦,修得正道,梦何不作真也?”
祖师赞赏:“善!”
说罢。
祖师拉姜缘返仙洞里去,路老柏树下,新入门不久二三弟子正是会讲,诸弟子见祖师,慌忙检束,整衣拜礼。
祖师颔首带姜童儿朝瑶台去。
姜缘隐闻二三弟子自他远去,叹声童儿那世修来的缘法,得祖师这般青睐。
他闻声笑笑不语,不欲争辩。
待至瑶台,祖师登坛高坐,姜缘坐入班中。
祖师含笑张望道:“童儿,今你教心猿,金公,意马归位,五人得其三,只待请木母,黄婆,五人作齐,方可修金丹。”
姜缘跪伏道:“师父教我!”
金丹正道未成前,他怎个修,只作小法力,纵请五人归位,他进展亦不大。
需得金丹道成,方作大法力也。
祖师颔首道:“童儿,余木母,黄婆,你待请谁?”
姜缘摇头说道:“弟子不知,但凭师父教诲。”
祖师指定姜缘,知童儿是个出难题的,哭笑不得,说道:“木母,黄婆。二者里,木母难请些,作个挑担烧火功,脏活累活,全教木母做。黄婆好请些,作个调和之功,若教五人起哄,非是黄婆不好调。”
说罢。
祖师沉吟不语,似作思量。
姜童儿不作言语。
良久,祖师说道:“请木母。”
姜缘起身唱个喏,应了下来,他道祖师所说,定是有理。
祖师笑道:“你莫急去,请木母与请心猿,金公,意马大有不同,你方听我讲,才是个理。”
姜缘再拜:“祖师教我!弟子洗耳用心听祖师讲哩。”
祖师颔首,低眉望着童儿,笑道:“童儿,你说说,你那三人,如何请来的。”
姜缘答道:“师父,我心猿靠降,金公靠烧,意马靠打。”
祖师说道:“三人所请,各有不同,木母靠说也。”
姜缘闻说,心中一惊,细细记下,方才问道:“师父,昔年师父曾言说,五人需我请,故不言说,怎地今个与我分说?”
祖师笑道:“童儿,盖因木母不同,你寻之易,请之难,不同余四人,说之无妨。”
姜缘再问:“师父,请木母怎个说法?”
祖师摇头不语。
此非能说,需教童儿自悟。
姜缘恍然拜礼说道:“弟子明白,拜谢师父。”
祖师摆手道:“童儿去罢,好生修行,教早日修得五人来,传你道秘,届时,一窍通时百窍通,你方学诸般本事。”
姜缘拜礼往静室中去,待回静室歇歇,再是请木母。
……
姜缘入室中静修多时,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
姜缘教意马安定,正是将寻木母。
祖师有言,请木母靠说,他方是要见,怎个说法。
姜缘盘坐蒲团,静了心神,正是要修行。
忽闻祖师声来。
“童儿,来班中。”
姜缘一听,不敢违也,自蒲团起,往瑶台中去。
不消多时,童儿行至瑶台,见台里祖师坐坛,班中有一菩萨,作南海菩萨。
姜缘心下一惊,不知此菩萨怎在此处。
他上前拜礼于祖师,方才作礼于菩萨。
姜缘说道:“师父,可有事,需弟子操劳?”
祖师颔首道:“南海观世音菩萨携简帖来,西方圣老如来邀我参法会,我当去遭。童儿你当于府里看家,莫教遭贼,若有修行的来,你一概不理就是,或待其于山中清修,若等得便等,等不得作罢。”
姜缘闻说,自是应答……
第39章 木母难‘说’
却说,菩提祖师得西方圣老如来世尊相请,参与法会,将洞府一应事情,交于姜童儿。
姜缘应答:“弟子定守洞府,不教妖魔乱家里,师父安心。”
祖师含笑颔首,他对此弟子,怎不放心,料他教诸弟子,唯独童儿得他真传,他若不在,府中童儿看着,定不生乱。
班中南海观世音菩萨闻说,法眼窥童儿,见其五人归三,心中稍惊,道:“道兄,此广心昔日见时,方心猿不定,此半千年不至,怎个这般了得,丹望有成,果是奇才。”
祖师摇头道:“童儿顽劣,当不得菩萨这般作评,此丹道未成,更说得道尚远,不提,不提!”
观世音菩萨摇头道:“道兄何说此话,南瞻部洲生人,二神贪权,元神半隐,广心作南瞻部洲生人,气泄功败时生,尚有这般修行,若得天时,大造化矣!”
姜童儿连称‘不敢’。
祖师含笑不语,半响后唤菩萨与其一道远去,留童儿看家。
姜缘相送祖师出三星仙洞,方是见菩萨踏云霞去,祖师同是架云雾来,朝西方去。
待祖师离去。
姜缘再回洞府,他将祖师离去事与三星仙洞弟子述说,方回静室,教心神安宁,好使寻木母。
……
静室里。
一日,姜缘做足功夫,沉下心神,一心教木母现形来。
五人对五脏,心猿作心,意马作肾,金公作肺,木母作肝,黄婆作脾。
祖师有言,木母好寻,他当个瞧,木母所在何处。
姜童儿心神入定,见肝里气浊浊,黑漆漆,教心猿来破,方进里头,他一看,隐见一关于肝中现来。
“肝关……”
“心猿居心宫,金公现肺府,意马作水亭,今见木母住肝关,莫不教我闯关不成。”
“师父有言,木母靠说,怎地得见木母,方说得哩。”
姜缘教心神入关,方见木母何在,好教相请。
他方入关里,黑风刮起,刮日月昏,吹鬼神泣,隐有毒魔恶怪藏中。
姜缘却有不宁,他肝关中,怎个这般景。
童儿不解,泥宫大震,有元神来报,缘是木母作欲所藏处,日间他常心静如水,盖因木母存他之欲,方教他不为欲求。
今要得正道,相请木母,定教解此欲,方教木母守戒,请木母为用。
姜童儿暗自说道:“师父有言,木母靠说,竟是这般,说服木母守戒,方作道成。”
童儿离相请五人,余二人矣,自当一鼓作气。
姜缘将心神入关寻木母,不消多时,关中有一人盘坐,待他细细看来,此人身形似他,面貌常变,一时如虎脸,一时如猪脸,一时又如龙脸,一时又如狼脸等,共计八张脸。变化无常,若见真魔。
木母知童儿心神来,未有声张,只坐关中。
姜缘方使心神至木母前拜礼。
木母变作虎脸,张牙舞爪,说道:“怎个来?”
姜缘作揖道:“为请木母来,今五人当归,护持元神,共修丹道。”
木母亦作他,无需隐秘说法,他是个知道,需说服木母,方可教木母助他。
木母龇牙咧嘴,作狼状,说道:“丹道有何好?何不下山去,寻个良人,传宗接代,你今作祖,半个长生,下山大有逍遥,何必受这个清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