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教姜童儿心中不解,昔年他护木母行周天,若有魔障,当时即除,怎今个拦他。他知得通双足八十一窍,窍窍有难关,然虽是难行,但不至有魔障拦他。
童儿不知魔障何处来,只道温养艰难。
此日间,姜缘温养穴窍,他逢午前,正要巡五庄观,忽闻二童子惊呼。
姜缘闻声即出,持玉拂尘,运气双目,至道房外张望,他见外边怎有妖邪,远方自有祥云来。
此作神仙至,定是镇元子大仙功归矣。
姜缘行至观门,随二童子同是侯着镇元子。
不消多时,祥云坠下,果是镇元子大仙承众徒方归。
二童子迎上拜礼:“师父!”
镇元子指定二童子说道:“倒也中用,不生懒怠,将观中扫得干净。”
二童子眉开眼笑。
姜缘上前拜道:“大仙!”
镇元子笑道:“劳累广心守我万寿山,保山中不受邪法,此方多谢了。”
姜缘说道:“大仙无需这般,山中有大仙余威,邪法怎敢侵,我未曾出多大力。”
镇元子道:“邪法来过,将坏我洞天,盖有正法,方使退去,我怎能不知,广心,你且随我入殿,余者退去。”
大众听言拜礼散去。
镇元子往殿上走去,姜缘紧随其后。
走入殿中,各自落座。
镇元子说道:“广心,此间累你,我方七十馀载未归,教你守山多时。”
姜缘拜礼道:“费一二功夫罢,我尚在修行,算不得累,大仙,无需这般说。”
镇元子闻说,细细一看,好一个童儿,温养将功成,余八十一窍未过,他说道:“你这修行,果真了得。”
姜缘摇头道:“怎作了得,今有魔障占窍不出,温养甚难。敢问大仙,我身中之窍,怎有魔障类?”
镇元子笑道:“盖你道将成,此道乃非常之道,天地难容,故降灾作你身,有道是‘道高尺,魔高丈’,此魔障占你八十一窍,或从你身中来,或从身外来,乃阻道也!”
姜缘恍然说道:“缘是这般,劳累大仙解惑,若教这般,此八十一关,果是难关。”
镇元子道:“既如此,我助你一功。”
姜缘道:“闻家师言,此道需得独身,若教不然,丹成有缺。”
镇元子却是摆手,笑道:“你安心,你此关劫数已过,再者你守山多年,合该我为你解此难哩。”
姜缘一听,心中有个不明,他怎个有劫数,他方问道:“大仙,劫数何来?”
镇元子道:“处处是劫,你方不知罢。若知的那不是劫,不知的那方才是劫。”
姜缘道:“如此,劳大仙解灾!”
镇元子遂令道童,取碗水来。
道童急取水一盏,递与大仙。
大仙指着水一盏,见其满而不溢,他指定笑道:“广心,你观此水,满而不溢,正应你劫数,圆满该解。”
说罢,他念动咒语,噀一口水,喷在姜缘双足,此水落地无痕,沾身即消,端是玄妙。
姜缘觉是元神清灵,双足八十一窍,如得神助,魔障即消,他知此方大仙神通,遂再三拜谢。
大仙说道:“广心,你莫急转回三星洞,在观中将温养功成了,方是回去。”
姜缘盛情难却,只得应下,他将返道房静修温养,大仙将他拦住,将按蒲团上。
大仙说道:“你莫急走,我方要与你说道一二。”
姜缘搀着大仙,说道:“怎说,怎说?”
大仙将那道童唤退,说道:“你与我那二童子共处有些年头,你观此二童子如何?”
姜缘道:“大仙却不该问我。若教我说些差的,动了你心,不该教你错了良徒,若教我说些好的,德不配位,岂非误了大仙。方是大仙亲眼见了,才做定论。”
大仙指定姜缘,说道:“你这广心,果是得了菩提真传。”
姜缘笑道:“大仙,此果真不好说。”
大仙只得作罢,说道:“你却不知,我观中有二三童儿,心性不定,呈口舌凶场,俗眼愚心,故我方问,此二童儿心性如何,盖此二童子,入门不久,我尚不知其心。”
姜缘答道:“大仙,此二人有赤心。但尚需大仙亲见,方是作数。”
大仙满意,这才让姜童儿离去。
姜缘拜礼离殿。
……
却说道房,姜缘盘坐蒲团,一心温养身中穴窍,今有镇元子大仙归来,他无需保全五庄观,专心温养就是,待温养功成,方回山去。
他内观双足穴窍,有了大仙那一口水,穴窍易通也,温养快上许多,他方察觉,双足八十一穴窍,第一穴窍隐有汤煎感,此正是祖师言说,穴窍功成。
姜童儿心中暗道:“若照此情形,不消数载,温养功成矣。”
他教温养此步,已是心中有数。
光阴似流水,不觉五载过。
姜缘一心温养穴窍,果不其然,五载后他温养功成,真是个‘鼎炉药气藏,身中穴窍通’。
他余交媾,九转成丹二步未走。
此温养乃作铺交媾之路,此步于他甚易,待回山时,请教祖师,必是功成,
丹道,将成!
姜缘心中有数,却不急躁,他起身外出,待与大仙辞行,回方台山去。
他走出道房,见有道童牵白鹿在不远,他走上前去,问道:“师弟,大仙可在?”
道童将白鹿递与姜缘,说道:“家师有言,广心师兄近年定功成归山,却不必与他言说,他年待师兄功成时,自有缘法见。”
姜缘闻说,心中堪叹:“果是道门高人,率性而为,顺其自然。”
他不执着当面辞别,接过白鹿,请道童替他谢过大仙,方骑白鹿归山。
求月票,追读。
小伙伴们觉得打斗以西游原著风格来的好,还是现在小说流行的好。
第69章 修行
却说姜童儿离了万寿山五庄观,一心归回方寸山,历过夏月炎天,值三秋霜景际,终归家中。
他骑白鹿上山,临近三星洞,心中喜说,终能见祖师,他下白鹿,轻拍鹿身。
姜缘说道:“你承我行万里路,我记此事,此时归山,你去山间修养,若教有人欺了你,你但可寻我做主。”
白鹿蹭了蹭童儿,啼叫一声,三下五除二间,消失在山间。
姜缘方才进了三星仙洞,走近道上,但见那个师弟演礼,这个师弟说法,约莫三四十人,好不热闹,多是生面孔。
三星仙洞里弟子一代又一代。
他方运气一观,多是心猿不定之辈,全不似修行的。
姜缘暗叹,却不曾停,径往瑶台去,忽有声起,有人将他拦下。
“大师兄。”
姜童儿抬头细细一看,原是师弟真见,他说道:“师弟。”
真见近前拜礼:“大师兄!此别数十载,你去了何处?可教我忧心,非是师父相告大师兄无事,我真个坐立不安!”
姜缘笑道:“我却访名山去了,今时方归,师弟莫忧,不知如今府中弟子是哪个字辈?无个熟络的。”
真见说道:“大师兄,府中弟子来来走走,熟的多去哩。师父门下十二字辈,作那‘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今府中是个‘颖’字辈,是第九辈也。”
姜缘颔首道:“谢师弟解惑。师弟,我方拜师父去,待他日闲时,再与你谈说。”
真见放开路来,说道:“师兄且去,师兄且去!”
姜缘径朝瑶台走,他走至瑶台,不见祖师高坐,他转向台后小道,不消多时,行至静室前。
他抬头往那前看处,但见那静室门中大开,祖师蜷缩身躯,在床榻上朝里睡着了。
姜童儿轻轻的将拂尘提起,又撒起衣袍,小心的到祖师静室门前,跪伏在此,候着祖师安睡,不急不躁。
不多时,祖师舒开两足,披衣盘坐,望向姜缘,说道:“童儿,何时归来的?怎个不唤我醒来。”
姜缘摇头笑道:“师父,我归来不久,见您安寝,弟子怎敢惊扰,候着师父醒来就是。”
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道:“我喜非此童儿有孝,乃温养功成,此道五步俱全,交媾甚易,丹成在即,童儿却未生骄气,此方成丹,若此间生骄气,定败修行。”
姜缘道:“师父,今我温养功成矣!”
祖师道:“早料如此,早料如此!童儿将丹成。此方去守山,有变故否?”
姜缘说道:无有变故,镇元子大仙离山七十馀载,弟子代之守山,些许时候,却有妖邪犯山,皆教弟子退去。镇元子大仙归来时,逢弟子遇双足穴窍八十一难关,不得进展,大仙助弟子一功,方是温养功成。”
祖师点头道:“甚好!”
姜缘叩首道:“师父,我这等年数不在山中,师父安好?”
祖师从床榻起身,扶起童儿,说道:“安好,你且起。”
姜童儿用手搀着祖师,坐得蒲团上,说道:“我多年不曾听师父讲道,甚是想念。”
祖师笑道:“你丹成在即,道将成真,仙相隐现,待你功果完备,届时三界非大法力者,胜不得你,怎还作童子相?”
姜缘道:“师父说个甚话,我修行再高,亦是师父家中童儿罢。”
祖师闻说,轻拍童儿天灵,说道:“安心,家里在此,他年你若外出,忆家时,惊惧时,只管回首,方寸山即在。”
姜缘再是拜谢祖师深恩。
祖师将童儿扶起,说道:“且去歇歇。”
姜缘不敢再扰,退出室中,往他静室去,静修养性。
……
翌日。
祖师忽是登坛高坐,唤集仙洞弟子齐来,依次入班,聆听讲道说法。
姜缘未着日月紫袍,然他到来,亦使诸弟子大惊,盖姜童儿仙相已无需靠衣着来现,此乃丹道将成之相,鼎炉四药藏气,身中周天穴通,眼中元神凛凛。
诸弟子听说此作大师兄,皆心悦诚服,拜礼参见。
姜缘一一回礼。
祖师静观班中,待礼足,方是开讲,说那道经玄妙,佛经真理,儒经多礼,三家配合本如然,此一说,教姜童儿如痴如醉,妙音入耳,疲倦尽去。
讲道半日,祖师方停,散去班中。
那班中众弟子拜礼祖师,再是行礼姜缘,方才依次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