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儿道:“我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是也!”
祖师再问:“东胜神洲到此,隔两重大海,一座南瞻部洲,你如何到达?”
猴儿诚心道:“我漂洋过海,先至南瞻部洲,走街串巷,忽闻异象东来,盖因我识地利,有多个年数,我闻香味来。”
祖师望向班中姜缘,知是童儿成道仙香,引得此猴儿前来,他笑道:“广心,未想此间有你之缘故。”
姜缘走出班中,说道:“师父,盖缘法也。”
第81章 孙悟空
却说瑶台,祖师与姜缘分说一句,复望猴儿,说道:“你既是东胜神洲人氏,且将姓名,一并道来。”
台下猴儿闻说,摇头道:“神仙,我无姓也。无名也。”
祖师问道:“你父母原姓什么?”
猴儿摇头道:“神仙,我却无父母。”
祖师说道:“你既无父母,料是树上生的?”
猴儿答礼道:“神仙却不知,我不是树上生,乃石里长的。我只记,山中有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班中大众闻说此乃石猴,无父无母,俱觉好笑,又有鄙贱嫌恶的。
祖师闻说,却知此作天地生成的,他说道:“你起来走走我看。”
猴儿遂起身行走二步,盖因身形粗鄙,像个猢狲。
祖师望向班中姜缘,问道:“广心,此修行的,既是无姓,你觉取何姓作妙?”
姜缘闻说,自班中出,他说道:“师父,修行的,既身形似猢狲,若取猢字,有不美处,不若取狲字,教兽心去,留个‘孙’,正合婴儿本论。”
祖师笑道:“正如你说,那便姓个‘孙’罢。”
猴儿闻说,朝姜缘拜礼,又朝祖师叩首,道:“师父,弟子志心拜师也!今得师父赐姓,还请师父大舍慈悲,再赐我个名字,好教功成!”
祖师道:“你今志心来拜,便入我门下。我门下乃有十二字辈,是作‘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排到你时,正是个‘悟’字辈,你心中魔障张狂,盖因你着相也,便教你作个‘悟空’。”
猴儿喜不胜收,应了下来。
祖师遂令孙悟空入班中,待孙悟空入班中,他开讲大道,说三家之妙法,
姜缘再闻妙音,只觉如痴如醉。此般讲道妙音,却是童儿与祖师道行之差也,童儿有高深法力,但讲不得道,祖师三家之说,信手拈来。
讲道两日,祖师方停,散去班中,着真见带孙悟空去静室之中。
瑶台中,只余师徒二人。
祖师笑道:“不想,此修行的,却是个天地生成的。”
姜缘坐班中,说道:“师父,此师弟,是个有礼的。”
祖师点头道:“正是有礼的,此间礼数周全,然其心有魔障,且教其养性修真再说修行不迟。”
姜缘道:“师父,此天地生成,若修持金丹正道,岂非功成在即。”
祖师答道:“正是,此非幸事,一啄一饮,皆有定数,若教今时越易成,来日苦难便越多。”
姜缘忆黄黍一梦中,那《西游记》之说,此师弟却非安心修行之辈,来日苦难重重,皆是魔障。然此间却与他无干,他数百载前便知得此作‘西游’,诸般种种,乱不得他心,盖动不得他修行之道。
姜缘问道:“师父,悟空之事,暂且不说,弟子却觉道行浅薄,此乃何理?”
祖师闻说,不知何处取戒尺来,指定笑骂道:“你方仙体成,便要得道?好高骛远!且好生修行,你缘法到时,我自会传你。”
姜缘瞧那戒尺,却也不惧,笑道:“师父,弟子姑且一问罢。”
祖师道:“你那百八大法,修得如何?”
姜缘答道:“师父,地煞数炼得三四,尚需些许时间。若是教习全,非是一二载不行。”
祖师道:“且去修行,待习全时,再来寻我再学个门道。”
姜缘唱了个喏,侍奉祖师返静室里后,他方是将回静室修行。
然尚未等他返静室,在室外他见得真见正是候着他。
姜缘见之,心中已知真见为何而来,盖因二神遮蔽,不得门道,故来寻他,他将真见迎入室中。
静室里。
姜缘取一蒲团,请真见入座,他问道:“师弟此来,我已知悉,你今可明泥丸宫?”
真见盘坐蒲团,说道:“大师兄,我已明得你昔日教诲,大师兄乃教我,那天灵之他人,乃真我,乃元神也,我读大师兄著书,元神住泥丸宫,然则我遍观眉心,却不见泥丸宫。我曾寻得师父相助,却是不懂师父言说,故至今未有所得。”
姜缘再问:“师父与你怎说?”
真见答道:“实不瞒师兄,师父教我以手遮眼,问我看见什么,我愚钝,不知其所说何物。”
姜缘闻说,暗叹道:“真见师弟,曾为酒色财气伤身,赖福缘深厚,得以保全性命,终见真性,有缘法以见真我,今得二神阻道,却不知所以,师父提点亦捉摸不定,此番怎说盘中之谜,便是二神谜机亦破不得。”
他张望真见,说道:“师弟,我之著书,你可尽读之?”
真见摇头道:“未曾。”
姜缘道:“罢,罢,罢!师弟,你出洞府取一叶来。”
真见不解其意问道:“大师兄,这是作甚。”
姜缘道:“莫要多问,取来就是。”
真见再问:“大师兄,要何树之叶?”
姜缘只道,是叶便行。
真见只得出静室去,将叶取来。
姜缘心中暗道:“真见师弟,墨守成规,缺少些灵性,此番修行,却是极难。若是他日,真见师弟‘开悟’,或是旁门正果可得,此难关在于‘悟’。”
此道作真见之道,他却说不得,需以自悟明性,正如镇元子大仙言说‘若知则非劫’。
姜缘盘坐静室中,等候少顷,真见再是归来。
但见那真见手中取枚树叶,叶有巴掌大,似山中果树之叶。
真见将树叶递与姜缘。
姜缘未曾接过,他说道:“师弟,将此叶置于你眼前。”
真见闻说照做,取树叶遮面。
姜缘问道:“师弟,你见何物?”
真见答道:“大师兄,我见一叶。”
姜缘道:“师弟,你可明?”
真见摇头道:“大师兄,未有所明。”
姜缘道:“师弟,你手中捧着此叶,往藏书室去,只管读书,何时明悟,你何时手中可将此叶放下。”
说罢。
他将真见送出室中,此番言语已说尽,若是真见不明,他亦无法,此乃自身缘法也。
姜缘将真见送离室中,方是盘坐静室,修习百八大法。
第82章 知礼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一月过去。
姜缘修习百八大法,将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俱是修习功成。此间法他作明矣。此法包罗万象,乃有驱神役鬼效力,又有移星换斗之能,修之易,精之难。
若教精之,需得年数良多不可。
然童儿未有意将之习精,他尚有天罡数三十六,他尚未习全,他乃教百八大法习全,再精此法。
此日间,姜缘将地煞术学全,正欲将天罡数亦学全,忽是闻室门敲响。
姜缘将室门打开,但见室外有个毛手毛脚的猴儿站着,四处张望,正是那孙悟空,他不解其意说道:“师弟,你不去前边,来我这儿作甚?”
孙悟空蹑手蹑脚,怀中藏物,说道:“大师兄,我来寻你。”
姜缘问道:“你寻我作甚。”
他与此猴儿,未曾打交道,猴儿来前他如何修行,猴儿来后,他亦是照旧。
孙悟空从怀中取一桃来,将之递给姜缘,笑道:“大师兄,劳您指引之恩,带我入门,有道是‘恩将恩报’,您今是神仙,我只将桃子来报,全了恩情一二,待来日我有功时,再报全恩。”
姜缘接了猴儿递来的桃子,问道:“此桃何来?”
孙悟空道:“大师兄,此山山后有一山,那山有一桃山,我见桃树结果,便摘些饱腹。”
姜缘持着桃子问道:“既是你饱腹之物,你怎地给我?你摘尽桃树?”
悟空摇头道:“那桃树不知有无看管的,此山间人朴实,我却不能害之,故我取一二桃子,仅作饱腹。我不忘师兄恩情,故报一二恩情。”
姜缘再问:“你今将桃子给我,你作何饱腹?”
悟空道:“不知,不知!”
姜缘见此猴儿模样,忽忆黄黍一梦中《西游记》那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此猴儿这般乖巧,怎有梦中那模样,却是截然不同。
姜缘道:“师弟,我记府中有灶,你怎地不得饱腹?”
悟空道:“大师兄有所不知,我虽在南瞻部洲学得人礼,却未学得生火。因诸般师兄嫌我,我学不得生火,近日来,我已学得火候,却能生火。”
姜缘道:“原来如此,此桃我受了,你且去,日间学礼讲经,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等,莫要忘了,日日需为。”
孙悟空应声叫道:“是,师兄。”
姜缘遂将孙悟空唤退,他遂将桃子放置,修行天罡数。
……
话表,天界,灵霄宝殿。
玉皇大帝座驾此处,闻对对天仙来奏报。
诸天仙说道:“启奏陛下,臣等已将圣旨送至,请广心真人上天。盖因广心真人无意上天,又恐道微法浅,故未曾受封,未曾上天。”
玉皇大帝闻说问道:“你等可生怠慢?”
诸天仙战兢兢,报道:“陛下,我等却不敢怠慢真人。乃真人一心静修之因也。”
玉皇大帝道:“往年莫论成道者,便是半成道者,得接引必是上天来。如天蓬元帅,如卷帘大将等。今此真人,未曾受封。”
诸天仙躬身道:“陛下,正是如此,正是如此!此真人作是奇人也!”
玉皇大帝道:“着观此成道者,何年修行,道心如何,呈与朕前。”
即是有力士领命去,少顷间,有法力者,将姜缘修行数百载过往悉数所记,呈与玉帝过目。
玉皇大帝见之,道:“真道心不移也,人间有近千年苦修,深居简出,出数甚少,多是降妖炼魔,再者……护老君有功,保五庄观不失。功行劫数居圆满,故成道金丹,可称真人。果是个道心不移的真人,既是一心修行,作罢就是,且将‘真君’敕封封存,何年真人意归天,既作归位。”
诸天仙无不拜服,称颂玉帝。
……
姜真人怎知天界事,一心修得百八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