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第65节

  真见道:“大师兄,晚些师弟定去拜访。”

  姜缘笑着点头,朝瑶台走去,少顷间他至瑶台,祖师不在此处,是以他行小道往静室去,待行至静室。室门大开,祖师披衣盘坐蒲团,静候多时。

  姜缘行至室门前,拜行大礼,道:“师父,弟子归家矣。”

  祖师道:“童儿进来就是,这般大礼作甚。”

  姜缘闻声方入室中,得祖师意,落座蒲团,待坐稳时,祖师问道:“此出山去,有所得否?”

  姜缘道:“师父,所得甚多,弟子去了地府,亦见了悟空。”

  祖师道:“怎说?”

  姜缘道:“弟子本教去南海,怎料鹿儿行错,进了乌里国,方见有君子悲啼,一问知是地府勾错其母,是故弟子先参法会,后行地府,了解因果,助人还阳。复见悟空师弟教地府勾去,打闹地府,便将悟空师弟带走,才是归府。”

  祖师道:“法会可有所得?”

  姜缘答道:“师父,弟子听闻观世音菩萨讲述寂灭真法,自有所得。”

  祖师道:“你且说与我听。”

  姜缘复将寂灭真法说与祖师听。

  祖师闻说,赞叹不已,说道:“童儿虽知之不全,但寂灭法却得精义,果是聪慧,你觉寂灭法如何?”

  姜缘道:“如师父言说,有朝一日,此法寂灭。”

  祖师笑道:“童儿,你怎思得此理?”

  姜缘答道:“盖因此法难明,我闻佛众多有不明,曲解其意,是以愚昧世人,寂灭生身。其法精义,只得智者所得,故此法必不长久,他日定有新法取而代之,故法寂灭。”

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

  静室中,祖师与姜缘落座谈说,言及‘寂灭法’,师徒二人俱是相同,觉此法他日必定寂灭。

  祖师道:“童儿智慧,今你所学甚广,是有道之金丹,儒之礼,寂灭之释,觉性之禅,你觉诸般法门如何。”

  姜缘拜道:“师父,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大道真一也。盖因诸般旁门得正果,俱为有缺之相,独金丹正道为无缺之相,仙体成则天地成。”

  祖师笑意盈盈,问道:“金丹何解?”

  姜缘道:“夫金丹者,天地之数也。乃鼎炉,大药,火候三者之重。此鼎炉为天地之机,乾坤之气,非乾坤气者,鼎炉不成,作脐下一寸三分处,乾自天灵,坤自涌泉,金鼎玉炉即成。采药乃使先天之灵现形也。火候为不传之秘,各家学说,皆有不同。三者俱全,行七步以注仙体。”

  祖师道:“金丹法你明矣。既你能讲出,此道你行至深处,却有本事。”

  正是个‘修道易,讲道难’,若教有讲道者,若非是个老修行,那定是个熟嘴的。

  姜缘道:“弟子随师父修行近千载,苦修金丹,时难处,弟子今不敢忘,生死间不计之数,若教不知金丹,弟子修个甚道。”

  祖师道:“你道难行,若教你功成,如今时般,不生不灭,长生久视,修心守神,得大自在。如悟空般,天地生成,性子乖张,得神通而忘本心,一体二心,主客颠倒,早晚生灾。”

  姜缘闻说,心如明镜,昔日那乖猴儿历历在目。然他已劝诫,若其不听,生灾祸来,他助不得,他说道:“师父,若生灾起,许能教悟空师弟定心。”

  祖师道:“若灾起时,恐再无定心之时,悟空仙体已注,法性颇通,然根源不稳,仙体无漏却不全。”

  姜缘道:“师父,悟空师弟心性尚存良,他日心静时,定为大神通者。”

  祖师道:“悟空一体二心,其心魔障日高,他日恐成大难。罢,罢,罢!且不提这等,童儿神通习精否?”

  姜缘道:“日渐精之,然尚未全精。”

  祖师笑道:“既如此,那再传你一法,你多学神通,再是慢慢习精之。”

  姜缘道:“师父,不若传我些许武艺,弟子武艺有缺,弟子虽不善于赌斗搏杀之术,但却需一二武艺护身,昔日心猿多为逞凶斗狠效力,却非武艺。”

  祖师道:“你非善斗将者,学之甚难。我传你些许拂尘武艺罢,你学之虽不足以赌斗,但凭此招架遮挡,护身足矣。”

  姜缘起身拜礼道:“弟子拜谢师父深恩。”

  祖师道:“童儿,你归家不久,去歇歇再是学此武艺。”

  姜缘道:“是,师父。”

  祖师再道:“童儿你不善武事,赌斗,我亦曾有思虑,他日你有缘法,寻个护法神就是,出行时护法神随行,保你周全。”

  姜缘说道:“师父,观世音菩萨亦有此言,然护法神难寻哩。”

  护法神非是神通广大者即可,缘法,道心等俱全,方为护法神。如木叉那等者,少之又少。

  祖师笑道:“有日定寻得,童儿且去,且去。”

  姜缘拜礼退去。

  ……

  姜真人回了静室,将紫袍脱下,拂尘安置,久未归家,正待盘坐,以正道心。

  忽闻室门有声,他知是真见行来,三星仙洞大众,敢与寻他者,只得真见。

  姜缘将室门开了,定睛一看,室外果是真见,持着扇子,笑意盈盈。

  真人将真见迎入,待是落座。

  姜缘道:“师弟道渐深矣。”

  真见拜礼道:“怎担师兄此说,我的道浅着哩,如今尚未得正果。”

  姜缘细细一看,能知真见心中隐有灵机,正果不远,此步跨过,即得正果,何时行此步,却不尽然,或是百载,或是十载,或是一载,或是立时,他问道:“师弟可急?”

  真见听言即明,道:“不急。昔年得师父亲赐太玄清生符,不出洞府,长生无忧,既如此,有何可急?”

  姜缘挽掌笑道:“师弟功成在即。”

  心不急时,纵有二神阻拦,怎地有法,怎地有窍,正果得之,无非早晚。

  真见道:“正是此理。”

  姜缘道:“师弟正果已近,今来寻我,有何事?”

  真见说道:“大师兄,一来是为拜见大师兄来,二来却是欲与大师兄论法来。”

  姜缘笑道:“怎个论法?论高低亦是论深浅?”

  真见拜礼道:“非高低,非深浅,非真假,乃讲道。”

  姜缘道:“善。”

  ……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半载去。

  姜缘归山修行,再无外出,有时与真见论法,有时静修神通,有时与祖师修习拂尘武艺,平静如水,却使他乐在其中,只道‘修行本静’。

  却说那猴王是个不安的,终是掀了地府,将生死簿上猴属类一笔勾之,使花果山上常有长生不死猴属。

  此等种种,教龙王与十王递表章上天界,请伏妖猴,惊动了玉皇大帝,遂驾座灵霄宝殿,唤集仙卿。

  玉皇大帝道:“朕闻下界有妖猴作乱,欺龙王,闹地府。不知此妖猴何代出身,这般有道?”

  诸仙卿俱不知,班中千里眼顺风耳闪出,拜道:“陛下,此猴乃数百载前,天产石猴也,当时目运金光,曾惊动陛下,后不知在何处得道,有此降龙伏虎的本事。”

  玉帝道:“既如此,不知那路神将下界收伏此妖?”

  话毕。

  班中太白金星即出说道:“陛下,此妖猴今已成仙,有降龙伏虎的本事。闻妖猴出身乃天地生成,恐是成道未修心,故心猿不得安,意马不得拴,陛下何不降之诏安圣旨,全了造化,助此妖猴收心,一来让其感念陛下慈悲,二来收仙有道。”

  玉帝道:“依卿所奏。着文曲星君修诏,招安,既是妖猴心猿意马,除其做个弼马温,望其早收心猿拴意马。”

  众仙卿称颂慈悲。

  ……

  话表那花果山中,猴王再闹地府,起刀兵之灾,称霸一方,兵马无数,日间作乐,好不自在。

  此日间,太白长庚星降临,直至花果山水帘洞前,朝其说道:“天界天差来请大王上界做神仙,快快请大王出来。”

  洞中猴王闻言大喜,正是不知一身好本事,何处去得,今闻天界天差来,怎能不喜。

  猴王整衣冠走出,将太白金星迎进来。

  太白金星说道:“我乃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下界,来请你上天去,拜受仙箓。”

  猴王笑道:“多谢老星,多谢老星。”

  说罢。

  猴王正想设宴礼待太白金星,教金星拦住,金星道:“大王,圣旨在身,可不得拖,速速与我上天去。”

  猴王只得应下,心中暗喜,说道:“此番我却上天做官哩。神通本事我比不得师兄,此番际遇,却是师兄没有的。”

  猴王为胜不得大师兄耿耿于怀。

  此间正是猴王上天,应是‘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箓中’。

  ……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青苔石旁,祖师亲教姜童儿武艺,姜童儿智慧颇深,半载间已是习全。

  一日,祖师开讲大道后,独留姜缘于瑶台。

  祖师道:“童儿,今你习得些许武艺,尚有何等教学之?你且说,我一并传你。”

  姜缘坐于班中,闻说起身拜礼道:“但凭师父教诲,我却不知有何等神通。”

  祖师道:“既你不知,我说就是。”

  姜缘道:“凭师父说。”

  祖师张望姜童儿,沉吟良久,说道:“童儿,你今有一百零八般变化,万劫长生不老,三昧真火,袖里乾坤,庆云法,又得武艺锦上添花,法却不弱。当传你一大神通,是以法天象地,你觉如何。”

  姜缘遂拜道:“弟子谢师父深恩传法。”

  祖师道:“此亦作大神通,却不可轻传,你若习之,他年若你广开洞府,此法慎传。今你且附耳来,莫使六耳听此神通。”

  姜缘闻说应声,走近祖师跟前,洗耳用心。

  祖师低头附耳,将神通之谜与真人说道。

  姜缘智慧,闻之记下,心中有数。

  此法乃与金丹有异曲同工之妙,乃似身中天地与外天地相合,是以法天象地,须是周身穴窍开,仙体金丹,会天地之数,方可习之。

  姜真人暗道:“此法岂非天地生成者,最易习之,天地生成,本与天地通,此法霎时可会。”

  祖师见童儿走神,问道:“童儿何事?”

  姜缘道:“师父,弟子在想,此等法门,若教天地生成者学,岂非旦夕之间可成?”

  祖师道:“天地生成者,缘法下,自学此神通也。”

  姜缘道:“师父,天地生成者,果真了得,此等大神通,自学可成。”

  祖师指定童儿,笑骂道:“你这童儿,那悟空天地生成,可斗得过你?二三合间擒拿,纵是法天象地亦无用,你怎个长吁短叹。”

  姜缘笑道:“师父,弟子知错哩。”

  祖师道:“好生修习此神通,如这般大神通,我尚多矣,你方尽学之。”

  姜缘唱了个喏,说道:“师父,此神通,弟子需个年数,方能学会哩,急不得。”

首节 上一节 65/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