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顶之名,由来已久,言论颇多。
有言此地乃是观日出之景的最佳处,头顶光明,光照最长,所以因此命名;还有说此峰虽然并非黄山中的最高、最雄浑的山峰,但是唯独此地的光彩最是耀眼,日夜皆璀璨……不过现如今,此峰的模样之所以能和‘光明’二字完美契合,里面是有缘故的。”
对方谈论着,兴致勃勃:
“那便是在八百年前,本山的宫主在此峰上观日悟道时,凝练出了真火,施展法术间,将此山烧融成为了琉璃状。
其至今火气未消,还导致山上的松树,竟也是颗颗晶莹,长成了琉璃状,是我黄山道宫难得可贵的一种宝材。”
对方讲的起劲,余缺偷听的也是兴致勃勃。
但是坐在仲文道长身后的谢晴洁,此女闻言后,却是面色平静,仅仅张口谢道:
“多谢前辈解惑,这里确实是好景色。”
这态度让仲文道长的勃勃兴致瞬间变得寡淡无味,他口中再次后知后觉般的惋惜道:
“对哦,你也本是山上之人。就算没来过,应当也听过。”
沉默间。
一行四人在耀眼夺目的金光中,仿佛沐浴着黄金,齐齐落在了光明顶下方的一个个小台子上。
这些台子错落交织,生长在山峰上,宛若鳞片般细密。
甫一落地,四人所乘坐的纸鹤就纷纷无火自燃,化作为了一阵灰飞,只留下荡荡的鹤呖声。
“黄山的三大主峰,每座都禁飞,犯者视为大不敬。”
两个道长见没了纸鹤,脸上都有些惋惜,但他们当即提起道袍,身形矫捷的在山峰上往前跳跃而行。
“走吧,随我等前去。”
余缺和谢晴洁急忙跟上。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真正的光明顶上,宽阔的峰顶之上,修建着一座庞大的宫殿群,个个玲珑剔透,宛若冰雕玉砌一般。
还有一个又一个身着道袍的仙家,从他们身旁走过。彼辈路过时,还好奇的看了眼余缺二人,但是都没有说话。
来到了此地,不管是枯木道长还是仲文道长,面色都是变得肃然了几分,一副谨言慎行的模样。
他们领着余缺二人,直入光明顶上最高大的那座宫殿中,并让两人先在门槛外面稍微等待片刻,然后就自行走入了其中。
余缺和谢晴洁两人孤零零般的留在殿外,因其年岁和境界都低微,更是引得了四周往来道人们的注意。
有不少人还朝着他们指指点点,目光不一。
好在此地的规矩确实森严,并无一人随意的上前来搭讪试探。
终于,两刻钟后,枯竹道长和仲文道长便齐齐走出,他们的脸上还带着喜色,张口就向着两人说:
“善,今日运气不错!殿中当值的法师,正是我俩的熟人,可以让尔等直接去天海中观心悟道,磨合天庙,获取传承!”
对方所说的地点种种,让余缺两人半懂不懂,但是一听见“传承”二字,他们俩就都是眼中放光,齐刷刷的拱手:
“多谢前辈!”、“让前辈费心了!”
随即的,不等余缺二人催促,彼辈就领着他们俩朝着宫殿的深处走去。入殿后,一路上的各种陈设摆放,全都是华贵精致,堆金砌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不过除去刚来此地的余缺,被这等珠光宝气的布置晃了几下眼睛,宫殿中其余人等,一个个都是熟视无睹,看都懒得看一眼。
彼辈所看的方向,只有一个,那便是殿后的深处,一片金灿灿的云海深潭。
只见这座大殿之后空无一物,并未再设堂阁,而是一方山崖,崖后被白金相交的云雾铺满。
云气雾气翻滚间,成龙作虎,如花如草,变化万千。
崖边则是正有一个又一个道人,在迎着茫茫的云雾打坐,面色都是被照耀得金黄,他们的头顶上还涌现着灵光,高长不一。
不过这些道人的表情,却都并不怎么祥和,反而是颇为狰狞。
余缺细细一看,还发现彼辈头顶的灵光也在交织闪烁,时不时的还会有道人的面色一白,口吐鲜血,顿时神色萎蔫的从蒲团上跌下。
此时立刻就有侍立在一旁的法师上前,面带慈悲的抚摸其头顶,口中诵念经文,像是超度一般进行安抚。
这等怪异的景象,让余缺心间浮想联翩,他还暗暗瞅看了旁边的大户人家之女一眼,结果发现这位谢同学也是面露惊奇,一副并不知此地作用的模样。
好在那两个考评院的道长都没有卖关子,他们不断和人磋商过后,便领着两人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一处观海的空闲角落。
其中枯竹道长,当即就指着翻滚不定的云海,轻喝道:
“此乃天海之心,谓之天心,或者说天潭,是我黄山道宫的炼心之所!宫中的内外弟子,不论年纪大小,每年都可以获得一次来此地炼心的机会。
其间有似虚似实之境,并有前人的精神念头所存留之意象,可以教化后生,磋磨祖庙,传授法脉……”
一阵简要的介绍中,余缺还没思量明白此地的具体之用,他便觉身形一晃,猛地往那云海前的蒲团上跌坐而去。
但是很快的,他便发现并非是自己的身体动了,而是他的魂魄动了。其出窍而出,并径直越过了那蒲团,朝着那无垠空荡的云海,不受控制的飘荡而去。
如此情况,令余缺下意识的感觉毛骨悚然。
第111章 法脉遗庙、炼狱传承
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阴神出窍,这对于余缺而言,不亚于找死!
须知九品仙家的阴神,可是孱弱到了被人吹一口气,就能灭掉数次的地步。
好在下一刻,令他感觉惊奇的情况就出现了。
他虽然魂魄离体,出现在了日光底下、山风之中、云雾内里,但是并不感觉炙热或寒冷,而是恍若肉身在出行一般,别无异样。
很快地,余缺便意识到:“这就是黄山道宫炼心之所的妙处吗?竟然能让我一个刚入九品的仙家阴神,都能自如的在天地间活动。”
定下心神,他转头向着身后看去。
只见在其目光当中,自己的肉身还站定在山崖前的蒲团后面,枯竹道长则是一只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应当就是此人刚才在猝不及防间,将余缺的阴神打了出来。
对方察觉到余缺的目光,还朝着他看了过来,含笑的点头示意。
此外,在余缺视线的余光中,旁边的谢晴洁也是如此。
对方同样魂肉两分,不过并非是被拍在了肩膀上,而是被那仲文道长甩出拂尘,将其阴神轰出了体内。
不等余缺再多看几眼,他顿觉身子一沉。
在惊呼中,余缺的视野刹那间就被浓浓的云气所覆盖,整个人都陷入在了云海当中,上下不知,左右不存。
其只能独自一人,慢慢的在茫茫天地间飘荡。
而崖边的枯竹道长和仲文道长两人,他们在将余缺二人送入了天潭后,便收回动作,任由余缺两人的肉身下压,跪坐在了蒲团上。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是当即拱了一手,然后就转过身子,脚步甚快的朝着大殿之外走去。
他们如今是成功的将余缺和谢晴洁送入了光明顶炼心殿内,殿中自有法师和鬼神种种看护其身,几乎是无人可以在光明顶上造次的,用不着再费心照看两人。
因此他俩现在也是时候回去,赶紧的将余谢二人的天庙异象,一五一十的告知给背后的人等,好方便各自所属的势力对余谢二人进行拉拢示好。
而当两人彻底离开后,余缺的肉身跪坐在山崖边,他目光怔怔,仿佛木雕一般。
但是此时此刻,在他的脑海当中,却是正在掀起惊涛骇浪。
这一点,也正是光明顶炼心之所的玄妙之处。
刚才明明是余缺的阴神被轰出了肉身,但是他接下来所经历的种种炼心,其实都是存在于他的灵台当中。
所谓的云海天潭,似虚似实,似内似外,既山崖间,也在人心间,其中玄妙非是用言语可以说清楚的。
只见此刻,余缺的意识落在云海里面,一路上瞧见了形形色色的身影。
其中的绝大多数身影,都是和他一般在踽踽独行,但是彼辈的数目众多,仿若雨丝般,密密麻麻,远远超过了他在大殿内所瞧见的人影。
他又观察了许久,方才意识到,这些人影应当是千年万年以来,所有在光明顶上炼过心的仙家们。
终于,他不知在云海中行走了多少刻钟。
余缺终于瞧见了一点不一样的。
一座颓圮的小屋出现在了他的跟前,其屋檐窗门皆是残破,但是小屋的周身散发着重重荧光,显得里面像是有什么宝贝一样。
下意识的,余缺便想要推门而入,进到此屋中瞧瞧端倪。
但是他还没有走到小屋的一丈范围以内,一股拒绝他的凌厉之意,就出现在他的身上,令他后背汗毛竖起,感觉再跨入一步,就会被乱刀砍死似的。
余缺及时止步,停留在了小屋之外。
下一刻,他便眼睁睁的看着这间小屋化作为了一阵云烟,消失在茫茫的云海里面,再也瞧不见一丝的踪迹。
这情景,让余缺的心间没由来的生出一阵可惜,他知道这是自个和这间小屋没有缘分,所以此屋消失了。
不过他也意识到了,刚才那小屋有数丈之大,形制类似于庙观,而并非是住宅样式,其原型,应当就是某人的祖庙。
只是不知为何、也不知黄山道宫究竟施展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够让旁人的祖庙留存在云海当中,以等候有缘人,供后人参详学习。
果不其然。
余缺在茫茫的云海当中再次行走了一会儿,又逢见了一栋建筑,其同样是飞檐斗拱、形如庙宇道观状,内里也是隐隐涌现出宝光,吸引着他的心神。
他走到这栋建筑的跟前,此物并没有传出抗拒之意,反而露出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就像是窑姐一般,主动的开门开窗,催促着他进去。
不过脚到临门,余缺却又及时的停止脚步,并未再往前跨入。
因为他打量了此庙宇一番,从庙宇的梁柱上瞧见了青面獠牙、凶恶野兽等的图案。
此庙的性质属于阴性,应当是阎王爷法脉或太岁爷法脉的一种,所以才适合他。
但可惜的是,此庙的大小连十丈都不到,其前身仙家的境界不知,但是绝对高不到哪里去。
更何况,但从这建筑的气质上来看,不厚不凝不重,此庙就算是属于阎王爷或太岁爷法脉,但是所传的法脉定然不纯正,属于旁门外法,而并非是五脉正法。
余缺可不会忘记,他此番上山,最重要的目的乃是获得一方正法,以供自己踏上长生之路!
除去长生法脉之外,其余的法脉皆不值得去学,免得造成了见知障,妨碍以后的修行。
“不用着急。上山前,那枯竹道长就说过,此次上山少则十日,多则数月。”
余缺在心间暗道:“虽然并不知道,我能在炼心天潭中逗留多久,但是想来时间并不会太短。”
他沉下心神,继续脚步坚定的向着云海深处,一步一步走去。
虽然身处在如此地界,其上下难辨,前后难分,余缺真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是在直着走还是在斜着走。
他早就彻底的丢失了方向。
但奇怪的是,他每在云海当中走一步,心间总有一种感觉,知道哪里会是云深之处,且越往前走,他所能见识到的景象就越加的玄妙。
复行数百步后,又一幢比刚才的两间祖庙还要大、还要精致的建筑,出现在了他的跟前。
余缺再靠近,发现这建筑虽然没有向着他招客,但是也没有拒绝他的进庙。
不过脚到屋前,他再一次止步,选择扭头,继续往前走。
一路上。
余缺见过了各式各样的祖庙,还瞧见了各式各样的人形身影,以及千奇百怪的妖灵精怪种种。
其间有些精怪在瞧见他后,居然生出了歹意,意图捉住他的阴神。
好在余缺的祖庙虽然才开,但是他的阴神却是早就已经修行,早就明白内外虚魔之景、平心静气之理。
眼下是在黄山光明顶上,绝无可能真有魔头出现,其要么只是幻象,要么不会对他造成具体伤害。
于是余缺视这些精怪如无物,不理不睬,不惧不怕,如此便度过了这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