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 第108节

  奈何一代代下来,就是没个应验。因此为师也只当千年时灵气复苏的说法,依旧只是个传言。

  但现在你所说的若是当真,灵气千年复苏之事,恐怕是板上钉钉了。到时候,这一轮复苏,即便不是万年一遇的大复苏,也定当会复苏一甲子,的确是几千年来难有的长生成仙之大好机会!”

  “多谢师父解惑!”余缺听得更加的心潮澎湃。

  旋即,他在心间又暗暗嘀咕:

  “难怪在那枯竹道长的口中,将来与我竞争真传的,会个个都是天庙。就好似在彼辈的口中,天庙在山上都成了大白菜似的……

  如果我这一代,当真是会赶上灵气复苏的头班车,或许连转世的元神仙家,都可能来竞争这几代的真传之位!”

  余缺思量几番,心间并无多少畏惧,反而更加觉得自己不能轻易的就丧失了真传身份!

  他在心间咬牙:“即便是不拜入这劳什子的黄山道宫,去考取其他道宫,也务必不能丧失了争夺真传的机会!”

  毕竟真传者,其得享一宗之供养,即便在灵气未复苏时,彼辈也是有一定的机会修成元神,得享长生。

  若是灵气复苏,这一身份所能占据的先机,必将更大。

  比如余缺到时候如果想要延命增寿,有一宗的底蕴傍身,他再多活个几十年完全不再话下,甚至有可能将寿命恢复的同古时修士一般!

  当即的,余缺不再迟疑,他脱口就朝着黄归山道:

  “师父,徒儿无能,不知如何脱困,还请师父带徒儿下山。”

  他将自己和枯竹道长的密谋之事,也说给了黄归山,不过在言语间,倒是隐去了枯竹的身份。

  黄归山闻言微怔,其眉头紧锁,但是并没有犹豫,立刻就轻笑开口:

  “傻小子,山上都有人欺负你了。为师没甚出息帮你出头,但既然是上山来了,拼着这把老骨头,也会带着你走。”

  余缺心间热气上涌,有诸多话语要讲出,但停顿几息,最终只是在传音符中道出了三个字:

  “是,师父。”

  不多时,两人继续相谈了一番,定好了在傍晚时分,再行碰头的计划。

  而白日时分,他们在用餐过后,则是继续佯装成互不相识的模样,各自都去忙活了,为夜间下山做准备。

  其中余缺需要再去找那枯竹道长通通风。

  其不求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帮助,只求能从这老油条的口中,探知一番考评院中的气氛如何,以及那炼丹上人是否回心转意了。

  至于黄归山,则是披着杂役的道袍,混在考评院中,东瞅瞅、西逛逛。

  踩点一番后,他为免自己记忆中的下山法子有所变更,两人直接从“下山”变成了私逃,便又急匆匆的离开考评院所在,前往了道宫的其他山峰,以及黄山仙城中走了一遭。

  没错,在黄归山为余缺所盘算的下山计划中。

  他俩其实并不需要如余缺所设想的那般,私自穿越山林离去,而是可以离开考评院后,从容不迫的通过山中固定路线下山。

  须知余缺现在只不过是被禁足在了考评院里面,甚至严格来说,考评院压根就没有理由禁足他,如今也只是·磨一磨他的心性,令他屈服。

  这等情况之下,余缺即便是要大张旗鼓的闯下山去,也顶多是落人口实,给人也一个“狂悖”的借口,让人趁机的将他真正圈禁在考评院中,强留在山中。

  但除此之外,师徒一脉明面上无法再做更过分的事情。

  毕竟余缺此番,乃是被请上山验明正身的天庙道种,并非歹人,甚至连道宫弟子都不是,不受宫中规矩束缚。

  当然了,他和黄归山都认为,能不与彼师徒一脉发生正面的冲突,便不发生,最好还是悄悄的溜下山去,才最为稳妥。

  等到了山下,到时候大可从长计议,直接转学离县都是可以。

第119章 初见仙市、事了脱困

  夜幕降临。

  余缺从静室之中起身,目光炯炯,紧盯着窗外。

  他在心间盘算了一番,不再多想,当即就取过黄归山交给他的一席杂役道袍,披在了身上,然后便低调的走出了客房。

  考评院的客房区域,入夜后便十分安静,不过点着灯的房间不再少数,毕竟仙家们大多都是夜猫子,待在房中苦读经书、打坐修行种种的,不再少数。

  此外,整个考评院中入夜后,还四处都有鬼神在巡夜。

  余缺如果想要避开彼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正如黄归山同余缺所交代的,余缺此番上山,是来做客,不是来做贼。

  鬼神们即便瞧见了他的动静,也只会将之存在脑海中,以供考评院事后翻看,而并不会出手阻拦余缺离去。

  即便是有鬼神将余缺的去向,及时报了上去。

  余缺此番下山,可是还有个内应“枯竹道长”在考评院中。此獠虽然不会亲自出手,但真要是余缺的动作暴露,此人也会帮忙遮掩一二。

  就这样的,余缺无惊无险,便来到了考评院的伙房跟前。

  他一来此地,便有恰好有一道人影推着木车,吱呀吱呀的走到了他的跟前。

  对方呼喝道:“来了!那就过来,快走吧。”

  “是。”余缺朝着对方一点头,然后便伸手推着木车,同对方一起将木车往山下推去。

  这个同他一起慢慢走出考评院的人,正是黄归山。

  对方此番上山,所打通的门路便是充任伙房当中的杂役,在此地挑水、运送杂货等等。

  就这样的,一老一小以一辆木车作为掩人耳目的工具,弯弯绕绕,兜兜转转,就离开了考评院所在的山头。

  一路上,他们瞧见了不少的行人,还撞见了不少的鬼神,但是彼辈的目光都只是从他们的身上略过,顶多辨认了一下两人的面目,发现并非闯山的歹人后,就都任由他们离去了。

  等到踏出了考评院的山头,黄归山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停住脚步,一把就扯掉了身上的杂役道袍,并且长舒一口气。

  这举动让余缺疑惑:“师父,这都还没离开黄山呢,不怕被道宫中人看见吗?”

  谁知黄归山哈哈大笑:

  “无妨,穿着这身袍子下山,才会更加惹人注意。你且脱掉便是,一并的,为师帮你处理处理首尾。”

  对方的言谈举止都十分的惬意,好似离开考评院后,两人便已经是脱困。

  余缺心间虽然依旧有些嘀咕,但他如言的也将身上杂役道袍卸掉,然后又接过黄归山从袖子中掏出的一张符咒,并将那符咒烧出的灰飞吞入了腹中。

  “黄天后土,魑魅魍魉,销声匿迹,不留痕迹!散!”

  黄归山则是口中念念有词,提声一喝。

  余缺瞬间感觉身上的气味陡然一清,宛若沐浴更衣了一番似的。

  “此乃绝迹符,能消掉身上的一干气味,免得你我待会被一些鼻子灵的家伙给闻出来了。”

  黄归山交代完一句话,也往自己身上烧了一张,并一口吞下腹中。

  两人这般处理好了之后,一前一后,嗖嗖的就在山林当中穿行。

  他们奔走了近一个时辰,脚步如飞。

  很快,一幕奇景便出现在了余缺的跟前。

  只见他们走入了一片山谷当中,此山谷庞大,中央堆积云雾,白茫茫一片,在夜空银月之下显得恍若轻纱一般,分外的唯美。

  其云雾当中,还行驶飘荡着一艘艘的船只,有大有小,大的犹如一座山峰,高百丈不止,小的犹如一叶,宛若落叶般飘荡在云海内里。

  而这些舟船堆积在山谷的中央,便形成了一座极其庞大的坊市,坊市当中的每一个人,都飘荡矗立在云海中,恍若仙宫仙人一般。

  余缺瞧见如此景象,目中惊奇,顿时为之所惊艳,觉得此等景象丝毫不亚于光明顶之景!

  “此地,就是黄山仙城么?”他口中喃喃。

  黄归山点头:“不错,此地便是黄山仙城,对外又唤作是‘黄山仙市’。

  内里居住着黄山道宫自开山立宫以来,一干大小仙家们的子嗣亲友。

  传承到现在,楼楼阁阁,便形成了如此景象。此外,亦有黄山周遭的其余零散仙家,以及其他仙城,甚至是异域的人士们,会远道而来,在此地做客做买卖。”

  其人指着还云海上空的一艘艘舟船:

  “瞧,那艘楼船的形制独特,非是海内气质,应当是自海外而来。”

  余缺抬眼而看,瞧见了一艘庞大的蚌壳状的楼船,其基底部分是一面宽几百丈的蚌壳,上面则是从大到小,依次的又垒起了八层大小不一的蚌壳。

  有一道道绰约的身影,正在大小蚌壳上摇曳行走,其最顶上的一层,似乎正在举行歌舞酒宴。

  时不时便有仙家自仙城中,自青冥中飞出,落在那蚌壳楼船之顶。

  和此等楼船比起来,余缺在第七县河中的蚌壳水府,当真是珍珠和沙粒的区别。

  余缺啧啧称奇。

  但紧接着,更加让他感到惊奇的是,黄归山领着余缺,直接就往那白茫茫的山谷云海纵去,一点儿也不怕摔在山崖间的样子。

  等纵上了云海之后,余缺恍然大悟,连连低头看向自己的脚下。

  只见其脚下软绵绵的,云雾竟然凝结成了实质,变得好似棉花一般,可以托住他。

  余缺能够感觉到,自己若是脚下用力,身子还可以往下沉下去,但只要稍微动用法力,则是又可以踩在云雾之上。

  此等情况,云如水,这片云海当真是变成了湖海一般,难怪可以载人、可以载船。

  黄归山解释:“这片云海被道宫施展阵法,将之禁锢住了,所以能凭空搭建仙市。

  云海之下是黄山之阴,传言暗藏诸多玄机,存有地脉,乃是黄山禁地,严禁探查。

  我等步行赶往海中的仙城,然后搭乘一艘下山的客船便行了。”

  听见这个回答,余缺心间再次感到惊奇,为一方道宫的伟力所赞叹:

  “化云海为真海,当真是好大的手笔!”

  感叹中,两人一路前行。

  途中,余缺还瞧见云海当中有些许的活物正在游动,其中有大有小,大的犹如书上所写的鲸鱼一般,长百丈,小的则是犹如萤火虫般,粒粒散散的,朦朦胧胧,散发出幽光。

  偶尔,还会有长有翅膀的小鱼、泥鳅种种,在云海中翻腾,其举止模样皆如在水中的活物,仅仅略有区别,腮更小,而鳍翅更大。

  就这样的,余缺跟随着黄归山的脚步,靠近了仙城,但是仅仅止步在了仙城的外围,一方恍若渡口般的地界。

  他有心想要进入仙城中走一遭,但是两人还得抓紧时间下山,且他站在渡口位置,发现进城的人得排队,又得被一干鬼神和道人查验一番。

  “不急,迟早有一日,能正大光明的步入此城!”余缺熄了这个心思,耐心的等候着黄归山。

  不多时,黄归山一脸喜色的走回余缺身旁,挥了挥袖袍:

  “走,夜间下山的船不少,一刻钟后就有往西去的货船,会途径山下县城,你我现在就可下山了。”

  余缺面上也是欣喜,他收回打量仙城的目光,当即朝着黄归山一拱手,就随着对方走去。

  就这样的,一老一小的登上了下山的货船,慢悠悠就从庞大仙城中消失,没有惊起任何的波澜。

  等到夜幕褪去时,日光乍现,整个黄山都是披上了金甲。

  他们则是已经是彻底离山,且行驶到了山外的县城上空。

  不过走下货船之后,他们所抵达的位置并非是第七坊市,而是第一坊市,自己还得在山外绕上偌大的一圈,才能返回第七坊。

  与此同时。

  远在黄山考评院中。

  当余缺消失后,早晨时分并没有引起注意。

  直到中午时分,他依旧没有从房中走出,便引起了看管客房之人的注意。

首节 上一节 108/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