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九天荡魔祖师 第101节

第122章 泥塑城隍,成就鬼仙

  过鬼门关,入接引院。

  早有十殿阎罗之一的秦广王亲自来迎,毕竟事关北地荡魔一事,如今真武身居九天游奕使一职,三界神鬼多少都需给几分面子。

  这陈玄更有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神兵在手,也算是与地府有一段渊源在身。

  十殿阎王之上,便是酆都五方鬼帝,五方鬼帝之上便是北阴酆都大帝,酆都大帝又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的一道化身。

  秦广王虽为十殿阎罗之一,到底不过是个幽冥地界的鬼王罢了,比那鬼帝,大帝,还要低上两级。

  秦广王笑问道:“天尊高徒,北地荡魔一事还顺利否?”

  陈玄见礼道:“正要过了接引院,去那森罗殿拜会十王,言说此事,秦广王亲自来迎,却是折煞晚辈了。”

  秦广王说道:“天尊高升九天游奕使,辖理北地诸神,我幽冥地府司掌四洲凡人生死,理当从中协助,但与荡魔一事相关,直接道与本王处理便是。”

  陈玄便向那秦广王言说了北地雪莲国一事。

  秦广王沉吟片刻,说道:“人间功德债孽,本王却是断定不得,天尊高徒稍候,本王即传判官前来,与这老国主核实功过。”

  不多时,便有抱着判官簿的判官上前,详细问过那老国主的生卒年岁,在簿子上勾勾画画。

  判官与秦广王道:“这雪莲国国主,数十年间将治下百姓儿女一并献与妖兽,总计百万,罪大恶极,却是应当先入十八层地狱,后若有功,可投畜生道,无过,只得入饿鬼道。”

  倚云仙子闻听十八层地狱,隐约早听闻到厉鬼嚎哭,不由自主地往陈玄身边凑了凑。

  不过在她看来,这雪莲国老国主纵然向妖兽妥协,残害了不少百姓儿女,但若是他坚决不妥协,雪莲国或许早成为了妖兽之国,哪有这北俱芦洲独一份的人治国度。

  不妥协,死的人恐怕比这上供给混天洞妖兽的童男童女还要多的多。

  陈玄自然听得见倚云的心声,他说道:“无论救多少人,杀人便是杀人,此事确是老国主之过,我来此处亦非是为了为他翻案。”

  “盖因那雪莲国灵物已被用于迷惑大妖王,久后他一国之人离了混元珍珠伞的庇护,必将冻毙于风雪之中。”

  “故而向幽冥地府,借他前去暂时担任城隍,日后有功,或雪莲国敕封新任城隍,他即返回幽冥地界凭借此功德投个畜生道,不必堕入饿鬼道。”

  秦广王闻言微微颔首,这件事却是不算过分,亦能造福他雪莲国一国百姓。

  只要陈玄不是将原本要被投入三恶道的老国主翻案,教他重新转世投胎继续做人,这点小事还是可以通融的。

  城隍乃是最低微的鬼仙,有这老国主担任个一年半载,所积累功德或可教他不至于堕入饿鬼道,来世投个畜生道,也算是相对比较好的结果了。

  畜生道来世亦可转生为人。

  只是因前世债孽过重,此世不得为人罢了。

  秦广王道:“如此,我教他前去十八层地狱和那枉死城走一遭,先见了种种酷刑,后与那些个惨死妖兽手中的冤魂见了,知晓自身罪过,还返回本国担任城隍便是。”

  陈玄点头:“也好。”

  倚云仙子一听说要去十八层地狱和枉死城,当即吓的不敢动弹,带着哭腔道:“公子,我就不去了吧……”

  陈玄问道:“那你留在这里?”

  倚云仙子环顾四周。

  接引院中尽是凑够买路钱,等着判官核验前世功过,前去转世投胎的鬼魂。

  但毕竟是幽冥地界,阴风阵阵,来来去去的鬼魂飘荡,看着十分渗人,还不如在鬼城那边轻松,鬼城那边的鬼马帮老大好歹和公子认识。

  倚云仙子苦着脸道:“我……我还是跟在公子身边吧。”

  一行人过了接引院,路过判官府,森罗殿,又见那奈何桥边鬼魂排着队,等待过桥投胎转世。

  桥上有个鸡皮鹤发,身形佝偻的老妪,胳膊上挎着一个篮子,手里端着一碗绿油油的汤。

  每有一位鬼魂上前,老妪即阴森地笑:“呵呵呵,喝了老婆子这碗汤,方才好忘记三生因果,过桥上路,转世投胎。”

  “仔细脚下饿鬼,被拖下去,便是老婆子我也救不了你们。”

  “呵呵呵……”

  奈何桥下便是黄泉水。

  那硫磺河水之中隐约有饿鬼嚎哭,每有一位鬼魂走上桥面,下面的饿鬼便伸出手,发出阵阵哀嚎。

  倚云仙子双手捂住耳朵,低头不看那一旁的黄泉路。

  “哎哟!”

  她只顾着低头走路,前面陈玄停下,便一头撞在陈玄的后背,撞得额头生疼。

  那倚云仙子抬起头来,早见陈玄和老国主站在了奈何桥边上。

  雪莲国老国主亦是在三生石便看到了他的三生因果。

  前生石上,这老国主乃是庶人之家,因见得人间帝王出行之气派,深恨此生不能生在帝王家,一生碌碌无为,临死前仍在向往来世生在帝王家。

  今生石上,他成了北俱芦洲雪莲国的王子,吃喝不愁,更有娇妻美妾,只是妖兽频繁侵扰,屡屡索要国中童男童女,青壮奴隶。

  人族孱弱,若无灵物庇护,这国主之位早变成某位金鹏王麾下的大妖了。

  因而老国主日益妥协妖兽,数十年将上百万百姓儿女送入妖王洞府,作为妖兽食物,借此苟延残喘。

  老国主长叹一声:“若有来生,只愿投畜生道,一生如牛不得闲,得闲只与山共眠。”

  人世间太多痛苦,皆是因欲望作祟。

  说罢,那国主再不看来生石上的场景,转过身去。

  陈玄瞅了一眼他的来生,笑着摇了摇头,命运又岂是人能决定的。

  他招呼一旁的倚云仙子道:“想不想消除内心恐惧,再不怕鬼?”

  倚云仙子重重点头。

  陈玄双手拢袖,目光落在那奈何桥上的老妪,对倚云仙子说道:“那老婆婆的汤能让人忘记前世一切,你脑子里种种恐惧,自然也能一并忘记,你去找老婆婆讨碗汤喝,我们再离开幽冥地府不迟。”

  倚云仙子想了想,摇了摇头道:“那岂不是连浮梦姐姐,众位兄长前辈,还有公子也一并忘却了?”

  “如此,恐惧虽然散去,欢喜愉悦,伤心难过之事,一并都忘却了,却还有什么意思。”

  “我虽有害怕之物,却也有喜欢之物,便如世上有好人,亦有坏人。”

  陈玄说道:“恐惧由心而生,你害怕的却非已知之事,而是未知之物,因未知其貌,便极尽想象,进而心生畏惧。”

  倚云仙子闻言恍然,再看那黄泉之中的饿鬼,只觉得不那么可怕了。

  从前未曾到过幽冥地府,总极尽想象,认为此处阴深可怖,四处皆是无常索命,牛头马面,饿鬼当道。

  此番游历一遭,心中才明悟这地府与人间并无两样。

  盖因阳间之人称人,阴间之人称鬼,名虽不同,实则一样,不过天地大道运转,因果循环有道,善人入善道,恶人得恶果而已。

  一念至此,倚云仙子道心通透,隐隐有破境跻身炼神大成的兆头。

  她欣喜道:“此番游历地府,果然有裨益,公子,我们去下一处便是!”

  陈玄目光欣慰,不枉他费了一张四品幽冥引路符。

  两人即跟随那秦广王和老国主的脚步,往十八层地狱和枉死城走去。

  刚到十八层地狱第一重,早听见地狱之中恶鬼哀嚎,叫声凄惨。

  老国主闻声亦十分悚惧。

  倚云仙子更是吓得直接躲在陈玄身后,带着哭腔道:“公子……”

  陈玄揉了揉眉心,这杏树精三百年真是白修炼了。

  秦广王说道:“此处地狱之中,乃是生前作恶之鬼,若生前不生恶业,却是不会来此。”

  “况且仙子跟随天尊高徒修道,日后证得长生,跳出轮回与天齐寿,却是不会再来此处了。”

  倚云仙子闻言立即对陈玄说道:“公子,我今后一定努力修行,再不偷懒,争取早日证道地仙!”

  陈玄微微眯起眼睛。

  就说这杏树精为何修炼这么慢,原来是有偷懒。

  看来回去得多多关照一下她了。

  老国主道:“今日有此见闻,虽日后不免来此偿还罪业,好过心中日日煎熬。”

  一众人再往下一处走去。

  枉死城中。

  北俱芦洲雪莲国因妖兽枉死的厉鬼不断叫嚷。

  “雪风老儿,你这昏君!还我命来!”

  “我杀了你这昏君!”

  “都扯住他,休教他走了!”

  老国主雪风衣袍被那厉鬼扯住,亏有监牢栅栏挡住,他才没被伤到。

  那老国主雪风与一众厉鬼说道:“我今仰赖上仙差遣,返回雪莲国任城隍,届时我即托梦给当今国主,他是我膝下长子,教他为你们烧些纸钱,好放你们买路过关,前去往生。”

  其中厉鬼高声叫嚷道:“你返回阳间去,我等仍在阴间受苦,教我等如何信你?”

  老国主雪风闻言有些为难。

  那些厉鬼只扯住他不让他走。

  秦广王说道:“你这国王甚是愚钝,你身边即是荡魔天尊亲传弟子,玄鉴上仙如今乃是功德加身的地仙之境,你与他借些功德换成纸钱,回去以国中金银还他便是。”

  陈玄笑着摇头道:“我却不需什么金银,但只要他庇护雪莲国百姓,方便我与师父荡魔便是。”

  说着,他即吩咐那判官,从他身上数万功德扣除一部分,换成纸钱散给枉死城中的冤魂厉鬼。

  趁着那些厉鬼抢夺纸钱之时,陈玄一把扯回国主的衣袍,一行人离开了枉死城。

  出枉死城,往前走不远,地面愈发开阔。

  视野也逐渐明朗起来。

  秦广王与陈玄一行人拜别道:“前面便是幽冥地府出口了,我有那幽冥地府职责在身,不便远送,诸位自行返回阳间便是。”

  陈玄与他稽首:“此次有劳秦广王接引,若北地荡魔顺遂,我还将殿下功劳报与家师,上奏天庭,一并表功。”

  秦广王道了句客气,还返回幽冥地府。

  陈玄身边,倚云仙子终于松了一口气,手中那张幽冥引路符的效力亦逐渐消散。

  老国主雪风以魂魄状态返回阳间。

  好在此事正是黑夜时分,街上并无行人,远处有浮梦仙子挑灯,引了雪瑞来见他父亲魂魄。

  父子两人相见,虽是阴阳相隔,到底血浓于水。

  各自叙述了些人间地府之事,父子二人齐齐与陈玄行大礼,谢他救了满城百姓,教父子两人相见。

  陈玄坦然受了这一礼。

  一旁的浮梦仙子说道:“公子,雪瑞国主已按照密信之中所言,为老国主塑好了神像,并按公子吩咐,不得描金,不得大兴土木,因而暂时放在一座破落庙宇之中,除国主与塑像师傅以外,无人知晓此事。”

  陈玄微微颔首,带着两代国王,浮梦,倚云,去往那破庙之中。

  但见那泥塑神像果然是雪风国主生前模样,只是未曾描金,身上仍是泥色。

  陈玄对那老国主说道:“此泥塑神像,乃是子为父塑,单为尽孝道,他若动用人力物力,大张旗鼓广而告之,是臣为君塑,为尽忠义。”

首节 上一节 101/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