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闻言放下鱼竿,遥遥朝着西方稽首道:“子牙谢过师叔。”
周朝八百年气运终了,如今秦朝也二世而亡,楚汉相争过后,又是二百年忽然而已。
眼看西汉气数将尽,却隐隐有中兴之主即将出世,为汉朝再续二百年基业。
再往后算这人间王朝气运,至多不过三百年。
不知在未来,是否有能打破这大道循环,甚至国祚超越周朝八百年,绵延上千年的朝代存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属于姜太公的时代已经过去,后世依旧会有许多将相之才,以他为榜样,辅佐君王,治理百姓。
文治武功,千年之间,一人而已。
兜率宫。
吃了七返火丹的小狐狸云宵晕晕乎乎,昏睡过去。
陈玄发现了异样,一把抱起昏迷不醒的小狐狸,呼唤道:“云宵?”
小狐狸迷迷糊糊地,只觉得身体内药力流转,丹田之处温温热,隐隐控制不住体内的力量,就要自动化形。
青牛嗅了嗅鼻子,意外道:“这小狐狸倒是好大机缘,方才吃了一粒七返火丹,乃是我家主人亲手炼制,不知为何会混入这批次品之中。”
这青牛吃过的丹药不计其数,兜率宫中哪个道童因什么原因炼废了这枚丹药,它都能吃出来。
自家主人炼制的七返火丹,自是只消闻一闻便能认出来。
陈玄问道:“它这般情况,却是为何?”
青牛说道:“它原先被封印禁锢,又曾失去气运护体,本应按部就班化形,如今得了七返火丹,却是要自行化形,方才能如同地仙修士一般,以人体经脉气府承载庞大的道力,虽说无碍,到底需要一人从旁护道才是。”
话音未落,早有尹喜回到兜率宫中,径来到青牛院,对陈玄说道:“师父自灵山传信,此间之事我已知悉,若要让云宵道友化形,还需一处静室,众位随我来便是。”
第157章 灾劫四起,玉虚师相
却说这白狐原是吸取周王朝气运,侥幸成就地仙的狐妖,后因破坏凡间王朝更迭因果,影响凡间秩序,因而被姜太公出山收服。
它原是那祸乱商朝的妖狐后代,因替祖先愤愤不平,方才对周朝心生怨恨,巴不得周朝早些覆灭。
如今周朝覆灭,秦朝一统,而后又分为楚汉,西汉气运将尽,因果早已消散。
它又跟随在陈玄身边多年,潜移默化之中,已放下心中怨恨,转而认陈玄为主,与寒春六精怪亲近,在人间游历二百年,如今了却因果,误食一枚七返火丹,导致不受控制地化形,倒也算是与过去告一段落。
兜率宫静室之中。
小狐狸趴在一座蒲团上,一旁盘坐着陈玄,悉心为它护道。
它名为云宵,道号玄素,皆是陈玄为它所取,因而陈玄待它自不一般,非要类比,便好似那广寒宫的霓裳仙子与捣药使者玉兔儿的关系一般。
不过它化形之后,不知会化成如何模样。
传闻中,狐仙化形,多是妖娆妩媚的女子,这小狐狸乃是一只母狐狸,自也会化作人类女子模样。
细想来,即便化了形,以云宵这般吃货性子,也大概和妖娆妩媚不沾边。
陈玄盘坐在一旁,默默等待白狐云宵化形。
不知过了多久,只见那蒲团之上的小狐狸浑身真气散发出来,化作一团白光将它小小一只的身形包裹在其中,一瞬间光芒大盛。
隐隐约约可见一只蜷缩的白狐自光团之中舒展身形,先是两根尾巴变成了三根,随后四肢发育成人的模样,最后舒展身体,彻底化形。
白光散去的时候,陈玄定睛看去。
怎见得:一双狐耳尖尖,柔顺的白发散落下来,披在脑后,粉雕玉琢的小脸略显稚嫩,水汪汪的大眼睛里一半怯生,一半好奇。
小狐狸变作一个十一二岁的女童模样,认得陈玄的脸,赤足跑到他身边扯住了他的衣角,稚声稚气地喊道:“爹!”
陈玄原本因为她顺利化形,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不是,你喊我什么?
这哪个杀千刀的教你这么喊一个出家人的?
这要传出去还以为小狐狸是陈玄在人间的私生女,很难不让人联想出一段缠绵悱恻的小天君动凡心,与凡间女狐妖爱恨纠缠,生下一只小狐女的故事。
随后他揉了揉眉心道:“小云宵啊,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我是出家人,不曾婚配,更无子嗣,何来你这么一个女儿。”
“更何况,你是狐狸,我是人,你爹应该也是狐狸才对,我要有女儿,也大概是人类,不是狐狸。”
“听话,乖,不许乱喊了啊。”
云宵闻言顿时抿起小嘴,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里满是委屈,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跑出了静室。
浮梦和尹喜闻声赶来,正好撞见了刚刚化形,边哭边跑的小云宵。
小云宵一头撞入浮梦的怀里,大哭道:“呜呜呜,浮梦姐姐,我爹不要我了……”
浮梦帮她擦了擦眼泪,瞧见陈玄一脸无奈地从静室之中走出来,早已料到了七八分,连忙安慰小云宵道:“不哭不哭,你且说说,你与他并无血缘关系,为何要说他是你爹爹?”
小云宵回忆起往昔,陈玄在海上与她初次见面喂她鱼肉,后面带着她游历北地,在积雪峰的行宫小院之中玩耍,吃过许多好吃的,见过许多没见过的风景,打过妖怪,见过神仙,也曾在北地的积雪中深深浅浅地留下一行脚印,或是借着一身白毛在雪中藏匿,又或者高高跃起然后一头扎进雪堆里。
他的乾坤袋里永远有它睡觉的地方,它的心里也一直都记着那个道士的模样。
记得与他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遇见的人。
后来他飞升天界之后,小狐狸云宵跟随寒春六精怪游历人间四洲之地,再没有遇见一个如陈玄一般宠溺它的道士。
南赡部洲游历一趟过后,亲眼目睹周朝覆灭,而后身上属于周朝的气运消散,它关于先祖对周朝的怨恨,也自然而然烟消云散。
可是没了仇恨,它要如何继续活着?
二百年的游历,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心里一直期待着和那个头别木簪,身背法剑的道士重逢的那天。
也曾思考化形之后,该以何种身份继续留在他的身边。
思来想去,闻听凡间子女出生之后,父母皆会为子女取下名字,小狐狸自思,它自小为妖并无姓名,名为云宵,道号玄素,皆是陈玄所取,他又待自己十分的好,又闻道士多是六亲缘浅之人,不能婚配,无法诞下子嗣,也就无有一儿半女。
小狐狸云宵便寻思,它若修成人形,亦是精怪出身,早年诞下它的父母早已记不清楚,不妨就把陈玄当做她化成人形之后的爹爹,如此她有了爹爹,陈玄亦有了女儿,岂不是两全其美?
云宵将此事与浮梦说了。
浮梦闻言笑得合不拢嘴,陈玄更是一脸无奈。
唯有一旁的尹喜微微颔首道:“稚子心性,最是纯真,谁待她好,她便与谁亲近,大抵在小云宵看来,玄鉴于她而言虽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因而便认了你作了爹爹,对你心生依赖,亦非什么坏事。”
陈玄没好气道:“说的好听,你让她喊你一声听听?”
浮梦仙子笑道:“公子,依妾身所见,你与这小狐狸因缘匪浅,她既愿意亲近你,不妨就收她作个义女如何?”
尹喜微微点头:“如此既不会了却小狐狸的一份纯真亲近之情,亦不至于让玄鉴太过为难,却是可行。”
陈玄心中有了计较,来到小云宵的身边,对她说道:“你跟随在我身边多年,自是知晓我原是愿意亲近你的,自不会因此便疏远了你,若你愿意这般喊我,只在私下里喊却是可以,只不要在人前如此喊我,恐教旁人误会了去,生出许多麻烦来。”
小云宵闻言抿嘴点头。
陈玄又道:“凡间有父母为子女取名,却也有师父为弟子取道号法号,你既对我心生亲近,如今化作人形,乃是告别前身狐妖因果,以人之形修炼,我亦有收徒之意,不妨就收你做个开山大弟子,日后你在人前喊我师父,你看如何?”
小云宵闻言微微有些犹豫。
一旁的尹喜说道:“师父师父,如师如父,你即是玄鉴开山弟子,他自待你与别的弟子不同,况且于我们出家人而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拜师修行长生大道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师父就是至亲之人了。”
小云宵来到陈玄身边,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师父。”
陈玄脸上露出笑意道:“免礼,免礼。”
小云宵这才走上前去,牵着陈玄的手,因为有了师父而满心欢喜。
最重要的是,她的师父允许她私下里喊他爹爹。
如此她便不是没有家的小狐狸了,她是道号玄素的小狐狸,陈玄的开山大弟子,陈云宵。
浮梦仙子满眼温柔地看着小云宵,身为女子,心里自是喜欢孩子的,更何况那是公子的开山大弟子。
若是此番带她回去见过众兄弟姐妹,保不齐一众精怪会把这化形的小狐狸稀罕上天。
兜率宫事了,方才小狐狸化形的空当,浮梦仙子也主动拜会了尹喜,谢过当年尹喜炼丹助她成道。
尹喜也只是说,丹药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浮梦仙子修行千年,又不曾误入歧途,跟随陈玄秉持正道,故而修成地仙只是水到渠成而已。
在天界逛了这么久,很快也到了启明殿点卯的时辰。
陈玄与尹喜自是要去启明殿当值的,本应把小狐狸交给浮梦仙子,让她带回寒春府中安置,岂料小云宵十分黏人,抓着陈玄的手不放。
尹喜说道:“既如此,带她一同前去启明殿便是,教织女帮忙照看一下,待放衙时候,还与你一并回寒春府。”
陈玄只好让浮梦仙子先行返回寒春府,他牵着小云宵的手,一路去往启明殿。
路上遇见一些个熟识的天上星君神将,瞧见了陈玄牵着一个狐耳小女童的手,免不了上前询问两句。
陈玄只说是他刚收的弟子。
众星君神将因她是陈小天君弟子,真武徒孙,便随手抓出一把天界的仙果,塞给了小云宵,这小狐狸化形之后,更认不得天上神仙,只顾着左手一把仙果,右手一把灵药,怀里更是装的鼓鼓囊囊的,一路上只顾着吃。
等到她吃饱了,陈玄和尹喜也到了启明殿。
织女瞧见一个可爱的狐耳女童,又见她身上衣衫简陋,更不曾穿鞋,连忙责备尹喜和陈玄两个人一点都不细心,亲自为她量了衣衫尺寸,预备日后为她做身衣裳穿。
随后先命人从云锦府拿来两件她给自家女儿做的云锦天衣来穿了,又把她一头白发编织成麻花辫,以丝带系好。
左看右看,粉雕玉琢的女童如今方才有了些许天君弟子的模样。
陈玄忙谢过织女,劳烦她照顾着小云宵些,自己则去处理公务。
游奕司案上公文之中,有一封来自紫微宫的文书。
文书中所言,前日赵公明上奏玉帝,人间气运不知何故忽然紊乱,东胜神洲之地尤为严重,黑虎下界查探原因,与多地巡视灵官在人间观察到的现象相互佐证,最终得出一个结果。
东胜神洲之地的各国之中,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贪赃枉法,骄奢淫逸之人显著增加,各国之间动乱频发,隐隐有着灾劫凝聚的势头。
眼看即将一洲之地陷入大乱,妖魔四起步入当年北俱芦洲的后尘。玉帝问过众仙卿如何维持东胜神洲秩序,无有能答者。
时有北极紫微大帝建言,欲要遏制一洲战乱,生灵涂炭,可命天庭瘟部瘟神奉玉帝之命布下一场瘟疫,令那作恶多端之人重病缠身,不日死于瘟疫,东胜神洲百姓之中,无辜之人,与行善积德之人可安然渡过此瘟疫。
瘟疫流行期间,东胜神洲各国皆会封闭城门,自顾不暇,也就不会再生动乱。
瘟疫过后,作恶者死于瘟疫之中,行善者安然无恙,如此东胜神洲秩序便可稳定,不生灾劫。
玉帝掌管三界秩序,权衡利弊,那东胜神洲战乱四起,生灵涂炭,妖魔作乱,便又是一个北俱芦洲,自不如瘟疫散去之后,重归稳定,便下旨命瘟部配合北极紫微大帝去行此事,以保东胜神洲不会发生动乱。
瘟部众神奉北帝之命,炼制一千枚瘟丹,交付北帝。
北帝即将瘟丹转交给人间掌管往生的东岳大帝执行此事,向人间散步完瘟丹之后,便可顺势将那些因瘟疫而死之人的魂魄送去地府往生,如此消磨劫气,灾劫便不会到来,亦不能动摇三界秩序。
却说东岳大帝麾下有东岳十太保,东岳大帝将一千枚瘟丹交付麾下十太保之首温琼,命温琼与一众太保前去执行此事。
温琼自思,这散布瘟丹之举,虽是为了维护三界秩序,然则不知人间当有多少无辜之人死在瘟疫之中。
他因此违背北帝之令,自己将一千枚瘟丹吞服,化作瘟神,躲去了东胜神洲的山洞之中,不肯伤害百姓。
然则瘟疫未曾按时散布,东胜神洲一时间战火四起,各国之间当权者为攫取利益,不惜发动战争,劳民伤财,死者数以千万计,且多是无辜百姓。
东岳大帝将此事上报北帝,北帝震怒,欲要派遣天兵捉拿温琼。
时有北极四圣之一的玄天上帝,真武荡魔天尊直言温琼仁义之举,不肯散布瘟疫伤及无辜百姓,情有可原,北帝方才息怒。
东岳大帝得知此事,奏报玉帝,玉帝感念温琼之仁义,命其为真武麾下灵官元帅。
玉帝又因东胜神洲战乱不休,故而命财神殿赵公明亦为真武麾下灵官元帅,协助真武查明东胜神洲战乱与六天魔主一事。
至此,真武荡魔天尊麾下四大灵官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