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九天荡魔祖师 第140节

  昔日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如今十万天兵罗列诸天,天罗地网布下,将一座海外仙山围得水泄不通,七十二洞妖魔躲在山中,正与那大圣共饮天上盗来的御酒。

  云端军帐之中,李天王环顾众神将道:“谁可为本帅先锋,捉拿妖猴?”

  九曜星君即出班奏道:“我等愿为先锋。”

  李天王即命九曜星君出战。

  然则大圣骁勇,当年的哪吒三太子犹然要败阵,何况是几个星君神将。

  不多时,那九曜星君战败回来,李天王即命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一路前去围剿,众天兵神将仗着人多,反而将那七十二洞妖魔并独角鬼王捉了回去,逼得大圣败退水帘洞中。

  众神将得胜而归,捉着些虎豹狼虫,有功的报功,有赏的受赏。

  十万天兵士气正盛,李天王亦胜券在握。

  一旁陈玄心中暗笑,这一众天兵天将,捉了些狼虫虎豹回来邀功请赏,更不曾捉得一个猴精,想是怕得罪了那猴头,被他恼起性子,棍棒下面没个轻重。

  他向那花果山看去,微微感慨。

  修行之人心猿未定,一念起落之间,便是神仙和妖魔的区别。

  这猴儿的修行之路,还远远未曾圆满。

第160章 清源妙道,二郎真君

  却说蟠桃盛会诸方天仙菩萨齐齐去往瑶池,却只见一片狼藉,蟠桃盛会开不成,王母此番颜面尽失,只好再派遣青鸾使者前去知会众仙此事。

  南海观音与座下弟子惠岸行者赴宴,问过原因之后,即派遣惠岸行者前去相助李天王。

  这惠岸行者原名木吒,乃是李天王第二子,先前在那灵山的盂兰盆会上,与陈玄有过一面之缘。

  惠岸行者至李天王军帐之中,天王大喜,即留在军帐前听候调遣。

  此时正值大圣领了猴精前来叫阵,惠岸行者即上前道:“父王,孩儿久在南海修炼,今番前来亦是菩萨吩咐,不若教孩儿前去迎战,且看他这齐天大圣,有几分本事。”

  李天王正思他三子哪吒上次因弼马温弃官下界,败给了这妖猴一阵,不知该让谁人出战,忽有木吒请命,倒是恰逢其时。

  天王道:“我儿既去,须防备着那妖猴手中铁棒。”

  木吒道:“那妖猴有铁棒,孩儿亦有浑铁棍,何不问那妖猴惧孩儿否。”

  说罢,双手持铁棍,驾起祥云,落在那花果山上。

  哪吒自败给悟空一阵,自是知晓这妖猴非比寻常,担忧兄长此去轻敌,便要与李天王请命前去相助。

  李天王却摇头道:“我儿先前已然败给过妖猴一阵,留在军帐之中,听候差遣便是。”

  哪吒先前已然败给过那猴儿一阵,此番前去,若是木吒亦胜他不得,哪吒即便去了也大抵敌不过。

  妖猴不知修了什么功法,虽不是天仙之境,更无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象,自身法力神通却是了得,星君神将斗不过他,天仙护法亦伤不了他分毫。

  真要说实话,李天王还是觉得那妖猴实力,在自家二子之上的。

  因此一家父子皆是担忧地看着惠岸行者前去的身影。

  陈玄此时说道:“天王勿忧,待晚辈领六丁六甲神将前去,自空中护持,接应惠岸行者。”

  李天王自是听说过这位陈小天君的名号,只不过他如今才是修成铅花的地仙之境,如何能奈何得了那妖猴?

  陈玄自然也看出了天王的迟疑,微微一笑。

  天王立即恍然,这位陈小天君与那妖猴有些交情,若是此番木吒败阵,那妖猴见了陈玄,自顾忌往日情面,不会对自家孩儿下死手,更不会强行冲破天罗地网,直奔天兵军帐而来。

  有他在,便可稳住这妖猴。

  李天王即起身道:“有劳陈小天君协助我儿,若能擒得妖猴,我自奏请玉帝,为小天君与真武殿众神将表功。”

  陈玄与众神将驾云前去,早见木吒与悟空在山头战作一团。

  那木吒虽能与猴儿战的你来我往,到底吃了气力的亏,猴儿体内又有太上老君金丹未曾炼化完全,源源不断地气力支撑他与木吒交手。

  不多时,木吒手臂酸麻,被大圣一棒当头劈下。

  天空的陈玄遥遥呼喊道:“棒下留情!”

  大圣闻言,手上力道收了七分,避开木吒面门,只打落他手中兵器,还放他复返回帐中。

  陈玄在云端与悟空微微颔首,也不多说什么,复拨转云头,回帐中去了。

  悟空此时方才一愣,明白他已犯下重罪,与陈玄乃是敌对关系,陌路之人。

  可那偷蟠桃,盗御酒,反下天庭的重罪早已犯下,玉帝亦派了天兵天将前来捉拿,他也没有再回头的余地。

  如今连番战胜天庭神将星君,又胜过观音弟子惠岸行者,想那李天王麾下亦无人可用。

  他有诸多神通傍身,法力堪比一众天仙,齐天大圣亦满足不了他的野心,便是将那玉皇大帝打落天位,教他孙悟空做了三界之主,才算合适。

  悟空轻蔑地看了一眼天罗地网之中的众神将星君,转而对一众猴精说道:“小的们,取酒来与俺庆功,明日俺老孙便带你们打上灵霄宝殿,待俺坐了天位,你们便是新的天庭文武众仙卿!”

  众猴儿齐声高呼齐天大圣美猴王,入洞中庆功。

  却说那惠岸行者木吒败阵而回,李天王愁眉不展,帐下二子悉数敌不过那妖猴,已经是无人可用。

  时恰逢惠岸行者要返回天庭,李天王即写表,命陈玄与惠岸行者同去天宫,请玉帝调兵遣将前来相助降服妖猴。

  至天宫,见过了观音菩萨,与玉帝言明下界情况。

  玉帝笑道:“这个妖猴能耐颇大,却能敌得过十万天兵,李天王既然求助,不知该请哪路神兵前来?”

  菩萨即说道:“闻听北方真武荡魔天尊,曾降服北地妖王,陛下可速速调遣荡魔天尊前来相助。”

  玉帝微微沉吟道:“真武受玉清道祖元始天尊符召,如今治理人间灾劫,收降黑气,此事事关三界,却是不好耽搁。”

  如今人间灾劫因六天魔主散道愈发肆虐,若是不加治理,便是生灵涂炭。

  而这区区妖猴即便放着不管,也比不上六天魔主对三界秩序的影响。

  为此事将真武召回天庭,一则大材小用,二则影响了元始天尊符召。

  菩萨亦是微微犹豫道:“如此说来,天庭之中能擒妖猴者,唯有一神。”

  玉帝见菩萨犹豫,已是料到了三分,仍旧问道:“不知是何许神仙?”

  菩萨合掌启奏道:“此人早已修成天仙之境,却仍是太乙散仙,不受仙箓,如今在人间灌洲灌江口,享受百姓香火,麾下有梅山六怪,一千二百草头神。”

  “乃陛下外甥,号清源妙道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是也。”

  “只是他如今听调不听宣,若要调遣真君前来相助,还需降下一纸调令,着游奕灵官亲自送去才是。”

  玉帝闻言,自知晓杨戬对他心怀芥蒂,只是若此番能降服妖猴,给两人一个台阶下,旧日恩怨自可以借此机会翻篇。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舅舅和外甥,总不好还是针尖对麦芒,让天界之人笑话。

  玉帝即将调兵的旨意下达给游奕灵官,忽然瞧见陈玄在一旁,想起昔年蟠桃会上陈玄与杨戬争夺仙桃魁首一事。

  玉帝即吩咐道:“朕这道调令事关降服妖猴一事,若交付游奕灵官,恐其中出了差池,还是交予玄鉴小天君前去办,朕才放心。”

  陈玄心中自是会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母,玉帝,皆是如此。

  他领了玉帝调令,吩咐六丁六甲还回花果山的李天王帐下,出南天门,刚好遇见从瑶池赶回天庭的寒春六精怪。

  寒春六怪因蟠桃盛会被搅乱,只得从瑶池返回天庭。

  陈玄说道:“正好,你们随我去一趟人间灌江口。”

  寒春六怪只得跟上。

  至灌江口,二郎庙。

  那一座二郎庙里香火虽然鼎盛,到底不比那些个天庭正神,还有受了仙箓的天仙地仙,庙里所能容纳可供炼化的功德自然也十分稀少。

  陈玄捧着圣旨,敛了身形,与寒春六精怪入庙中。

  真君自神像降下,见是陈玄捧着圣旨,又观其一身气象在地仙之境,顶上更是修成了铅花,微微颔首道:“昔日蟠桃会上一别,如今再见,不曾想你亦有了这般气象,不愧是真武弟子。”

  陈玄说道:“真君谬赞了,有玉帝陛下调兵旨意,不妨看过再叙旧。”

  杨戬微微沉吟,接了旨意,看过一遍,方才知晓是花果山石猴作乱,众天兵神将降服不得,故而调遣他前去相助。

  杨戬收起圣旨,负手而立道:“李天王麾下十万天兵,莫非还拿不住一个小小的妖猴?”

  陈玄说道:“这妖猴不知从何处学来道法,更有变化神通,李天王之三太子哪吒曾败于他手,二子惠岸行者木吒如今也败与他手,天庭之中,能擒拿此妖猴者,想必只有真君了。”

  杨戬微微眯眼:“是只有我,还是只能是我?”

  天庭之中,且不提那些个不经常露面,只是默默降妖荡魔的真君元帅,单单是真武和雷部众神将,难不成还缉拿不了一个妖猴?

  陈玄自然也看出杨戬的心思,说道:“家师如今受玉清道祖元始天尊符召,在下界治理灾劫,收降黑气。”

  “至于雷部神将,若是雷部出手,这份降服妖猴的功劳,便不了了之,成了雷部公文上的一句轻描淡写的降妖之语。”

  “玉帝陛下此行特意嘱咐我来,务必请得真君相助,可谓用心良苦。”

  杨戬扫了眼陈玄身边,这才注意到他身边的寒春六精怪,以及他怀里的一只小狐狸。

  倒是有趣。

  寒春六精怪,对应梅山六兄弟。

  小狐狸,对应哮天犬。

  这位陈小天君,他还是十分对胃口的。

  最重要的是,陈玄当年不过一介人仙,因荡魔功成位列仙班,如今在天庭拜受仙箓,再不是散仙。

  玉帝派他前来,几乎等于明示了。

  杨戬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手下的兄弟们考虑考虑,他可以割据一方潇潇洒洒做个太乙散仙,手下的兄弟们,难道甘心一直跟着他做个草头神,连香火功德都享受不到?

  难道众兄弟跟着他杨戬,还不如那寒春六精怪跟着陈玄混的好?

  天庭虽与他杨戬有些过节,到底还是维持三界秩序稳定的重要枢纽,若无天庭坐镇,众神仙司掌大道神职,不知有多少妖王大圣将人间搅得一团糟。

  杨戬喊来梅山众兄弟,略备下薄酒,邀陈玄与寒春六怪吃了一盏,方才说道:“我这灌江口偏僻之地,吃不着什么好酒,待我点起麾下众兄弟,便与小天君一道前去那花果山,降服妖猴之后,再共饮庆功酒不迟。”

  说罢,满饮一碗酒,点起麾下梅山六圣,牵了哮天犬,并一千二百草头神,与陈玄众人一道,径往花果山而去。

  至花果山,开天罗地网,入内见过了李天王。

  李天王见是玉帝调遣前来,本应将其收入麾下听候调遣,毕竟他才是玉帝此番派遣下界降服妖猴的十万天兵总元帅。

  但一见二郎神杨戬,李天王便犯了难。

  玉帝怎么调了这么个人前来?

  杨戬对玉帝都是听调不听宣,岂会听他李天王的号令?

  这杨戬又是玉帝外甥,传闻与玉帝有矛盾,一时间把他派过来,倒是让李天王犯了难。

  好在杨戬十分直率道:“小圣到此,乃是玉帝调来,需与妖猴斗上一场,若我输了,自不必诸位出手相助,我有众兄弟扶持,若我胜了,也不必诸位出手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诸位只管张好天罗地网,架好了照妖镜,休教走了他便是。”

  这一番话,既是说给李天王听的,也是说给众星君神将听的。

  乌泱泱十万天兵,周天星斗神将星君前来,又想捞一份功德,又斗不过那猴儿。

  杨戬对这帮天兵神将自是没什么好客气的,说话之间带着些许孤傲。

  李天王闻言自是有些不悦,但也没脾气,只得吩咐麾下神将星君张开天罗地网,架起照妖镜。

  却说杨戬头戴三山飞凤冠,手持三尖两刃刀,身穿一领淡鹅黄,纵细犬,领兄弟,率众前去捉拿妖猴。

首节 上一节 140/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