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第316节

  “看门的黑犬?被囚禁的真仙?”

  “仙人真能逗留凡间?那为何其那些前辈合道之后就一定要飞升?”

  ……

  在众人心中,合道境便是凡人最高。

  千年前十八魔尊,威压一个时代,亦不过是合道境。

  如今陈业却说,在那海底深处,竟困着真仙,这可太过骇人听闻了,以至于不少人都心存怀疑。

  终于,一道身影站起,对着陈业遥遥一拜,开口道:“陈宗主,非是在下疑心,只是此事着实令人震惊,不知……可有实证?”

  说话之人,乃是百海谷散修联盟的盟主,山衡真人。此人修为虽非顶尖,却长袖善舞,在散修中威望极高。

  陈业认得他。

  当初自己在百海谷与蜃楼派弟子打擂台,正是这位山衡真人出面劝解,提醒他“现在赢了迟早也要输”的道理。

  这话并非拉偏架,毕竟当时蜃楼派势大,陈业区区一个散修,怎么敢得罪这种高门大派。

  只是,谁也没想到,昔日那个还需在百海谷看人脸色的年轻人,如今已然能与玉玑、五蕴这等正道魁首平起平坐……不对,不光是平起平坐,看眼前这场面,分明是以陈业为首,黄泉宗宗主才是真正的正道魁首。

  而当初与他赌斗的蜃楼派,早已被打落尘埃,沦为二流。

  念及此处,山衡真人心中亦是唏嘘不已,暗道早知此子是真龙,当年便该倾家荡产押他赢。

  他此番开口,也正是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底最深的疑惑。

  此世,当真有仙?

  陈业知道山衡真人并非刁难,因此并未动怒,缓缓解释道:“归墟中的囚徒,我亦未曾亲眼得见,其具体身份、神通几何,我无法向诸位保证。”

  陈业突然一顿,然后严肃地说:“但我见过看守归墟之门的那头黑犬。那不过是一缕残念,但即便是青蛟尊主,在那黑犬面前也不过蝼蚁一般。”

  此言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

  陈业继续道:“世人皆以为青蛟尊主亡于我手,实则不然。我之所为,不过是与幽罗子联手,将其逼入死路而已。返虚境的青蛟毫无还手之力,如今飞廉已是合道之尊,却依旧被困在归墟中无法逃离……诸位细想,可见归墟绝非凡俗之地,其中所囚,又岂是凡俗之辈?”

  随后,陈业将将自己如何算计追杀青蛟尊主的过程娓娓道来。

  其中种种细节听来丝丝入扣,绝非凭空编造。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

  先前还嘈杂的议论声彻底消失,所有人都被这真相震惊。

  若真是如此,等飞廉打开归墟之门,在场所有人的生死都落在那归墟囚徒手上,凡人终究是凡人,如何能与真仙相抗?

  山衡真人问道:“陈宗主,那依你之见,我等该如何应对?”

  陈业对众人说:“我也不曾见过真仙,也不知道飞廉能否解决那守门黑犬,但未雨绸缪总是没错。之前我们不知道飞廉身在何方,只能以阵法勾连天下各处要地。如今既然知道飞廉就在归墟,那我们何不早做准备?”

  五蕴真人听了,轻抚长须,接了一句:“陈宗主的意思是,我们在归墟之外布置阵法,守株待兔?”

  陈业点了点头,这是如今唯一的办法。

  飞廉能不能成功,谁也不知道,但不管他是成功还是失败,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联合天下修士之力,在归墟之外准备一个可以封禁归墟的大阵,务必要将飞廉和归墟里的那位都镇压在里面。

  五蕴真人叹息道:“那恐怕不是易事。”

  陈业对众人道:“我知道此事难于登天,但此乃生死存亡之秋也,我想请诸位全力相助。”

第430章 九死一生

  黄泉道宫之内,血菩提树的叶子依旧熠熠生辉,但气氛却是一片死寂。

  陈业的请求,如同一座无形的山岳,压在了每一个修士心头。

  大家都明白,陈业所求的并非是借几件法宝,征调些许天材地宝,又或是让各派弟子去做些杂活。

  陈业要的是天下修士不计生死,地拼一个渺茫的未来。

  众人心头泛起一阵寒意。

  陈业并非危言耸听,合道境的张奇,一剑可以分天,横跨千里的剑光,能将整个涅槃宗斩灭。

  那归墟里面那位呢?

  需要这头黑犬看管的囚徒,绝不会是仙界的一个小兵,肯定也是仙界极为厉害的人物。这样的大人物,脱困之后一巴掌将北疆拍成齑粉都不奇怪。

  唯有倾尽此界之力,才可能有那么一丝微末的希望,去抗衡那名为“真仙”的天灾。

  道理谁都懂。

  可即便知道陈业所言非虚,大殿之中,近乎大半的旁门之主与散修大能,都面沉如水,眼神闪烁,并无半句应和。

  他们怕。

  怕的不是牺牲,而是无谓的牺牲。他们怕那些根深蒂固的高门大派,会将他们视作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当成消耗敌人神通的炮灰。

  这便是人心。

  谁都知道,正魔大战是天倾之祸,注定要死人。可他们都是苦修了数十年、数百年,一心只求长生。

  谁愿化作一抔无人问津的劫灰?

  和平太久了,大家已经提不起拼命的勇气。

  千年的安稳岁月,足以让大部分修士淡忘魔门统治天下时的黑暗与恐怖,更无法体会当初那些前辈先贤朝不保夕的艰难。

  在这种心境下,让他们舍生忘死地付出?几乎不可能。

  若非清河剑派千年积累的清誉如日中天,若非陈业出道以来那桩桩件件惊天动地的功绩与无可指摘的人品作为保证,这些旁门散修,恐怕连这点面子都懒得给,早已告辞离去了。

  道宫内的气氛一时尴尬到了极点。

  就在这凝滞如铁的沉默中,大殿的角落里,忽然响起一声清亮平和的佛号。

  “阿弥陀佛。”

  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陈宗主曾教过贫僧,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今,黄泉宗已然在此界立起了地狱,我佛门弟子,又何惜此身?”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披袈裟的胖和尚双手合十,对着上首的陈业深深一礼,其投影之身竟散发出淡淡的金色佛光,庄严而慈悲。

  识得此人的修士无不大惊失色。

  “是慈心寺的空圆方丈!”

  “返虚境的佛门高人,他……他这是何意?为何对陈宗主行此大礼,如敬真佛?”

  旁人并不知晓,陈业早已凭记忆将自己所知的佛经默写大半,分文不取地尽数赠予了慈心寺。

  对于空圆方丈而言,眼前这位年轻的宗主,虽非佛陀法相,却行着传法度世之举。他便是此世行走于人间的佛。

  慈心寺这些年来广施善缘,早已洗净了出身涅槃宗的污名。有空圆方丈率先表态,便很快有人开口附和。

  “贫道也愿听从黄泉宗差遣!”

  “我然山派上下,愿听宗主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算我一个!”

  ……

  一道道声音接连响起,虽不响亮,却异常坚定。然而,在这数百道身影中,应和者终究不过寥寥十数人,声音渐渐稀落,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作为百海谷散修盟主的山衡真人长长叹了口气,他站起身,对着陈业拱手道:“陈宗主,你我也算旧识。老朽斗胆,只想代天下散修问一句,你究竟有几分把握?”

  这问题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业身上。

  山衡真人用心良苦,他提出此问,便是给陈业一个台阶,一个凝聚人心的机会。只要陈业说得哪怕有五分把握,哪怕只是言语上的安抚,说不定愿意追随的人就会多上数倍。

  然而,陈业只是缓缓摇头。

  “尽人事,听天命而已。”他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真人若真要一个答案,我只能说,毫无把握,九死一生。”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山衡真人眉头紧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九死一生?

  这四个字如同一盆刺骨的冰水,浇灭了许多人心中刚刚燃起的一丝微弱火苗。不少原本还在犹豫的修士,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投影的身影都开始微微晃动,恨不得立刻散去神念,找个穷山恶水的绝地躲藏起来,再也不问世事。

  陈业如何不知人心所想?但他这一次,不想用任何言语去粉饰太平。

  此事,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死。若无决死之心,勉强留下也是无用。

  大阵之中,若是有人心神动摇,怕是连带所有人都会死于非命。

  陈业霍然起身,对众人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诸位或许想着,寻一处深山老林,躲上几百上千年,便能安然无恙。我不知道此法是否行得通,但我只知道,我辈修士的性命,岂能交予旁人的一念之间?总要自己去争一争!”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交击。

  “因此,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分胜算!我不敢保证谁能安稳,但我陈业,以及整个黄泉宗,会尽一切可能保住诸位性命!”

  山衡真人眼神一亮,连忙抓住话头追问:“如何保证?!”

  陈业解释道:“诸位应该都听说过,我陈业出身魔门。”

  他坦然承认,声音响彻大殿,“不错,我确实拜师魔门,而且,我得了涅槃宗、赤练宗真传,乃至其余各大魔尊的传承,我都粗通皮毛。”

  “所以,凡通玄境之上的道友,皆可将一缕真灵寄托于我黄泉宗的万魂幡之上。此战若是不幸肉身崩毁,神魂便会受到法幡牵引,瞬息之间回归黄泉宗的庇护之下。”

  “黄泉宗不敢保证人人都能寻到完美炉鼎夺舍新生,但我可以向诸位传授一门天书秘术,此法专为壮大神魂、凝聚阴身而设。至少可以保证,诸位的神魂不灭,真灵不散!”

  “到时候,留在黄泉宗做个鬼差阴兵,还是另觅机缘,都可自行选择!这便是我黄泉宗能给出的唯一保证,若是诸位真愿意交托生死,那我陈业便会竭尽全力。大战之时,我陈业会站在诸位之前,直面真仙锋芒。”

  陈业向众人一拱手,然后说:“北疆酆都城大门随时为诸位而开,我陈业也会在此恭候。请诸位仔细考虑,若以性命相托,我陈业绝不会辜负了诸位。”

第431章 抢时间是关键

  黄泉宗最大的底气,就是从十八魔门传承中“薅”来的,五花八门的保命秘法。

  论及争斗厮杀,正魔两道或许各有长短;但论及如何苟活,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祖师。

  如何在肉身崩毁的刹那,令神魂获得瞬间破碎虚空的能力,跨越万里,精准无误地回归到预先备好的躯壳之中。

  如何在神魂被强大结界禁锢之时,找到其法则的薄弱处,实现无视封锁的穿梭。

  如何精准定位自身与道标,避免在混乱的空间乱流中迷失,导致神魂彻底湮灭。

  诸如此类的课题,一直是魔门修士们孜孜不倦钻研的核心。

  只是,这些研究大多伴随着一个绕不开的前提——需要消耗海量的生魂作为试验品。

  这也正是此类秘术在正道之中几乎被视为禁忌的根本原因。

  过去有张奇和他的清河剑派悬在头上,谁敢明目张胆地拿活人做这等试验,就得做好被清河剑派一剑斩杀的准备。

  因此,在神魂夺舍与保命续命这方面,正道的手段与魔门相比,简直简陋得可怜。一个寻常小魔头都可能身怀数种保命之术。

  而这些凝聚了魔门无数代人智慧结晶的秘术,都被完整地记录在那“十八魔门传承法阵”之中。

  此阵由上古覆灭前硕果仅存的几位魔尊合力创造,它不存于此世的任何一个角落,更像是一个基于特定法则和口诀才能开启的庞大信息库。只要掌握了对应的开启秘钥,便能随时随地进入其中,查阅所有魔门前辈留下的心得与笔记。

  比起那些需要严防死守的实体藏经阁,这种方式无疑要高明太多。

首节 上一节 316/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