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逍遥小农民 第5节

  利用烧水的这段时间,张汉扬又到外面的地里转了几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表面上张汉扬似乎是在散步,地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动静,在地面下却是暗流涌动。

  土壤中的砾石和鹅卵石在地气作用下不断下沉,蝼蛄和蛴螬等害虫在土壤的挤压下变成肉糜,蚯蚓却被翻腾的土壤带到了表层,土地的营养成分在升降中趋于平衡。

  一道一道的地气,被张汉扬从岩壁和地下引导过来,滋养和改善土质。

  葫芦谷口这块地经过张汉扬的改造,耕种起来绝对比翠屏谷最好的良田还要好上几分,而这仅仅是第一步。

  等到地气疏导完毕,张汉扬还会将葫芦谷两侧山脉的地脉接引过来,形成能长期存在的灵眼,到时候这块地就几乎能和传说中的仙人灵田相媲美了。

  做完这一切,张汉扬得意的一笑,该去伺候那些蝎子蜈蚣了。

  用开水将蝎子和蜈蚣烫死,然后再送到后院那两间没有门窗的房间内等候阴干。

  蜈蚣的处理就麻烦多了,需要一条条的用竹片穿起来,相当繁琐和消耗时间。

  竹片是张汉扬还没有回镜湖村前就已经买好的,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着想,张汉扬不得不耐着性子跟一大堆的蜈蚣上劲。

  一直忙到第二天上午七点,被闹钟提醒的张汉扬才放下蜈蚣,回到房间打开笔记本开始上网。

  凡事宜早不宜迟,既然蝎子和蜈蚣已经加工出来了,下一步自然是尽快卖出去。

  镜湖村至今没有通电,手机通讯和无线上网却没有什么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事情说穿了也不稀奇,镜湖村完全是沾了十几公里外青云寨等苗族村寨的光,得益于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还有一个背后有靠山的镇委书记。

  青云寨等苗寨的交通条件,比镜湖村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到现在也没有通电。

  白湖镇政府担心引起苗族村寨的不满,每年都要拨出大量资金,补贴青云寨等苗族村寨发展小水电。

  为了彰显自己的政绩,那位有背景的镇委书记,以改善白湖镇的旅游环境为名,在白湖镇附近最高的龙脊山顶,花费巨资建造了一座无线基站,使得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的村寨通了手机和网络。

  至于这些村落中有没有电和电脑,就不是书记大人所操心的事情了。

  镜湖村仅有几条小溪,不具备发展小水电的条件,唯一能用来发电的就是太阳能或风能。

  在张汉扬回来之前,准备在家乡大展拳脚的新村长吴轻雨,就发动了不少人购买家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给手机和笔记本充电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从网络上查询到一些药材市场的经销商电话,张汉扬就开始挨个打电话。

  那种一开口就各种市场行情不佳,刻意压价和捡便宜的直接挂掉,遇到报价较为实在的,就发几张照片过去。

  如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能收购到的野生蝎子越来越少,价格也逐渐上扬,是以张汉扬没费多大工夫,就与一个叫江明远的经销商谈妥了价格。

  商人对商机无疑是敏感的,得知镜湖村的位置后,江明远就意识到,这是块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当即拍板要亲自过来考察。

  敲定收购商,张汉扬这才放心的去休息,反正地里的活也轮不到他插手。

  江明远来的很快,中间仅隔了一天就给张汉扬打电话说已经到了白湖镇,由此也可以看出江明远对镜湖村和张汉扬的看重。

  对于江明远的到来,张汉扬还是很欢迎的,种植药材,跟药材商打好关系绝对是好处多多。

  先给吴善民打了个电话,让吴善民专程把江明远送过来。

  让张汉扬有些意外的是,江明远并不是独自前来,还带了一个顶级美女,让张汉扬不由得暗暗嘀咕,这货不是连进山还带着小秘吧!

  

第九章【小发一笔】

  

  看到张汉扬那有些异样的眼光,江明远笑了笑说:

  “没想到张先生这么年轻啊!我是江明远,这是我女儿江藜。”

  江藜显然没少遇到这种情况,白了张汉扬一眼没有说话,倒是张汉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说:

  “江先生你好,两位请跟我来吧!”

  现代社会,对陌生未婚女子的称呼实在是个问题,称小姐会被人误会,称女士同样会让人不高兴,张汉扬干脆将江藜忽略了过去,反正江藜看上去对他的印象同样不怎么好。

  “怎么还没到?”

  码头在翠屏谷,张汉扬却是住在葫芦谷,差不多有三公里,走了十几分钟后,穿着高跟鞋的江藜就开始抱怨了。

  张汉扬不好意思的一笑:“我住的地方没有码头,距离村子有点儿远,两位多包涵一下。”

  葫芦谷附近的湖水比较深,建码头有些麻烦,张汉扬虽然早有建造码头的计划,只是还没来得及动手。

  “还有多远?”

  “快到了…..!”

  “你住的这是什么破地方啊?要走这么远?”

  “咳咳……!”

  江藜经常跟着江明远全国各地到处跑,身体素质倒没有普通城市女孩那么娇贵,若非穿的鞋不合适,几公里的路还不至于怨气如此深重。

  相较而言,江明远倒是显得云淡风轻,一路上与张汉扬谈笑风生,对江藜的抱怨充耳不闻。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江明远看人自然很有一套。

  但让江明远感到意外的是,一路上与张汉扬聊了半个多小时,居然没有套出多少想要的东西来,不得不一再修改对张汉扬的评价。

  从言谈中就可以看出,张汉扬不仅在药材上是个行家,更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山民,对药材的行情和走势都很清楚,想要从他这里捡便宜可不容易。

  “真的是野生全蝎?”

  在接到张汉扬的电话时,江明远还有些将信将疑,甚至觉得张汉扬是养蝎专业户,拿养殖蝎子来糊弄他的。

  蝎子的重量很轻,一公斤加工过的全蝎,数量足有一千四五百只,张汉扬在电话里说的可是有几十公斤,难怪江明远会怀疑。

  要不是这段时间货源紧张,又听到张汉扬住在深山中,觉得一个村子的村民联合起来,囤积一段时间一起出售也有可能,江明远还真不会跑一趟镜湖村。

  来到张汉扬用来阴干蝎子的空屋,江明远从地上先后取出十几只蝎子仔细检验,最终还是确定全部都是野生蝎子。

  “这些蝎子是我前天加工的,离阴干大概还需要三四天,主要是没想到江总来的这么快。”

  “没关系,蝎子没有完全阴干正好,太干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碎,等运回去再阴干品相更好,蜈蚣在哪儿?”

  几十公斤的蝎子,再加上十几公斤的蜈蚣,一间空房可晾不下,张汉扬带着江明远来到隔壁:

  “蜈蚣基本都在这屋子里,我房间里还有些穿好的成品。”

  “好……这些我都要了,汉扬,你看这样好不好,现在就过称,全蝎每公斤一千,蜈蚣你也不用穿竹片了,一条我给你一块二怎么样?”

  清水全蝎在北河省安国市场,每公斤大概在两千七八,在南方市场也就是两千出头。

  张汉扬这些蝎子可是还没有阴干,等阴干了分量至少要缩水一半,江明远开出的价格可以说相当实在,当即点头:

  “那就按江总说的这个价格,我去拿秤。”

  刚才在来时的路上,张汉扬向江明远有意透露了一些情况。

  以江明远的聪明,自然能想到他刚回来没几天,就抓了这么多的蝎子和蜈蚣,由此很容易就能推断,守着葫芦谷的张汉扬,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捕捉和出售蝎子蜈蚣。

  为了抓住张汉扬这个优质货源,江明远有意示好也可以理解,这也是张汉扬有意造成的效果。

  前天跟江明远谈妥之后,张汉扬就从张君羲那里拿了一杆大木秤,张君羲经常收购村民采集的中药材,木秤自然不会少。

  全蝎和蜈蚣都没有阴干,最终的称重自然比张汉扬开始说的高了一些。

  清水全蝎共一百零九点五公斤,江明远豪爽的给了十一万。

  蜈蚣则按一公斤七百条算,二十七公斤,两万六千八百元,两者共带给张汉扬十三万三千元的收入,算是小发了一笔。

  葫芦谷内虽然还有蝎子和蜈蚣,但张汉扬却不打算抓干净,等到蔬菜上市的时候,配上活蝎,对酒店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接到银行发来的短信,这笔交易就算是完成了,张汉扬帮着江明远将全蝎和蜈蚣装箱封好,又借来吴同林的牛车,送江明远去码头。

  “江总,我建议你将这些发回去后,再在镜湖村呆几天,这里紧邻帽儿山保护区,采药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相信不会让江总失望。”

  “哈哈…...!这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来的时候我已经向善民老弟打听过镜湖村的情况了,本来就没打算就这么离开。”

  “那好,祝江总这次能满载而归,另外我还要拜托江总一件事,暂时不要让村民们知道咱们之间的这笔交易。”

  有蝎子和蜈蚣的地方,就少不了毒蛇,被蝎子蜈蚣蛰一下或咬伤还容易救治,被毒蛇咬到就很容易出大问题。

  张汉扬可不想这件事传出去之后,要是村民们一哄而上全都去抓蝎子和蜈蚣,到时候伤到人就不好了。

  “明白明白,你是不想让村民们知道葫芦谷有这么多的蝎子蜈蚣吧!”

  张汉扬摇摇头回答:“不是这个原因,葫芦谷内遍地都是毒虫,村里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只是现在村子里老的老小的小,都去抓蝎子蜈蚣很容易出事,抓的也卖不了多少钱。”

  “我明白了,这确实是个问题,放心,我一定帮你保密。”

  把江明远父女送到翠屏村,张汉扬乘船去了白湖镇,将前些天取出的现金重新存进去,然后坐车前往南丰市。

  葫芦谷已经到手,也该回去跟父母说一声,同时采购一些家用电器之类的生活必需品,顺便提前帮农场的蔬菜找一条销路。

  

第十章【未雨绸缪】

  

  张明臻夫妇早就从老爷子那里得知了张汉扬承包的情况,心里虽然有些不满意,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张汉扬从小就很有主见,在学习上又不用家人操心,使得家人对他都有些宠溺,现在木已成舟,也懒得再浪费口舌了,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顿饭。

  陪着父母说了会儿话,张汉扬回到自己的房间,就打开电脑开始下订单。

  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生活在一个没电环境中是很难忍受的。

  所以张汉扬上网的第一个订单,就是订购了一套中型的家用太阳能发电装置。

  有了电,各种家用电器自然也要跟上,虽说有家电下乡补助,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二张订单是一套蛇毒提取和加工设备,这些天张汉扬没有动葫芦谷内的毒蛇,就是因为缺乏采毒和加工保存设备。

  蝎子、蜈蚣和毒蛇,这几样原本让村民对葫芦谷谈之色变的毒虫,到了张汉扬手中,却变成了收入和起步资金的来源。

  可惜蝎子采毒太过繁琐,否则的话,光是抓到的那一百多公斤蝎子,也能为张汉扬带来几万块钱的收入。

  无论是蝎子蜈蚣还是毒蛇,收割一次后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再次收割,赚钱速度远远无法满足张汉扬的需要。

  想要在短时间内满足张汉扬承包和建设葫芦谷的计划,进山采集一些价格较高的药材,或者是像松茸、竹荪等珍贵食材还是很有必要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张汉扬可不是那种临阵抱佛脚的人,既然决定回乡种地了,自然要提前准备好销路。

  要是把菜种出来再到处找门路,低声下气看人脸色不说,价格上必然也是会吃亏的。

  虽说在张汉扬的计划中,种植药材和名贵花卉才是重点,但种植药材和花卉见效慢,投资多,张汉扬手头也没那么多资金投入。

  在前期,种植生长时间短,见效快,容易销售的蔬菜,才是最好的选择。

  种植蔬菜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可以让张汉扬在最短的时间内在镜湖村站稳脚跟,这对于张汉扬以后的计划有很大好处。

  镜湖村太穷了,只要张汉扬能给村民们增加收入,很容易就能获得村民的拥护,有异能在身,张汉扬自信只要进了山,就必然能够满载而归。

  进山采集一些极品食材和药材,对销售蔬菜也有一定的好处,就算客户对张汉扬种植的蔬菜没什么信心,冲着这些顶级食材,也会不辞劳苦的进山来看一看。

  只要客户来了,张汉扬就有信心让客户出高价买下农场出产的蔬菜。

  身为一个喜欢自己动手,厨艺颇为不凡的吃货,一套精品厨具也是不能少的。

首节 上一节 5/3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