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第477节

  “我答应过你们离阳赵家的老祖赵黄巢,可能会饶过赵家后人,再看在王仙芝的面子上,区区一脉赵家后裔,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没必要赶尽杀绝。你说是吗!赵衡!”

  徐信最后直呼赵衡的名字,这位先帝赵礼最喜欢的儿子,忙不迭的连连点头,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

  “龙象大人放心,赵衡必定筹措粮草,支援北伐之事。”

第942章 天下名刹两禅寺,两朝灭佛有序幕

  2024-07-17

  “王爷,我还有事去雍州,便就先行一步,不用送了。”

  靖安王府书房之内,徐信说着便就起身,在靖安王赵衡和世子赵珣面前化为一道飞虹消失,只留原地依旧还处于震惊的两人。

  许久之后,靖安王世子赵珣才小声的说道:“爹,他好像,真的走了?”

  “我知道。”

  赵衡还是沉默了很久,这才回了三个字,小心翼翼的取来一份信封,将那一张写有“命令”二字的纸放倒里面后,贴身收藏了起来。

  “爹,咱们,真的帮北凉筹措粮草?他们说是要打北莽,但很可能是要兵发太安城,那是要造……反啊!”

  赵珣说到造反二字的时候,声音下意识小了,小心的看了看周围,见好久都没动静,这才把话说完。

  赵衡满不在乎的说道:“北凉造反又如何!这么多年来,说他们要造反的议论,不一直都没停过吗!”

  赵珣连忙道:“可这回不一样,现在出面的是徐龙象,他能把广陵王府灭门,是真敢造反。”

  “爹,咱们可是姓赵啊!”

  “姓赵?咱们是姓赵不假,但我手上无兵又无权,又没有赵毅那个废物那般数州的藩地,我拿什么去和北凉抗衡,拿咱们父子的命去螳臂当车吗!”

  赵衡说着一把扯过赵珣的衣领子,他不是背祖忘宗,而是根本无力抗衡,而且对朝廷,对太安城有愤怨之心。

  当年那个九五至尊的位置,他是极有希望的,就是因为赵惇勾搭上元本溪,竟然说出愿为提线木偶这类话,可谓丢尽了皇家的脸,但偏偏就是这个提线木偶赢了,并且还颇有文治武功。

  赵衡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赵惇对他也是刻意的压制防备,还将他就送到北凉的旁侧就藩,一旦北凉真的造反,首当其冲就是青州,这是这对他赵衡一脉的绝户毒计啊!

  这么多年来,北凉没有造反,大家相安无事也还算可以。

  偏偏前段时间,朝廷和北凉又再度博弈,这边答应给徐骁世袭罔替,又给他赵衡密令杀徐凤年,当时他为了给后代铺路,便就答应行动了,也因此得罪了徐家。

  但如今的情况,徐信亲自上门,他赵衡能怎么样?真敢拒绝北凉,那么就应了昔年那人的绝户计,靖安王府必步广陵王府后尘。

  前车之鉴在前,他赵衡当然只能识时务,只为赵家存留一份血脉,相信祖宗们会理解的。

  赵珣听了赵衡的话,清醒了一点,连忙又道:“爹,那咱们尽快筹措粮草,并且封锁青州这边的消息,避免朝廷那边……”

  “赵珣,你还是不是赵家子孙。”

  赵衡的声音陡然又尖锐起来,厉声道:“我青州配合北凉乃是不得已,若封锁消息,那岂不是附逆从贼,你要做这种事情,去到九泉之下,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你给我听着,筹措粮草可以做,太安城那边也要传去消息,这是我们能做的最后事情了。”

  赵衡一口气说完,挥挥手让赵珣出去,整个人软倒在了椅子上,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他确实痛恨赵惇和元本溪,但身为赵家人,自然不想改朝换代,偏偏他又无力抗衡任何一方,只能被动听话,内心的复杂,可想而知。

  赵衡这边的复杂心思,徐信并不清楚,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太安太远,北凉太近。

  徐信动手的速度够快,从广陵江畔大战到现在,还不到第三天。

  短短三天时间,太安城那边才刚刚得到广陵的消息,接下来有的是他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什么资格干涉雍青诸州,等他们想起来要布置的时候,这些州郡的粮草早已调集北凉,相当于是一种漫画另类的坚壁清野。

  有了青州、雍州等毗邻北凉的诸州为屏障,也能更好的阻碍离阳方面的布置,一举数得。

  这边自青州离开之后,徐信又去了趟雍州青城山,徐骁在此留下的布置,也可顺势启动,然后他又跑了剑州以及其他的一些州郡,不过一天时间,便是将凉地周围一圈跑了个遍。

  最后,徐信并没有回归北凉,而是去到一座寺庙。

  有一座寺庙,建寺千年以来,便是正门永闭,不管是帝王将相前来,还是凡夫俗子烧香,都不曾开启过正门。

  这座山寺走出了无数位得道高僧,最近一位最出名的,俗名杨太岁,是当今两朝帝师,或有可能会是三朝帝师。

  各朝各代,圆寂于寺中记载在册的高僧,有三千余人,其中两百多人被封国师。

  起始从小乘禅法到止观禅,再到北魏朝三十六位肉身菩萨同时在山上开辟译场,佛光普照,再到八百年前证得无上佛果的禅宗祖师一叶渡海而来,传授大乘壁观,终成佛教祖庭。

  近数百年佛道相争,每十年与道门论辩高下,释门都由这座寺庙里的僧人去与龙虎山坐而论道。

  但与道教祖庭的等级森严不同,这里没有太多规矩讲究,谁都可以上山,山上各处都去得。这里山高寺高碑高塔高佛法高,山高,却如寺庙名叫两禅一般马虎糊涂,始终没个名字。

  这便是天下第一名刹两禅寺。

  有人这座寺庙说之所以叫作两禅,是修自禅与他禅,即禅己和禅人。但一千多年漫长岁月,好像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两禅寺也从未出言解释过。

  这一日,徐信来到两禅寺,见到了两个大金刚,一个娶妻的白衣和尚,还有他的师傅,擅长狮子吼的龙树圣僧。

  徐信来两禅寺,自然是寻找盟友。

  北凉的外部环境不算好,但此世人间的佛门,情况更为不妙。

  佛门有许多寺庙僧侣不事生产,聚敛了打量财富,若是其他时候倒也无妨,但现在道门得势,朝廷还缺钱了。

  于是乎,不论是北莽还是离阳,都出现了管控佛门甚至灭佛的声音。甚至在后来,离阳北莽两朝默契灭佛,原本昌盛的佛门被迫割出大量财富,龙树圣僧身死,佛门损失惨重。

  徐信虽然也看不惯佛门,但这一出两朝灭佛什么的,做的也确实太过。

  关键是,这样被针对的佛门,是能够与北凉成为盟友,他当然是要亲自来上一趟了。

第943章 身体力行龙树僧,欲要北行弘佛法

  2024-07-17

  两禅寺的山背面,有一座塔林,为两禅寺历代高僧葬地,共计千余座,墓塔大小不一,各有雕刻题记,一眼望去便如茂林。

  两禅寺本意并未将这当作禁地,只是信徒虔诚,不敢踏足,久而久之,就少有人来这里观摩。

  这塔林边缘,有一座千佛殿,墙面上绘有长达数百米的彩绘拳谱,殿内地面有一百零八个坑洼。

  佛殿的东侧,有一座小茅房,常年住着个没名没分的白衣僧人,他不仅喝酒吃肉,最过分的是,他还娶了媳妇,更有一个自小便在寺中长大的闺女。

  风和日丽的好时分,可怜小和尚,白衣和尚的徒弟,坐在茅屋前搓洗着一大盆师父师娘的衣物,唉声叹气。

  茅屋中走出一个醉醺醺的白衣僧人,个子极高,一屁股坐在小和尚身边,同样是板着一张苦瓜脸。

  小和尚瞧出师傅刚喝了酒,一想到自己在努力洗衣服,师傅却及时行乐,心情就更糟糕了,都不乐意去瞅一眼。

  “阿弥陀佛,贵客驾临,老衲有失远迎!”

  忽然一个声音在师徒俩的心头响起,小和尚好奇的抬头张望,想要找出这个声音的来源与方向。

  “师傅?”

  白衣和尚忽然说了这样的话,小和尚忍不住看向师傅,师傅的师傅,他好像是老方丈,他老人家来客人了吗!

  “南北,你待在这。”

  白衣和尚丢下这话,下一刻便消失在原地,就见纵地白虹一闪,这白衣和尚就已出现在远处视线极点。

  “唉!我什么时候能有师傅这般本事啊!”

  小和尚看着消失的白衣和尚,忍不住摇头晃脑,摇着摇着又想起师傅的女儿,反正在他看来,东西最漂亮,一想到漂亮的“李东西”,小和尚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很好。

  两禅寺贵为天下寺庙之首,主持龙树僧人,更是被尊为佛门佛头,但其实真正见了这位,才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僧。

  龙树和尚的住处极为简陋,跟山下乡野村人无异,一栋还算结实的茅屋,庵庐逼仄,庭户也算不上平宽。

  两禅寺的僧人在主持带头表率下,务实力行,不可视耕作为耻,龙树和尚每次在黄昏里劳作归来,就会去水缸洗去泥土,缸底便沉淀了许多淤泥。

  倒是听说,有江南名士拿这些泥去制了一柄名壶,广为流传。

  这一日,老和尚少见了披了件洁净的青傧玉色袈裟,向着远道而来的贵客遥遥见礼。

  “主持多礼了。”

  徐信回了一礼后,看着眼前的龙树和尚,心底叹息一声,他去过这么多世界,唯有眼前的这一位大和尚,才算是符合他心目中高僧大德形象的。

  龙树圣僧的茅屋内,徐信和老和尚想对而坐,两人谈法论佛,算是各自试探,但也是在论道。

  “主持可知,如今的佛门,将有大难临头。”

  徐信忽然看了眼茅屋之外,说了句颇为耸人听闻的话。

  “请公子解惑。”

  老和尚摸索出两只干净的白碗,给徐信倒了一碗水,又给自己倒了小半碗,有滋有味喝了一口,一碗寡淡至极的清水,在老僧看来始终胜过山珍海味,若还有生平最爱的白粥,那就更是美事了,不过可惜,此刻未到饭点。

  “两朝灭佛!”

  徐信平淡的说出四个字,老和尚拿着清水的碗微微一抖,哪怕是以他大金刚的体魄,也是难免心神激荡。

  “佛门虽有导人向善的一面,但过分繁盛,管理不善,也难免有污秽肮脏之事。”

  “天下寺庙众多,真正能像主持这般身体力行耕地生产的和尚有多少,更多的还是不事生产,靠着化缘信徒甚至主动要求所谓的“香油钱”,更有甚者放贷百姓,聚敛财富。”

  “佛门豪富奢侈,金身遍地,而这天下两朝都是缺钱,国师又都为道门高功,佛道之争也是激烈……”

  徐信将一些事情娓娓道来,老和尚没有争辩,只是倒了第二碗水,持平,再倾斜,再摇晃,等碗中水平静下来。

  “大师想要两朝帝皇一碗水端平?”

  “如今之佛门能够繁盛,乃是大师与您的弟子李当心两位身体力行弘扬佛法,但你们都不愿为朝廷所用,不得皇帝亲近。”

  “而两朝的道门诸派,愿意支持为朝廷效力,支持皇帝的野心,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够让人家一碗水端平?”

  龙树老和尚闻言,只是叹息一声,说道:“公子与我分说这些,想来当是还有些想法,能否指点迷津。”

  徐信只是缓缓探出一手,说道:“许多东西,我说的再多,不如圣僧你亲自去看看。”

  “阿弥陀佛!”

  老和尚微微低头。

  徐信的手掌轻轻挥动,最后一指点在老和尚的眉心,一股奇异的力量在洋溢,老和尚的双眸微微闭上,似乎是入了深层梦境。

  这便是类似赵希抟“入梦春秋”的本事,只不过老道士是只能自己入梦去感受别样人生,而徐信以“天算”演绎出“两朝灭佛”的一些事,让老和尚“亲自看看”,自然能够让他做出一些决定。

  当老和尚入梦的那一刻,茅屋内多了一道白衣身影,是一个颇为俊秀妖异的和尚,两禅寺白衣僧人,大金刚境李当心。

  徐信端起老和尚先前倒的那一碗清水,向着李当心笑笑,有滋有味的品尝了起来。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贫僧,多谢施主!”

  不知过了多久,老和尚终于睁开眼睛,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起身向着徐信行礼道谢。

  “大师不必多礼,我北凉北伐定寇,接下来要怎么做,就看伱们自己了。”

  徐信说完,放下那个白碗,干脆的离开了茅屋,消失在了龙树和李当心师徒的面前。

  “徒弟,我要北行!”

  “师傅,您要北行感化北莽的贵人皇帝?还是相助北凉?”

  老僧摇头,说道:“去北莽却不是要妄自尊大想感化那一心灭佛的北莽皇帝,只是想与僧人说一说金刚经,不知天命,尽人事。”

  “儒教圣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老君骑青牛,三千道德经,求清净。佛祖不立文字,倒是让我们迷糊了。”

首节 上一节 47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