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从获得荒野世界开始 第136节

  此外,这次来县里,也是想看看能不能继续零元购筑基药浴所需的药材。

  家族的武道药浴可以停下,但孩子的筑基药浴不能停,必须继续。

  事情众多,只能等晚上行动。

  将兽人弓设计图誊抄一遍,留一份给马三他们以后去制作,之后收好这四种物品带到集市小屋,可以随时拿走。

  换了一身衣服,叫来了罗争。

  “大人。”小屋门口,罗争拱手道。

  “那两只小家伙怎么样了?”程宗阳问。

  罗争闻言,笑了笑:“还没恢复。这种鸟的毛羽是真的难拔,拔一根就像快死了一样,估计得休息两三天才能恢复。所以目前只敢各自抜一根。大人,想要多方使用,估计还得等它们数量多了才行。”

  程宗阳点点头:“无妨,慢慢来就是。好生照料。”

  “是,大人!”

  离开荒野世界,出现在里屋。程宗阳离开住处往城南城西交界,靠近城墙边的流民窟去。

  这次还要带一批人走。这是他第二次准备带人回内山口。

  上次送药粉来县里给李卢,已经找过几个人,让他们进行筛选,这次是来看看结果的。

  这次要带走的人基本和上次相差不大,要有家庭,女多男少的比例且更多的是要有手艺的。

  无他,在村里住下的女人多,以后在村里生娃的数量也多。长远考虑,后面出生的孩子,归属感比现在带回去的孩子更多一些。

  手艺人,无论是什么,只要有手艺活的都可以带走。村里现在缺的就是这类人。

  不急不缓,程宗阳一路来到曾经的破房堆处。

  因为天气变冷的缘故,不少曾经的流民都选择聚集一起,这般远比单独一处更暖和一些。

  他们也基本上是去当县衙的苦力,赚点钱或者吃顿饭勉强苟活。

  虽说依旧艰难,但要比曾经在县城外好上太多。起码这里有遮风挡雨,抵御寒冷的地方。

  即便有上顿没下顿。

  在任何地方,随着人群聚集,总会有个所谓的小团体头头逐渐控制一个地方。

  这片区域也不例外。

  上次程宗阳来此处,便是找上了这里的流民头头。

  程宗阳的出现,立即引起几个小弟的注意。其中一人立即进了一旁的小破院。

  很快,一个衣着稍微好点,体型还算强壮些许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出来。

  他见到程宗阳的那一刻,原本一脸严肃的模样,立即换成谄媚,半弯着腰,拱手道:

  “大人!您可算来了。快快,里面坐。”

  见对方模样,程宗阳也是笑了笑。

  上次来这里,被自己揍了一顿,展现出自己武者的身份后就老实了。

  “不用了。”程宗阳摇头:“赵老七,我上次交代的事情做得怎么样了?”

  这中年男子连忙道:“都按照大人您的吩咐,全部登记好了。”

  说着,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再小心地打开,双手递过去,依旧恭敬地说道:

  “这是我在人群里找到四个认字的读书人,让他们写的。大人,您看看。”

  赵老七不认字。但这种世道,认不认字不重要,拳头大,身体壮才是他过得比其它流民好的原因。

  赵老七说完,转身就习惯性地抬脚,欲朝身后的一个小弟踢去时,才猛地想起一旁还有程宗阳的存在。当即就压下这个举动,指着他说道:“秃头,去,把那几个书生带过来。”

  那头顶头发秃一块留一块的干瘦青年闻言,连忙点点头:“哦好,我这就去。”

  赵老七转身回看程宗阳时,对小弟的一脸不耐又变回了谄媚。

  “大人,按您上次的意思,这次找的都是人多的家庭,青壮力,还有年轻的女子,懂得手艺的也有一些。也严格按照您的意思,都是一个个询问劝说的,待会那几人出来,我再让他们去一一找来。到时候您看看,保证您满意。”

  至今,赵老七都认为程宗阳是牙行的人,做的就是买卖人口的行当。

  这种情况,他们从临川一路而来,不知见过多少。

  很多牙行的人在半路就会去购买孩童,那些几乎难以为继的逃难家庭就会把家里的孩子卖了。

  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得以存活,家里人也能得到一些粮食活命。

  只是让赵老七不解的是,买卖人口,为什么要拖家带口的?还要青壮年?手艺人?

  这更像是带去当苦力的?

  但似乎也觉得不对。

  赵老七觉得自己的脑子有限,干脆就不多想,办好这个大人的事情比吃饭还重要,不然小命可能就没了。

  很快,秃子带着四个衣衫褴褛,邋里邋遢的,身体瘦得跟竹竿似的青年走来。

  “大人,就是他们四个。”赵老七立即说道。

  程宗阳看着他们四个因寒冷而瑟瑟发抖的模样,也是微微点头。没理会赵老七,看向他们四个,问:“你们是不是都读过书?哪里来的?”

  那四人面面相觑,没有回话,但赵老七看不下去,不由喝道:“发什么呆呢?赶快回答大人的话!”

  “啊,我,我是从临川来的。”

  “我是襄阳的,是从芙蓉镇来的。”

  “我,我也是临川来的。”

  “我是从清丰县来的。”

  听到最后一个,程宗阳有些疑惑:“清丰县?不也是襄阳的?为什么从那边来这里?”

  清丰县位于玉峰县的北面,比博望镇还更北一些的区域。只是,从一个县跑到另外一个县当流民?

  芙蓉镇还好说,也就在县城南面的一座镇子,也归属玉峰县。但清丰县比玉峰县还乱?

  这青年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是清丰县下的一个村庄之人。清丰县不给人进去,又没有赈灾救人,活不下去了,我,我们一家只能往南走,就到玉峰县了。”

  程宗阳微微点头,也不多纠结这个缘由,道:“想必赵老七也跟你们说过了,我准备找一批人跟我走。有吃有喝有住的。你们都读过书,可会教人?”

  “会,会的。”

  “当初我是童生,只是灾情之后,就没有去考了。”

  “……”

  四人纷纷点头应着。

  程宗阳很是满意,他不需要这些人有多深的知识,他要的就是有人懂得教书,让村里孩童明辨是非,会认字写字。更重要的是,会接受他所准备的宗族思想灌输。

  “好,那就按照名单上的人名,全部找过来,我一一检查。”

  程宗阳当即将纸张递给他们四个,也让赵老七去配合。

  于是,一刻钟后,合计两百号人就这么齐齐地排队站在程宗阳面前。

  一个个都是衣着单薄,瑟缩地挤在一起。

  让四个书生按照登记的家庭,手艺人,单身适龄女子进行一一验证。

  这一弄,就是一个多时辰。

  确认无误,程宗阳也是颇为高兴。

  这些手艺人里,有木匠,铁匠,账房,制陶,织工,制衣匠,厨子等等。甚至还有看风水的。

  程宗阳不管这些,都一一留下。

  确定下来后,程宗阳对他们说道:

  “这个冬天很难,县城难,伱们也将会更难。现在什么情况,你们也都知晓。饿死,也是迟早的事情。

  现在,我需要人手,所以,我会提供你们吃喝住的。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会把你们干嘛了。你们看看你们自己,也没什么地方值得我这般做。

  所以,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有地方住,有饭吃,有衣服穿,可以看病。愿意跟我走的,那就在明日午时之前到西城门外的官道口等着。不愿意的,我也不强求。”

  说完,程宗阳转身,取出上次还留存的十两银子的银票给赵老七,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做得不错。”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赵老七看到十两银票,也是激动得连连拱手道谢。

  他都不知多久没见过银票了。

  十两,虽然现在没多少地方消费,但起码他也可以每隔三天随意买一次肉干吃了。

  程宗阳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既然这里都是流民,大家都难,就别太为难。开春后我可能还来找人,你到时候按照这次的情况,看看能不能留得住人。留不住也无所谓。尽力就行。好处也少不了你的。”

  “是是是,小的记住了!大人放心。一定给您筛选好的。”赵老七也十分激动。

  他激动的不是什么好处,而是和一个武者搭上关系!

  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什么是关系?一来二去的,关系不就这般有了吗?

  或许以后会成为大人的手下也说不定呢?

  程宗阳很明白这种底层人的心思,一旦能抓住机会往上走,一定会不遗余力。

  鼠有鼠道,在县城,他还需要这类人给自己办这种事情。起码,很多小道消息,这类人反而更容易汇集。

  由此,他点了点赵老七,示意他走远一些,表示有话要说。

  赵老七点头如捣蒜,腰更弯了几分,快步跟上。

  “大人,有事您吩咐。”赵老七压着心里的激动,越发恭敬。

  “没什么大事。你身为这里的头,那么打听消息也是方便的。以后呢,你可以从那些外来的闲散人员口中多打听一些消息。

  要是有什么比较重要的,可以去找捕头李卢,就说是我交代的,我姓程。记住,一定是比较重要的。”

  听到捕头两字,赵老七的身体一抖。

  他没想到,眼前这少年年纪轻轻的,不仅是武者,居然和官家捕头有关系!

  这下,赵老七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只是,他想了想,弱弱地问:“大人,那不知什么样的消息才是您想要的?总不能小的自己瞎觉得,反而耽误大人的大事。”

  程宗阳道:“关于大火的来源消息,关于其它郡府的战争消息。其它的暂时不用理会。其它的,我会和李捕头交代好的。”

  “是,谢谢大人!小的定不敢忘!”赵老七信誓旦旦地应道。

第141章:再次零元购;出大事了!

  处理完第二批流民的全部事情,时间已是傍晚时分。

  程宗阳并没有多待,先回住处,准备入夜之后去李卢说的地方逛逛。

  虽说李卢知晓之前的米粮,药材的消失和他离不开关系,但对方很识趣并没有提起这事。

  这也是为什么程宗阳愿意和他合作的前提——懂得分寸!

  知晓归知晓,但不该问的别问,不该提的别提,把事情烂在肚子里,这就是李卢合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做法。

首节 上一节 136/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