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内容涵盖了军事组织,战略以及战术。
它为星际战士的道德行为、战术秩序和战术思想做了规定。
当然,《阿斯塔特圣典》最主要的目的是限制军团的规模,以免再发生一次荷鲁斯之乱。
根据《阿斯塔特圣典》中的法令。
帝国现有的星际战士军团必须分解重组成更小的1000个战斗组织,称为战团。
而且每个战团的星际战士数量必须限制在1000名之内。
这样一来,庞大的星际战士军团,便被划分为许多的小型战团组织。
而且战团们必须遵从,否则就视为叛徒。
最终,那些叛徒军团已撤退进入了恐惧之眼,而剩下的忠诚派星际战士军团则服从了《阿斯塔特圣典》。
将其视为星际战士唯一的圣典。
万年过去,现在已经是帝国的第四十一个千年。
星际战士战团们还在使用着这套圣典。
这部圣典使用了近万年,没有任何的改版修补,已经变得极其老旧、僵化。
可以说,它已经完全不符合如今银河的形势。
甚至被戏称为厕纸。
因为现有的星际战士数量根本无法抵御来自银河内外、越来越多的敌人。
哪怕战团们想要扩大星际战士的人数,只能偷偷摸摸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塞入编外人员。
但他们实际上就是星际战士。
可这样偷偷摸摸地加人,依旧不能解决问题。
估计基里曼本人也想不到,他编撰的法典一直运行万年,而没有任何的改变。
他想的大概是:
“为了防止大规模的星际战士大乱斗,适应帝国敌人碎片化、小型化的环境。
必须对庞大臃肿的军团编制进行拆分。
这是个试行版,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完善或者交代,就被恶魔原体福根给干躺了。
这一躺就是万年,到现在还没有醒来。
罗恩猜测,等基里曼醒来,大概会询问圣典的情况:
“现在圣典改到第几版了,不会还在用我刚出的那版吧?
不会吧?”
然后抱着自己写的厕纸气晕在厕所里。
当然,那只是罗恩的想象。
但可以确定的是,等基里曼醒来后,会对圣典的内容进行改善。
那些星际战士战团将会得到相应的扩张,以应对新的局面。
所以罗恩也不打算遵循圣典,将星际战士战团的人数限制在1000人内。
而是有多少人加多少人,越多越好。
爆兵,以无尽军团出击!
除了圣典的限制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导致星际战士数量的稀少。
那就是基因种子的数量。
基因种子是制造星际战士最重要的基因物质,也是各战团赖以生存的珍贵资源。
现在很多战团的基因种子都不够用。
不够用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帝国收取高比例的基因种子十一税。
战斗过于激烈减员过快,导致战士体内的基因种子无法回收。
简陋粗暴的改造流程导致的新丁高昂死亡率,造成浪费。
基因缺陷,导致基因种子退化严重。
混沌能量令基因种子变异等等。
这些情况,导致基因种子缺少,甚至到无法稳定可靠地维持战团基因的流转。
令战团难以再扩充人数。
战团们不得已以各种方式获取基因种子。
包括但不限于向帝国借贷以前交过的种子税,去黑市交易等等。
而且基因种子还随时可能遭到混沌战帮的掠夺。
那些混沌星际战士更缺基因种子。
这些情况也让基因种子愈发的珍贵。
如今帝国内部,基因种子愈发的稀少了,几乎很难获取到那些珍贵的基因种子。
可如果无法获取基因种子,罗恩的战团组建就只是个幻想。
好在他继承了格兰特家族的遗产,得到了一小批的基因种子。
视察完战士学员们的情况后,罗恩便离开忠嗣学院。
之后,他又转道去了莫斯的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院:
“该去瞧瞧那些宝贝基因种子了……”
第165章 平平无奇的基因种子
阳光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院闪烁着金属光泽,建筑被无数的齿轮和管线包围。
大门中央嵌着机械神教的标志。
那是颅骨与机械的结合体,齿轮、活塞与缆线交织在一起,显得神圣而庄严。
等罗恩走近,骷髅眼眶中央亮起红色的光芒。
门禁机械装置瞬间检测出了来人的身份,传出虔诚而恭敬的电子音:
“救世主大人,欢迎您的莅临~”
数个小时之前,罗恩编撰了数年的《救赎圣典》正式颁布。
没错,他就是从基里曼那里得来的灵感。
圣典涵盖了信仰的统一性、宗教仪式、管理体系、军事义务、法律与惩罚、科技与创新等内容。
为信仰传播和领地统治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以及思想行为上的规范和约束。
《救赎圣典》明确了罗恩作为神皇指定唯一救世主,在信仰中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
这既是救世主对子民的神圣承诺,也是所有子民共同遵循的圣典。
圣典具有无上的神圣性,将会成为领地统治的基石。
当然,这只是试行版。
未来会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进行完善。
圣典其中一条就规定了,领地范围内,所有人必须称呼罗恩·格兰特为救世主。
电子音落下,齿轮转动,机械大门缓缓打开。
“救世主大人!”
这时候,莫斯才从研究院内匆匆赶到门口。
罗恩温和问道:
“怎么样,实验成功了吗?”
莫斯情绪有些激动,颇为自得:
“我们已经提取出了关键的基因节点,能够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实验了……”
他刚刚率领科研团队在进行着一项关于基因序列的重要研究。
这项研究将决定着基因种子在未来能不能添加更多的稳定特性持,进行持续的优化改进。
“很好,继续保持下去,带我去看一下基因种子吧”
罗恩此行的目的,就是看一眼那些宝贝基因种子。
战团组建的相关工作都准备地差不多了,不能在关键的地方掉链子。
他跟着莫斯经过长长的通道,往研究院深处的基因库走去。
通道两旁是一间又一间的密封实验室,墙上挂满了基因图谱和生物结构图。
基因工程师们正在仔细进行着各项实验。
其中一间实验室正进行着克隆体解剖,鲜血淋漓的。
现在整个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院内有数十个实验室。
在现代化的科研体系下,将庞大的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分别进行实验研究。
这非常考验研究院负责人对项目方向的把控和统筹能力。
好在莫斯是黄金年代的智能机器人。
这些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目前研究院内正在进行着基因种子优化、改造、培育的相关技术项目。
同时小范围内研究基因稳定性的相关技术,以抵御基因种子未来可能出现的退化和变异。
总之,项目进行得都还算顺利。
基因库负责培育和保存基因种子,是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院的心脏。
这里由一系列的培育室和储存室组成。
每个舱室都被设计成能够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独立单元。
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都被严格控制,以保证基因种子的最佳保存状态。
天花板和墙壁上,蜿蜒着一条条透明的管线,金黄色的能量在其内部缓缓流动着。
莫斯来到一间舱室前,看了看舱室门上的监控面板,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