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204节

第290章 时文斌:魏王啊!您可来了

  北风猎猎,旌旗漫卷,千乘万骑出太行。

  骑兵轰隆隆远去,汉唐精锐也莫不如此。

  后方步卒紧紧跟上,堆积在辎重车上的步人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夺目的光,可那些强弩却是阴沉沉透着杀气。

  火炮被驽马拉着,虽然走不快,但让人无比的安心,那是攻城用的。

  不多时,太行山上,嘹亮的歌声直冲天际: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此时的太原府即为前朝的晋阳城,也称并州,其位于黄河中段,今SX省中北部,太原盆地的北端,正好在古代中国游牧民族和中原百姓的生活区域分界线上。

  太原地区三面环山,其西边为吕梁山系,东边为太行山脉余脉,两大山脉在太原地区北部相抱合,这让太原在冷兵器时代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城防条件。

  除了拥有山脉作为屏障,太原地区还有着北方少有的发达水系,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至南流经太原,这不但为太原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还能够为晋阳城提供优越的水路运输条件。

  而且太原的位置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也非常敏感,其距离中原腹地,关中平原乃至后续明清时期的BJ地区不远,且太原处于海拔更高的地区。

  这让太原方面的军事力量可以居高临下对周边核心区域进行打击,即使战事不利,天然的地势差,也能够帮助城中守军固守城池。

  古时太原周边有六条交通要道,其中西北一线直通山西北部与内蒙古;东北一线可抵河北北部;西南一线直达关中平原;东南一线则越过抵达洛阳;西行线路可达陕北;东行道路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井陉道,是通向河北中部的要道,赵武灵王进攻中山国的时候,就已经从此取道了。

  掌握了太原,就等于掌握了整个晋西北。

  况且,有田虎在南边挡着,宋军若是增援,必先攻田虎。

  此时若是不取,难道拱手让给田虎不成?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这次,将是一场硬战,守城的将领他姓折!

  曹杰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天赋,于是调来呼延灼作为主将,武松、孙立作为副将,朱武、许贯忠、樊瑞、乔道清作为军师,林冲、关胜、鲁智深、董平、吕方、郭盛等作为战将。

  太原城,先包围,再用火炮轰。

  一时半会,竟然无法拿下。

  曹杰不善于用兵,但他善于识人。

  趁着大军攻打太原城,他领着一支偏军抵达汾州。

  汾州就在太原府西南方向,以酒闻名。

  几年前时文彬自郓城县令位置升任知府,动用不少钱财运作,来的便是汾州汾阳。

  可惜,他时运不济,还没坐稳位置,就遇到了田虎造反。

  若无时文彬来当这个知府,汾阳早被田虎给占了。

  原著中,田虎坐拥威胜、汾阳、昭德、晋宁、盖州五州,共五州五十六县。如今少了两州地盘,就是因为在时文彬手里栽了个跟头,没打下汾阳。

  如今这个乱世,一州知府上任,最应该去做的就是严防匪患、保境安民。

  时文彬历来胆小甚微,于是上任便主抓军伍。

  虽然没练出一支强军,可菜鸡互啄,他又招揽了几个好汉作为提辖、都监,竟和田虎打个你来我往,守住了汾阳城。

  当然,城外一片糜烂,早被匪军洗劫一空。

  曹杰这个故友前来相见,时文彬一见面就发出了一声长叹,拜道:“分别不过两三年,兄弟竟已经是魏王。听闻兄弟来打太原城,时某翘首以待数月,魏王啊!您可来了。”

  一把扶起时文彬,曹杰笑道:“你我在郓城相识相知,如同亲兄弟一般相互扶助。何必多礼!”

  “礼不可废!”时文彬是很有分寸的,将曹杰引为上座,这才道:“如今魏王到此,我便也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我听闻老哥哥招揽了多个好汉,难道还怕那田虎不成?”

  “唉!若论单打独斗,自不惧他。可如今这汾阳城粮饷已空,撑不住了啊!如今魏王来了,这汾阳城交给魏王,总好过城破之日被那田虎的乱军洗劫。田虎之流,不过是一群匪,我观魏王,才有至尊之相。”

  “老哥哥谬赞!”

  一番寒暄,时文彬说道:“魏王,我招揽的好汉中,有一人名唤卞祥,他是庄户人家出身,九尺长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须,面方肩阔,眉竖眼圆,两条臂膊,有水牛般气力,使一把开山大斧和长枪,武功精熟……”

  “山西乃古之赵地,多慷慨激昂之士。老哥哥,你知道我好结交好汉,且为我引见引见。”

  “魏王莫急,自梁山大军攻破大名府,我等便有商议,都愿意投靠。”

  话说这原田虎麾下大将,官拜右丞相太师的卞祥,最出彩一战莫过于斩杀淮西猛将酆泰一战,原著描写极为精彩:

  西阵中酆泰大怒,舞两条铁简,拍马直抢山士奇。二将斗到十合之上,卞祥见山士奇斗不过酆泰,拈枪拍马助战。被酆泰大喝一声,只一锏把山士奇打下马来,再加一锏结果了性命,拍马舞剑来迎。怎奈卞祥更是勇猛。酆泰马头才到,大喝一声,一枪刺中酆泰心窝,死于马下。

  此一战直有关公斩颜良之风范!

  再说这山士奇,原是沁州富户子弟,膂力过人,好使一条四十斤重浑铁棍,武艺精熟。

  因杀人惧罪,遂投田虎部下。

  不过已经被卞祥斩于汾阳城下。

  既然到了山西,自要挖田虎的墙角。

  时文彬送来了个卞祥。

  又有个孙安主动来投。

  这个孙安绰号为“屠龙手”,与乔道清同乡,他也是泾原人,生得身长九尺,腰大八围,颇知韬略,膂力过人。学得一身出色的好武艺,惯使两口镔铁剑。后来为报父仇,杀死二人,因官府追捕紧急,弃家逃走。

  他素与乔道清交厚,闻知乔道清在曹杰手下,遂到梁山军中来投。

第291章 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梁山一百单八将,其中端的有不少能够横行天下、所向披靡的高手,但纵横江湖的高手并不全在梁山。

  辽国有高手,金国有高手,方腊有高手,赵宋也有高手,田虎手下的高手也是非常可观的。

  作为四大贼寇之一,田虎在原著中侵占了五州五十六县,要统治好这么一大块地盘,没有骁勇的干将是行不通的。

  在田虎麾下,有各种能人,其中武将更是有一等一的高手。

  毫无疑问,“屠龙手”孙安是排名第一的那个。

  为什么这么说?

  只用一个战绩就极具说服力,那就是这哥们可以和卢俊义交手五十个回合而不落下风。而玉麒麟的武力值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孙安可以和卢俊义打这么久而不分胜负,可以看出孙安的厉害。

  原著中,后来他投降了宋江,一路随宋江出征淮西,在他的成绩单上:鲁成被他一剑砍断;贺吉在三十余回合之后,被他斩杀;只用四五回合就斩杀卓茂;后来又与卢俊义合作,一起夹攻杜壆,砍断老杜右臂。

  从他的战绩可以看出,他真正最牛的在于,手下不杀无名之辈,与他过招的都是大将,所以他的成绩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排名田虎帐下武功第一猛将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卞祥也是个高手,只是相比孙安,他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可如今,田虎麾下这两员大将外加一个乔道清都被挖到了曹杰手里,再加上在汾阳城下损兵折将,田虎势力已经再难成气候了。

  可烂船还有三斤钉,田虎势力盘踞在山西南部,挡住了朝廷往太原的去路,正是梁山的挡箭牌。

  太原城,已经被炮轰了半月时间,毫无被攻破的迹象。

  城中守将姓折,名叫折可大,副将亦姓折,名叫折可求。

  他们是亲兄弟,大将折克行之子。折克行在大宋最西北的边州为官30年,善拊士卒,战功最多,屡与西夏战,西夏人呼为“折家父”。

  《宋史》中,折氏家族世袭府州刺史200余年,几乎就是永镇晋西北的王。一代又一代折家男儿,几乎参加了抗击契丹、消灭北汉、抵御西夏的所有军事行动。

  而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他们大多充当先锋与统帅。

  尤其是西夏崛起后,折氏家族更是陷入了与西夏漫长的苦战之中,前仆后继,血洒疆场,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折家名将。

  折克行是上一代折家将,这一代,折可大能力略有不济,可刚刚而立之年的折可求,却已经显露名将之姿。

  两兄弟据守坚城太原,掌握地利人和,滴水不漏。

  自太原城被围,西北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已经年逾七十,如此高龄,依旧活跃在宋夏战场。

  去年年底,童贯折了十万人马,老种、小种的种家军不得不再度顶了上去,这才稳住横山战线没有崩溃。

  宣和元年,大宋各地爆发谋反,如今愈演愈烈。

  时至今日,朝廷不得不调遣西北精锐来剿匪了。

  圣旨到了种师道手里,白发苍苍的老将军长叹一声,语气哀求道:

  “天使,西军动不得啊!西夏依旧有一战之力,若是抽调了大量西军,西夏一旦攻占横山各路据点,攻守之势易也!”

  横山,是西夏重要屏障,是宋夏必争之地。

  从战略角度看,横山之地对于宋夏双方都很重要。

  西夏据有横山当自德明始,在这之前,西夏仅据有银、夏、绥、宥等州,因为没有占据横山,远居漠北,与北宋以沙漠为界,在同宋对垒时,往往处于不利境地。

  自得横山之后,如虎添翼,凭险拒守,聚兵就粮,从而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对大宋来说,失去横山,西夏人“居高以临我”,使大宋沿边一些州县均暴露在西夏人的眼皮子底下,为了守住这些地方,不得不调用大量人力物力,去加强其前沿阵地。

  同时,宋军主动出击,也因失去横山,刚出宋界,便入水草、人烟俱无的荒凉沙漠地区,一旦兵饷粮运供应不上,只好不战自退。

  所以,夺取横山,是平西夏的第一步。

  在宋哲宗赵煦手里,终于收复了横山地区,并一度将西夏逼入亡国的边缘。

  可赵煦死得太早了,徽宗上位后,与西夏的战略优势始终在吃哲宗年的老本。

  如今抽调西军剿灭叛军,一旦横山失守,自哲宗年……甚至是大宋上百年的战略谋划,都要化为乌有。

  “老种相公啊!”天使也是无奈,神色沮丧道:“若朝廷都没了,还要这横山又有何用?”

  种师道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说什么。

  他一生都在抵御西夏,以文人之身行武将之事,可这不代表他的政治智慧低下。

  对于朝廷的意图,他如何不懂。

  只不过是,“宁予外贼,不予家奴”罢了。

  从延安府的城墙朝着西北眺望,可见到一条条土黄色的干沟,在荒原上这样的干沟多得数不胜数。

  种师道望着远去的西军,孤零零的身影何其落寞。

  美人迟暮将军老,最是红尘两不堪。

  永兴军路、秦凤路的西军,终究还是被调离了三成,由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刘延庆率领,往太原府进发。

  这支西军中,有个偏将,叫做韩世忠。

  西军能苦斗,敢牺牲,已经是天下闻名。

  陕西四路从大范老子范雍开始经营起,强兵之名,已垂近百年,西军除四路正军,其他不管蕃兵、强壮、弓箭社,与西夏、青唐诸羌纠缠百年,是一支敢于深入瀚海戈壁千余里做野战,为大宋开疆拓土的军队。

  陕西诸路,一家数代都为西军效力,男子活不过三十,一堆寡妇同处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

  但是,这支军队不管如何善战那也属于山地军,在大平原作战,简直是以短攻强。

  况且,西军抵御西夏那是保家,舍生忘死只因为背后就是父老妻子,容不得他们后退。

首节 上一节 204/2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