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身锋刃里 第63节

  和面向天下所有学子的太学不同,这国子学却只招收那些贵胄子弟。于是,为了看看这国子学的成色,阮山涛和向戎便也找了机会,与那国子学的学子们交流了几场。

  学子们交流的方式无外乎辩经,辩不利索了就干脆比剑,觉得比剑太血腥那就角抵,反正动手的方法有很多,总有几款是能拿出来的。

  但交流的结果,令阮山涛和向戎很是失望。

  “我本以为这国子学,是那些贵胄们准备独占经典,绝了太学这有教无类的门路……谁能想到,他们居然比我想的更加不堪。”

  与那国子学的学子们打了十天之后,阮山涛终究还是叹息一声。

  “他们连普通的太学生都比不过,这就是一条给他们贴金的路子罢了。毕竟这国子学出来,却是与太学生一般无二的,这……”

  “你以为的那些其实也没错,毕竟现在国子学只是初立,谁知道后面会不会抽调这太学的书籍和博士,去到国子学那边?”

  同样打了十天的向戎,也连连摇头。

  “好了,阮兄,不用多想了,我看这大陈啊,怕是要到头了。”

  “不,还没到这种地步。”

  阮山涛却没有认可向戎的想法,而是目露坚定。

  “就算这大陈出了问题,可还有你我在,还有诸多满腔热血的太学生在,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吾等怎能轻言放弃!”

  “你这……也罢,你就是这输不起的性子。”

  向戎叹息一声。

  “但我还是要说,阮兄,圣贤书上也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圣贤书上还说过,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阮山涛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若是连自己的仁都不能贯彻,又何以作为君子呢?”

  一番辩经之后,阮山涛和向戎谁都没能说服谁,毕竟这已经不止是什么学问上的分歧,更是理念的不同。

  于是,在学成之后,那向戎因对大陈朝堂没什么好感,便挂印辞官,云游去了。而这阮山涛,却秉承着自己的理念,选择出仕,从一州主簿做起,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甚至一路升任司徒,而在这段时间里,阮山涛也不断向大陈朝廷举荐贤能,也让更多尚且还有一腔热血的学子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这阮山涛的不懈努力之下,这大陈,竟似乎真的有了中兴的迹象。

  但是,好景不长。

  眼见得大陈各地都有逐渐发展起来的迹象,朝堂之上便出现了削减各州武备的声音,至于理由的话,当然是如今海清晏平,自当化剑为犁,休养生息——但阮山涛可听不得这个,一向关心家国大事的他可是还知道,不管是北边的草原人,南边的蛮人,还是西边的夷人,东边的海寇……这些外族一直都在虎视眈眈,甚至就连这大陈境内,各路匪患亦是时有发生。

  眼下的大陈,可谈不上什么安全,又何谈什么削减武备,化剑为犁呢?

  但就在阮山涛接连上书,准备驳斥此言之时,却有皇帝派来的秘使,来到了他的府邸之中。

  “阮司徒,陛下有话问你。”

  那宦官来到阮山涛的书房之中,学着皇帝的腔调。

  “阮卿,汝所言之物,朕已了然。可是,阮卿,朕也要问你一句。”

  说到这里,宦官的声音顿了顿。

  “你是要为那边疆各州说话,还是要为了朝堂说话?”

  此言一出,阮山涛不禁哑然。

  宦海沉浮多年,他本就已经人老成精,此时此刻,话都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他又怎么可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很明显,这位皇帝陛下,对于边疆各州,就从未放心过。

  想来也是,虽然理论上来说,眼下大陈实力最强的军队,必然是驻扎在建康都城的天子亲军,可真要说百战精兵的话,还真是久经战事的边疆各州才有可能练得出来。到时候如若谁心生反意,想要去那龙椅上坐坐……这位皇帝陛下,又怎么可能睡得安稳?

  所以,归根结底,削弱各州武备,其实是一个必然。

  哪怕只是为了让这位皇帝陛下,能睡个好觉。

  “这……”

  直到宦官离开之后,阮山涛依旧久久不能言语。

  虽然他在此之前就已经隐隐有些预感,但直到宦官到来之前,他都不愿意相信,最大的阻力,居然来自于那位皇帝陛下。

  说到底,这位皇帝陛下,终究不像当年的太祖高皇帝一样,有着远超常人,甚至堪称碾压众生的勇武,眼下做出这种举动,倒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走吧。

  既然这朝堂之上已经不需要他了,那他还赖在这里,干什么呢?

  于是,收拾了本就没有多少的行装,叫上加起来不过一掌之数的家小,这阮山涛便辞官而去,回到了老家兖州的山中,隐居起来。

  隐居归隐居,但这阮山涛终究也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干脆便办了个书院,来为那些年幼的学子们开蒙,又或者教那些年长一些,但却不通文墨的人,该如何读书识字。

  就像是一棵大树,扎在滋阳山中,生根发芽。

  只要能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他们自然会明白仁的道理,而这一颗颗种子,总有一天会结出果实。

  正如同老话说的一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他不放弃,只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放弃,那这大陈,这天下万民,总会有好起来的时候。

  “所以这兖州,还是太平一点比较好。”

  这样说着,已然垂垂老矣的阮山涛,提笔在兖州武库的最深处,写下一个“仁”字。

  紧接着,便将这柄陪伴了自己不知多少年的方正之剑,挂于字下。

  只是一个字,却凝聚了阮山涛的全部意志。只是一柄没有杀过人的剑,却是阮山涛的毕生写照。

  一字一剑之下,整个兖州武库中的刀兵煞气,尽皆被镇压于此,再无波动。

  “就是要辛苦你了,老朋友。”

  老迈的阮山涛拍了拍剑鞘,权当告别。

  这柄剑会和他一起,维系整个兖州的安宁。

  毕竟念书这种事,还是需要一个平和的环境。

  哪怕只是相对平和。

  第一更送到,第二更尽量赶在两点之前。

  另:感谢大家的推荐票和月票,谢谢大伙的鼓励与支持,我继续去码字。

  (本章完)

第86章 宜居宜住的首选之地

  “啊……”

  磨完了怪剑的杜乘锋,久久未能回过神来。

  说起阮山涛,他对这老头的印象更多是强,强的离谱,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这个老头的嘴太碎,很古板,并且很喜欢说教,抓着一个失误就能连喷半个钟头——可直到磨完了这柄怪剑,杜乘锋才知道,这个喜欢说教的老喷子,居然还有这样一番堪称传奇的经历。

  “哎……”

  想到这里,杜乘锋叹息一声,终究还是将手中这柄打磨好的怪剑,挂回了墙上。

  的确,这柄方正之剑就是这兖州武库里最好的兵刃了,甚至称其为神兵宝器都不为过,但那阮山涛阮老头既然是为了一州安宁才放下此剑,他这边也不好意思直接给人拿走了。

  虽然就他自己在兖州的实际经历来看,起码夜晚的兖州城还是没那么安宁的,但至少白天的兖州城,还能维持着正常的秩序。

  与蓟北边境如此靠近,却连当街拔刀对砍的人都见不到,足以见得这阮老头的教化之功还是有说法的——当然,那阮老头很明显也知道,在这种靠近边疆的民风彪悍之地,想要彻底让人们和平相处,与人为善,多少有点过于理想化了,但很显然,这老头已经做了他能做到的一切。

  之前杜乘锋还一度疑惑,明明距离也不算多远,可为什么这兖州与那蓟州之间的民风差距会如此之大。

  原来这根子,却是在这里。

  “辛苦了,那你就继续待在这里吧。”

  对着墙上的兵刃拱了拱手,杜乘锋便起身离开。

  之前他还觉得,这兖州城里到处都是事端,俨然是坐在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上,不管是武库里的兵器糜烂,还是说城里闹妖怪,亦或者他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隐藏在夜晚中的杀人狂魔,任何一个单拎出来,这兖州都好不了,而这一堆事情堵在一块,这兖州更是一副马上要完的样子。

  可现在的话,他却知道了,这些把他给吓了一跳的事情,说到底,也不过是些小事。

  只要这柄方正之剑还挂在这里,武库就不会出乱子。只要阮老头还坐镇滋阳山,这兖州就不会出乱子。虽然细节上肯定会有些琐碎事务,但就大体上来说,这兖州居然还算是不错?

  并且和荒凉的蓟北相比,这兖州却是物产丰富,良田众多。

  简直称得上是宜居宜住的首选之地。

  “决定就是你了!”

  杜乘锋登时便打定了心思,决定在兖州常住下去。

  仔细想想,他在兖州的生活倒也还行,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分配的宅子,还有进修的课程——至于工作,说白了也只是给酒缸里的兵刃换酒,而进修课程,却是由当世名家,甚至曾经官拜司徒的阮老头亲自教学。

  虽然在杜乘锋看来,这课程大概率只是最简单的识字念书,但也没人能说这不算是上课。

  “回头倒是可以让杨家堡的乡亲们,也进山里跟着学一下。”

  是了,这确实是可行的,起码那群年轻的孩子们,大多也都到了该识字的年纪了,指望杨家堡那点教育水平,顶天了也就再教几个杨三郎出来,还不如拿去给阮老头带,起码能带得像个正常人。

  甚至来说,以阮老头的名气,怕不是不少大人,也是愿意花点功夫,去跟着识字开蒙的。

  至于阮老头那边,杜乘锋在磨了那方正之剑之后,却已经知道对方是个有教无类的性子,只要愿意开蒙识字,就都能往山上去——这对于杨家堡的乡亲们来说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和这兖州的识字普及率相比,蓟北边境的民间文化水平,只能用悲剧来形容。

  “怎么能不识字呢?”

  杜乘锋连连摇头,身为太平人的他看不得这个。

  在杜乘锋看来,作为一个正常人,最差最差,起码也要认识最基本的日常字词,能够顺畅的造句,并且掌握最基本的加减乘除。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只知道抽刀对砍,那跟猴子又有什么区别?

  心念至此,杜乘锋便骑马出了城,一方面是为了跟乡亲们说一下这个事,告诉大家不用跑路了。另一方面也是把李木匠约过来,久违的喝上一点,一起庆祝一下乔迁之喜。

  而在听到了杜乘锋的提议之后,乡亲们自然是满口支持。

  “就知道壮士你是个能做大事的!”

  一时间,乡亲们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听得杜乘锋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不过也难怪,对这些杨家堡的乡亲们来说,能让孩子得到一位司徒帮忙开蒙,哪怕只是一位曾经的司徒,这也是了不得的大事件了。

  孩子要上学,身为家长的他们自然也走不了了,于是各家商量了一下,便都准备在这兖州境内买地置业,扎根于此。至于选址问题,还有钱财方面,却都是杨玄杨老头的事情了。

  至于李木匠,则跟着杜乘锋回到了城中,两人炒了几个下酒菜,在府邸里喝得酩酊大醉。

  就连杜乘锋自己,也因为饮酒过多,醉的人事不省。

  很久了,已经很久很久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还是第一次让这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所以在日上三竿,酒醒之后,原本只有两个人的酒桌变成了三个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伱又是从哪冒出来的?”

  两脚踹在醉倒在地的刘博伦身上,杜乘锋脸色漆黑。

  “这是我家吧?你从哪钻进来的?滚出去。”

  “哎!话不能这么说,你没来之前,这可是我家。”

  醉眼惺忪的刘博伦刚开口,却发现杜乘锋已经攥起了拳头,连忙一缩脖子,站起身子。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你这喝的都是我的私酿酒,怎么能不叫我呢?”

  “叫你干什么?叫你回官署去干活吗?”

  看了眼杯子里的残酒,杜乘锋终究还是没把这一拳打在刘博伦脸上。

首节 上一节 63/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