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想,害了不少天之骄子啊!”
……
画舫。
“姑娘,请喝茶。”
“老身知道你来历不凡,没想到你竟是……”
紫娘给夏虞枝端茶,一张风韵犹存的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
夏虞枝的籍贯不在教坊司,半年前夏虞枝刚来的时候,紫娘就知道夏虞枝另有身份。
只是没想到,居然是道家修行圣地的圣女。
“妈妈客气了!”
“在教坊司,只有花魁夏虞枝,没有圣女夏虞枝。”
夏虞枝浅笑一声,态度温和,让紫娘大感意外。
从夏虞枝待人接物的态度来看,一点都不像传闻中的圣地天之骄子的形象。
“姑娘,那以后……”
“就按照以前的规矩便可!”
“知道了,姑娘!”
等紫娘退走后,柳知微这位白衣美妇人,突然现身,站在夏虞枝的身侧。
“圣女,你决定了吗?”
“真的要选十三皇子当应劫之人?”
夏虞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笑,反问一声。
“柳长老不看好我的选择?”
“还是觉得,我会步第一百零八代圣女的后尘?”
柳知微一时间沉默了。
夏虞枝口中的第一百零八代圣女,乃是她们玄音阁最大的耻辱。
堂堂圣女,红尘炼心,居然身陷情丝,不可自拔。
迷恋大虞太祖,甚至连圣女的位置都不要了。
差点让她们玄音阁,成了天下修行者的笑柄。
自那之后,玄音阁对大虞皇室的人,就有莫名的忌惮。
如果周昊宸知道柳知微的想法,一眼就看出,这是典型的PTSD。
“圣女,周昊宸毕竟是大虞太祖的后代,说不定……就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手段……你……”
“柳长老放心,我可不是那位恋爱脑,红尘炼心炼了个寂寞。”
“况且,地母祭上周昊宸表现出不俗的潜力,乾元帝又让周昊宸接受白莲教的案子,多半是有栽培之心。”
“大虞下一任大宗正,很有可能就是周昊宸。”
“选他作为应劫之人,他若是看不破情丝,沉沦在我的石榴裙下,这对宗门也是一桩好事,能大大增加我们玄音阁在大虞朝廷中的影响力。”
柳知微听了夏虞枝的谋划,俏脸微变,叹息一声。
“圣女的打算,我知道了。”
“我会通知阁主,让本阁弟子,全力配合你。”
“柳长老宽心,我不是那位恋爱脑,周昊宸也不是太祖。”
“当年的事情,不会在我身上再一次发生的。”
夏虞枝俏脸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弧度。
……
御书房。
“臣,国子监祭酒,拜见陛下。”孟令恭敬地拱了拱手。
“孟爱卿平身!”
乾元帝厚重的声音响起。
“多谢陛下!”
孟令起身,低垂着脑袋,眸子中闪烁着狐疑的光芒,思索着乾元帝单独召见他的目的。
“孟爱卿,来看看这首诗。”
听到乾元帝的话,孟令上前,看到乾元帝在宣纸上写的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孟令念完这首诗,心中动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求学的经历,挑灯夜读,悬梁刺股,几十年过去,却依旧历历在目。
“陛下文采斐然,此诗甚妙,求学经历,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等孟令把话说完,乾元帝便摆了摆手,淡淡地说道。
“此诗,并非朕所作。”
孟令脸色一僵。
感情自己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请问陛下,哪位大儒,有如此诗才?”
“是宸儿做的。”
十三皇子?
孟令被惊住了。
十三皇子做的?他有这等诗才?
为何之前名声不显?
但孟令没有质疑,既然乾元帝说,那就是十三皇子做的。
不是也是!
“孟爱卿,朕很喜欢这首劝学诗,你看挂在国子监的门口如何?”
“得陛下墨宝,那是国子监全体学子的荣幸。有此劝学诗,国子监的学子,定能发奋苦读,报效朝廷。”
孟令就像应声虫,乾元帝怎么说,他就怎么办。
只是,乾元帝刚刚还和煦的脸色,突然阴沉下来。
“儒家这一代四大公子出炉了,为何国子监人才济济,却无人能成为儒家四公子?”
“连着三届儒家四公子都没有国子监的份,是朕德行不够吗?”
乾元帝的话,就像平地一声惊雷,在孟令耳中炸响。
瞬间,冷汗如雨,衣衫浸湿。
噗的一声!
孟令直接跪了下来,脸色被吓得惨白。
“臣无能!”
“让陛下蒙羞了!”
“哼——你也知道国子监的表现,让朕蒙羞了?”
“国子监,堂堂天下第一书院,为何出不了一位儒家四公子这等层次的人才?”
(本章完)
64.第64章 魂入九幽,卦象频出
第64章 魂入九幽,卦象频出
孟令颤颤巍巍地跪着,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后背上,传来针刺般的感觉。
好似被一头猛虎盯着。
“孟爱卿,朕听闻太祖时期,国子监实行末位淘汰法,为何现在不执行了?”
“陛下……这个……”
孟令支支吾吾,乾元帝口中说的末位淘汰法,他身为国子监祭酒,自然一清二楚。
只是,国子监中,关系户太多。
不是某位侯爷的世子,就是某位国公的嫡子。
这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公子哥,可不就指望着用国子监镀金。
淘汰他们?
岂不是淘汰金主?
他一个国子监祭酒哪敢?
“怎么,不说话了?”乾元帝冷哼一声。
“陛下,并非臣不愿,只是……太祖的末位淘汰法,太过酷烈,有伤天和,强行推行,恐引来非议。”
“是不愿?还是不敢?”
“国子监那些腌臜事,你真当朕不知道?”
“国子监,是为朝廷输送人才,不是用来镀金的。”
“你要管不好国子监,那就回老家含饴弄孙去。”
乾元帝不容置疑的语气中,隐藏着浓浓的寒意。
为官多年的孟令,知道乾元帝怒了,连忙磕头。
“臣,定然不负陛下期望。”
一刻钟后。
孟令捧着乾元帝的墨宝,返回国子监。
他手中的这份墨宝,重若千钧,好似捧着一座崇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