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889节

  后不久,当初被赵都安杀死,通过事先留下的后手,借助“冥教教主”之手,从幽冥中复活的蛊惑真人出现,重新聚拢在徐简文身旁。

  这一次,徐简文单独带领三名匡扶社核心大将来到洛山。

  “不,”山风中,徐简文摇了摇头,否认了蛊惑真人的猜测,他平静地望着巍峨的洛山,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番我等只为观礼,不必露面,八王自会出手,我等在这里看热闹即可。”

  齐遇春忍不住道:

  “殿下若要看热闹,何必以身涉险?”

  徐简文缓缓转回身,黑色的兜帽下,是一张略显苍白,富贵逼人的脸孔:

  “三妹将死,我这个做二哥的,如何能不为她送行?”

  ……

  ……

  天凤三年,五月十五,甲子日。

  宜祈福、斋醮、祭祀天地。

  封禅大典的日子终于到了。赵都安跟随女帝,早几日便抵达了洛山附近的皇家庄园。

  同样住在庄园内的,还有以莫愁、孙莲英为首的船队宫人,以礼部尚书为首的一群文官。

  以及海公公率领的一群大内侍卫。

  除此之外,以宁总督,建宁知府为首的地方官员,以及建成道、淮水道、滨海道三支精锐军队也已提前驻扎。

  为了封禅大典的顺利举行,这一日,以洛山为中心,方圆二十里道路不得行人,住户闭门,不得上街。

  军队与官差对洛山整体排查三遍,确保没有闲杂人等驻留。

  钦天监的随行星官反复占卜,确认这一日乃封禅吉日,一大早天刚亮,赵都安就望见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是个极好的天气。

  赵都安换上了崭新的官袍,与海公公等人一道,提前抵达洛山脚下,负责警戒巡防。

  洛山主峰高耸奇绝,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满山郁郁葱葱,气象绝伦,以主峰为中央,自山腰始,竟隐约有如丝绦的云雾丝丝缕缕地流淌盘绕。

  “怪了,分明天穹上万里无云,为何这山上反倒有云雾?”赵都安站在人群里,好奇询问。

  蟒袍老太监站在他身旁,海春霖今日亦盛装打扮,平静道:

  “洛山中空,下有地脉之泉,水汽涌出,以成云雾。”

  这特么不科学……赵都安诧异看糟老头子,心中半个字不信。

  但想到上辈子某些景区也存在难以理解的奇异自然现象,也又将信将疑起来。

  “今日封禅,靖王果真没来?”

  赵都安四下望去,目之所及,除了大群聚拢于山脚祭坛四周的礼部官员、地方官员,便是将山脚四周封锁起来的大批精锐士兵。

  一杆杆“虞”字旗,每隔十丈便立着一面。

  此时清晨,天色已明,却还有残余些许凉意,女帝的龙辇也尚未到来。

  海公公拢着袖子,淡淡道:

  “影卫传来消息,靖王一家,都在建宁府王府内,告病不出。”

  赵都安摩挲下巴:

  “准保憋着坏呢,那帮法神派逃掉的术士呢?找到踪迹没有?”

  海公公摇头:

  “不见踪迹,但以那‘法神’腾挪法力,今日必会现身。虽说封禅核心在山顶的五色祭坛,但山脚下的神明祭坛依旧于封禅大有关系。

  以靖王为首的某些人,若欲要破坏封禅,最大可能,便是派高手袭击山脚,毁坏供桌……我等今日,便是要护持山脚。”

  所以……那帮法神派的术士,还有断水流,以及靖王手下的私兵,密谍等一系列高手,乃至于其余几个王爷,可能暗中派来的强者,都会埋伏起来,于今日冲击祭坛?

  赵都安咽了口吐沫,嘀咕道:“公公,顶得住吗?”

  海公公淡淡瞥了他一眼:“有何惧?”

  赵都安也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白牙:“来者,不惧。”

  忽然,沉雄厚重的钟鼓自远处传递来,回荡于山脚下众人耳畔,一股肃穆之意油然而生。

  之前还轻松攀谈的大内供奉,军中强者们悉数噤声,摆出严肃之色。

  在礼部奏响的祭祀典仪乐曲声里,一群人马浩浩荡荡离开皇家山庄,向着洛山而来。

  女帝驾临了。

第464章 围杀女帝(5k)

  女帝驾临!

  赵都安远眺一队华贵的车辇浩浩荡荡,朝着洛山脚下进发。

  并在距离山脚还有一段距离时,盛装打扮的虞国女帝,一步步从高高的皇家车辇上走了下来。

  徐贞观一身龙袍,在灿烂的阳光下极为刺眼,她头顶的冠冕华丽中透出九五之尊的贵气。

  腰间悬挂着太祖帝兵太阿剑,身后跟着一左一右,两名近侍。

  分别是主管“六尚”的莫愁,以及白马监司监孙莲英。

  再往后,才是随行的大批以礼部尚书为首的文臣、武将,浩浩荡荡上百人。

  这还是因形势所迫,大批重臣需要留守京城,维持朝廷稳定。

  否则帝王封禅大典,整个王朝的高官、宗室、皇亲国戚都该莅临。

  声势会更大出许多倍。

  礼乐声中,徐贞观率领群臣浩浩荡荡,抵达山脚处。

  女帝一步步走上搭建的一座高台,俯瞰群臣。

  封禅大典有两处祭坛,分别位于山顶与山脚。

  山脚下的祭坛早许多事日便在建造,上立诸多正神牌位。

  女帝身后随行官员排成队列,在太常寺官员指引下,将携带的各色供器、祭品依次摆放在祭祀神明的香案上。

  这个过程中,礼部官员不时诵念一位位正神名号,等到所有神牌前,都摆上了贡品,一名官员出列,大声道:

  “安神已毕,九州太平!”

  在场群臣纷纷跟随大声道:

  “安神已毕,九州太平!”

  赵都安作为巡逻护卫的武将,并不参与封禅大典仪式,饶有兴趣观看。

  知道这方世界的“九州”,乃是地理古称,大略等同于如今的“九道”。

  高台上,盛装出席的女帝抬手,群臣缄默。

  鬓角霜白的孙莲英从袖中取出起草好的祭祀文书,大声念诵,无非是歌功颂德,讲述女帝继承大统的台词。

  念诵完毕,女皇帝扫视诸神灵位,眼神睥睨,道:

  “请太祖灵牌!”

  登时,莫愁捧着虞国太祖皇帝灵牌上前,交由女帝,徐贞观手捧灵牌,抛下群臣,沿着洛山正面的山道台阶,朝山顶走去。

  “我虞国封禅仪式,乃太祖皇帝所立,太祖曾言,事在人为,王朝鼎盛与神明无关,故而这祭祀神明,并非关键,山顶由五色土搭建的祭坛,才是核心,虞国皇帝,只敬先祖,不敬神明。”

  海公公的声音传入赵都安脑海。

  赵都安扶着腰间寒霜剑的剑柄,仰头望着山道上独自登山的女帝。

  山道漫长,女帝却走的极快,好似缩地成寸般,不多时,就已上了山腰,人成了一个小点。

  再往上,女帝手捧灵牌,走入洛山环绕的云雾中,再看不清晰。

  “接下来如何?”赵都安询问。

  海公公淡淡道:“我等守好山下这座祭坛就好,山下的归我等,山上的归陛下。”

  赵都安抬眼,只见大群供奉,以及一名名或熟悉,或陌生的军中强者严阵以待,山脚下安静无声。

  忽然,他脑海中,突然传来裴念奴的,几乎呢喃的声音:

  “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

  ……

  建宁府城,靖王府亭台上。

  锦衣华服,不怒自威的靖王徐闻坐在栏杆边,静静钓鱼。

  鱼线飘散入池水,水光潋滟,王府内鲜花争奇斗艳。

  衣着素颜的王妃陆燕儿,以及世子徐景隆坐在亭内。

  气氛沉闷压抑,忽然楼下一道身影急匆匆赶来,赫然是靖王府密谍情报系统的头目。

  徐景隆起身下楼,片刻后登楼,面色凝重:

  “父王,都按照安排的吩咐出去了,法神派的术士,以及派出的死士,这会应该已经准备行动,冲击祭坛。”

  靖王没有转头,只是“恩”了声。

  王妃陆燕儿面色微变,却也不算意外。

  徐景隆迟疑了下,忍不住焦躁道:

  “父王,这样真的有用吗?只要冲击山下祭坛,就能令封禅失败?

  哪怕那法神肯出死力,可总杀不上山顶去,何况之前他就被太阿剑打伤,狼狈逃窜……儿子知晓您安排许多,但……她终归是天人啊!”

  女帝有龙气加持,战力便等同于天人境界。

  世子殿下内心惴惴不安,实在对破坏封禅没有底气。

  靖王平静地望向洛山方向。

  他今日起床很早,天没亮的时候就极为认真地梳洗打扮,分明称病没有前往洛山,却好似庄重的,是自己要参加封禅一般。

  这时看了眼天色,似乎觉得事到如今,已经没有隐瞒的必要,他感慨道:

  “是啊,她终究是天人……天人呐……又如何好对付?尤其,今日她在封禅大典中,以帝王之身,牵引洛山地势,勾动龙脉,实力只怕还会更上一筹,哪怕有强敌来犯,也不畏惧。”

  徐景隆听得愈发心慌:“那父王您……”

  靖王打断他,忽然话锋一转,说道:

  “你还记得,前些日子,如何对付那赵都安的么?”

  世子殿下理所当然道:“其身旁高手众多,难以刺杀,故而以术士咒杀……”

  他说了一半,突然愣住,徐景隆终归不是蠢人,瞳孔骤然地震,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首节 上一节 889/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