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笑着摸了摸女儿的脑袋,感慨道:“一眨眼,柔儿也到了该嫁人的时候。”
“父王……”
周柔有些苦闷的眨眨眼,似乎怪他提起这话题。
“哈哈哈哈。”
秦王周受辰哈哈一笑,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是人伦正理,有什么好害羞的?”
说着,秦王戏谑一笑,问道:“莫非,女人心里已经有了良人?”
“没有……”
周柔脑海里下意识的闪过那黑氅道人的影子,而后却摇摇头。
不管如何说,一见钟情什么的,也太不现实了些。
不过是一时冲动罢了……
她心里这般想着。
“有便说,不管是谁家子弟,我家柔儿都配得上。”
秦王点点头,也没有多问。
“女儿去继续练习了。”
“去吧。”
秦王目送周柔走回阁楼,手中拈着一朵残花,感叹道:“都说女大避父,也本该如此。可我这些年又当爹又当妈,到头来跟我还是不亲。
“唉,女大不中留啊……”
“家有娇女初长成,王爷该高兴才是。”
声音爽朗,但却是从秦王手中的残花中传来。
秦王一点也不意外,将那花儿往半空一抛。
“嗤……”
那花蕊之中冒出一阵白雾,随着一阵闪烁,白雾中走出一道身影。
是一个脸上画着小生戏妆,穿一身浮夸白衣的长袍男子。
“是该高兴,但我女似乎不是很高兴。”
秦王走到了花园内的凉亭坐下,那白衣小生也跟上来,坐在了秦王的对面,摆弄着面前的茶杯。
“百化先生,这两天,柔儿遇到了什么事,碰见了什么人?”
那白衣小生闻言,手上一动,那白瓷杯子竟好似纸卷一般,被他缓缓的展开,好似一副袖珍的画卷。
“没遇到什么事,不过是去上清观借宿了一宿,在观内有什么事,就不是小生能够看到的了。”
百化先生指向那袖珍画卷,上面正是周柔三人站在上清观门前的场景。
“那看来是遇到了什么人?”
秦王眯了眯眼睛,闪过一抹危险的光。
“王爷?”
百化先生啼笑皆非的说道:“是遇到了一个人,但也是正宗正道的修行者,您这……”
“先生直说就是。”
秦王当然知道自己闺女没遇到危险,但在老父亲的眼里,事关自己的宝贝女儿,本就没有道理可讲。
“郡主遇到了一位道长,一位很有意思的小道长。”
百化先生展开画卷,水汽涌动之间,显化出一道影子来。
正是姜临。
“不错,比之本王年轻时也就差那么一点。”
秦王扫了一眼,撇撇嘴,说道:“皮囊倒是能说得过去,不会是一个绣花枕头吧?”
“好我的王爷,人家小道长的来历,可不比咱家王府差。”
百化先生笑道:“而且,八字还没一撇,您这个态度,可有些不对劲。”
“呵,天底下还有不喜欢我女的人?”
秦王理所当然的说道。
百化先生无奈摇头,不想跟这个究极女儿控掰扯,只是看着那画卷之上的形象感叹。
“人家,可是……”
“不管他是什么来历,百化先生,劳你跑上一趟。”
秦王打断了百化先生的话。
“请这位小道长,入府一叙,本王……请他吃晚饭。”
第127章 王府夜宴
“京都,水果然深啊。”
傍晚,姜临坐在了一家小摊的座位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这家小摊是卖扁食的,摊主是一对老夫妻。
姜临一边吃着扁食,一边掂量着自己的口袋。
仅剩的几个铜板马上就要在自己吃完之后,离自己而去了。
姜临在京都转悠了一天,也不过转了两个坊市,这一圈转下来,没什么收获,但却看到了京都的骄奢与反差。
在其他地方,多多少少还有修仙者不能在人前显露的规矩,但在京都没有。
姜临分明看到两个挂摊在争执,一个说自己的六爻乃是麻衣亲传,一个说自己是天师府弟子。
都以为对方是吹牛逼,没想到一亮根底,好嘛,都是真货。
这还只是一角而已。
其他的,不敢说遍地黄金,但也差不了太多了。
姜临看到了大中午逛青楼,豪掷十万钱,只为叫醒自己喜欢的花魁,让她唱一首小曲。
也看到了两个力巴为了少付一文钱而跟摊位老板据理力争。
至少在京都,权与力是结合起来的。
修行者作为供奉,在这里简直比比皆是,甚至于,其中五成以上都是有跟脚,有传承的正宗修士。
在其他地方,这简直不可理喻。
“吧嗒……”
一碗热腾腾的,洒着辣子的扁食放在了姜临桌子上,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人影,坐在了姜临的对面。
姜临并没有什么动作,来者也并没有藏匿气机,大大方方的任由姜临探查。
“这家店的味道还不错,就是这辣子不太正宗,老板为了节省成本,用的不是川地的好辣子。”
来者慢条斯理的拿起勺子吃了一个,而后放下。
姜临吃完了自己的扁食,抬起头来,看向对面。
是一位头戴绣球帽,身穿戏服,脸上带着小生戏妆的男子。
看起来,就好像一位刚刚从戏台子上下来,还没卸妆便来吃东西的戏子。
“阁下若是不喜欢,可以给我吃。”
姜临说着,就要抬手去拿。
“诶。”
男子抬手拦住,笑道:“道长出家之人,怎么这般的随便?小生何时说,不喜欢了?”
“正相反,小生喜欢的很,就喜欢这种不正宗。”
说着,也不嫌烫,端起碗来,牛饮一般,一整碗的扁食就进了肚子。
“贫道本以为自己已经够饿了,没想到阁下比贫道还饿。”
姜临啧啧称奇,把自己碗里的最后一口汤吃干净,桌子上出现了两个比狗舔过还干净的碗。
“看来道长没吃饱?”
小生笑呵呵的问,脸上的油墨反复也带着笑,给人一种莫名的虚幻感。
就好像,这不是一个真人,而是一尊蜡像一样。
“确实没吃饱。”
姜临诚实的点点头,看向眼前的小生,说道:“人们都说,凡修行,不过儒释道三家罢了,但三家之外,尚有民间百戏,三百六十行,皆可修行。”
“不知阁下修的,是什么法门?”
“常年带妆的戏门,可不多见。”
修行,有三千大道,八百旁门之说,此不过是虚数,大道何止三千,旁门也远超八百。
姜临眼前的男子,修的就是旁门,只不过不知道是哪一门罢了。
“道长说的言重了,小生不过是一个唱戏的普通戏子,常年带妆,不过是因为小生的观众一直都在罢了。”
小生笑眯眯的拱手说道:“小生,百化,见过玄应道长。”
姜临眯了眯眼睛,笑道:“贫道还说,先前是谁唤了三尊夜游神来跟着那三位,原来是阁下。”
“不是跟着那三位,是跟着我家郡主罢了。”
百化笑呵呵的说道:“而且,也不是唤,是扮。”
姜临也笑了,说道:“阁下就这般把自己的法门说了出来?”
“傩妆娱神,贫道只在典籍之中见过,未成想还真的有人在修此道。”
百化回以笑容,说道:“小生这一道再怎么罕见,也不过是罕见罢了,论起来不过是小道,修的人少,是因为这一道本就低迷。”
“不像道长,赫赫大宗,普天之下却只有一人,这才是罕见至极。”
姜临闻言,笑着问道:“看来阁下的背后,有人?”
百化站起身,笑道:“小生确实在做供奉,厚颜吃了一份俸禄,来此,也无有如何敌意。”
说着,他苦笑一声,说道:“道长,将那神霄正法收起来如何?面对这般法门,小生实在是有些害怕。”
常人不可见,但百化却感知的无比清晰。
从自己坐下来的那一刻,自己周围的气机就“沉重”了起来。
面前的少年道人,在一言一语之间,就已经布下了神霄正炁,只消真言一动,登时便是五雷轰顶。
“贫道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