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们请自重 第151节

  他看了一眼那楠木大床,总感觉这一个床,能比自己道观还贵。

  转身走出了房间,却发现房间之外已经有人在等候,准确的说,是恰好路过。

  “道长起的早,一夜安眠否?”

  百化笑眯眯的拱手行礼,手里还挎着一个菜篮子,里面是带着露水的鲜嫩韭菜。

  姜临笑着还礼,说道:“王府的床也养人,自然是安眠,先生这是?”

  “哦,我家郡主爱吃青菜,王爷便自己开垦了两亩田,专门用来种菜。”

  百化掂量了一下手中的篮子,笑道:“头茬的嫩韭,混上鸡子做馒头,那滋味可是鲜美的紧,不可不尝。”

  “道长随我来。”

  说着,便拉着姜临,绕过月亮门,直奔厨房而去。

  到了厨房,姜临不由得挑了挑眉毛。

  堂堂的亲王千岁,卷着袖子,穿着围裙,正一板一眼的揉面,看那娴熟的样子,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个活计。

  而一旁,则是正在打鸡蛋的周柔。

  “道长?”

  周柔见了姜临,有些拘谨的福身见礼,不自觉的,脸上多了三分红晕。

  “见过王爷,郡主。”

  姜临笑着行礼。

  “道长也来了?那便不要闲着,来来来,案板伺候。”

  秦王抬起头来,毫不客气的指了指旁边的案板。

  而百化则把清洗好的韭菜放在了案板上,对着姜临挑了挑眉毛。

  “不出力便没得吃?”

  姜临貌似苦恼的叹息一声,走到了案板边上,抽出菜刀,细细的切了起来。

  “哈哈哈哈!”

  秦王哈哈一笑,说道:“早上清闲,总要找些事情做。”

  “道长就当可怜可怜老夫,让老夫早点吃顿饱饭。”

  姜临闻言,手上不停,抬头笑问道:“王爷何出此言?”

  “唉……”

  秦王叹息一声,揉好了面,手上一翻一卷一揪之间,就是一个个大小匀称的剂子。

  “今日是梅贵妃的生辰,到了正午,就要进宫去庆贺,一直到晚上回来都吃不上东西,就指着早上这一顿喽。”

  姜临挑了挑眉毛,笑道:“都说皇宫大内,珍馐美食乃是天下独有,王爷该留着肚子才是。”

  “呵呵。”

  秦王无奈的一笑,说道:“皇宫宴席自然都是好东西,但再好的东西,一番繁琐礼仪下来,该凉的也都凉了,有甚好吃?”

  一旁的百化拿着擀面杖,一边忙活一边接话说道:“是啊,道长岂不闻,一烫顶三鲜的道理?”

  还是矫情。

  姜临下了这么一个论调。

  而后,却有些疑惑:“贵妃生辰,在王爷眼里也不算是大事吧?怎么如此重视?”

  你一个妃子过生日,堂堂一字顶格爵位的亲王,大中午的就要赶去捧着,这显然不太对劲。

  “道长有所不知,这位梅贵妃,乃是当今太子的生母。”

  百化在一旁解释道:“皇后早在二十年前就薨逝,自那以后,陛下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而皇后,也没有诞下龙子,如今的太子,乃是梅贵妃的儿子。”

  “可以说,如今大周后宫,梅贵妃除了没有皇后头衔,与皇后没有区别。”

  姜临闻言恍然。

  “原来如此。”

  这应该就是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吧?

  姜临默默的感叹了一句,案板上的韭菜也都剁好了。

  一旁的周柔也不出声,站在姜临的身边,侧身收在盆中,慢慢的调馅。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周柔的眼睛时不时的看向旁边的姜临。

  而姜临却毫无所觉,只是帮着百化先生擀皮。

  不一会的功夫,一笼屉的包子就上了蒸笼。

  在这厨房内,一个王爷,一个郡主,一个道人,一个百家修者,就这么一人一个小马扎的围坐在一块,等着吃包子。

  不得不说,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幕。

  “百化先生,这一番赴宴,还得劳烦你跟着本王一道去。”

  秦王笼着袖子,浑似一个农家老头,对百化说道。

  百化闻言一愣,但还是下意识的点点头,说道:“是。”

  说罢,有些迟疑的看了一眼姜临,低声问道:“小生是否需要做些准备?”

  秦王叹道:“把吃饭的家伙都带上,此番要辛苦先生了。”

  “是。”

  百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自己修行的这一门,若是想要彻底的展开威能,需要许多独有的法器辅助。

  而王爷之前赴皇宫宴会,不要说让自己带上全部家伙了,就连喊自己陪同,这都是第一次。

  姜临自然看出了门道,但也没有开口去问的意思。

  但是,姜临不问,秦王却还是开口了。

  “也不知皇兄想要做什么,让所有赴宴的王公大臣,都要至少带一位自家的供奉前去。”

  “可皇宫内禁,向来的规矩便是不许外来修行者踏足……”

  秦王揉了揉眉心,叹道:“多事之秋。”

  姜临低垂着眸子,一点接茬的意思都没有。

  而一旁的周柔却忍不住说道:“父王,女儿与您同去?”

  “便是不说,也要带上你的。”

  秦王笑道:“不管会有什么幺蛾子,但至少这一场宴会,京都有名有姓的人家都会来。”

  说到这里,秦王没有继续说,但意思已经显而易见。

  而周柔则是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姜临,却发现对方正神游天外的盯着笼屉看。

  好似在这位道长的注意力里,没有什么比快要蒸熟的包子更重要的事情。

  这一幕,让周柔有些郁闷。

  她虽然心里很清楚,那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空中楼阁,就算自己真的铁了心,面前的道长也不会有什么动容,所以她这两天一直跟自己说,不要太过执着。

  可真的到了这种时候,眼前的道长没有一丝的变化,还是让她心里发闷。

  就在此时,姜临突然抬起头,一旁的百化也是一样,二人一同看向了王府门口的方向。

  “两位?”

  秦王挑了挑眉毛。

  “王爷,宫里来人了。”

  百化皱眉说道。

  “嗯?”

  秦王闻言,想了想,站起身来,说道:“既然是宫里来人,想必是有什么旨意,去看看。”

  说罢,也不换衣服,穿着一身围裙就走出了厨房。

  一直来到正堂,发现这里已经有三个太监在等候。

  领头的那个太监得有八十多岁,头发白了一片,脸颊上的皮肉都耷拉了下来。

  “奴婢见过秦王殿下,见过柔郡主。”

  那老太监迎上秦王,躬身行礼。

  “皇兄是有什么要紧事吩咐吗?竟是陈大监亲自赶来?”

  秦王面对眼前的老太监,没有丝毫的怠慢,甚至请对方落座说话。

  从这老太监的年纪和秦王对他的称呼就能看出来,这位老太监,怕是当今天子用了几十年的近人。

  “皇爷是有些事吩咐。”

  陈大监笑眯眯的说着,看向了与百化站在一块的姜临,咧嘴一笑,那笑容有些漏风。

  “这位道长,就是姜玄应姜道长吧?”

  此话一出,秦王暗自皱眉,但下一刻脸上便绽放笑容,很是自然的起身,来到姜临旁边,拍着他的肩膀上前两步。

  “大监说的不错,这位道长正是玄应道长。”

  秦王站在姜临旁边,笑呵呵的说道:“莫非,大监是为了小姜道长来的?”

  王爷站起来了,陈大监不管如何也没有理由坐着,当即也站起身,听着秦王对那玄应道长的称呼,心头一动。

  而后,整肃衣冠,正色道:“殿下,皇爷口谕。”

  闻言,秦王正准备下跪,却被陈大监制止:“王爷,皇爷说了,自家人传个话,不必行礼。”

  “臣弟恭听上谕。”

  秦王还是躬身一礼,身后的周柔跪了下来,百化也是一样。

  只有姜临,拱了拱手就算完事。

  这一幕,让陈大监心头暗怒,但也没有说什么。

  “陛下口谕:听说,京都来了个有趣的小道长,而且还在秦王弟处。正好,今日皇宫设宴,叫王弟带上这位小道长一块来,朕想见见他。”

  陈大监模仿着当今陛下的口吻说完之后,笑着一躬身,道:“殿下,皇爷的意思,是请您赴宴的时候,带上这位玄应道长。”

  “正好,您和郡主都要去赴宴,除了百化先生之外,还能再带一位供奉。”

  秦王闻言,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大监,说道:“大监误会了,小姜道长是小女的朋友,不是王府的供奉。”

  “不过,既然是陛下口谕,臣弟自然不会违命,只是玄应道长并非我王府之人……”

  说着,秦王看向姜临,背着陈大监打了个眼色。

首节 上一节 151/5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