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们请自重 第222节

  看看那名为“儒释道”的画皮之下,藏着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敕命。”

  姜临上前一步,手中的流金火铃不知何时消失不见。

  “天信玉神火铃张天丁。”

  真言落下,那妖僧的身躯骤然僵硬住。

  “叮铃铃……”

  清脆悦耳的铃声在山涧之间回荡,悠扬而深远。

  常人听了,只会觉得这声音悦耳清脆,动听的很。

  但听在那僧人的耳中……

  “喀拉拉……”

  僧人脸上的皮肤龟裂,好似一层干结的硬块,伴随着沉闷的声音,簌簌掉落下来。

  至刚至阳的流金火铃,对于这邪魔外道本质的妖僧,有着极大的克制。

  “为什么你们总是不长记性?”

  姜临看向那妖僧,叹息道:“就算三界再怎么乱套,就算正道再怎么式微,也不是你我这般的人间修者够资格参与的。”

  “仙道之上,我管不着,也不配我去管。”

  姜临抬手,那流金火铃出现在了妖僧的头顶,缓缓的压下。

  “叮铃铃……”

  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流金火铃迸发出一道道流金火焰,笼罩着那妖僧。

  “但仙道之下,贫道耳目所观所见……”

  “依旧是正道大昌!”

  “给我镇压!”

  冷冽的声音在矮山之中回荡着。

  “轰!!!”

  回应姜临的,是冲天而起的流金火焰。

  隐约可见,在那火焰之中,有一个身影在被缓缓的融化。

  约莫十个呼吸之后,流金火焰之中的身影如同蜡一般彻底的融化。

  下一刻,姜临抬手发令,那流金火焰收起,重新化作一颗流金火铃,出现在姜临的手中。

  晋升阳神之后,这“九斗阳芒流金火铃”已经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已经可以作为一道施法媒介,长久存在。

  毕竟,按照北帝黑律法脉内部的境界划分,仙道之下,便是阳神。

  如今的姜临,距离那白日飞升的仙人,已经只差一步之遥。

  当然,这一步之远,也极为夸张也就是了。

  但不管如何,现在的姜临,已经勉强摸到了“道爷境”的边边,在“高功境”中,已经是翘楚。

  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姜临看向了原本那妖僧所在的位置。

  那里只剩下了一摊石油一样的物件,缓缓的沉进了水潭之中。

  这一坨难以言喻的东西,似乎就是妖僧的本质?

  姜临皱了皱眉头,这一坨玩意,确实带着再明显不过的邪性味道。

  可上面没有灵性。

  换而言之,这是一坨死物。

  流金火铃劲太大,给这妖僧烧死了?

  不可能。

  姜临否定了这个可能性。

  如果是阴神时期的姜临,确实有可能出现这种把握不好力道的情况。

  但现在的姜临,虽然依旧只是拿着“钥匙”开门,但推门的力度,已经能够自由掌握。

  他方才刻意控制着威力,就是为了看看这妖僧的本质。

  可眼下的情况就是,妖僧被烧成了一坨没有灵性的邪门物件。

  “分身?亦或者脱身之法?”

  姜临喃喃自语着。

  妖僧没死,或者说没有死透。

  姜临首先否决了后者,如果是脱身之法,除非是完整的三十六天罡神通之中的飞身托迹,或者其他高深神通。

  不然不可能在流金火铃的炼化之下逃脱。

  可那般的神通手段,且不说本就不可能在人间出现,就算有,也不是人间修者能够涉猎的。

  君不见同为三十六天罡神通之一的法天象地,太素宫的真拙道爷修了一辈子,也才堪堪把入门之法修出一些火候来?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这妖僧本来就是一个分身。

  从一开始就是。

  问题来了。

  它的本体在哪里?

  姜临看着那一坨邪性的物质,翻手拿出小葫芦,

  伴随着储物法宝发光,一尊法坛出现在了水潭旁边。

  姜临又一次感叹起了储物法宝真好用。

  感谢西湖老龙王。

  姜临心里想着,起身来到了法坛之上。

  “起。”

  姜临手持天蓬尺,将水潭之中那一坨邪门物质召上来。

  这一团石油一般的东西,约莫有一个人头那么大一坨,在法坛前不规则的蠕动着。

  姜临端详着这一团物质。

  虽然这玩意上面已经没有了灵性,但也不是不能追根溯源。

  若是旁的法脉,做起来可能会有点难度。

  但对于黑律法脉来说……

  若是连邪门外道的踪迹都查不到,还算是个屁的法师?

第173章 吞魔食鬼

  黑律法师专管邪魔外道等一切邪祟鬼魔。

  而既然是专业的,那自然有专业的追踪手段,只不过一般而言,没有必要去用罢了。

  能从黑律法师手里逃走的邪魔鬼祟,还是少数。

  一般来说,都是见面就给扬了。

  如果不是姜临现在经手的这件事相对重要,他也不好意思去开这么一个法坛来追寻邪祟的踪迹。

  无他,有些丢人。

  但事已至此,既然打了眼,就不能推卸责任,该追缴,也不能手软。

  一念至此,姜临站在法坛之上,脚踏七星罡步,深吸一口气。

  姜临摄来一十三张皂纸,法刀一动,裁为一十三个简陋的纸人,头臂腿身都是四四方方的长方形。

  而后,以笔饱舔朱砂,在其上描绘。

  纸人之背,左臂书“大力真君”,右臂书“药叉大将”,左腿书“遣追魂”,右腿书“速来临”,身躯之上,则书“在何处”。

  纸人之面,右臂书“此魂不达”,左臂书“不得受私”,右腿书“未离三界”,左腿书“与吾摄来”。

  而身躯之上,则有了变化。

  一十三张纸人,各有所书。

  乃为,“摄:台光魂来”。

  而后台光魂来,幽精魂来,爽灵魂来,一魄来,二魄来,三魄来,四魄来,五魄来,六魄来,七魄来,精来,炁来,神来。

  最后,再裁一纸人,书云:总魂聚魄,精炁神来。

  此总符之咒不显于外,而是悬于心间。

  做完这一切,姜临抬手,以右手起符,拈七张,交左手三张。

  另有三张,乃焚于坛前。

  那三张书有精来,炁来,神来的纸人,被烧成灰烬之后,却留下三道香火未散,被姜临鼻窍一吸,通达心头,悬于心间。

  此为,鼻观心也。

  而后,姜临闭目定气,脚踏七星,念神咒曰:

  “天蓬天蓬,天地之尊。上朝金阙,下覆昆仑。九天五岳,在吾掌中。三元八节,一炁包容。运天台斗,魔鬼灭踪。天罡神王,万丈英雄。黑煞神王,驭虎驭龙。周游八海,下至六宫。大魔畏伏,严驾夔龙。三十万兵,来卫九重。冲天煞炁,永断祆凶。急急如含光太虚天蓬大元帅苍天上帝律令!”

  “轰!”

  法坛之上,香火席卷,有风起,阴冷透骨。

  无数香火汇聚在法坛之前,显化出一尊门户,门户之内黑沉沉阴飒飒,却无有人影。

  姜临见状,不慌不忙,翻手祭出酆都九泉号令,与天蓬尺相合。

  下一刻,原本寂静的酆都九泉号令解封,重新变成了那冷硬如冰的气机。

  见此,姜临神色不动,面冷如冰,抬手扣令三下。

  “颅头威烈将,感应将桑铜。速出九阴位,星火降坛中。追魂千里去,摄魄疾如风。魁星流雷转,罡曜炁昏濛。汝等闻吾旨,有命即遵从。毋犯酆都令,罪报永无穷。急急如律令!”

  “敕命!”

  “召!酆都内坛吞魔食鬼桑元帅!得令速至,不得稽停!敢有违逆,黑律不容!”

  话音落下,只见那门户之内,赫然显出一道身影来。

  这身影魁梧无比,足有三丈高,将那门户撑的满满当当。

  下一刻,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门户之内,走出一道伟岸身影。

  此人,人身牛头,穿绯袍,戴虎皮搭膊,一手持铁戟,一手执麻绳。

首节 上一节 222/5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