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临盘膝而坐,缓缓的睁开眼睛。
阳龙丹的药力之澎湃,出乎姜临的意料,他的本源缺损,不过半天的功夫,几乎就已经完全恢复,剩下的那一点,已经几不可察。
小作坊用料就是猛啊。
姜临感慨着眨眨眼,探手入怀,摸出了一卷画轴。
这画轴,是三个月前,老头子给他的。
说起老头子,在把这画轴给了姜临之后,就再次消失,姜临也不知道对方去了哪里。
不过姜临也不是很在意,知道老头子还活着,而且貌似活的很好,就已经够了。
而且,老头子明显不简单,姜临是一点也不担心。
心里想着,姜临翻开了手中的画轴。
这老头子口中,自己应得之物。
关于这一点,姜临也有所猜测,三个月前的最后,皇帝死在了刘雨薇的手中……
姜净所说的机缘,恐怕就是这个。
姜临没有想太多,第一次翻开了画轴。
虽然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但既然是老头子珍而重之给出的东西,姜临也不敢怠慢,一直等到现在,自己的状态几乎完全恢复的时候,才去打开。
‘刷拉……’
画轴被扯开,顺滑无比。
姜临的目光落在了画卷之上。
这画卷并不大,画轴不过一尺半长,而彻底展开之后,画面约莫一臂长短。
其上,是大片的漆黑。
没错,这画卷并非是以白为底色,而是以黑为底色。
漆黑的画卷之上,仅有九颗闪着银白光辉的小点。
那九颗星点的布局,姜临简直不要太熟悉。
北斗七星,加上两颗隐星,也就是左辅右弼。
这是一副完整的北斗星图。
而显然,这星图并没有这么简单。
姜临尝试着灌注神识进去。
‘嗡……’
星辰之光闪耀了一瞬。
姜临的神思也沉浸了进去。
时间缓缓流逝。
等到姜临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一早。
“呼……”
姜临吐出一口长气,气若匹链一般,足足三尺有余,方才散去。
他只感觉神思前所未有的清晰,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充盈到了极点。
姜临低头看向手中的北斗星图,眸子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
“居然是这样的宝贝……”
姜临珍而重之的收起北斗星图,贴身放好。
现在还不是进一步研究这东西的时候。
姜临站起身来,离开了客房。
本想着去找微元道长告别,但寻摸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微元师叔的踪迹。
姜临也没有较真,与监院道兄说了一声之后,便离开了上清观。
青石路上,妙清早早的就在等待。
女冠穿一身简单无比的短打道袍,长发扎成马尾辫。
“道兄,跟你道别之后,我便要继续去历练了。”
妙清见了姜临,笑着摆摆手。
“好。”
姜临说道:“你有我的传讯符,若是遇到什么事,莫要与我客气。”
“放心吧。”
妙清笑嘻嘻的点点头。
姜临环顾四周,疑惑的问道:“刘居士和殿下呢?”
“她们两个早些时候进宫去了,也不知道去做什么。”
妙清挠挠头,眼神突然有些躲闪。
这三个丫头要瞒着自己搞事。
姜临一眼就看了出来,妙清属实不是能藏住事情的性子。
不过,姜临也不在意,只是点点头。
“此处北上,山高路远,道友珍重。”
闻言,妙清也正色拱手。
“道兄珍重。”
青石路上,竹林之间。
二人拱手道别,一往北,一走南。
第182章 归乡见闻
“小道爷,您这边坐。”
傍晚,一座茶楼内,小二殷勤的迎着一位青衣少年道人坐在了二楼的雅座上。
顺着这雅座的窗户往下看,正好能看到瘦西湖,湖泊之上,游弋着各色花船。
因为时间已经到了傍晚的缘故,有些花船已经点起了灯笼,形形色色,好不惹眼。
“多上些特色点心,荤素果品都要一些。”
青衣道人摸出一个小巧的,用油纸包着的小包裹放在桌子上,这油纸包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方方正正的“普洱”二字。
而后好奇的问道:“小二哥,虽说酒楼茶楼做的是迎来送往的生意,嘴甜一些是好事。”
“但,贫道尚未有双九之数,这一声小道爷可是担不起。”
小二闻言,一边撕开茶包泡茶,一边笑呵呵的说道:“小道爷第一次来我们这地界?”
“是第一次,这有何关联?”
“这俗话说,人到扬州老,船到瓜州小。”
小二哥笑着说道:“我们扬州人好礼貌,三四十岁便称老太爷,客官这般的年纪,老字不合适,可不就是小道爷?”
“原来如此,多谢小二哥解惑。”
青衣道人笑着点点头。
“小道爷太客气了,您慢用,果品一会就到。”
小二哥说着,躬身退下。
青衣道人喝了一口热茶,扭头看向了窗户外面的瘦西湖上花船。
“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本以为风景大差不差,未成想别有一番风味。”
姜临喃喃自语的感慨着。
没错,这青衣道人正是踏上返乡之路的姜临。
南下的这一路上,姜临都是御剑而行,一来是赶路快些,二来,也是为了熟悉尸狗飞剑。
只不过,这一路下来,一边御剑化作遁光,一边参悟天遁剑诀,实在是太过耗费精力。
走了一多半,实在是有些困乏,这才落脚在了扬州地界。
“距离杭州已经不远,今夜休息一晚,明早赶路。”
姜临心里想好了规划。
正此时,小二捧着一个大托盘上来,贴心的说:“小道爷初到我们扬州府,小的自作主张,一应特色都拣了一些。”
“左边这些,是最好现做现吃,右边这些,却能放一段时间。”
“小道爷若是吃不完,便先吃左边的,剩下的喊我打包就是。”
说着,小二将一众荤素茶点果品摆好,形形色色大半桌子,每一样都有一些。
“费心了。”
姜临笑着点点头,摸出一枚银角子,笑道:“剩下的,是给小二哥的辛苦费。”
“哎呦,多谢小道爷!”
小二顿时喜笑颜开,作揖退下。
姜临长出一口气,有些心疼。
虽然在走之前,当今的天子,曾经的秦王送来了不少的金银等物,足够姜临吃用几十年。
但姜临到底是从小养成了吝啬性子,花销稍微一大就难受。
不过该给的钱还是要给的。
“而且,这笔钱确实得省着点,等回了道观,还要扩建。”
姜临默默的算了一下修缮扩建道观的花费,心里真诚的感谢了一下秦王殿下。
以后紫微观的功德簿子上,秦王的名字高低得在第一位。
如果姜临准备搞这个的话。
姜临一边在心里计划着,一边扫荡着桌子上的各色茶点。
扬州的茶点精致,虽然量都不多,但架不住花样多。
足足喝了一壶茶,还有一些点心不曾下肚。
姜临也没有继续吃,喊来小二哥,打包了两个盘子大的油纸包,提着离开了茶楼。
若是酒楼,楼上便有房间可以住宿,但奈何这是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