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要祭祀的邪物,有某种底气可以吞掉两位福德正神地祇作为祭品!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
老龙王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姜临,眼神中带着丝丝恳切,很想从姜临口中听到第一个可能。
但让老龙王失望了。
姜临微微摇头,轻声说道:“做好最坏的打算,宋王的布局彻底展开,已经不远了。”
说着,姜临站起身来。
“贫道还有些事,这便先行告辞。”
“这段时间,老龙王最好一直待在龙宫,若有了变动,也好方便贫道策应。”
老龙王闻言,有些心不在焉的点点头。
姜临也理解,毕竟不管是谁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魂不守舍。
但现在,姜临没时间去安慰老龙王,反而还有一些更加伤人的话要说。
“老龙王,贫道需要你做饵。”
姜临没有迟疑,而是开诚布公,直接说道:“伱是宋王布局的最直接目标之一。”
“若宋王要动,恐怕对第一个动你。”
“在变动到来时,用你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撑住,时间越长越好。”
“这不是贫道的恳求,而是以北极驱邪院法师身份,给你的命令。”
说罢,不管老龙王脸上的阴晴变化,姜临迈步离开了静室。
但在走到门槛处时,停下脚步,微微侧身回头。
“若到了事不可为之时……贫道与你同去。”
老龙王抬起头,眼前只有空荡荡的门户,以及有些手足无措的敖润。
“父王……”
敖润不知道父王和姜临聊了什么,但也知道,绝对是大事,不然二人不会这般严肃。
“女儿,你现在立刻动身,去洞庭湖寻你姑姑,不管听到什么传言,都不要回来,除非为父给你传信,知道了吗?”
老龙王不等敖润开口,便甩袖道:“不管你如何想,这件事必须听为父的,没有任何商量!”
说罢,老龙王便离开了静室。
敖润有些呆滞的站在原地,一股无力感从心头升起。
但她却什么都做不了。
…………
离开了西湖之后,姜临朝着自家道观的方向缓缓走去。
他没有用任何的神通手段,就是一点点的赶路。
现在,姜临需要一些时间来捋清一切,同时做好心理准备。
毫无疑问,被敲山震虎的宋王会在近期发动布局,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
现在要拼的,就是双方的底子了。
姜临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
自己这边,有自己,白素贞,道济禅师,以及金山寺的那位。虽然道佛有些争端,但至少法海和道济不会在这种时候唱反调。
即便是道门之人,也从未否定佛门有大慈悲心的修者。
除此之外,还有城隍和老龙王,不过这两位本就是宋王布局的目标,不敢保证宋王会不会有什么手段去克制。
所以,暂时不列入可用战力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钟馗钟真君。
“说起来,我自己也算是半个凑数的。”
姜临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掌,苦笑一声。
跟白素贞和道济禅师以及法海比起来,自己的实力还是不够看。
至于宋王那边,摆在明面上的,只有宋王府的那些门客供奉,但傻子都知道,那些门客不是重点。
重点是宋王要祭祀的那个存在。
这才是这一场大变动的核心所在。
姜临知道自己这边的底气,宋王想必也知道。
而即便如此,宋王依旧要展开他的布局,要么是在赌,要么就是有更大的底气。
“宋王要祭祀的到底是什么?”
姜临心头想着,虽然宋王在暗姜临在明,但其实姜临心里并不是很慌。
抬起头,眼前是熟悉无比的紫微观。
姜临抬手推门,伴随着“吱呀”一声,入目,便是那威武的王灵官神像。
他深吸一口气,一丝不苟的行礼。
“弟子礼拜老师,祈望老师垂视。”
第72章 意像
姜临站在王灵官神像之前,拱手行礼。
而后,突然感觉到了一阵困意,姜临当即缓缓的盘坐了下来,闭上了眼睛。
上次是突然睡着之后才与王灵官见面。
这一次,是姜临主动配合。
所以这一次姜临的神思是清醒的,也看到了很多上次没有看到的东西。
姜临只感觉自己飘了起来,不,不是感觉,而是实实在在的飘了起来。
他低头一看,看到了“自己”的头顶。
还没来得及惊讶,姜临便感觉到自己对整个天地自然的感知都更加的清晰。
那种一种脱离樊笼,大自在,大逍遥的轻松感。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阵的空虚,就好像恐高症一样。
姜临心头生出了明悟。
这是他的阴神出窍了,没有了肉身隔离,对天地自然的感知自然更清晰。
但,肉身并非樊笼,而是渡世之舟,是人道根基。
所以,姜临才会生出空虚感。
没有了肉身,也就没有了那脚特实地的“踏实”。
“本来北帝法修到了阳神才能出窍,但既然有机会,就提前感受一下。”
姜临正神游天外,突闻王灵官那自带威严的声音。
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再一次身处孤岛,周遭依旧是数不清的各色雷霆。
而在眼前,则是魁梧无比的王灵官。
见姜临回神,王灵官继续说道:“想必你也感知到了,偶尔脱离肉身,对神魂有一定裨益,但长此以往乃是弊大于利。”
“汝虽已天曹留名,便是死后也能魂灵升神。但切记,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抛却肉身。”
“魂灵成神,与肉身成圣,区别之大,不可同日而语。”
姜临认认真真的听着,严肃的点头,说道:“弟子铭记于心。”
这就是正统正宗的好处了,每一步都会有长辈高屋建瓴给出建议,并且给予适当的帮助。
姜临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封神榜,但想来,王灵官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真灵上榜和肉身成圣的区别,真的很大。
王灵官含笑点头,而后问道:“神霄法修的如何了?”
姜临有些惭愧的说道:“入门之后,因杂事繁多,未曾多加修持,请老师责罚。”
“怨不得你。”
王灵官摇摇头,说道:“神霄法的根基虽有观想之法,但也有内丹精妙,修持北帝与天蓬二法之时,可一道修持,不会有问题。”
“是。”
这也是姜临之前担心的一个点,北帝法和天蓬法乃是一脉相承,一道修行不会有问题,但神霄法不一样,姜临也不敢随便尝试,如今有了王灵官之言,再无顾虑。
见姜临点头,王灵官便笑着上下打量他,过了一会后笑道:“不错,底子很稳,那一道仙炁被你完全炼化,老魏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老师您是说,那一道仙炁是魏天君亲自赐下?”
姜临闻言,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意味。
能被王灵官如此熟稔称呼,并平等对待的大神,姓魏的也就这一位了。
西台御史,检法行刑通访大使魏伯贤魏天君。镇酆都督察院。
这位大佬参与编撰了黑律,可以说是紫微大帝的亲信,奉紫微帝君敕命,掌黑律,坐酆都,领一众官将。凡酆都事,与法师叩令召酆都猛将,皆可申奏魏天君。
在某种意义上,这位大佬是三界第一位酆都黑律法师!
说是姜临这一法脉的祖师爷之一都不为过。
而姜临也是现在才知道,自己得到的那一道仙炁,居然是这位祖师亲自赐下。
“自然。”
王灵官戏谑道:“如今仍旧在人间行走的黑律法师,就伱一个独苗,老魏不盯着可不行。”
“不过,你也不要因此起轻浮心,老魏可不是什么有善心的人,就算你死在他面前,八成也只会得到一句:丢人。”
“他盯着你,也仅仅只是盯着你而已。”
姜临点点头,说道:“弟子明白。”
说实话,要不是王灵官这一番直白无比的话,他可能真的会有一点轻浮之心。
毕竟这可是祖师爷的亲自照临,放谁身上不激动?
“好了,说事。”
王灵官检查完了崽子的牙口以及发育情况之后,将话题放到了正事上。
“老师,那宋王要祭祀的,到底是什么邪祟?”
姜临闻言,也单刀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