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之上! 第136节

  如果连最低要求都达不到,就算把一身的符文知识传给他,那也是明珠蒙尘,还不如带进棺材呢。

  本来何西都已经放弃了传承之念,但谁料,高德在这时候出现了。

  对于这个学院强行塞给自己的学生,何西越是相处,越觉得喜欢。

  首先就是高德在符文学上的天赋之好,让他都不止一次为之惊叹。

  另外高德还是心思明透,不死板,许多东西一点就通,无论教他什么,他都能快速的理解,并且还能举一反三,完全不需要他多费心。

  最重要的事,品性极好,做事专注,耐得住寂寞,如此小的年纪却有一种沉稳之感。

  这让何西在庆幸的同时又是惋惜不已。

  庆幸是,自己在人生最后的关头,还能遇到这样一个学生。

  惋惜是,自己在人生最后的关头,才遇到这样一个学生。

  唐尼·厄瑟在幽寂的走廊里踱步走着,他的身影与面容都埋在了阴影当中,让人看不真切。

  他走得很慢,许久之后,才走出阴影。

  在阳光之下,可以清晰看到,唐尼·厄瑟那张永远保持着谦和有礼的面容,在此刻满是郁结之色,眼神中更是充满了不甘、愤怒、戾气,还有恶毒。

  他虽然在外一直表现得出都是彬彬有礼的贵族法师形象,但本质上其实是个心胸狭隘、戾气极重的人。

  别人只要稍有得罪他,他就会怀恨在心,想方设法地报复。

  为了学到何西所掌握的符文构装技术,他作为厄瑟家族的子弟,不惜“自降身份”,进入这个没落不知多久的符文系,并且在何西面前摆出恭恭敬敬的姿态。

  这么一演,就是好几年。

  如今,何西那一句淡淡的评价,彻底让唐尼·厄瑟破防了。

  “这死老头要什么没什么,堂堂三阶符文构装师混到如今这般程度,也算是奇葩了。”

  “如果我是三阶符文构装师,在西恩公国,我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哪还会窝在这破地方,被些阿猫阿狗排挤!”

  “就是个一无是处的老固执,也就身上那点符文知识还值得称道一二。”

  唐尼·厄瑟现在已经不恨高德了。

  一个小法师学徒而已,他根本看不上。

  他现在恨得是何西。

  恨何西的顽固不化,恨何西的有眼无珠,恨何西不肯传授符文构装知识给身为符文系首席学员的自己。

  厄瑟家族,即使在圣西恩城,也是首屈一指的大贵族。

  如此庞大的家族,当然不可能就他一个继承人。

  而他自认手中最大的筹码,便是自己在符文学上有一定天赋。

  如果能再进一步,跟着何西学到符文构装技术,借此他就有资格从继承人之一变为唯一继承人。

  毕竟符文构装,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现在,唐尼·厄瑟已经明白,这个被自己视为未来争取继承人之位最大的筹码已经行不通了。

  但是,他并不沮丧。

  刚刚在走廊的阴影中,他已经想好了一切。

  “既然活着的时候不肯将符文构装技术传授给我,那就等你死了,我自己去取。”

  唐尼·厄瑟的目光在此时变得无比阴毒,他心中郁积的怒火,正在熊熊燃烧着。

  高德并不清楚在自己离开后,符文工作间中发生的故事。

  他已经到达教室,正在上自己选修的《种族历史》课。

  授课导师菲莱在讲台上唾沫飞溅,激情昂扬:

  “偌大的法师位面,并不是只有我们人族一个原生种族……”

  “在泰拉大陆最大也是唯一的丛林地区,咏歌之森中,还栖息着精灵一族,他们擅长有关治疗、驯兽以及植物的法术精灵一族与树人族以及精怪一族共存.”

  “此外,还有游荡在世界各绝地,被视作超绝存在的龙族.据说在中庭大陆某些群岛上还存在着巨龙之巢,栖息着成族群数量的巨龙”

  “.”

  “即使是人族,除了人口最多,占据世界大部分面积的广义人族以外,也有着数个拥有奇异能力的不同分支,其中最出名的共四支。”

  “首先是位于诺兰大陆北境的冰裔一族与狼裔一族,前者以血脉中独有的冰元素法术而闻名;”

  “后者则通常被我们称为维京人,以最强大的蛮族战斗艺术以及独有的狂战法术而闻名。”

  “他们的法术可以点燃自己的血脉,赋予己身无与伦比的力量。”

  “还有就是位于泰拉大陆的太阳后裔,他们血脉中蕴含有太阳的力量,对土元素与火元素法术天生有着超绝的掌控力。”

  “最后就是现如今已经很少见,几乎要灭绝的龙裔。”

  “这四支分支,也是我们人族法师的起源。”

  “在许久以前,我们所处的位面,还未被称之为法师位面的时候,与另一个位面,也就是现如今被我们称为地脉的位面,发生了交汇,。”

  “位面交汇之处,出现了位面通道,即地脉,许多强大的地脉生物从中涌出。”

  “面对强大的地脉生物,人类当时还未掌握法术的力量,无比孱弱,被这些地脉生物当做猎物与食物对待,根本无力反抗。”

  “但也在两个位面交汇之后,法师位面上的魔法能量愈发富裕。”

  “在富裕魔法能量的滋养刺激下,我们人族之中有少部分个体,血脉之中的力量觉醒,这种力量,让他们无师自通,获得了法术的力量。”

  “相比法师,他们的施法能力非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源自内在的血统,天生就具备的。”

  “冰裔、狼裔、龙裔、太阳后裔的出现,让人族第一次有能力对抗地脉生物。”

  “但是这远远不够,毕竟这四裔的数量占据人族的比例实在太微不足道,对比地脉生物的数量更是不值一提。”

  “但是人类拥有智慧,在四裔的天生法术出现之后,先贤们通过对天生法术的研究,第一个通过后天学习而非血脉觉醒掌握法术的人出现了,然后这样的人就开始越来越多。”

  “我们将这些人称之为古代法师。”

  “在古代法师们不断增长的求知探索欲望与无穷智慧之下,他们创造出了全新知识概念,不断完善法术体系,人类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法师文明,直至现在。”

第175章 传承

  绿芽月,7日。

  高德成功在脑海中将冥想术的第11片花瓣也具现而出。

  此刻,他距离冥想术圆满完整的16瓣莲花,仅差最后5片。

  冥想术越到后期,提升所需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从具现9片花瓣到具现10片花瓣,高德用时是83天。

  而从10片花瓣到具现11片花瓣,即使以高德在冥想术上的修行天赋,也耗费了整整149天。

  这与他预测中的速度相差甚远。

  主要是,在此之前冥想术的进度提升时间从未有跨越如此之久的。

  相比上一回提升,这一回几乎翻了个倍。

  这么计算,最后五片花瓣要想全部具现而出,需要的时间可能要超过两年。

  高德隐隐感觉不合理。

  隔日,在《法师基础》课后,他就向授课导师请教了这个问题,同时也是适当透露自己的修行进度。

  相比所谓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除了不能装那一波外,其实好处更多。

  一是更能被人所接受、信任,二则是也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与窥探。

  “你修行的冥想术是学徒冥想术吧?”授课导师波维一不愧是老导师,高德只是提出自己的问题,他就一下子猜到问题所在了。

  高德点了点头。

  “每一门学徒阶段的冥想术都有一个瓶颈,只是各不相同。”

  “10片花瓣到11片花瓣,便是学徒冥想术修行的大瓶颈,在这个阶段,所有修行此法的人,都会卡上一段时间。”

  波维一耐心地解释道:“越过这个瓶颈,学徒冥想术修行效率就又会回到正轨了。”

  “不过这个东西,正常情况下,你开始修行的时候,教你这门冥想法的人就应该会跟你说的。”他奇怪地问道。

  “可能忘了吧。”高德想了想,回答道。

  当然不是忘了,在塞达法师眼里,他们这些学徒根本不可能活到冥想术修行遇到瓶颈,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跟他们交待这些

  “这都能忘,怎么不忘记吃饭呢!”波维一不满地锐评了一句塞达法师。

  符文工作间。

  “很好,”何西放下高德刚刚提交的符文图,称赞道:“这个阶段的学习,你已经全部完成了。”

  他看着眼前的得意弟子,经过这段时间的“出题”、“解题”,高德已经将复合符文所能做到的各种需求尽数掌握。

  按理来说,接下来就应该是进入符文师的正式学习内容。

  即通过复合符文,组成一个完成的魔法阵。

  但是高德的法师等级不过是二等法师学徒。

  “按理来说,接下来该开始教你如何绘制魔法阵了。”

  “但是.要想绘制出一个完整的一阶魔法阵,最低法师等级要求是一环法师。”何西缓缓开口道。

  高德一愣。

  这是他在此之前根本没想到的。

  因为不论是魔药师,还是炼金术士,亦或者其它职业,可都不会有这种限制。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何西问道。

  高德摇了摇头。

  “因为符文师绘制法阵,并不是简单地按着图纸画出法阵。”

  “绘制法阵与符文,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

  “如果单纯照着图纸去绘制法阵,那不是符文师,应该是称为抄绘师才对,并且,也不是做到一模一样的复刻,法阵就能成功,至于原因”

  高德想了想,想到了自己第一天看到的“符文六大基本规则”,一下子有了答案:

  “因为不同性质与面积的导魔材料,所具备的理论鲁棒值不同,所以同一个法阵,即使精准到一分一毫的误差没有,在两种不同的导魔材料上,都会出现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的情况。”

  “对。”何西用一种欣赏的目光看着高德。

  “所有的法阵母图,都只是一个范本,没有所谓的标准尺寸,它们甚至即使绘制在同一种导魔材料上,都会因为这种导魔材料面积不同,最后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局。”

  “所以符文师每一次绘制法阵,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而非旧法阵的复制。”

  “而要想做到这件事,符文师则必须掌握一种名叫“符文调率”的能力。”

  “通过符文调率,符文师依照导魔材料性质的不同、大小的差异,以及对法阵需求的不同,来调整组成法阵的符文构成、排列规律、位置还有连接方式,确认这些符文是否能组成法阵。”

  “通过符文调率,符文师才能感知到绘制在导魔材料上的符文阈值,是否超过了该导魔材料所能承受的阈值.也就是符文六大基本规则中所说的鲁棒值,并适时进行对应调整。”

首节 上一节 136/4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