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列车 第154节

第281章 去少林

  李秋水没有去管童姥,而是看向了王语嫣:“现在你是掌门,这灵鹫宫也便是你的东西了,乖孙女,你不会撵外婆走吧?”

  这种事以王语嫣的性格当然做不出来。

  李灼光此间事已了,也懒得去管他们逍遥派的爱恨情仇,径直带着其他人离去了。

  李秋水听见身后的动静,扭头一看,正好看见李灼光和他的同伴们走出大门,便有些疑惑地问王语嫣:“他怎么就走了?”

  王语嫣老实答道:“他来此本就是为了武功秘籍,得到秘籍后自然要离开了。”

  “你也别在灵鹫宫里待着了,赶紧追上去,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算是你最好的归宿了。”

  王语嫣什么都没说,只是不停地摇头。

  “唉!随你吧。”眼见着当事人都不肯,李秋水知道没戏了,接着她疑惑道:“而且刚才我就想问,他的武功奇高,而且还会许多法术,他为何会对我逍遥派的武功感兴趣。”

  另外两人也投来了询问的目光。

  王语嫣怯怯地答道:“好玩。”

  “什么?”*3

  王语嫣解释道:“我记得李叔叔说过……”

  李秋水打断道:“你为何叫他叔叔?”

  “她与父亲平辈论交,我自然要叫他叔叔。”

  “难怪你不愿,真是迂腐。算了,你接着说吧。”

  王语嫣接着说道:“我记得李叔叔说过,世间的武学于他而言就如玩具,自是越多越好。”

  “他安敢如此辱我师门!”知道真相的李秋水受不了了,但是无崖子与童姥却十分淡然。特别是童姥,她是见过李灼光那些夸张的手段的。

  当即,童姥打断道:“别嚎了,你来时看到那条上山的石路了吧?”

  李秋水当然看见了,不止看见了,还对那路的印象很深,以现在的工艺,即便是举全国之力,也很难修建这样一条路。但想到这事童姥的手笔,她就不太愿意夸赞:“呵,多年未见师姐,不曾想师姐却跑去研究石匠活去了。”

  “这可不是我的手笔,是那混小子做的。你要不猜猜看,他弄出这条石路,用了多久?”

  李秋水一怔,这李灼光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也不过数月光景,再加上这人会法术,那短时间内造出这条路,也就不是难事了。

  当即她猜到:“一个月?”

  童姥摇了摇头:“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这怎么可能?”

  “那日,我见他只是搓了搓手,这石路便凭空出现了。耗费一炷香的时间,也是因为他需要将路面弄得平整一些。所以,我们的武功于他而言,真的也就只是玩具而已。

  你要是想要去找他麻烦,你就自个儿去得了,不要扯着逍遥派的名头。”

  不提被震住的李秋水,又开始做起了王语嫣的思想工作。李灼光已将想要的武功秘籍收集完,就准备前往少林寺搞易筋经了。

  李灼光的行进路线根本未做任何隐瞒,当他走完一半路程时,所有人都知道了他要去往少林寺。而也就是在去少林寺的路上,他听到了几则消息。

  比如大宋官家开始重新启用王安石的新政,遭到了朝廷的一致反对,甚至还有些老臣就一直坐在御书房门外,劝戒官家收回成命。

  不过在威廉离队后,东京城内就开始发生怪事。那些反对新法最厉害的人,都先后遭了天谴。那些人每次都是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被一道雷给劈在了身上。

  一般情况下,被劈一次人就焦了。偶有命大的,挨了一次还没死,正躺在地上哀嚎,立马就有第二道雷落下来,送他归西。

  而且吊诡的时,有好几次,都是发生在人多的地方,但那天雷仿佛长了眼睛,除了挨劈的那个人,其他人绝不会收到也一点损伤。

  所以没用多少时间,天谴之说,甚嚣尘上。而有心人一总结,发现死的都是带头反对新政的人啊,反对的越厉害的,越先死。

  这种说法越传越广,到了后来,民间都认为王文公留下来的新政是德政、仁政,凡是反对的人,那便是奸臣。

  这个年代的人,一是迷信,二是对身后名看得很重。在这股风气的影响下,就算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也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反对新政了。

  还有就是乔峰,他虽然保住了自己父母的性命,但是玄苦还是死了。因为大理国公主一直更在乔峰身边游说他加入大理国,所以在玄苦死时,他的身边有重量级的认证,也就没有人非要说是他杀害了玄苦。

  玄苦死后,乔峰也确认了确实有人在针对他,他的父母只寻常人而已,他也不能无时无刻地将父母留在身边。于是他只能选择了加入大理国,而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将他的父母安顿在大理国的皇宫里。

  段正淳在与阿朱谈过后,知道自己这女儿早就看上了乔峰,自然就答应了下来。当乔三槐夫妇搬入大理皇宫后,果然有人趁着夜色找上门来。

  但是却被段誉与乔峰联手夹击。前有降龙掌,后有一阳指,即便来犯的人武功高强,也硬生生地挨了几下子才负伤逃走,估计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了。

  随着李灼光越来越接近少林寺,里面的和尚有些坐不住了。他们之前收到过段正淳与段正明的信函,知道李灼光所来何事。

  那李灼光自出道以来,无一败绩,不只是无一败绩,每次赢得都还很夸张,简直不像是人力可为。少林上下,可以称作是高手的,也就那几个,他们自问不是李灼光的对手,但是那《易筋经》又是少林的不传之秘,他们是真的不愿这样给出去。

  眼见着李灼光越来越近,玄慈将玄字辈的高僧都聚在了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方丈精舍中,方丈玄慈开口说道:“大家也已听说了,那圣愈灵修会的护法李灼光,不日就会造访本寺。他此行的目的,便是《易筋经》。”

  戒律院和龙树院首座玄寂接着说道:“听闻此人功力高绝,有起死回生之能。但为人喜怒无常,亦正亦邪。若我等应对稍有差池,恐有劫难。”

  “便是将《易筋经》交予他,又如何?”开口的是玄澄,他是玄慈的师兄,是少林两百年来武功最高之人。原著中扫地僧评价慕容复功力不足,评价乔峰功夫好俊,评价玄澄超凡脱俗。如果玄澄功力未失,那他的武功应该在乔峰之上。

  但由于修炼武功过于勤奋,积累的戾气没有及时疏通,导致走火入魔,一夜之间功力散尽。此后不再习武,潜心佛学。与原著中的鸠摩智一样,功力尽失后反而大彻大悟,终成一代高僧。

  他曾执着于武学,然后又放下了武学,在他的眼里,少林绝学都只是护道的手段,而不是道本身。所以即便是《易筋经》,他也不太看重。

  但是其他玄字辈的僧人,即便常年礼佛,也没有他这样的觉悟,所以自他开口后,无一人附和。

第282章 文斗

  不提众僧人如何决断,但是李灼光又不会停下脚步,该来的总会来。终究李灼光还是到了少室山的脚下。

  他也不是独自一人来的,随着他的行进,他的身后跟了越来越多的人。这年月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活动,就武林人士这样游手好闲的群体,听闻哪里有热闹看,必定要凑上前去。

  更何况当事人还是李灼光,这人似乎会一手神乎其神的法术,吐蕃人甚至视他如天神。

  一路走来,杀的人比寻常江湖人士一辈子杀的人都多,其中最多的就是丐帮弟子。

  但最后,丐帮不止不怪他,还对他感恩戴德。除了丐帮以外,死在他手上的,也大多是奸恶之徒。

  有传闻说他老早就觊觎少林寺的《易筋经》,一开始还有人信,但是时间久了,众人发现以此人的修为,哪还用得着《易筋经》。如果《易筋经》都能让这种人物觊觎,那少林寺的高僧,不得各个能降龙伏虎,脑后生光啊。

  但现如今,这人又摆明车马,欲往那少林寺走上一遭,那则快要被人遗忘的传闻,现在看起来又像是真的了。

  于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就跟着李灼光,一齐来到了少室山。

  刚至少林门前,就见到少林寺大门敞开,早已有披着袈裟的和尚代替知客僧候在了此处,见到李灼光前来,便口诵佛号,运足内力低呼道:“贵客至!”

  不多时,玄字辈的高僧,除了武功尽失的玄澄以及身死的玄苦,其他人都到了。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于李灼光到访这一事的看重。

  而李灼光想要的《易筋经》,此时就揣在方丈玄慈的怀里。虽然大家都一致认为,门派重宝,不能轻易予人,但苦于他们这边确实没有能与李灼光一较长短的高手。而那李灼光又是个心狠手辣的。

  为了不让少林寺这千年古刹生灵涂炭,便决定由少林寺方丈随身携带《易筋经》,众僧人尽力与对方周旋,如果事不可为,就将《易筋经》拱手送人吧。

  李灼光下马靠近,玄字辈高僧皆是口诵佛号。

  李灼光也懒得客套了,径直说道:“大和尚,我的目的大家都知道了。《易筋经》我势在必得,划下道来吧,文斗还是武斗。”

  众位僧人眼前一亮,有门儿,武斗是不可能武斗的,谁能斗得过这魔头。文斗好啊,斯文人动什么武。

  虽然大家心里怎么想,但是却不能输了气势。玄慈双手合十说道:“敢问武斗如何?”

  “武斗嘛,就是你们出人来和我比画,派多少随你,车轮还是一拥而上也随你。”李灼光此话一出,在场的武林人士无不哗然。

  虽然知道李灼光手段高强,但是现在他面对的可是少林,居然口出此狂言。就算少林常年修佛的和尚,此时也是愤怒异常。

  就连性情最为平和的玄寂也差点出言说要武斗,之所以没有说出口,是因为他被玄慈拦了下来。

  西方有一句谚语“神是不能流血的”,因为会流血,就意味着会受伤,只要会受伤那便总有办法将其打败。

  佛家也有“金刚不坏之身”的说法,如果好“坏了”那便不是“金刚之身”了。

  李灼光出道至今,无一败绩不说,也没有人能伤他一块油皮。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强,玄慈自然不愿用少林僧人的性命将之试探出来

  玄慈又说道:“敢问文斗如何?”

  李灼光笑道:“文斗就是只是简单地辩些佛学了,但我并未对此道有太深的钻研,比不过各位和尚。所以即便是要辩论,也只能是我来问,你们来答。

  我问三个问题,只要其中两个问题,你们答不出,或者答案不能让在场的众人服气,那便是你们输了。”

  这个看起来倒是简单,但是玄慈却心头生疑。既然此人对《易筋经》势在必得,那么如何会选择对于少林如此有利的比斗。

  但形势如此,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玄慈只能答道:“我等选文斗。”

  李灼光摇了摇头:“你们还不如选武斗呢。既然你为方丈,那便由你与我辩论吧。”

  玄慈心里感觉不对劲,但还是答应下来:“自无不可。”

  见着玄慈答应,李灼光开始发问了:“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这是僧人出家剃度时的十戒,玄慈当然不陌生,当即双手合十:“不能,但我所杀之人,皆是大奸大恶。”

  李灼光摆了摆手:“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嘛,这个我熟,但很可惜,你不配。”

  李灼光四下看了看,果然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看来都是收到了他的通知。李灼光招了招手,向着人群中喊道:“乔峰,还不快过来。”

  “什么?乔峰?!”

  “乔峰?那个丐帮前任帮主,他也来了?”

  “听说他因为身怀契丹血脉,所以自己辞去了帮主之位。”

  乔峰特意躲在了众人的身后,就是不想引起他人的注意。但被李灼光喝破了行踪,也不便躲藏便走了出来。

  李灼光看着他嘿嘿一笑道:“雁门关去过了吧?”

  乔峰面色沉重地点点头。

  “雁门关外的那块石碑也看到了?”

  乔峰本来还想问他是如何得知的,但想起自己调查身世,大理皇室提供了很大的助力,而这人又与大理皇室素来交好,知道那便不奇怪了。

  “方便在这里给大家说说,那块碑上写得啥吗?”

  虽然找到自己是契丹人的铁证,一度让乔峰迷茫,但他的性子本就极其豪迈,事无不可对人言。便当着众人的面,将碑文念了出来:“峰儿周岁,偕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盗,事出仓促,妻儿……为盗所害,余亦不欲再活人世。余授业恩师乃南朝汉人,余在师前曾立誓不杀汉人,岂知今日一杀十余,既愧且痛,死后亦无面目以见恩师矣。萧远山绝笔。”

  将碑文念了一遍后,乔峰环视四周,大声说道:“我爹是萧远山,我就是那个周岁的婴孩儿,我不是汉人乔峰,我是契丹人萧峰!

  三十年前,我爹娘回家探亲,被中原武林高手埋伏。只余我一人逃得性命,后被托付给少室山下三槐公收养。我于数日前证实此事,这次回大宋,只为讨个公道!”

  虽然早有传言,但此时本人承认,也使得众人震惊。何曾想,一直致力于抗击契丹的丐帮,居然被一个契丹人做了八年的帮主。

  汉人和契丹人之间的血海深仇,难以平复。众人想开口咒骂,但又想起那所谓的碑文,如果碑文为真,即便对方是契丹人,这也……

  李灼光继续火上浇油:“对了,忘了和大家说了,他爹萧远山,时任辽国萧皇后而今萧太后的珊军总教头,并且很得萧太后赏识。

  萧远山此人极其亲近大宋,他的师父是宋人,他的老婆也是宋人。他在位时,致力于宋辽睦邻修好,总是为两国和平极力奔走,每每辽道宗想要对大宋用兵,都是被他劝下来的。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契丹人大肆犯边,是不是从三十年前开始的。”

  这群蛋散埋伏人的时候背调都不做,还能指望他们了解契丹那边的信息?

  在场众人听到萧远山是什么人后,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破防了。

第283章 赢

  此时的玄慈混身颤抖,要说他是一个纯伪君子,也不尽然。当年雁门关所发生的事,他也一直很自责。但他的自责,是出于滥杀无辜的自责。

  如今听闻大宋边境生灵涂炭,皆是由此事而起,他更是万念俱灰。

  李灼光看向玄慈问道:“你刚才说什么来着?‘所杀之人,皆是大奸大恶’,萧峰,我告诉你,当年埋伏你爹娘的那队人马,他玄慈就是带头大哥。

首节 上一节 154/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