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武馆的学费太高,报名的都是县中有钱人家的孩子,对他们而言,改变生活的途径有很多种,并非一定要当兵。
但马家拳馆收费低廉,马致远为人和善,甚至秋收时,送一斤粮食,也能来马家拳馆练些时日的拳法,因此在马致远知会过后,马家拳的学徒们全都踊跃报名,早就想从军改变自身命运了。
不求银子,就说参军成了黑山卫的正卒,每个月都有一粒朝廷发放的益血丸呢!
凭着每月一粒的益血丸,到退伍的年岁,也能混个炼血出来。
炼血武者,在县城中便已经是有头脸的人物了。
望着面前的学徒们,马致远兴致高昂,大手一挥,高兴道:“好好好,老朽这就带你们,去投军!”
若是郑都头麾下亲兵里,能有十名自己的徒弟,自己在郑都头心里的分量应该都会更重一些。
如今这些边州兵荒马乱,流寇作乱、北戎南下,似郑都头这等英雄人物,是迟早要出头的,郑都头并无亲族,因此,与郑都头关系最亲近的就是同乡之谊了。
若是日后,自己的徒弟能出几个县令、县尉,马家也就能够光大了。
马致远在心中细细想着,他倒是不敢想什么从龙之功、开国功臣。
虽然心思活络,但马致远还看不出大周这危机四伏的景象。
他只想当个同乡之谊,想着郑均能够在大周朝廷里节节攀升,带着同乡们一起扶摇直上!
……
黑山县内,传闻涌动。
无论是当地的士绅大族,还是武馆打行。
郑钧的名声,再一次响彻了整个黑山县。
与之前那少年扬名,武道天骄的名声不同。
这一次,郑均的名声登堂入室、登峰造极!
成为了县城之中,人人敬畏的存在。
不少士绅心思活络,已经准备多番打听郑均有无娶妻纳妾,准备寻个关系了。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郑三郎,前途无量。
而这个被黑山县所有人敬畏的郑均郑三郎,此刻正披着大氅,端坐在兵马司内,手中握着一卷兵书,翻来覆去的看,爱不释手,态度极其认真。
之前的郑均,并没有觉得这兵书有多稀罕,只是草草看了两遍。
毕竟来此武道大世,郑均想着的从来都是一人敌万军,来去影无踪。
力量存在于自己的世界,军队的作用体现在哪儿?
就算能够结阵,但也有限制,行动缓慢,武道高手来去如影,结成军阵只能被动防守,无法主动出击,这样的情况郑均颇为不屑。
但现在,他悟了。
因为结阵之后,真的爽啊。
被别人结阵,当集体中的一员,自然不爽。
但别人给自己结阵,这种伟力聚集于己身的感觉,确实如同磕了药一般舒爽。
你是外罡又如何?
我大军结阵,你也不敢来碰我一个蓄气!
而郑均仔细翻阅了兵法,尤其是阵法篇之后,不由感叹万千:“创建阵法的真是人才!”
星斗阵,只不过是大周行伍里,最简单的一种阵法,也是最基础的阵法。
此外,还有骑兵冲阵的阵法、弓兵合阵的阵法……
各式各样,花样无穷。
但无论是什么阵法,最重要的还是在人身上。
首先,想要达成阵法,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拥有阵旗。
阵旗立于军中,日夜与这支军队一起操练,受该军旅的每个人血气、真气的交汇,可阵法通灵,互相通联。
第二,士卒训练。
不是说随便拉二十个武者就能结阵,最起码也要做到演练军阵形式,有攻有守,不至于乱走冲散了阵型,导致大家的真气溃散。
最好就是大家都修行的同一种功法,如此便是能够更加熟悉一些。
第三,主将强悍。
达成上述两点之后,最重要的还是主将。
主将的难度最大,毕竟每个人的真气、血气都是很杂乱的,虽然有阵旗立于身边,可以将这些真气串联在一起,但也需要主将以自己的真气来引导这些真气、血气,这才能统一调度。
有些统帅本事不足,就算结了阵,也无法将全军的真气、血气如臂使指,只能发挥十分之一乃至二十分之一的威能。
但有些统帅,真气磅礴浩瀚,能够统一调度指挥,无论是麾下有多少兵卒,全都能够调动起来。
这也就是名将与寻常将领的区别。
本朝神武皇帝、前朝虞太祖、前前朝的魏高祖都能指挥五十万人以上的军队,此为三者能够定鼎天下的关键所在。
而翻阅完了兵书之后,郑均却陷入了沉思。
“按照上面说的,我昨夜结阵,感觉有些奇怪啊。”
郑均在心里思索着,感觉自己昨夜的感悟有些和这兵书上说的连不上:“在统一指挥方面,我根本没觉得有什么难度,方一入阵,这五十人的血气瞬间就能被我掌控,施展起来,就好似真的属于我自己的一般,游刃有余、意犹未尽,根本没有耗费什么精力。”
这样的情况,与兵法上说的是完全不符。
在昨夜结阵之前,自己都没怎么认真训练阵法,只是勉强知道星斗阵的位置而已。
就如此,自己便能统御军队,斩出朝向孟闲的三刀。
难道……
我亦有成为世间名将的潜质?
郑均不由在心中升起了这样一个念头,感觉自己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天生名将’呢?
“或许只是昨夜人数不足的缘故,五十人对我而言是游刃有余,等人都齐了,组个大的试试。”
郑均在心中想着,不过想要组建三百人有些难。
毕竟有八十九个空饷被自己吃了。
自己顶多只能组建二百人的星斗阵来试试了。
而就在郑均钻研兵书之时,屋外走来一名县兵,入门后,便对郑均尊敬行礼道:“都头,第三伙伙长孙荣求见。”
“让他进来吧。”
郑均点了点头,一双眸子始终在兵书之中停留,并没有任何转移。
那孙荣,便是昨夜驻守的伙长。
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没有空饷的伙。
倒不是说孙荣不吃空饷,空饷下来之后是平分给全黑山卫的,只是这第三伙平日里驻守在县城之中,总要有点面子工程罢了。
不过总体来说,黑山卫军官的素质还算不错。
毕竟吃空饷这种操作,通常都是上面人既吃肉也喝汤,下面人该怎么着还怎么着,而黑山卫则是上面人吃肉底下人喝汤,在这比烂的军队里还算有些良心了。
“都头!”
孙荣踏步入内,对着郑均恭敬行礼。
他乃是炼血五次的武者,天赋还算不错,五次便已经要摸到了蓄气的门儿,再来两次或许就能踏入蓄气境,平日里在军中也是骄横,先前王都头在的时候,经常不拿王都头当回事儿。
但现在,他这头鬣狗遇到了猛虎,自然是吓软了腿,趴在地上,诚心归顺了。
他从未见过似郑均这种,盖世强者!
“起来吧。”
郑均将手中的兵书放下,对着孙荣点了点头,淡定的开口道:“孙伙长入座,此番前来,可是有要紧军情要报?”
“回禀都头,未见有军情禀报。”
孙荣先是拱手回答了郑均的问题之后,接着才道:“只不过咱们兵马司外来了不少民壮,说是要投军效力,所以特来问询一下您,您看……”
郑均闻言,顿感有些奇怪,当即开口道:“来问我有些越制了,怎么不去问蔡县尉?”
兵马司名义上的一把手,可是县尉蔡勋。
自己只是二把手以及前线指挥罢了。
各县的县兵只有在战争时期被召集起来,才遵循军中指令,可以由都头指挥,若是并无战争召集,则自然要听从县尉的。
而听了郑均的话,孙荣登时一怔,接着想了想,开口低声道:“蔡县尉,似乎有事……要出门,所以卑职便来询问大人了。”
军中,素来崇敬悍勇之士。
昨夜蔡勋的表现,有目共睹。
他们第三伙可是和蔡勋一起出营的,虽然没瞧见蔡勋被孟闲一剑击飞的景象,但也看到了蔡勋灰头土脸,在后方踟蹰不前,让他们上前和郑均汇合的样子。
反观郑均,直接入阵,统一指挥他们,砍了孟闲三刀,让他们全伙都能得朝廷赏赐!
他们已经好久都没有被一位像样的军事主官列阵调动过了!
若是当初围剿清水帮时,郑都头是当时的都头,怎么会死七十多个弟兄?
所以,孙荣得到了指令之后,第一时间就来寻郑均了,根本就没考虑蔡勋。
蔡勋?吉祥物而已。
我们郑都头杀这样的外罡,轻轻松松。
不过当郑均这么问了,孙荣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罢了,县尉那边我去与他说。”
郑均摆了摆手,并没有太过于纠结这个问题,而是站起身来,一边朝门外走去,一边对着孙荣说着:“既然乡亲们如此热情,那我便去瞧一瞧、看一看,看看我黑山县大好男儿!”
说罢,郑均便踏步而出。
孙荣见状,当即也跟上了郑均的步伐,想了想,便又试探的说道:“都头,那我去唤县尉、主簿二位大人过来?”
说罢,孙荣又小心翼翼的解释了一下:“按照惯例,征兵时需要有三位大员在场,咱们县现在,县令孟闲私通妖魔、县丞田镇远意图谋反、典史许恒死于非命……只有县尉、主簿和杨副都头了。”
听到孙荣这么说,郑均差点没绷住。
县令孟闲,死在自己手里。
县丞田镇远,被自己拿下。
典史许恒,自己连夜斩杀的。
这三人的死,好像都和自己有关系啊。
书名确定更改为《贷款武圣》了
其实本书武圣上面还有真君,不过贷款武圣比贷款真君读起来其实要顺口一些,所以就叫这个书名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