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他和那位崔氏的大公子只是见过两面而已。
之所以搭这个线,原因就是那位崔氏的大公子送给了他两千两银子。
两千两银子。
为了两千两银子,就敢把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推荐给我。
他的脑子里面装的是不是屎啊?”
李承乾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甚至重重的拍了一下椅把,猛的站了起来,面色愤然。
李云睿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挤出一丝笑容来,“或许,他是想帮你呢,他是你的侍读,总要为你着想,你也知道,崔氏现在帮着内库打理北边的生意,他帮你牵上这条线,让崔氏搭上你的关系,对你和崔氏都是有好处的。”
“对我有什么好处?”李承乾道,“内库是父皇的钱袋子,现在又由姑姑掌管,我有什么需求的话,一定会来找姑姑的,就像今日我来求姑姑帮我弄一件金丝软甲,姑姑难道会不答应吗?”
“那……那倒不会。”李云睿深吸一口气,笑容愈发的勉强起来,“不过这不一样的,崔氏帮着内库做生意,未来壮大是必然的,你和崔氏交好,将来也能获得一大助力。”
“那他更该死,
父皇登基才几年啊,春秋正盛,我们几个的年纪才多大,广织羽翼这种事情是现在能做的吗?您看朝中的衮衮诸公,朝廷重臣,哪个敢这么干?他爹是宰相都不敢,他才多大,就敢掺和这种事情?我早就跟他们说过,我的侍读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陪着我读书练武就行了,没有我的同意,对外任何事情都不得用东宫的名义,也不得打着东宫的旗号对外招惹是非。他倒好,人家给他银子,他就向我推荐,姑姑您说,这样的人我能留在身边吗?我敢留在身边吗?”
“这种不知天高地厚,肆意妄为的蠢货,今天他敢为了两千两银子和崔氏联络,明天他是不是敢借着我的名义拉起一支队伍造反呢?”
一番话说的李云睿张口结舌,在内间偷听的林珙更是面色煞白,浑身发软,差点没瘫倒在地上。
此时,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平复自己的心情,目光灼灼的盯着李云睿道,“也就是看在您的面子上,如果不是因为他是您推荐的,昨天晚上我就把他乱棍打死了。所以,姑姑,从今天开始,我不想再在东宫见到他,我的身边不留蠢货?”
第13章 上门
深宫,大内
明湖殿
庆帝一身黑色的便服,坐在高背大椅上,手指轻轻的敲击着面前的矮桌。
陈萍萍静静的坐在轮椅上,一言不发。
范建目光望向窗外,盯着那如镜子一般的湖面,仿佛在看什么令人难忘的美景。
刚当上宰相不久的林若甫功躬着身子,将尴尬的面容隐在大袖之后。
“林相。”突然,庆帝抬头,平静的看着林若甫,“你那个儿子,今年十八了吧?”
“是的,陛下,再过三个月就十九岁了。”
“早就该成亲了。”
此时的林若甫还没有十年后那般老辣,听了这话,额头上细密的冷汗渗出。
这件事情怎么说呢?
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如果李承乾再大个十岁的话,那么林珙的命肯定就保不住了。
诸皇子培植自己的势力,放在桌子底下,怎么斗都可以。
但是如果放到了桌面上,那么——
皇子的结果不得而知,但像林珙这样的出头鸟肯定是第一个死的。
“微臣立刻把他送回老家,再给他订门亲事,让他早点成亲。”
“呵呵呵。”庆帝仰头笑了起来,“我看,就多订几门吧,承乾说的不错,你们林家人丁单薄,想要壮大,还是要广纳姬妾才是,对了,你的年纪也不算大,可以再努力努力,回头,我让人送些美姬到你府上。”
“微臣不敢。”林若甫面色涨红,满脸狼狈。
“就这么说定了。”庆帝一槌定音,不给林若甫拒绝的机会。
林若甫不敢多言,这个话题,这件事情,到此结束。
“金丝软甲,你们听说过这东西吗?”庆帝将目光落到了陈萍萍和范建身上,这两人都负有监察天下的责任,手头上耳目众多。
范建摇了摇头,很老实的道,“微臣,以前曾在一些话本小说里看到过,不过从来没有听说过谁有这个东西。”
陈萍萍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东西原是话本小说里面会出现的,三处那帮人似乎也曾经仿制过,不过工序非常复杂,消耗也是极大的,造出来的效果强差人意,并没有话本小说里说的那么神奇,所以便放弃了。”
庆帝点点头,对于这金丝软甲的事情,他并不在意。
甚至对于李承乾向李云睿要金丝软甲的目的也不在意。
他在意的只是,李承乾的表现让他愈发有些看不懂。
这几年,以前的乖巧的,甚至有些怯懦的李承乾不见了。
现在的太子,给他一种滑溜溜的,无法着力的感觉。
“就算是想要找他的麻烦,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李承乾:废话,我都躺平了,你怎么找理由)
这样的太子看起来让他省心,可事实上却让他感觉到很不爽利
就算是想要敲打,也找不到敲打的理由
他不但是皇帝,还是大宗师,心思缜密,掌控欲极强。
可现在的李承乾表现的跟个泥鳅似的,滑不溜手,让人摸不清想法,掌控不住,这就难受了。
好在,他不只是一个儿子。
“听说,承泽近日又收了两个侍读?”
这个世界的背景,很像是中国的古代,但也仅仅只是相似而已,因为武道的存在,导致了许多的不同。
文武是分治了,但武者的地位远比中国古地位要高的多,文人集团对于这个世界的掌控力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甚至还稍逊于武者。
所以对于皇子的培养,也与李承乾印象中的中国古代有着细微的差别。
特别是在皇子的教育上,皇子也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像侍读这样的职位,除了皇帝安排的外,皇子的母亲如果有一定的后台势力的话,也会安排与自己家族亲近的人进来,除此之外,如果皇子看中了什么人,也可以直接安排,大臣也可以推荐。
侍读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到皇子的身边,陪皇子读书,可如果皇子不满意,也可以随时让人离开。
当然,如果皇子年纪太小的话,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这也是为什么李云睿想把林珙塞到李承乾的身边,除了征得皇帝的同意外,还要再找李承乾的原因。
如果李承乾不同意的话,即使他说通了庆帝最后也会煮成一锅夹生饭。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锅饭没有煮夹生了,而是被李承乾找了个由头,直接给倒了。
李承泽也是一样的,除了庆帝安排的人外,他的母族也安排了几个,而随着年纪渐大,交际圈子的扩大,自己也招了几个。
陈萍萍抬头望了一眼庆帝,“是收了两个新的侍读,一个叫谢必安,一个叫杨功臣。
谢必安出身陇州谢氏,谢氏是一个小家族,不过谢必安的姐姐是吏部右侍郎何成最受宠的小妾,通过他的关系进了京,武道资质极高,被二殿下看重。
杨功臣是京城伏虎武馆馆主杨大志的儿子,自幼便显现出极高的武道天赋,在京都中颇有名气。”
“这么说来,承泽的眼光不错?”
“二殿下一向很识人。”
“呵呵。”
庆帝发出几声意味不明的笑声,正欲再说什么的时候,殿口突的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内侍匆匆而来,站在殿外,与殿外站着的内侍小声的说着什么。
“发生了何事?进来说话。”庆帝微微皱眉,沉声问道。
匆匆赶来的内侍低着头,弯着腰,碎步来到殿前,跪下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去了监察院。”
“嗯?”
太子去了监察院。
听到这个消息,庆帝的眼睛轻轻的眯了起来,目光幽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萍萍、范建、林若甫三人也都是一怔。
监察院是什么地方?
那是一个独立于朝堂的机构,院长只对庆帝负责,是庆帝手中的利刃,是庆帝最重要的刀把子,甚至可以说是庆帝的禁孪。
除了庆帝,朝中臣子都对监察院避之如蛇蝎,太子怎么会去?
另外,太子去监察和这名内侍有何关系,为何这名内侍会来通报这件事情?
“启奏陛下,太子去了监察院,说是要找陈院长,见陈院长不在,太子便在监察院不走了,说是要等陈院长回去,监察院一处主管朱格不敢怠慢,派人前来通禀,今日正好奴婢当值,便让他在宫外候着了。”
这内侍也是宫中的老人了,对于规矩了解的比普通朝臣还透彻,因此几句话的工夫便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陈萍萍,承乾为了何事找你?”
“微臣不知。”陈萍萍一脸平静,“微臣与太子殿下平常素并无交往,也不知道太子为何要去监察院找臣。”
“那你便回去看看吧。”
“臣,遵旨。”
第14章 要好处
监察院,一处
李承乾坐在一张躺椅上摇啊摇啊摇。
一副悠闲的模样
一处的主管朱格垂手而立,面色发苦,心情复杂。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太子殿下会突然之间跑到监察院来,也很不理解。
还指名道姓要见陈院长。
难道这位太子殿下不知道监察院的性质吗?
不知道避讳吗?
就监察院这性质,就陈萍萍的身份,这是你一个皇子,能够随意接触的,即使是你是太子,
就这么公然大辣辣的跑到监察院来见一位陛下的孤臣,真把自己当孩子了?
你已经十二岁了啊!
“朱大人,你这是什么表情?难道孤家在这里碍了你的事不成?”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诸葛连忙道,“太子突然造访监察院,监察院准备仓促,恐有不妥帖之处,还望太子殿下见谅。”
李承乾斜眼看了一眼朱格,心里想着,也不知道现在这位一处的主管大人有没有投靠长公主?
当然,这和他都没什么关系,当下只是一笑,“朱大人,别在这里和我扯这些没用的,我今天也不是来找你的,我是找你们院长大人的。”
“今儿一早,院长大人奉诏入宫了”
“他早上入宫的,现在都已经下午了。他又不可能在宫中过夜,我在这里等他有何不可?还是说,你们不欢迎我?”
“不敢不敢。”朱格擦着额头的虚汗,抱拳道:“太子殿下言重了,微臣哪敢不欢迎太子,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