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第46节

  结婚的时候,户部是要掏钱的。

  哦,那个女子的爹就是户部侍郎啊!

  好,掏的更多。

  别想省。

  不过,现在范若若还太小了,一个十二岁的小萝莉而已,李承乾还没那么畜生。

  过两年再说。

  想想他娘长孙氏,十四岁嫁给——

  不对,串台了,不是这个李承乾。

  反正看中了就看中了,也跑不了。

  “这么说来的话,我要成范闲的妹夫了?”李承乾摸着下巴,思考了起来,“过两年,范闲还要成我的妹夫,这样算起来的话,应该叫换亲吧?”

  会不会太封建了?

  哦,现在这个世界就是封建社会,那没事了。

  想想在明春眼中拜见过自己的那些名门贵女们,李承乾选来选去,还是范若若最符合自己的审美,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人太小,还没长开,女大十八变嘛。

  柔嘉才十岁,来的都是小萝莉,现在还不一定显出来。

  不过,没关系。

  他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有了太子妃,还可以有侧妃嘛,以后老头子死了,他还能开后宫呢。

  正想的出奇时,心神陡然之间传来一阵悸动。

  “我这是,出生了?”李承乾心中一动,意识到自己第二元神进入的那个世界时间流速不慢,毕竟第二元神前几日刚刚进入这个世界的母胎,他也察觉到,那胎儿还没有发育完全,好在自己的第二元神死机了,这才顺利的投胎,怎么才几天就生了。

  不会是早产儿,或者弱智吧?

  李承乾一头黑线,沉下心来,与自己的第二元神联络起来。

  “上次还不觉得,要联结已经处于一个世界的第二元神,比联结在虚空中的第二元神难多了,看来要等第二元神复苏以后,才能轻松一点。”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他才叹息一声,挣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的思索。

  隔着一个世界,沟通已经死机的第二元神十分的吃力,还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不过,大概计算了一下,那个世界与现在这个世界的时间流速是不一致的,大约是一比五,在这里过一天,那个世界便过了五天,这样的时间差,难道是因为世界的等级比这个世界低么?那是什么鬼世界?”

  刚刚他已经尽全力沟通那个世界了,可惜,第二元神刚刚出生,他只能稍稍确定一下那个世界的大致时间流速,然后,便被那个世界的抑制力排挤出去了,现在,也只能等第二元神复苏之后再联系了,也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呢。

  想到这里,他暗叹一口气,这种事情,急不来的。

  “殿下,陛下临湖殿传召。”

  屋外,传来毛齐五的声音。

  “这个时候叫我?”

  李承乾抬头看了一眼窗外,已是黄昏时分。

  “老头子请我吃晚饭吗?”

  ※※※

  宫内,临湖殿

  庆帝看着手中的奏折,面色沉凝,神色不愉。

  殿中除了陈萍萍和范建之外,还有林若甫与二皇子李承泽两人。

  陈萍萍和范建两人面色淡然,林若甫则皱着眉头,至于二皇子李承泽,眼中流露出好奇之色,似乎还不清楚为什么庆帝今天把他招来的目的。

  “承乾呢,怎么还不来。”庆帝将手中的奏折翻到最后一页,彻底扔到一边,忽然抬头问道。

  “陛下,已经去传召了,应该一会儿就到了。”陈萍萍道,话音刚落,李承乾便坐着轮椅出现在殿前。

  庆帝看了一眼李承乾,目光落到他屁股下头的轮椅上,有一种把那玩意儿砸烂的冲动。

  “见过父皇,不知父皇相召,有何吩咐。”坐着轮椅来到殿中,李承乾行了一礼。

  “看看吧。”庆帝拿起一边的奏折,扔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奏折,翻看过来。

  少倾,他的眉头紧皱,过了好一会儿,方才道,“关我什么事?”

  庆帝被他一句话气的差点跳起来,不由呵斥道,“你是太子,这朝廷的事情都和你有关。”

  “盐政就是个粪坑,自晒盐法出来之后,盐法就该改的,可是您没改,现在搞出这么一个烂摊子,您想怎么收拾?”李承乾挑着眉头道,“教坊司案刚刚结束,朝堂正是需要稳定的时候,现在不宜再掀起大案了。”

  “这么说,都是朕的错了?”

  “当然不是,父皇怎么会有错呢?您日理万机,那么多的事情,一件一件的谁管的过来呢?错的是当时的朝堂臣工,一个个的尸位素餐,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看不出来,不能给您察漏补缺,是他们的问题。”李承乾微笑道。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朕的巡盐御史难道就白死了?”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您真的要问我的意见,那就交给姑姑。”李承乾道。

  “什么?”庆帝也好,其他几人也罢,都愣了一下,诧异的看着李承乾。

  这可是盐政,国家的经济命脉之所在,关系到的是大庆的税收,财政,怎么能交给长公主呢?

  “巡盐御史被刺身亡,无外乎是侵犯了那些盐道官员和盐商的利益罢了,要追凶很简单,杀一批盐官和盐商,查都不要查,把那帮人排成一排,隔一个杀一个,绝不会有冤枉的,朝廷借此还能捞一笔,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过几年,该收不上来的,还收不上来,您说是不是?”

  庆帝眉头紧皱,他愁的就是这个,历朝历代,盐政都是一个大问题,本着朝政稳定的想法,他并没有对这一块动手的意思,只是今年的盐税比去年少了三成,他便派了个巡盐御史,说实在的,他真的没想做什么,只是想把盐政的缺口堵上罢了。

  谁能想到,这巡盐御史只上了一道密折便被刺身亡了,而密折上的内容无外乎是盐道官员勾连盐商,上下齐手,掏空盐税的内容罢了。

  这怎么就一下子被刺了呢?

  他有些想不通,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这才有了这一次的临湖殿议证。

  正好最近这段日子,李承乾这个太子开始上朝了,而且似乎有意展现自己的能力,不管是教坊司案还是明春园的刺杀,都让人惊爆眼球,所以便将他叫到临湖殿来问政。

  结果不是这样,他让李承乾看御史被刺案,李承乾却直接略过了刺杀案,一杆直接捅到了盐政,还提出了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法子。

  说你是有大局观,高瞻远瞩呢,还是说你唯恐天下不乱呢?

  当下便冷笑道,“杀一批,你以为是朝廷是过家家呢,没有证据,就随便乱杀人?如果杀了人,真凶却跑了,如何交待?”

  “查案的事情,有大理寺,有监察院,那里都是专业人士,我是帮不了忙的,陈院长,你的眼线遍布天下,想来现在应该有线索了吧?”

  陈萍萍看了李承乾一眼道,“凶手已经锁定了,背后的人已经抓了几家,但银子不见了。”

  “那就是你失职。”李承乾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抬头道,“父皇,儿臣又不是神探,这种事情儿臣帮不上忙,不过盐政这块,的确是需要清理一下了,现在的盐政积重难返,主要是里面的利益太大了,让那帮人敢于铤而走险,把权限给内库,利用内库的渠道,以大量的低价盐冲击市场,让盐政无利可图,事情也就解决了。”

  “万万不可。”一旁的范建吓了一跳,他是户部侍郎,在事实上总理一国财政,这要是真的照李承乾这么搞,户部喝西北风去呀。

  “父皇您看,奸臣自己跳出来了,连户部侍郎都是这条利益链中的一环。”李承乾看了一眼范建,微笑起来,“用正常的手段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您要是真的有决心向盐政动手,就得剑走偏锋,把锅砸了,然后再支一口。”

  范建:“…”

第68章 署理盐政

  “承乾,不要胡说。”

  看到范建被李承乾打上了奸臣的标签,庆帝亦十分无语。

  “范卿的意思是,若是盐政垮了,朝廷的财政就会出问题。”

  “朝廷财政出问题就说明户部无能。”李承乾翻了个白眼。

  在他眼中,满朝都是他的打工仔,公司干不好,全是你们这帮打工仔的错,能力不足,不去找自身的原因,反而跑到殿中来找董事长想办法,那我养你们做什么?

  饶是范建老奸巨滑,也被李承乾一句话说的心头一堵。

  话说,天下谁不知道我范建范老爷是理财小能手,如今庆国如此的繁荣,至少有我三成的功劳,你倒好,一句无能就把我打发了。

  再说了,这是我的事情吗?

  这是监察院的事情,这是大理寺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们是在这里讨论巡盐御使被刺案,我是苦主,谁特么在这里和你讨论盐政了?

  李承乾当然不想和他们讨论什么凶案,特么的追凶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我太子来管了?我身为太子,未来的皇帝,自然是要将目光放在整个朝堂,放在庆国的大局上。

  盐政是个粪坑,但同样亦是关系到天下的稳定,毕竟盐这个东西是生存的必需品,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现在的庆国看起来是个盛世,但盐的价格其实并不低,百姓的负担很重,这不好。

  在李承乾看来,现在的盐政是必须要改革的,而改革的保证就是柳轻眉弄出来的新式晒盐法。

  不得不说,叶轻眉不愧是理工科的高材生,给这个世界上带来了许多变化,新式晒盐法便是其一,大大的提高了盐的提炼效率和生产规模。

  只可惜,在这个世界,生产力并没有决定生产关系,反而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限制了先进的生产力。

  像这样的例子,在大庆并不少。

  叶轻眉的到来,让这个原本纯粹的封建王朝变成了一个缝合怪。

  这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

  如果能够理顺生产关系,让其适配一部分生产力的发展,大庆的国力必然会迎来一次腾飞。

  但李承乾不想费这个力气。

  这种事情一听就极其麻烦,费时费力费心神。

  他要当乾隆,不要当雍正。

  这是核心思想,不能变。

  所以

  父皇啊!

  您一定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努力发展大庆的生产力,留给我来糟蹋!

  您一定要努力啊!

  “够了。”庆帝实在是受不了李承乾这种态度,猛的一拍面前的御案,“监察院负责处置凶案,盐政的事情,由你来处理。”

  “我?”李承乾一脸懵逼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让我处理盐政?

  “你是太子,年纪也不小了,该学一学如何理政了,这一次,借这个机会,正好锻炼一下。”

  不是,我是来当少爷的!你让我当炮台?

  “还有,下次你再坐着轮椅上朝,我就把他砸了。”看到李承乾一脸不情愿的模样,庆帝又恶狠狠的加了一句。

  “什么?”

  这话说的。

  殿中,除了李承乾之外,其他四人都一脸惊愕的抬起头,望向坐在轮椅上的李承乾。

  要说庆国人对这位太子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就两个字,残废。

  而李承乾天天坐着个轮椅晃来晃去,搞的所有人都以为他的腿真的废了,谁能想到,一个健全的太子,竟然会天天坐轮椅上朝呢?

  他是怎么想的。

  “太,太子,你的腿,腿好了?”

首节 上一节 46/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