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阐教,我是申公豹 第49节

  “不错,你二人既然表现的如此之好,我便各赐你们一枚黄中李果。”

  两个童子闻言,真是心花怒放。

  “你二人莫要高兴,若是贪吃了此果,反而会揠苗助长,于修行不利。”

  “申师叔放心,我等可先收下此果,来日再向玄都大师伯求得一份造化玲珑丹。”

  造化玲珑丹能够以先天造化之力逆转生灵的根脚,有了这样的丹药,两个童儿自然好服用黄中李果。

  “玄都虽是三教大师兄,但他与我等毕竟属于两教,你二人平白去麻烦他反是不美。”

  “我再给你们两颗果儿,就当是求丹的报酬,也劳驾你二人帮我洞中的黑虎、白鹤也求来一枚人教宝丹。”

  “好好好。”二童当即接过四枚果儿。

  当下,那玄都大法师由于尚未得到人族气运的垂青,因此修为不高。

  也由于他是后天人族根脚的缘故,便是再怎么认真修行,修为也无法快速提升。

  只有等“人族大劫”之后,洪荒中的先天人族几乎灭绝,人族的气运才会凝聚到后天第一人(玄都)身上。

  到了那时,玄都的修为才能一日千里,快速成就“大法师”之名。

  因此,如今只有太乙金仙修为的玄都,他就只能在首阳山玄都洞内练练心、炼炼丹。

  ...

  来了一趟白鹤洞,申公豹便去了四枚黄中李果。

  加上预留给自己洞内黑虎、白鹤二人的两枚,他就还有三枚可用了。

  因此,申公豹当即就前往了麒麟崖。

  麒麟崖前风景依旧。

  对于申公豹的到来,四不相毫不意外。

  对于申公豹送上来的黄中李果,四不相也当即收下。

  “我在圣人气运的帮助下,身上业力尽消,唯有因果尚在,有了这两枚果儿,我也能早日恢复昔日修为。”

  “前次昆仑大会,你表现不错,我也不再多言。”

  “我如今身为洪荒瑞兽,能够感觉到你身上气运昌隆、福缘深厚,你若得空可往洪荒四地走走。”

  “不过机缘一事不可强求,能遇到最好,不能遇到也不要心忧。”

  “弟子省得。”

  见到申公豹如此态度,四不相很是满意。

  “有一点你要注意,洪荒五方大陆,你四处皆可前往,唯有西方一地,与你不合。”

  “你生来有因果之道伴生,而那西方教的准提圣人也在强修因果之道。”

  “你若去了西方地界,只怕要横生波澜。”.

059 出发汤谷,路遇十山

  小有清虚天,丹心赤城洞。

  回到道场中后,申公豹不急于闭关,而是先仔细思量起来。

  “时来天地皆用力,势去英雄不自由!”

  身在洪荒,一味地修行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昔日的玄龟一族就是例子,在那场“龙汉祖劫”中,那玄龟老祖不争不夺,奈何遇到了必争必抢的龙族。

  最后偌大的玄龟一族都成了龙族的附庸。

  因此,完全可以说是成也气运,败也气运.

  若想能于洪荒中有所成就,那就得把握天机,明悟量劫,看清局势。

  眼下自己由于在人族中有所插手,这才有~了些功德在身。

  但是这份功德并不足以支撑自己成道,能够成就大-罗金仙便是极限了。

  只要哪日自己身上的功德被消耗干净了,那自己在悟道一途上必定会充满坎坷。

  这和一个人的悟性无关,乃是天道意志对洪荒生灵的限制。

  人大大不过地,地大大不过天,正是此理。

  因此,他若想将修为涉及到混元金仙领域,那他就必须做的更多。

  多做大功德之事。

  多得镇压气运之宝。

  如此,他才能保证身上的气运昌隆。

  功德在身,则悟性通透;气运稳固,则福缘广博。

  二者兼顾,他才能步步精进。

  你没看到盘古三清即使是有一份开天功德在身,但也一样要争夺众生气运么?

  想到此处,申公豹便是坐不住了。

  眼下自己看似风光,但他日量劫一来,若是实力不够,则还是要元归黄土,灵归苍天,成为洪荒天地发展的养料。

  “罢了,我就先去东海一趟,去汤谷仙岛上取来丙火之物,再顺便看看人族的机遇。”

  ...

  这次东行,一为寻宝,二为机缘,三为博闻强识,增长见识。

玐移驷厩林 仐崎汣玐

  前二者是外物,不可强求;

  后一者属于内在,不可或缺。

  外物随缘,内在靠积累。

  道靠悟而识靠累。

  要想提高自身悟性,就得先提升心性;

  要想心性得到提升,就得有广闻博见;

  要想有博见在身,就得见识大千世界、拥有万千机缘。

  后世有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物质决定意识”皆是此理。

  既然是增长见识,那申公豹自然是定好了路线。

  他要趁着这段安宁的时间一路走,一路看。

  没错!

  就是走!

  申公豹心有成算,路径早就想好。

  当然,他也不是毫无目的走,而是有规划在胸。

  出了昆仑地界后,他先不腾云,暂缓驾雾,就靠着一双脚行走在洪荒的各个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当中。

  山者,形势蜿蜒磅且礴,奇奇怪怪色苍苍。

  因静而有常,故可与那仁者同寿。

  水者,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因动而不括,故可与那智者同乐。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每跋一山,他能看山之厚重;

  每涉一水,他能看水之磅礴。

  当然!

  申公豹虽然是在一步步行走,但并不是后天生灵所理解的一步步。

  道经有载:洪荒之大,南北相距二十三万三千零五十七亿亿里远。

  东西亦相距二十三万三千零五十七亿亿里。

  穿心一往,有三十五万六千九百七十一亿亿里宽。

  单单是这洪荒东大陆,也有七万七千余亿亿里宽。

  因此,申公豹若真是一步步地靠着双脚来走,只怕猴年马月都走不出昆仑地界。

  故而,申公豹每步跨出,都是千里之远。

  一步之间,千里河山,他尽收眼底。

  这是太乙金仙才能有的能力,这是玄门五窍神通才能达到的成就。

  山中生灵,山中风景,大到峦岳,小到尘埃,他都刹那间收入眼底。

  故而他看的极多,看的极广。

  诚可谓:涤虑洗心皈正觉,餐风宿水东方行。

  一年好景君都见,最美人间逍遥行。

  何为道心逍遥?

  路遇山涧溪流,他得以洗尽铅华,道心在此找到了最初的清澈。

  驻足瀑布飞溅,他借之洗净尘烦,道心在此找到了激荡的时光。

  激起水面涟漪,他得以观摩本我,道心在此找到了宁静的岁月。

  林间鸟鸣,悠扬深邃,晨曲牧歌,指引道心清净。

  繁星点点,夜空如幕,星辰海中,指引道心安宁。

0 ····求鲜花····· ···

  绿叶轻拂,微风送爽,一缕清风,是道在呼吸。

  山峦如黛,雾气如丝,一道朝阳,是道在馈赠。

  云卷云舒,峰回路转,每一步踏过,都是见识的一次增长。

  山高水长,行者无疆,每一次跋涉,都是道心的一次历练。

  日月轮回,花开花落,岁月如歌,这让申公豹感受到了道起道落。

  黑白交替,斗转星移,时间如水,这让申公豹感受到了时去时往。

  申公豹这一走就是一万整年。

首节 上一节 49/1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