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184节

  抽取到的宝物完全呈现在了朱应的眼前。

  “这一次运气似乎还不差。”

  朱应心中暗自思忖,露出了笑容。

  “入了品的武技,虽然威力不算太大,但这玩意是审讯的好帮手,分筋挫骨手!光听名字就知道足可让人痛苦万分。”

  想到这里。

  朱应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这武技在合适场景下发挥作用的画面。

  审讯!

  折磨!

  “打火石,倒也是行军必备。”

  “在野外环境中,这可是生火的关键,无限次的放在储物空间,以后不用担心火种问题了。”

  对第二个宝箱开出的,朱应轻轻点头,也是十分满意。

  “高产水稻!以后肯定用得到。”

  “民以食为天。”

  “无论哪个时代,粮食才是真正的关键。”

  朱应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对未来的规划又多了几分底气。

  “不错。”

  对于这一次三个宝箱所得,朱应自然是非常满意。

  比上一次八个宝箱开启都让朱应感到满足。

  “提取【分筋挫骨手】!”

  朱应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提取武技,准备开始修炼。

  如今战事已定,通过一年多的残酷战场历练,朱应将自身全属性提升到了五千。

  然而,朱应心里清楚,往后提升可没有那么容易了。

  随着朱应属性越高,在战场杀敌后捡取的属性也越来越少。

  毕竟这就好比打怪升级,自己等级越高,斩杀普通的小怪所获得的经验也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往后自身修炼也必须要提上日程,成为提升实力的关键途径。

  ……

  翌日!

  仍旧是白雪覆盖了整个辽阳城,给这座历经战火的城市披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将鲜血遮盖了,似乎一切都得以平息。

  原太尉府,如今已成为冯胜的临时府邸。

  府邸内外皆是戒备森严,冯胜的亲卫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整齐地站立在府门两侧,宛如两排坚固的卫士,在府邸内也是如此。

  不同于往常的军议,指挥佥事之上的将领皆可至,参与议事。

  而今日却只有指挥使之上的将领到场。

  府邸内的议事殿宽敞而庄重,只是摆放了几张椅子,如今都已经坐了人。

  冯胜身披红色披风,身着华袍,端坐在主位之上。

  傅友德和蓝玉分左右落座。

  然后便是常茂、胡海、王弼、张玉他们,众人正襟危坐。

  虽然只是少数的几个将领,但每一个身上都有着一种无言的肃杀之气,让整个大殿内都充斥着严肃而压抑的气息。

  朱应如今成了大宁边军指挥使,辽东战场之上,大宁边军立功不少,事关这整编之任,朱应自然也是到场的。

  此番朱应也是披着披风,身着红色披风,坐在了左侧的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右边则是张玉。

  “诸位将军。”

  冯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议事殿内的寂静。

  “废话,吾不多言了。”

  “十八万多降卒,如何整编?如何让这些降卒乖乖为我大明所用?如何让这些降卒不会降而复叛?”

  “诸位将军,畅所欲言吧!”

  冯胜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众将,直接了当的话传开。

  如今的情况十分棘手,降卒数量如此之多,走常规的整编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

  “大将军。”

  傅友德率先站起身来,抱拳行礼,声音沉稳:“皇上旨意要整编三卫,以一卫五万兵力,那就是要整编十五万。”

  “以末将之见,第一步自然是要将这些降卒之中的孱弱降卒全部清除,贬为奴隶,交给地方官府去。”

  “这些孱弱之人留在军中,不仅耗费粮草,还可能影响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傅友德一边说着,也是在看着冯胜的神情。

  “第二步,在军中择选足够多的精锐将士,在这整编三卫内担任军官,这些降卒不可有人为军官,自百户以上,必须由我大明将士担任。”

  “如此一来,才能确保军队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傅友德的话语条理清晰,充满了多年未将的果断。

  听到这。

  冯胜赞同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认可的神色:“这两步是必然的,如若让这些降卒还继续统兵,那必有乱象。”

  “军队的稳定关乎大明的安危,容不得半点马虎。”

  “特别这还是降卒整编,自然是要牢牢掌控。”

  “可是……”

  冯胜面带沉思之色。

  持续片刻后。

  他又缓缓开口:“这些降卒如若没有威望高的元将震慑,他们或许不会那般老实。”

  “那些收降的元将,能用的还是要用。”

  “以夷制夷,这可是我汉家数千年来的经验。”

  冯胜的声音透出了一种独属于汉家战将的自豪来。

  “大将军。”

  蓝玉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大声道:“整编元将效力,他们不可为正,只能为副,而且不具备调兵之权,只有辅助之权。”

  “哪怕日后整编之后,也必须对他们加大防范。”

  “这些降卒毕竟曾经是敌人,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降卒,对于这些元人,蓝玉的眼神中透露出浓浓的警惕和不信任,对待这些降卒,他并没有什么好态度。

  如若不是皇命难违,蓝玉甚至都想直接开启屠戮了。

  毕竟如今这些降卒每日消耗的粮食都不少了,哪怕如今大明国库充盈,但在九个多月的战事下也被消耗了不少,平白养了这么多降卒,在蓝玉看来就是一种浪费。

  “这个自然。”

  冯胜点了点头,眼中也透出了一种警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毕竟北元还存在,这些降卒可用,但也必须防。”

  “我大明必然是我汉家族群为主导,无论是官府还是军队,都是如此。这是我大明的根本,不容任何人动摇。”

  此间的话语,不仅仅是冯胜所言,更是当今皇上曾经所言,大明的威严与不可侵犯,如今大明所代表的就是汉家族群。

  紧随着。

  “大将军,末将觉得……”

  胡海、王弼等淮西将领也是纷纷站起身来,抱拳行礼,开口提议。

  每一个人都是积极的提出了意见。

  如若论政务治理,这些淮西将领们自然是没有那般能力,但是在军队整编,军队治理上,他们自然都是有着属于他们的独特见解的。

  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议事殿内回荡,纷纷提出各自的想法来。

  殿内淮西众将出声不断。

  冯胜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微微点头,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与将领们进行探讨。

  当然。

  冯胜身边亲卫统领将众将所提有用的整编之法详细记录下来。

  这时。

  随着殿内众将都逐渐停了下来,议事殿内恢复了片刻的安静。冯胜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一直没有出声的朱应身上。

  “朱将军。”

  冯胜的声音温和而充满期待:“对于整编,你有何看法?”

  冯胜看向朱应,眼中闪烁着一丝期待之色。

  显然,朱应在战场上那般出彩,完全不是朱应这个年龄能够做到的,冯胜也想要听听朱应有什么其他见地,说不定能为这棘手的整编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敢问大将军。”朱应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声音洪亮问道:“这三卫组建之后,是驻守在辽东还是如何?”

  朱应抬起头,紧紧地盯着冯胜,等待着答案。

  “驻守之事,还需皇上定夺。”

  冯胜出声回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确定。

  “末将的确是有一些见地。”

  朱应微微皱起眉头,陷入短暂的沉思后,继而缓缓说道:“辽东府之地,人口不少,其中蒙古人也不少。”

  “如若让三卫全部驻守在辽东,不妥。”

  “毕竟大将军还有麾下十几万的大军迟早会离开辽东,不会一直驻守。”

  “在整编之初,必须要将三卫的驻扎地确定好,不能让三卫驻守一个地方,整编三卫驻守之地必须尽可能分开。”

  “而且,三卫驻守之地,有关于他们的粮草必须严格把控,这三卫整编军队只能有不超过五日的粮草,逐步运输,确保军队不失。”

  朱应的话,条理清晰,更是加强了对降卒整编三卫的防范,非常之谨慎,不仅让三卫分开,而且还从食物上控制。

  毕竟。

  事关这三卫整编,朱应自然也是要慎重对待,此番所讲的建议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这三卫自然是不能驻扎在一起。”

  冯胜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一点是必然。至于你所说控制三卫粮食,这的确也可行。”

首节 上一节 184/2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