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196节

  唯有林福,头皮一阵发麻,脸色微微发白。

  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自家少爷动手杀人,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寒意。

  也让他明白自己少爷这一年多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受了多少苦难才会有如此镇定。

  “刘磊,安排几个人打扫一下,尸体直接丢到乱葬岗去。”

  朱应沉声道,声音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刚刚发生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是!”

  刘磊恭敬领命,一挥手,两个亲卫迅速上前,抬起李涛的尸体向外走去,尸体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

  随后又有几个亲卫进来,拿着扫帚和水桶,开始仔细清理大堂内的血迹。

  “少爷,就是此人将您坑害到了大宁军中?”

  林福走到朱应身边,脸色难看地问道。

  他并非因为朱应杀了此人而感到不适,而是一想到自家少爷被此人所害,心中便充满了愤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

  “他不过是个被人收买的棋子罢了。”

  朱应神色极冷,沉声道:“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沈家,等把沈家给解决了,那才是真正的复仇。”

  “少爷,沈家虽是商贾,可他家财万贯,号称富可敌国,在朝廷与官府中必然有不少人与其勾结。”

  “他日向沈家复仇是必然之事,但少爷也务必慎重小心。”林福一脸严肃,言辞恳切地叮嘱道。

  朱应转过头,看着林福,微微一笑,温和说道:“林伯,您放心,如何对付沈家,我心中已有打算。”

  训练死士,这不就是一环吗?

  只待死士成型,第一个就拿沈家开刀。

  明面上朱应不能行杀伐,但暗中,谁能够查的出?

  朱应的性格就是如此,睚眦必报,既然沈家已经与他不死不休了,那朱应的复仇就会不死不休。

  “少爷心中有主意就好。”林福听了,放心地点了点头,脸上的担忧之色也渐渐褪去。

  “对了,林伯。”

  朱应目光柔和,说道:“等会儿去采购一些婚事所需之物,凤冠霞帔、红妆之类的。”

  说着,朱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憧憬来。

  “少爷,你这是……”林福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难道少爷要与玉儿成婚?”

  “玉儿为了我,不远千里追随至此,还放弃了一切。”

  朱应眼中满是温柔:“我自然要给她一个名分。”

  “那少爷,是不是要制作一些请柬,邀请宾客?”林福当即问道。

  “除了卜万知府外,其他人无需发请柬了。”朱应思索片刻,说道:“这一次,我打算在军中袍泽兄弟的见证下迎娶玉儿。”

  “一来,好好宴请这些生死与共的兄弟,二来,也算是符合我这武将的身份,官场上俗套的宴请,我可不喜。”

  “军营举行婚宴,这倒是别具一格。”林福笑着说道:“就听少爷的。”

  “府库里我又放入了几千金,让亲卫去多采购些酒肉。至于婚期,就选个最近的好日子吧。”朱应笑着说道。

  “少爷放心,老奴一定办得妥妥当当!”林福当即点头,满脸笑意,兴奋得几乎小跑着向堂外跑去,甚至连脚步都变得轻快,仿佛年轻了十岁,心中满是对朱应成家的喜悦与期待。

  待得林福离开。

  朱应也是面带思虑之色。

  “燕王朱棣。”

  “靖难之后的永乐大帝。”

  “他这是在向我示好啊。”

  “如今的他竟然就已经有所目的的拉拢武将了?”

  “朱标可还没死呢。”

  “又或者,这就是那个历史上号称会屠龙术的姚广孝唆使的?”

  看着地上逐渐清理的血迹,朱应也是思索着朱棣示好的目的。

  朱棣。

  姚广孝。

  别人不知道,朱应又怎会不知道。

  “管他呢。”

  “朱元璋还活得好好的。”

  “朱标也一样。”

  “还有这么多年靖难才开。”

  “朱棣谋划就谋划吧,关我屁事。”

  “不过他这人情,以后还是要找机会给还了。”

  “杀了这李涛,也算是勉强解了一番恨了。”朱应心底暗暗想着。

  在大堂内的血迹清理后。

  “将军,刚刚收到消息。”

  刘磊又快步跑来,神色恭敬:“自辽东归来的大军已经分批返回各营,大宁城军营最迟一日后就能回来。”

  “传我命令。”朱应神色一正,说道:“让陈亨、刘真、张武他们指挥佥事之上的将领将各营军务安排妥当后,速速来大宁城。”

  “战事已定,是时候论功行赏了。”

  “等他们回来,该给他们的封赏,一分都不能少。”

  闻言。

  “属下立刻派人传令!对了,卜万知府让将军去府衙议事。”刘磊又补充道。

  “备马!”

  朱应没有丝毫犹豫,听到卜万相请,立刻起身。

  虽说刚回到大宁,远离了战场的硝烟与喧嚣,可诸多繁杂事务却接踵而至。

  作为一方卫所的指挥使,位高权重,责任也极为重大,自然是忙碌异常。

  大宁府衙前!

  朱应骑着马疾驰而来。

  一个衙役眼尖,立刻迎了上来,躬身行礼道:“朱将军,知府大人已经在府衙大殿等候。”

  “嗯。”朱应点了点头,翻身下马。

  身后的刘磊也迅速下马,牵住朱应的坐骑乌锋。

  在衙役的引领下,朱应大步向着府衙大殿走去。

  踏入大殿。

  只见卜万端坐在主位的椅子上,身着官服,头戴官帽,显得威严庄重。

  殿中左右两侧,站着六个身着官袍的官吏,显然是大宁府衙的下属官员。

  “吾还以为你要在温柔乡里起不来了呢。”

  卜万看到朱应进来,笑着调侃道,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语气里面也是带着熟悉。

  殿内的六个官吏见状,纷纷站起身来,恭敬行礼。

  “这不是知府大人有事相召嘛,不然我还真想好好休息一番。”朱应笑着回应,神色轻松,与卜万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哈哈!”

  卜万爽朗地笑了起来,对这种轻松的氛围十分享受,笑声也在大殿内回荡,吹散了些许严肃的气息。

  “见过朱将军!”

  殿内六个官吏齐声抱拳,向朱应行礼。

  “见过诸位。”

  朱应立刻抱拳回礼,态度谦逊有礼。

  并没有因为官位差距而倨傲什么,对待每一个人,朱应皆是报以尊重对待的。

  那种淮西的桀骜,猖獗,朱应是真的学不来。

  “这六位是府衙六房的司吏。”

  卜万笑着介绍道:最左边这位是兵房的司吏,日后他可要与朱将军多有打交道了。”

  说着,他指了指左边的一个官吏。

  “下官兵房司吏黄垚,见过朱将军!”那兵房司吏黄垚立刻上前一步,对着朱应恭敬行礼,动作上,尽显下属对上官的尊重。

  虽说兵房属于知府治下,但与朱应还是有着很深的关系的。

  “黄司吏免礼!”

  朱应微笑着抱拳回礼,态度亲和。

  对于府衙的职权之分。

  朱应也是十分清楚的,这府衙六房,就如同朝堂六部一般,各司其职,掌管着一府之地的各项事务。

  而这兵房,主要负责府域内军队的兵器修缮,粮草调度,兵卒招募以及粮饷发放等诸多事宜,日后与自己的军务必然息息相关。

  “多谢朱将军!”

  黄垚道谢后,站直了身体。

  接着他又神色恭敬地说道:“朱将军,关于边军的伤亡情况,兵房已经造册完毕,需将军用印,方能上禀兵部,再由兵部下发抚恤。”

  “此外,边军所损失的兵力,也还需重新募兵。”

  黄垚说话条理清晰,语气沉稳,显然是早就准备好要禀告了。

  “这些册录都拟定好了吗?”朱应问道:“若已拟定好,可直接送入我府中,我会尽快查阅后盖印。”

  对待军务,朱应也是十分认真,并非不信任黄垚,而是深知官场复杂,此事又关乎袍泽将士的抚恤,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必须亲自过目。

  ……

第126章 祖母所留两块玉!一块为“虞”,一块为“怀”!一封圣旨!

  对于朱应而言。

  与麾下将士有关,抚恤有关。

  这些事情根本不敢有任何疏漏。

首节 上一节 196/2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