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综:狙击精英 第10节

  比安卡率先挑起战火:“看来某些人骨子里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嗯?“

  梅娃的眼神瞬间燃烧:“你以为我愿意浪费精力歧视你们这些黑鬼?不如去问问你那位好同胞,持刀抢劫捅伤我母亲,至今逍遥法外!让他来解释解释,我凭什么不该恨透你们这群黑鬼!“

  梅娃的讥讽继续:“一群非洲大陆运来的牲口农具,如今倒学会在英伦三岛装模作样说人话了?以为套上西装就能掩盖你那身低等血统?看看你这张猩猩脸,连达尔文都会怀疑进化论是不是出了错!“

  这番恶毒至极的言语攻击,让站在一旁的训练基地指挥官瞠目结舌。

  更糟糕的是,经梅娃这么一说,指挥官再看向那位黑人女组长时,竟真的越看越觉得她像只猩猩。为掩饰这种失礼的联想,他只能低下头,盯着地面。

  现在如果没忍住笑出来,实在是不礼貌。

  比安卡瞬间暴怒,一个箭步冲向梅娃:“你再说一遍试试!“

  指挥官明显偏袒地挡在两人之间,板着脸训斥道:“军情六处的特工来我的训练基地,就是为了表演拳击赛吗?“

  他刻意加重语气:“我的时间不是用来处理这种无聊纠纷的。“

  梅娃心满意足地收起了毒舌,而比安卡被指挥官这么一拦,满腔怒火无处发泄,脸色阴沉得可怕。

  指挥官转向梅娃,公事公办地问道:“雷克女士,请问您此次造访训练基地的目的是?“

  “我们需要调查。“梅娃直截了当地回答:“作为全英最顶尖的狙击手训练基地,这里是否有能力完成3800米超远程狙击的专业人才,包括现役受训学员和已毕业人员。我想向您询问相关的细节。“

  指挥官点点头,看向比安卡:“你的目的也一样?”

  比安卡沉着脸点头:“是的,我想查询”

  指挥官直接打断比安卡的话:“好了,跟我来吧。”

  这座训练基地依山傍海而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狙击手训练提供了绝佳条件。

  茂密的森林、开阔的平原、起伏的草场,加上海岸线特有的变幻莫测的风向与潮湿粘稠的海风,共同构成了最接近实战的专业训练场。

  指挥官领着两人穿过训练区域。不远处,一队受训狙击手正进行精度射击考核,他们的目标是1000米外直径仅5厘米的微型靶标。

  指挥官举起望远镜开始观察,梅娃和比安卡也各自拿起桌上的观测设备。

  远处的茂密草丛中,零星的枪声此起彼伏,时而能看到靶标被击中后摇晃,时而则毫无动静。

  梅娃放下望远镜,直切主题:“作为全英军警狙击手的摇篮,这里是否培养过能在3800米外首发命中2.5厘米区域的学员?任何时期的都可以。“

  比安卡立即补充:“确切地说,是3815米。“

  “15米的差距?“梅娃嗤之以鼻:“对于一个能完成3800米极限射击的专业狙击手来说,这点误差值得特意强调?“

  没等比安卡反驳,指挥官已经放下望远镜,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执掌这个训练基地五十余载,从未见过能达到你们所说水准的狙击手。“

  “一个都没有?“梅娃紧追不舍,“哪怕是记录上已经阵亡的?“

  她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猜想:虽然唐宁街与慕尼黑的枪击案并非同一人所为,但慕尼黑枪手展现出的战术特征明显带有英国特种部队的烙印。

  这让她不禁怀疑,β与“豺狼“极可能都是军方出身。而他们档案资料的神秘消失,或许正是因为通过某种手段伪造了阵亡记录,使得相关档案被彻底封存销毁。

  指挥官双手背在身后,语气平淡:“这个问题,恐怕你们得去军部寻求答案。我只是个训练基地的指挥官,而你们,才是手握调查权的军情六处特工,不是吗?“

  梅娃向指挥官点头致意:“感谢您拨冗接待。“

  比安卡仍不死心:“真的没有任何人能达到这个水准?这难以置信。“

  指挥官冷冷地扫了这位黑人女组长一眼:“你这是在用激将法,还是单纯地质疑我?档案室就在军部大楼,自己去查吧,只要你能拿到调阅许可。“

  梅娃与指挥官礼貌告别。指挥官亲自将她送至靶场外围,两人客套寒暄了几句。然而对于比安卡,指挥官只是冷淡地别过脸去,转身便径直返回了靶场。

  梅娃领着自己的调查小组朝停车场走去,身后突然传来比安卡的声音:“我们能谈谈吗?“

  她停下脚步,双手依然插在夹克的口袋里。脑后束着的金色马尾随着转身的动作轻轻晃动,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谈什么?“梅娃挑眉:“难道要开个进化论研讨会?“

  比安卡被噎得一时语塞,她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只有情报共享,我们才能尽快锁定β和豺狼。“

  梅娃却丝毫没有合作的意思,她假惺惺地扬起嘴角:“哦?所有情报都在处里存档呢。要是你需要,我倒是可以帮你申请调阅许可,毕竟军部的档案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看的。“

  比安卡,出自剧集《豺狼的日子》

第20章 森林俱乐部

  ======

  感谢各位给我投推荐票和月票的读者老板,非常感谢。

  各位收藏和看到这本书的老板们,记得每天来看看,留下你们的评论和反馈。

  ======

  梅娃不再理会比安卡,带着随从登上路虎车。

  副手递给她一份名单:“这是训练基地档案室提供的名单,上面记录了所有具备超远程狙击能力的人员。“

  他又取出另一份完全相同的名单:“这份是基地给'黑猩猩'的,被我截下来了。“

  梅娃接过两份名单,将其中一份揉皱后随手抛出窗外。

  “出发。“她简短地命令道。

  三辆路虎发现依次驶离停车场。

  梅娃的手机响起,她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部门领导的声音:“苏格兰场总警司的儿子死了,他们压了一天消息,想自己破案。现在,去森林俱乐部,查清楚现场情况。“

  梅娃目光微沉,简短回应:“明白。“

  三辆路虎车齐刷刷调转方向,朝着森林俱乐部疾驰而去。

  车内,梅娃展开训练基地提供的名单,指尖在纸页上缓缓划过,目光逐一审视着那些曾在训练基地留下记录的,每一个具备超远程狙击能力的名字。

  梅娃的目光在名单上缓缓移动,吉安卢卡·福克斯、乔什·斯宾塞、亚历山大·杜根.

  她的指尖突然停在“亚历山大·杜根“这个名字上。这个名字莫名地触动了她的记忆,却像隔着一层薄雾般模糊不清。

  “联系办公室。“她对副手说道:“查清楚这个亚历山大·杜根的完整档案。“

  “明白。“副手立即掏出加密电话,快速拨通了部门留守小组的专线。

  路虎车队驶入幽暗的林间公路,没过多久就被闪烁的警灯拦住了去路。

  三名警察横在道路中央,为首的警官抬手示意停车:“前方封路,森林俱乐部暂时关闭,请立即调头。“

  副手降下车窗,亮出印有皇家徽章的证件:“军情六处特别行动处,奉命勘察现场。“

  警察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拿起对讲机请示上级,简短通话后,他们挪开了横在路中央的警车。

  随着引擎的低吼,三辆路虎鱼贯驶过警戒线,消失在林间渐浓的雾气中。

  案发现场已被警方层层封锁,警戒线在夜风中微微颤动。

  苏格兰场总警司之子遇害的消息,如同耳光抽在整个英国警察系统的脸上,这已不仅是一桩简单的刺杀案,而是对整个执法体系的公然蔑视和挑衅。

  其政治影响之恶劣,几乎可与唐宁街事件相提并论,案件性质早已从刑事犯罪升级为关乎整个国家执法权威的形象危机。

  案发现场被警方围得水泄不通,从制服警员到鉴证专家,几乎涵盖了所有刑侦部门。

  梅娃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停留在远处一棵橡树的阴影下。

  那里站着一位与周围警服格格不入的男子,他身着风衣,周身散发着沉静而专注的气质,宛如从古典侦探小说中走出的角色。几位警官正簇拥着他。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这片土壤的下陷程度和形态。绝非短期踩踏或偶然事件所致。结合森林核心区域近两天的湿度记录、土壤类型以及日间气温变化对地表水分蒸发速率的影响。“

  他语速平稳:“可以精确推断:凶手在这个位置,以完全静止的姿态,至少潜伏了30分钟以上。考虑到雨水冲刷可能弱化了部分痕迹,实际时间可能更长。“

  他稍作停顿,让警官们消化信息,目光投向远处警戒线外的豪车。

  “没有重心转移痕迹,没有姿势调整的拖蹭。这显示出极致的专注力、超乎常人的忍耐力,以及近乎冷酷的耐心。“他着重强调了这些特征所反映的凶手素质。

  “至于距离.“他抬手指向目标车辆:“经过测距仪测量,并辅以绳尺双重验证,直线距离为223.3米。“

  “现场发现的弹头尾部碎片,其变形模式、碎裂线及初步痕迹比对表明,凶器是一支使用7.92x57毫米毛瑟口径的老式栓动步枪。这种步枪精度极高但容错率极低,需要精湛的射击技巧和深厚的弹道知识,才能在这个距离做到一击致命。”

  “这不仅是谋杀,更是一次展现专业素养的威慑。能够完成这种射击的,只有两类人,要么是受过特殊训练的顶尖军事狙击手。“

  梅娃接话:“要么是个专业的杀手,极其专业。”

  男人看向梅娃,主动伸出手:“瓦尔特·汉森,苏格兰场痕迹检验专家,这个头衔是他们给的,不是我自封的。“

  梅娃亮出证件:“梅娃·雷克,军情六处特别行动处。“

  “能推断出凶手的身高体重吗?“她直切主题。

  “当然。“瓦尔特指向橡树下的脚印:“根据塌陷深度和形状,结合土质湿度分析,凶手身高在180到190厘米之间,至于体重。“

  他顿了顿:“如果他携带的是标准毛瑟步枪,扣除武器重量,他的体重大约在80到90公斤之间。“

  梅娃迅速记录下这些关键数据。

  军情六处关于“β“的档案一片空白,而眼前这个男人的分析,或许能填补那些缺失的拼图。

  “凶手的国籍呢?能推断出来吗?“梅娃追问道。

  瓦尔特轻轻摇头:“凶手在这里的行动极其干净,没有任何多余动作,无法从行为习惯上判断。“

  “那么鞋底花纹呢?“梅娃换了个角度。

  “很普通的511战术靴。“瓦尔特回答:“全英国随便一家军品店都能买到。“

  梅娃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橡树下,几名警员正小心翼翼地用石膏对那双清晰的鞋印进行倒模取证。

  瓦尔特略作迟疑,又补充道:“其实还有一个思路,不过成功率难以保证。“

  梅娃说道:“说说看。“

  “这片森林蚊虫密集。“瓦尔特解释道:“而吸血昆虫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如果能捕捉这一区域的蚊虫,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血液,再与现场人员的血样进行比对,或许能提取到凶手的DNA。“

  他顿了顿:“当然,这需要大规模的样本采集和基因分析,工作量会非常庞大。“

第21章 荒诞但又科学

  梅娃的目光在笔记本上仅有的身高体重两项推论间停留片刻,随即果断掏出手机。

  “这个思路值得一试。“她快速对瓦尔特说完,指尖已经拨通了上级电话。

  “Sir,现场痕迹专家提出一个突破性方案.“她的声音穿透现场嘈杂。

  电话那头传来明显的质疑声。

  梅娃压低声音补充道:“考虑到凶手很可能是制造唐宁街案件的杀手β.“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电话里的态度转变。唐宁街案件事关国家颜面和皇室安全,现在不论做什么,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于是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获得了最高层的批准。

  随着指令下达,现场所有警员开始有序撤离,只在外围拉起警戒线维持封锁。

  梅娃接到上级明确指示,留在核心现场,与那位痕迹专家共同等待这项前所未有的蚊虫残留血液的DNA检测计划实施。

  “看来我们要在这里多待一会儿了。“梅娃收起对讲机,转向瓦尔特。

  橡树下,只剩下他们两人和满地的刑侦标记,四周安静得能听见树叶的沙沙声。

  瓦尔特显然没料到自己随口提出的建议竟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应。

  他略显局促地站在橡树下,不时挥手驱赶着四周的蚊虫,这个动作既是为了防止被叮咬,更是为了避免自己的DNA混入可能携带凶手基因的蚊群中。

  “真是.“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一个突发奇想居然真的被采纳了。“

首节 上一节 10/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