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朕不是天下共主 第130节

  哪怕后世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了用键盘打字。

  但天有时候还是会用笔熟悉一下自己的字。

  如今虽然时空不一样了。

  但这份技艺却不曾丢失。

  “我真的可以学吗?”

  弄玉流露出了对知识的渴望,虽然她在琴技一道上很有天赋,甚至超乎常人,但不代表她对于其他文学方面的事情就不感兴趣了。

  事实上,弄玉对于诗词歌赋,一直很有兴趣,只是由于过去,没有那个条件,她也只能是把自己对于文学方面的渴望埋在心里面。

  “当然,女子可为公候,难不成不能为官吗?”

  天对于女人当官封侯没意见,前提是有能力。

  至于胡夫人......

  她那是继承。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类似于秦良玉这种女中豪杰,天绝对不会吝啬爵位封赏,甚至大赏特赏,而不是南明那种纯象征意义上的封侯。

  毕竟那时候大明都已经没了,南明只是流亡政权,甚至于后世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南明是大明的延续,就看得出这含金量有多不够。

  “天,我不想当官,也不想封侯。”

  弄玉摇了摇头,她对于当官和封侯没有任何兴趣。

  对比这些世俗,她更喜欢天身上那些文学的素养。

  她本以为。

  自己这辈子都很难再找到知己了。

  却没想到知己一直就在自己身边。

  “那你想不想一直陪着我?”

  天轻轻捧起了弄玉的脸颊。

  对于这个问题。

  弄玉沉思片刻。

  “想!”

  如果是在天展示自己文学素养之前。

  弄玉大概回答自己愿意陪在天身边。

  但愿意和想。

  却是两码事。

  愿意有很多现实因素。

  但想是因为主观因素。

  ........

  且不谈天在挑逗弄玉。

  七国早已经风起云涌。

  赵国,邯郸。

  “匈奴人和东胡人,这些年是越来越不行了,战马不够,我们如何才能从百越换到足够的三白一茶?”

  “王上,不如再让李牧去草原大扫荡一次,震慑一下这些匈奴人和东胡人,让他们为我们认真养马。”

请假条

  请假一天!,,么么哒!【懒病发作】

第141章 ,廉颇老矣

  当前说话的君臣。

  一个是当今赵王,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赵偃,未来的赵悼襄王,一个符合历史标准的昏君。

  一个是战神郭开,对,就是那个战国第一战神,郭开,同时也是当今赵王,赵偃平时最为信任的心腹之一。

  可能后世人都很清楚郭开和赵高这种人是奸臣。

  但在当下君王眼里面他们都是难得的心腹忠臣。

  忠奸不是表面那么容易分辨的。

  没有脑袋上天生顶着一个奸字。

  更何况。

  忠奸真的重要吗?

  对于君王重要吗?

  君王真正在乎的是不是能为己所用。

  凡是不能为己所用的臣子都是奸臣。

  “不能再扫荡了,每一次扫荡草原,匈奴人和东胡人都要跑不少,再这样扫荡下去,偌大的草原都没人了!”赵王偃轻轻摇了摇头。

  三白一茶对于国力的提升显而易见。

  哪怕是阵痛期的赵国都快缓过来了。

  只是缓过来的赵国。

  没有去找秦国麻烦。

  而是把目光转移到了草原上那些游牧部落。

  倒不是说赵国上上下下都是为了心中大义。

  主要是利益纠葛。

  决定了他们目光。

  在确定无法通过强取豪夺等等手段得到三白一茶后。

  七国君王和七国王公权贵都把心思放在了互相贸易。

  但贸易。

  要本钱。

  赵国肯定是没有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去进口三白一茶。

  当下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草原这些游牧民族多帮帮忙。

  多养牛羊马。

  换三白一茶。

  但由于草原部落缺乏直接百越购买三白一茶的渠道。

  三番两次加价后就直接变成了不可逾越的恐怖天价。

  中原商人多狡诈。

  这属于世人皆知。

  况且大多数商人都不是慈善家,但凡有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狠狠宰人的机会。

  反正就是百越这边吸七国的血,然后七国君王和七国权贵转头吸草原部落的血。

  百越掌控最上层的生产资源。

  七国则是居于中间这个环节。

  那些草原部落和小国寡民就是被严重吸血的对象。

  其次就是七国那高达三千万以上人口的底层黔首。

  “只是王上,如果不能从草原那些蛮人身上榨取多余的财富,那么我们来年只能缩短三白一茶的开支!”郭开语气有些无奈。

  虽然他自认为和天关系很好,可以拿到一部分三白一茶内部价,但涉及到一国所需的三白一茶,不是他一个臣子可以做主的。

  “不能缩短,三白一茶,涉及国力强弱,七国如今都依托三白一茶增强国力,若是赵国落下,寡人怕当年的长平之战再演。”

  “赵国再也经历不起长平之战那种大败,只是可恨那廉颇,寡人不过只是临阵换将,他就叛逃魏国,有本事就永远别回来。”

  如今距离赵王偃坐上王位,不过才三年左右,还没有秦王政上位时间长。

  当下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赵王偃则是公元前245年左右继位。

  只是相比起还没有亲政的秦王政。

  赵王偃一上位就掌握了一国王权。

  而就在两年前。

  赵王偃一上位。

  也就是公元前244年,便迫不及待的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了武遂和方城,证明他不是一个软弱的君王,赵国也不是一个虚弱的国家。

  只是被赵国肘击的燕国就很烦,这两年一直在找机会,准备偷偷的打回来,如今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兴兵伐赵也就是这段时间了。

  可能听上去有些随意。

  但这就是混乱的战国。

  三年一小打。

  五年一大打。

  凡是不能打仗的国家都灭了。

  能留下的国家都是军事强国。

  别的不说。

  就说韩国。

  别看如今似乎谁都能踩韩国一脚。

  可要把韩国放出去也是七国一霸。

  就算抛开姬无夜这个韩国百年最强之将不谈。

  坐镇韩国边疆那十万白甲军也是实实在在的。

  十万甲士。

  横推一切。

  哪怕这里面有水分。

  也不至于水分太多。

首节 上一节 130/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