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轻的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身前。
“对外宣称二十万大军,这一次,老夫定要让燕国这所谓的五十万大军,有去无回!”
老将军,也就是庞煖,自然是明白二十万大军里面有十五万的水分,但大家都一样。
但没有这十五万的水分。
五万大军不一定动得了。
凡是为将者。
都明白粮草在某种意义上。
比士卒数量的多寡还重要。
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
否则纵使百万大军。
缺粮也会灰飞烟灭。
不要说没粮了就去抢,万一没粮给你抢了呢?
毕竟你能想到的事情,不代表其他人想不到。
“是,将军。”
年轻士卒对于老将军庞煖没有一丝一毫的轻视,虽然庞煖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旧时代的残党,还是赵武灵王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残党。
但就和廉颇一样,虽然年老,但威望依旧还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早已经让庞煖成为了所有赵国士卒心中不可磨灭的伟岸身影。
虽然这样的伟岸身影还有三个。
但现在能指望的也就庞煖一个。
廉颇叛逃魏国,但没有人怪他,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是赵王偃乱搞,临阵换将,换别人怕是早就出事了,甚至可能影响李牧那边。
李牧驻扎草原,为了震慑草原,持续日久的吸血,李牧很难调动,因为李牧一旦动了,剩下的匈奴和东胡可能跑的一个都不剩。
如今面对燕国五十万大军的威胁。
唯一能动的大将就只剩下了庞煖。
“前有栗腹领兵,左右两路分兵,共计六十万大军,却依然没有攻破廉颇这个老匹夫的防线,反倒被廉颇这个老匹夫深入燕国五百里,包围了燕国的国都,燕王喜被迫派将渠为使,割让五座城池后才让赵国退兵。”
说实在的。
庞煖很渴望这一战,渴望了很多年很多年。
当年那一战,赵国还未从长平之战的阵痛之中恢复过来,勉勉强强凑出了八万哀兵。
可就是这八万赵国哀兵,却击溃了燕国六十万大军,甚至斩杀了栗腹这个领兵大将。
且不管这六十万大军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
事实证明。
哀兵确实不好惹,尤其快亡国的哀兵。
再加上名将带领,简直就是锐不可当。
只是不同于韩国百年最强之将姬无夜,人生之中唯一赢的一次,八千韩国哀兵破十万楚军,主要依靠楚将病死的恰好时机。
廉颇早在赵惠文王时期就已经扬名了,辗转沙场几十年,除了长平之战被临阵换将,导致长平之战大败,一生几乎没输过。
所以廉颇对于临阵换将真的有些敏感。
大多数人都理解他叛逃到魏国的想法。
受不了赵国君王的故技重施。
也害怕长平之战再一次发生。
除此之外。
廉颇这个七老八十的年纪,与其说叛逃,不如说是去养老。
大多数人都很难相信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将,还有多少精力。
不过没人否认廉颇的能力。
当年八万破六十万那一战。
也让中原七国认识到了,哪怕是长平之战后的赵国,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国家可以欺负的,想要借助赵国长平之战的失利乘虚而入完全不可能。
八万破六十万,可能对于廉颇光辉的一生不算什么,但对于庞煖来说,这可能唯一的机会,唯一有机会封侯拜相的机会,他已经等不到下次了。
......
半月时光。
悠悠而过。
就在天这边结束周游海外之行的时候。
赵国和燕国的战争也终于是落下帷幕。
虽然庞煖二十万大军击溃燕国六十万大军,斩杀燕国大将剧辛没有廉颇八万破六十万来的光辉艳丽,但也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能力。
一将功成万骨枯,没人知道,这半个月死了多少人,天只知道来自七国的流民,尤其是燕国和赵国,莫名其妙多了好几十万之多。
天是真心羡慕中原的人口。
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大战。
几十万人的战争。
不是一个小数目。
注定了会有上百万人都将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
也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了这一场野心家的战争中。
可能大多数人只觉得燕国皮痒痒,没事就想去招惹赵国,然后再狠狠挨一顿打。
然而天却从更为底层的视角里面,看到了黔首流离失所,无数人死在了战争中。
“姐姐,别担心,赵国赢了!”
天轻轻拍了拍赵姬的手,他知道赵姬虽然是秦国的王太后,但对于赵国也是心存挂念的,自从知道燕国五十万大军入侵就一直很担心赵国安危。
这些日子她一直缠着天,除了确实喜欢和天待在一起之外,也是很想最快知道家国安危,毕竟七国之中暂时还没有人比天的情报渠道更为快速。
倒不是说其他国家建立的情报渠道就有多低效。
主要是日行三千里的青鸾确实有些降维打击了。
别的不说。
天甚至比赵王偃还要提前知道剧辛被庞煖斩杀。
燕国的五十万大军也被赵国二十万大军击溃了。
注意只是击溃不是击杀。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杀神。
类似于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的事情。
哪怕是放在整个春秋战国视角都不多见。
“哼,哀家就知道,剧辛打不赢庞煖,而且是早就知道了。”
第145章 ,当世最强之国?
“哼,哀家就知道,剧辛打不赢庞煖,而且是早就知道了。”
赵姬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哪怕担心,她也是不会承认的。
“姐姐果然很有先见之明!”
天没有去揭穿赵姬的伪装。
毕竟每个人都需要戴面具。
面具下的真实。
那是个人隐私。
贸然侵犯他人的隐私。
只会破坏彼此的关系。
“小先生,庞煖这次赢了,哀家固然开心,只是哀家担心赵王偃那个白痴忍不住又要挑衅秦国了!”
对于赵姬来说,赵国很重要,秦国也重要,前者是家国,后者也是家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个世界没有人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至少在西游记出现之前没人有这个概念。
秦王政是赵姬的家人,是她唯一的亲生儿子。
但她也有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赵国是家国,因为那里有她的家人。
秦国是家国,因为秦国有她的儿子。
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的四十万赵国降卒中。
其实就有赵姬这个秦国王太后的兄弟姐妹。
只是那个时候。
赵姬还不是秦国的王太后,她的身边也没有秦王嬴政,她的身边只有赵政这个听话又乖巧的儿子。
只是看到赵政变成了嬴政,一天天都想着要灭了赵国,赵姬感觉那个乖巧听话的儿子渐行渐远了。
确实。
赵政在赵国确实是受了一些委屈。
但比起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国降卒。
没有缺胳膊少腿的赵政。
这已经算保护的很好了。
说句不好听的。
如果那时候的赵政没有赵姬这个亲生母亲护持。
怕是一出门就被无数愤怒的赵国黔首给撕碎了。
可赵政虽母姓。
这就没办法了。
毕竟赵姬是真正的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