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朕不是天下共主 第157节

  那就拖。

  反正名单最后会到自己这里。

  具体怎么处理还是他说了算。

  但无论如何也好。

  律法必须要维护。

  其次。

  程序必须正义。

  程序必须合法。

  虽然有种熟悉的感觉。

  但天也没有其他办法。

  除非不在乎律法的公正了。

  要不然也只能卡这个bug。

  反正拖。

  就硬拖。

  再看看能不能戴罪立功。

  亦或者再一次从轻处理。

  确实。

  这是一个漏洞,也是一个缺陷,但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无缺的。

  天也不可能维护律法的威严,转头就把忠诚自己的人全都砍了。

  贪是人之本性。

  这和忠诚无关。

  反倒是那些在自己点明了之后,这个时候却没有自我坦白的人。

  这些人的忠诚问题才是大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朝会继续,如果还有人想要自我坦白,回头自己去找司法阁和刑部,现在,朕将对于第一个议题,全民扫盲之事做出正式的回答。”

  天看出来有些人在动摇之间,有些想要坦白,又担心坦白了之后没有回头路,但忠诚不坚定,就说明他们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墙头草。

  甚至于可以说他们不够聪明。

  真正的聪明人早自我坦白了。

  有句话说得好。

  法不责众。

  责众难罚。

  就算最后真按照刑法被革职查办了。

  那么这个人也进入了天的眼帘里面。

  假以时日。

  未必没有官复原职的机会。

  乃至更进一步的光明大道。

  而且有人发现。

  那些真正罪大恶极的官员。

  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大朝会。

  如此一来。

  还怕什么?

  只要掉不了脑袋,早晚能重头再来!

  可要是害怕坦白,不敢证明其忠诚。

  就算勉强保住了自己头顶的乌纱帽。

  未来也很难在天的注视下更进一步。

  “回答这个议题之前,朕希望你们记住,那就是大汉和中原七国的国情不一样,人口不一样,国土不一样,你们不能拿中原七国去对照大汉。”

  “朕明白,你们很多人都担心扫盲,也就是开民智后,会引发不受控制的混乱,然而大汉人口的虽然不多,但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绝非一般。”

  说到这里。

  天顿了顿。

  “大汉虽然还没有正式确立国土边境,但就算囊括了整个东南亚全境,青鸾依旧可以一日来回,确保三阁九部对于地方的控制力。”

  “所以七国不能做的事,不代表我们也不能做,他们没有日行三千里的青鸾,哪怕八百里加急,来回一次,至少也得半个月时间。”

  天注意到下面人渐渐听懂之后。

  这才正式回答全民扫盲的议题。

  “所谓全民扫盲,便是全民开智,民不开智,便是愚民,所以无论我们这些掌权者说什么,或者是做什么,愚民都不可能会听得懂。”

  “朕,为什么没有全面铺开刑法,民法,商业法........等等诸多律法戒条,就是很清楚,愚民不可能看得懂,也听不懂这些律法戒条。”

  “所以黎民百姓大多数所熟知的律法。”

  “基本还是朕当初所定下的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偷盗者罚,只有简单的法,愚民才有可能听得懂,看得懂。”

  “想要法进入黎民百姓的方方面面,就必须开智,让黎民百姓摆脱如今愚民的困境。”

  天讲了很多很多东西。

  同时也是在对下扫盲。

  因为如今愚昧的人不仅仅是黎民百姓,朝堂上的官员也没有几个真正开智的。

  他们只看到了开民智可能带来的坏处,却完全忽略了开民智可能带来的好处。

  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不能只看好处,也不能只看坏处。

  对待一件事情,要有辩证思维,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但也不得不说。

  因为天的影响。

  经常被天训的这些官员。

  思维确实是开拓了不少。

  别的不说。

  至少他们懂得了天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一切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听上去有些耳熟,但实际上这就是前世华夏的思想路线,天虽然是理科生,但文科也不是一塌糊涂,不至于连这个都不懂。

  当然天也没有直接生搬硬套。

  而是选择了符合时代的思想。

  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条核心思想理论没有变。

  只要这条核心思想理论没有改变,那么华夏也好,大汉也罢,总归是不会太差的。

  .........

  接下来的时间。

  天交给了萧何。

  “第二个议题,赵国庞煖大胜燕国剧辛,赵王偃想要趁此大胜发动第五次合纵攻秦,作为秦国的兄弟之国,大汉有没有必要出兵援助?”

  这个问题很好,也非常引人深思,现在是秦王政五年,如果合纵攻秦联盟一切顺利,那么最多明年开春就会直接发起第五次合纵攻秦。

  “即为兄弟之国,陛下,臣认为,有必要出兵援助!”

  兵部的人,非常激动,甚至是第一个站了起来,恨不得天立刻下令,整备军队,预备粮草,为来年开春的第五次合纵攻秦做准备。

  只是他们忘了,兵部不是军机阁,如今兵部管理的是后勤,真要领兵作战,根本轮不到他们,如今的大汉也不是曾经的草台班子。

  “陛下,臣认为,我们可以加入合纵攻秦联盟,一举覆灭当世最强的秦国,剩下的土鸡瓦狗,早晚都将被大汉一点点蚕食。”

  这次开口的人,还是兵部官员,他们早就已经不记得自己的职责了,脑子里面只想干架,恨不得大汉现在就直接一统七国。

第166章 ,红莲夫人!

  “不可,秦国灭了,那么下一个被合纵连横对象,就有可能是大汉!”

  军机阁有人站了起来,语气十分严肃反驳了兵部这群没脑子的蠢货。

  “秦国是虎狼不假,但大汉也是他们眼里面的肥肉,如今是因为秦国在前面顶着,他们才不敢窥伺大汉的财富,可要是秦国没了,那么被觊觎的人就是我们了,合纵攻的对象就是大汉了。”

  国务阁自然不可能只有萧何一人,三阁九部是一个严丝合缝的精密组织,萧何可能是最大的螺丝钉,但永远也不可能是唯一的螺丝,在他之下,还有很多年纪轻轻,但精力充足的年轻人。

  好在。

  萧何也是年轻人。

  倒也肝的过他们。

  三阁首辅,九部尚书。

  高位空悬,让人垂涎。

  倒不是天喜欢吊着下面人。

  主要是太多人都功勋不足。

  当年基本是天一人带着十万军民南征北战。

  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诸子百家愿意辅佐天。

  错过了开国之功,错过了统一之功。

  剩下的只有卷了,看各自的本事了。

  “秦国就像一条吃不饱的饿狼,常年不休的入侵中原六国,其他中原六国,只有合纵连横,才有喘息之机,从而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我们不能帮秦国灭了其他六国,也不能帮其他六国灭了秦国,这两种做法,都不符合大汉利益,所以我们唯一能做到就只有两不相帮。”

  这一次开口的是商部,九部之中,商部的存在感一直都不强。

  因为这个时候,商人地位很低,随便一个权贵都能欺负商人。

  对于这一次合纵攻秦。

  但商部想的比较简单。

首节 上一节 157/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