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朕不是天下共主 第161节

  天被她们嘴了后。

  她们才缓缓散去。

  “不行,今晚得找念姐姐配置一下膳食,不然早晚被她们榨干!”

  天揉了揉额头,虽然他现在身体没有任何亏空,但防患于未然。

  ........

  一刻钟后。

  朝堂之上。

  “诸位,我还是昨日的意见,大汉绝不能参与七国纷争,至少现在还不能,这是亡国之道!”

  “老匹夫,七国不仁,大汉自取,中原上千万黔首,都等着当黎民百姓,有什么不可以的?”

  群臣吵吵闹闹。

  天还是没说话。

第169章 ,此乃何意?

  “自然是不可以,没有经历过战争苦楚的人,永远不会明白战争的伤痛。”

  “此乃何意?”

  “大汉可以接纳七国的流民,因为他们明白战争的苦楚,只求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但大汉无法接纳那些还能活下去的黔首!”

  “大汉要的是征服,而不是接纳,泱泱大汉,为什么要在乎那些黔首的意见?”

  “征服带来的只能是仇恨,接纳才有可能迎来一丝善意,没有那么大的抵触。”

  好端端的大朝会。

  如今变成了辩论。

  为首的人分别来自儒家和法家。

  然而他们各自的观点却很不同。

  儒家主导的观点是征服,这给人的感觉,很不儒家,然这个时候的儒,还不是辱。

  儒家子弟,六艺精通,礼、乐、射、御、书、数,拿起刀剑是可以直接上战场的。

  文韬武略。

  样样精通。

  或许不是每个儒家子弟上了战场后都是猛将。

  但也不至于是后世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至于法家。

  则是点明了人性,认为七国黔首不经历战争的苦楚,除非是活不下去了,否则绝难认同大汉。

  强行征服,带来的只有仇恨,而且大汉人口严重不足,征服太多带着仇恨的黔首,只有祸患。

  与其如此。

  不如就眼睁睁看着七国互相厮杀。

  等着七国流民自己主动寻找活路。

  别人给的,不会珍惜。

  自己求的,倍感珍惜。

  就像韩信不远千里从中原带来的万余流民。

  如今就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活命机会。

  听话乖巧。

  说啥做啥。

  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做错了什么被人赶出去。

  对于大汉基本上也只有感恩没有丝毫怨言。

  最终。

  可能是法家如今确实势大。

  也可能是法家的观点更好。

  大汉群臣对于是否支持秦国的争议消失了。

  变成了尽可能的不参与中原七国任何战争。

  没办法。

  争论到最后,所有人都发现一个问题,人口问题,变成了大问题。

  人口不足的大汉,自保有余,想要进取,灭国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中原七国可以死伤上千万人。

  这是大汉绝不能承受的伤亡。

  “户部侍郎,大汉人口普查进行的如何了?”

  天也很头疼大汉人口的问题,一直很头疼,但就像是长平一战给赵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当年楚韩联军的烧杀抢掠也给百越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流失。

  天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死了,还是逃掉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初人口连现在一半都没有,足足休养生息了十几年这次勉强突破了百万人口这个数字。

  “陛下,人口普查工作基本完成,除了一些实在是找不到的隐秘之地,大汉截止目前,大概四十万户,总人口一百五十万左右。”

  户部侍郎是一个中年人,来自灭了十多年的鲁国,家国破碎,无处可去,最终兜兜转转,来到了百越,成为了大汉的户部侍郎。

  他的家国,鲁国,就是如今楚国的楚考烈王熊元灭的。

  他本以为百越也会被楚国灭了,却没想到百越出了天。

  百越有天。

  鲁国无天。

  其实也不只是户部侍郎,很多中原小国被灭了之后。

  一部分人无处可去,最后兜兜转转,都来到了百越。

  除了天对于人材的不拘一格。

  也因为他们实在是无处可去。

  “如果再加上东南亚那边十一个部落呢?”天想了想问道。

  其实天心里面对于东南亚这边的部落是有偏见的,因为后世的他们确实反复横跳,背刺中原不是一两次,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被中原王朝压着,但一些恶心中原的事情也做过不少。

  但天也明白,如今的东南亚,暂时还没有被佛教文化寄生,反倒被中原的华夏文化彻底占领了思维高地,早已不是印象里面那些东南亚诸国,反而对于大汉的崛起还付出了不少。

  可以这么说。

  天的第一桶金就来自于东南亚。

  为满目疮痍的百越续了一口血。

  如果没有来自东南亚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

  天也许真就只能带着十万军民喝西北风了。

  什么三渡珠江。

  什么万里长征。

  十万张嘴日日都要吃喝。

  没有后勤补给都是虚妄。

  “东南亚那边........”

  户部侍郎诧异的看了一眼天,但如今的大汉,也在慢慢深入掌控东南亚,他这个户部侍郎,对于东南亚十一个部落也不算一无所知。

  “陛下,东南亚十一个部落,人口没有详细统计,但一个部落人口基本在五万和十万之间,所以东南亚的总人口大概也在百万左右。”

  户部侍郎对于东南亚人口的统计比较保守。

  不知道东南亚随便一个部落都是十几万人。

  “嗯,东南亚人口也不少,三阁九部得多上点心,那边全民扫盲,普及简体字的速度,没什么拖后腿的人,速度可比你们快多了,朕可不想以后听到大汉正统在东南亚。”

  天不想做一个偏心的人,也不想做一个偏心的帝王,但事实上,东南亚那边十一个部落,对于自己的命令,真就可以说奉为圭臬,执行力度哪怕是天也挑不出一丝毛病。

  两相对比。

  给天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亲生的恃宠而骄,领养的反而谦虚又认真。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句话,在天的脑海响起,让他感觉好气又很好笑。

  世子之争。

  向来如此。

  东南亚拥有半个华夏巅峰的版图。

  人口也不输给如今的百越总人口。

  论争宠。

  论听话。

  三阁九部这些人真不如天选出来的十一个部落勇士。

  他们这些人是真的一丝不苟执行天下达的任何旨意。

  听说他们私底下喊天为天父,信仰和崇拜可以说突破天际。

  人人誓死效忠可能有些夸张,但基本上没有人敢阳奉阴违。

  “陛下,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不会输给他们!”

  “陛下,大汉正统永远在百越,不可能是东南亚!”

  天不提大汉正统还好,他一提这个,所有人都急眼了,恨不得破开胸口,证明自己的真心实意。

  也是这个时候。

  三阁九部的人这才想起,天不仅仅是百越的天,大汉的皇帝,同时也是东南亚十一个部落的天。

  百越和东南亚。

  就像是一个亲儿子和养子。

  亲儿子看似位置安枕无忧。

  但实际上。

  养子却没有躺平。

  一直在努力争宠。

首节 上一节 161/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