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朕不是天下共主 第200节

  一方面是天的絮絮叨叨里面隐藏了很多政治因素。

  另一方面天的絮絮叨叨让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厌烦。

  虽然这么说有些奇怪。

  但男人也非常喜欢天。

  不是龙阳。

  胜似龙阳。

  不过天本人的取向很正常。

  没有任何男上加男的想法。

  “皇帝.......”

  秦王政脑子里面第一个涌现的是三皇五帝。

  他没想到天居然真打算用三皇五帝的尊号。

  “别这么看我,我很看好你,我认为你以后也有机会当皇帝,不过始皇帝可能就只有我了!”

  天心里面没有抢了谁东西的想法,就像是他建立大汉,也没有抢了汉高祖刘邦大汉的想法。

  因为这个世界。

  不是他的前世。

  这个世界。

  一切还未发生的未来。

  本就是结果未定的事。

  所以。

  在这个似是而非的世界,始皇帝这个位子,秦王政坐的,天自然也可以坐。

  天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但最起码,他不认为自己的大汉帝国会二世而亡。

  或许秦始皇嬴政也是这么想的。

  但二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天的自信,自始至终,都建立在依附皇权的军工复合体上。

  而秦始皇嬴政则是相信自己,甚至认为大秦还能再出雄主。

  事实上。

  秦国奋七世之余烈。

  就已经彻底燃尽了。

  对于天来说。

  与其相信后人会争气。

  不如相信制度的稳定。

  “或许吧......”

  秦王政没有质疑天为什么敢自称皇帝。

  因为天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有这个资格。

  一方面是天大一统了华夏南方,也就是曾经的百越各部族。

  另一方面则是如今的大汉,单论版图之大,七国无人能比。

  哪怕是楚国。

  也逊色不少。

  就这。

  还没算上海外那不知道多辽阔的东南亚。

  单单大一统华夏南方就足以让天称皇帝。

  按照常理来说。

  如此之大的版图,根本不是人口百万的大汉能掌控的。

  但奈何大汉有青鸾,日行三千里,足以打破一切质疑。

  “话我已经带到了,如果秦国准备观礼,无论是你自己来也好,还是安排秦国宗室观礼,都可以,届时,自有青鸾接你们去大汉都城长安。”

  天说完这句话就准备离开了,虽然他也想问问,秦王政是不是真的不管那位了,自己的王后了,但有些话,他实在是不方便这个时候开口。

  那位昔日的秦国王后,自去年海外一行结束,断然拒绝回归之后。

  这大半年以来,人是越来越开朗,再也没有了一开始初遇的哀怨。

  天如果是本地人。

  不是来自于后世。

  他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名声。

  把她直接给强行送回秦国。

  但天不是本地人。

  没那么在意名声。

  而且评判一个皇帝的功绩。

  永远不是这些没用的私德。

  打个比方。

  假如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唐玄宗,老年之后,没有引发打断整个大唐帝国脊梁的安史之乱。

  别说睡儿媳,一日杀三子,哪怕他再过份一点,他在后人眼里面,也是响当当的的千古一帝。

  私德有时候有用。

  却没有那么有用。

  又例如某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唐皇帝,唐太宗,天可汗,亚洲第一话事人。

  有人攻击他的私德,也有人说他杀兄弑弟,但没有人会否定唐太宗的功绩。

  “长安?”

  “花开长安,花城,便是长安!”

第211章 ,有些事情

  花开长安。

  大汉立国。

  天不止是走访了秦国,还走访了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燕国,齐国。

  甚至天就连卫国也顺路走了一趟,提前几千年,创造了君王之间的会晤。

  以往。

  诸侯王之间都是王不见王。

  可经历了君王之间的会晤。

  各大诸侯王突然发现,自己以往对于某个人的认知,根本就不准确,甚至自始至终都在被下面人欺骗。

  虽然作为君王,对外,基本都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毕竟不是自己身上长的,而是从别人身上借的。

  很多事情。

  只有自己认真去看,认真去听,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譬如当下。

  赵王偃一脸难受的吐苦水,语气中充斥着对某人的不满。

  “庞煖口口声声保证,此次必定马到功成,结果还是功亏一篑,早知如此,寡人还不如重新把廉颇找回来,或者是让李牧担任这个联军统帅。”

  赵王偃虽然之前因为妃雪阁和雪女的事情,从而和天闹的有些不愉快,但女人这种东西,算不上生死大仇,最起码对于赵王偃来说算不上仇。

  “只可惜,李牧不能动,李牧一动,如今那些草原部落会跑个精光,至于廉颇,他估计还会反对你,因为当下确实不该合纵连横。”

  天摇了摇头,赵王偃虽然在正史上的名声不咋样,尤其是他废掉自己嫡子,赵国太子赵嘉,脑壳发昏选择了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但其作为一个君王的能力还是有的。

  赵国也是在他手中实现了再次中兴。

  只可惜。

  不长命。

  正史上的他,再过几年就去世了,否则要是他能活下去,也不说活多长,只要再多活十几年,怕是秦王政想要一统天下都要难不少。

  然而这就是历史,不可改变的历史,赵王偃就像是秦王政的亲生父亲,秦庄襄王嬴子楚一样,明明正值壮年却在突然之间暴毙身亡。

  天不是医生。

  他看不出赵王偃的身体有没有什么隐患。

  但偌大的赵国不至于连一个医师都没有。

  所以。

  赵王偃的突然暴毙有很大问题。

  但没有人会在意赵王偃的暴毙。

  就像是秦庄襄王嬴子楚,也是突然暴毙,然而后世更多讨论的却是秦王政,秦始皇,嬴政,而不是短短在位几年就突然暴毙的秦庄襄王嬴子楚。

  当然,从结果上来看,既得利益者来看,赵王偃的暴毙,最大得利者是赵王迁,但考虑到赵武灵王被活生生饿死,赵王偃怕是死的也不太光采。

  只是天没有办法提醒赵王偃。

  也没有任何立场提醒赵王偃。

  很明显。

  赵王偃是死于赵国内乱。

  以及深层次的政治斗争。

  “哼,廉颇这个老匹夫,寡人或许是有些激进,但面对虎狼一般的秦国,赵国若是不激进一点,怕是早晚要被秦国吞的一干二净。”

  赵王偃冷哼一声,他个人对于廉颇没有什么恶感,只是很烦廉颇不听话,可能廉颇某些方面是对的,但不代表他的意见绝对错了。

  “所以,眼看拿不下秦国,转头就让庞煖带着二十万赵军去攻打齐国了?”

  有时候。

  天不得不佩服赵王偃的大心脏,眼看实在是拿不下秦国,转头就在齐国身上咬了一块肉。

首节 上一节 200/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