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朕不是天下共主 第203节

  千秋万世。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

  大汉的天自始至终只有一人。

  后来的人。

  只是天子。

  “天,我人来了,你说的西游记呢?”

  赵王偃是一个很标准的青年,年轻帅气,虽然不如天这么平易近人,但也算得上随和,单看面相,其实算得上有明君之相。

  只是他身边跟着一个妖艳妩媚的女子,这给他的个人形象造成了破碎感,当即就有种昏君宠信妖妃的感觉,国破家亡之感。

  然而实际上。

  如今的赵国。

  在赵王偃的手里面,哪怕比不上巅峰的赵国,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但也算是把赵国从长平之战的低谷之中从小拉了出来。

  虽然赵国还是输了,第五次合纵连横中输了,但赵国转头就在齐国身上啃了一块肉,告诉了世人,赵国没有输的那么彻底。

  “早给你准备好了!”

  天从身侧女官手里拿出一本崭新的书籍,上面的油墨味道还没有散去,一看就知道刚刚印刷不久,书香味在鼻尖聚而不散。

  可能对于一般穿越者和重生者来说,印刷是一件老大难的事情,无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甚至连纸张都很难解决。

  可对于精通机械的天来说。

  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

  机关兽这种不科学造物都能造出来。

  区区印刷机器不是随手的小玩具吗?

  “好好好,自此以后,赵国也是大汉的兄弟之国!”

  赵王偃在外面面前可能要保持王的风范,但在天的面前,这个揍过他的面前,面子什么的,威仪什么的,都是没必要存在的。

  以往的王不见王,随着天在七国到处串门,早已经被世人丢进了下水道,烂泥坑,原来满足某些条件后,王与王也能相见的。

  只是。

  七国诸侯王也明白这个条件很苛刻。

  迄今为止只有天一个人能满足条件。

  但有些事情,有了先例之后。

  后世的子孙,也算有了目标。

  就好像是正史上秦始皇开辟的大一统。

  就为后世的大一统奠定了大一统基础。

  “你这个兄弟之国,倒是来的挺随意!”

  天好笑的摇了摇头,虽然他很不想承认,但论人格魅力,秦王政真不如赵王偃,至少他没看出来妖艳女子对赵王偃有意见。

  而且相比较于秦王政家庭关系的一团糟,赵王偃明显就好了很多,虽然后面脑壳发昏,废了自己的嫡长子,但也好很多了。

  毕竟秦王政后期被身边人背刺了一个遍。

  而赵王偃只被自己的继承人背刺了一次。

  说句不好听的。

  以赵国的根基。

  如果未来继承赵国的君王,不是赵王迁这个秦二世翻版,秦国不一定能灭六国,甚至可能被李牧硬生生打断大一统的趋势。

  可能我们用后世眼光来看,李牧阻拦秦国一统天下,灭六国,是罪人.....

第214章 ,你若喜欢,便自取吧!

  但放在当下来看。

  李牧就像是岳武穆这样的悲情人物,家国英雄,为了忠义,慷慨赴死。

  只是一个人再能打,也抵不过身边人的背刺,甚至于君王的脑子发昏。

  明明前有大敌。

  却先灭自己人。

  或许对于一些上位者来说。

  缺了你一个。

  还有千万人。

  然而事实证明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李牧,再无一人能抵挡秦国的虎狼之师。

  就好像是后世的大宋,没了岳武穆,大宋虽然比赵国幸运一点,但也只是勉强苟活了时日。

  .......

  “天,我们先说好,我拿你当兄弟,你可不能对我的王后下手!”

  就在天承认的刹那,赵王偃突然想起了天名声方面不好的地方。

  说实在的。

  在女人这方面,赵王偃也不得不佩服天,只是出去海外走一趟,转头就把秦国的王后拐走了,而且看情况,好像是她自愿跟着天走的。

  虽然这种事情,放在七国王室之间都是笑料,秦王政的黑历史,但放在自己的身上,赵王偃突然后悔赵国和大汉建立兄弟之国关系了。

  “你可能不信,但我不是那种人。”

  天承认自己是有些虚伪,但绝不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雍容华贵女子情况太特殊了,她和秦王政根本不是夫妻,而是仇人。

  天固然是可以把她强行送回去,从而避免自己的名声被人抹黑,但天真的很不想强迫他人的意志,而且对方还是一个女人。

  另一方面。

  天没有世人想象中的那么在意名声。

  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

  反倒是一些不完美。

  让他看起来更像人。

  圣人高高在上。

  而他不是圣人。

  “我不信,但.......如果那天寡人遭遇了不测,寡人的王后,你若喜欢,便自取吧!”

  赵王偃一开始还在打趣,但说到最后,语气突然沉重了起来,也变得郑重了起来。

  事实上。

  自秦庄襄王嬴子楚正值壮年,却突然暴毙身亡,以至于秦国的王位,不得不传到还未及冠的秦王政身上,他就明白七国之间的斗争越发冷血无情了。

  世人可能还在惊讶信陵君魏无忌的死讯,堂堂一国公子,却被罗网刺杀,但七国君王背地里,却都在胆寒能让秦庄襄王嬴子楚突然暴毙的无形巨手。

  有人说。

  这是秦国国相吕不韦为了掌控大权做的事情,因为从既得利者来说,吕不韦是最大受益者。

  然而吕不韦一介商人,辛辛苦苦扶持嬴子楚成为秦王,就是为了让他在位几年就暴毙的吗?

  所谓利益越大。

  风险也就越大。

  吕不韦和嬴子楚之间的关系。

  肯定比吕不韦和嬴政要融洽。

  而且秦庄襄王嬴子楚的死,对于吕不韦基本上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他没法确定下一个君王,是不是还会像秦庄襄王嬴子楚一样信任和支持他。

  事实上,正史上吕不韦最后的凄惨结局,很明显就证明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上一任君王对你的信任和支持,大概率不会延续到下一任的继任者身上。

  其实正常来说。

  要是秦庄襄王嬴子楚当初没有死。

  而是由他完成了秦王政的大一统。

  那么由秦王政来做秦二世。

  大秦可能要三世才能暴毙!

  当然也不一定。

  毕竟历史长了。

  秦王政不一定还能登上王位。

  胡亥也不一定能顺利的出生。

  但能力上来说。

  秦庄襄王虽然短短在位几年。

  但其人也属于雄才大略之主。

  再加上秦庄襄王嬴子楚和吕不韦之间的君臣关系。

  说不定要秦国比秦王政一统天下还要来的更快速。

  原因很简单。

  就因为秦庄襄王嬴子楚突然暴毙。

  秦国内部其实乱了很长一段时间。

  要是没有天。

  怕是这个时候的秦王政还在头疼自己母亲,不支持他也就罢了,还故意和他作对。

  不善处理家庭关系的他,只会把看到的一切,化为权力的筹码,可这是越做越错。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宣太后芈月那种政治怪物。

  哪怕是初恋情人都会被她当成自己手里的棋子。

  可就算天作为一个无名英雄。

  替秦王政解决了王太后赵姬。

  但实际上秦国的内部,还没有从秦庄襄王嬴子楚暴毙身亡后的混乱之中缓过来。

  如今看似平和的秦国,不过是吕不韦强行压着,才给人感觉秦国还是那么强大。

  没办法。

  政治这个东西。

首节 上一节 203/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