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比直接发动的战争还要恐怖。
同时得益于商业的发展。
七国的战争强度也少了。
哪怕是秦国这个坚持耕战的虎狼之国。
对于内部一些软柿子也有些无可奈何。
毕竟行军打仗就是为了利益,而现在有更唾手可得的利益。
不过秦王政不在乎这些事情,因为他相信自己能改变秦国。
而今天。
就是他这个秦王正式加冠亲政的日子。
而他也在王太后赵姬支持下成功加冠。
只是加冠之后。
亲政之后的他。
却突然发现自己的母后。
昔日的王太后赵姬走了。
去年。
身为亲祖母的夏太后去了大汉颐养天年。
同时原本他信任的大将军蒙骜寿终正寝。
今年。
本以为自己弟弟长安君背刺自己,举兵反叛秦国已经最大的事情了,结果自己母亲却在自己亲政,为自己完成加冠之后也选择了不告而别。
当然,这个不告而别,不同于长安君,自杀于屯留,自己的母亲,那个曾陪着自己长大的母后,留下一封信件之后就乘坐青鸾前往了大汉。
秦王政不明白身边发生的一切。
为什么亲人都选择了离他而去。
如果说自己的亲弟弟长安君是为了王权。
那么舍弃太后权力的母后又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
没有答案。
因为秦王政从不对外透露心声。
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
大汉,长安,大明宫。
“小先生,哀家已经完成了你要求的事情,支持政儿,为其加冠,现在的政儿,已经长大了,也不需要我这个母后去指手画脚了。”
昔日的王太后赵姬,如今只是太后赵姬,当她还政与秦王政的时候,她就失去了太后监国的权力,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秦国太后。
如果只是这样干就罢了。
可她还直接离开了秦国。
没有了秦国这个大背景,赵姬身为太后的最后一点权力也没了。
就像是昔日的秦国王后,如今她也失去了原本秦国王后的权力。
“姐姐,你就这样走了,他该如何自处?”
天看到赵姬的第一眼,就明白以后不能再去秦国溜达了,最起码不能咸阳秦王宫里面溜达了,因为他很确定秦王政恨不得把自己剥皮抽筋了。
虽然秦王政不一定能做到这种事情,但天感觉自己没有必要去刺激他了,毕竟作为生母的赵姬,她的身份和意义可不是雍容华贵女子能比的。
“如何自处,在他逼死自己弟弟长安君的时候,他就该明白这个道理。”
赵姬实在是受不了化身冷血政治机器的秦王政,这根本不是她的政儿。
“逼死?”
第217章 ,父皇,抱抱!
“逼死?”
天这些年很少去关注中原七国。
因为大汉内部的事情都忙不完。
对于长安君成蟜造反叛乱的事情,天也只是听身边人提起过一嘴,细节方面懒得去深究,毕竟大多数人造反都是为了权力。
可现在,听赵姬的意思,长安君成蟜是被人逼死的,而且和秦王政有关,可不应该啊,天不认为秦王政是那种小心眼的人。
虽然天也感觉秦王政做人方面有瑕疵。
身边人一个个背刺他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天绝不相信秦王政是一个卸磨杀驴的人,做不出那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
而且他现在已经没有了过往被质疑自身血脉的困惑,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对自己惟一的兄弟下手。
要知道。
秦庄襄王嬴子楚就两个儿子,虽然他们兄弟不是一母同胞。
但拥有相同父系血脉的他们,算得上这个世界最亲近的人。
成蟜,又名赢成蟜,也可以称作赵成蟜。
天虽然见过,但对于成蟜这个人不太熟。
因为无论是正史上的他,还是今年莫名其妙叛秦降赵的他,都很快就被人清算了,所谓的举兵叛变,就像是一场笑话罢了。
说句不好听的,赢成蟜的造反,甚至还不如昔日韩国大将军姬无夜来的轰轰烈烈,而且叛变到一半,就莫名其妙自杀屯留。
不对....
自杀?
背后身中七枪的自杀?
还是背后中剑的自杀?
天可实在太懂什么叫做被自杀了。
而且成蟜的造反也太过于儿戏了。
既然都选择了造反。
为什么不死扛到底?
半路自杀?
开玩笑呢?
就算你不在乎自己的性命。
你的部下不一定也想去死!
“政儿表现得太过锋芒了,秦国内部有人不想他一个人独掌秦国大权,于是便有人蛊惑成蟜,以他体内流淌着先王纯正的血脉造势。”
“那些人暗中蛊惑成蟜,秦王政只知道兵戈,不知道休养生息,迟早会把秦国拖垮,而成蟜,他不知道为什么相信了这些人的鬼话。”
赵姬不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但也不是没有脑子的女人,只是大部分时候,她不喜欢动脑子,在成蟜出事后,她很快就搞清楚了前因后果。
虽然成蟜不是她的子嗣,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是华阳太后不是秦庄襄王嬴子楚的生母,但名义上秦庄襄王嬴子楚是华阳太后子嗣。
如今的赢成蟜也是一样。
名义上也是赵姬的子嗣。
虽然亲生的和过继的,终究是有着亲疏之别,但眼睁睁看着一个儿子逼死另一个儿子,赵姬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嬴政再也不是昔日的赵政了。
昔日那个习惯性依靠的赵政,已经被秦王这个位子腐蚀了,如今坐在王位上的人,是嬴政,是秦王,根本不是她在赵国含辛茹苦养大的赵政。
“那些人,是什么人?”
天对于秦国的家事不感兴趣,但赵姬都提出来了,就说明她很想找人倾诉心里面的秘密,天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让她闭嘴。
而且天虽然对他国的家事不感兴趣,但当八卦听还是可以的,如果能从里面再吸取到一点教训,避免自己也踩坑就更好了。
“还能是什么人,华阳太后的人!”赵姬没好气道。
“难怪........”天恍然大悟,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华阳太后?
楚系势力?
天一下子就明白了秦国如今内部的斗争。
可能比自己一开始想象的还要激烈万分。
堂堂长安君,先王嫡系血脉,都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只是秦王政确实有点冷血了,他不应该这样冷眼旁观的。
或许秦王政的初衷是为了维持法理。
哪怕是被人蛊惑的造反也绝不容许。
但做人......要有人性。
就像是天知道昔日一些跟随他三渡珠江的人,早已经发生了变质,但他也没有一棍子打死。
只有实在教育不过来的,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他才会挥泪斩马谡,清除掉这些大汉的蛀虫。
不得不说。
法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变法更能让国家强大起来。
但君王不应该被法所约束,哪怕嘴上说话的话再好听。
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难不成真的有人敢治天子?
其实就成蟜这种事情。
天认为冷处理就好了。
不要说开了这个先例,以后造反的人,就会源源不断。
一个软弱无能的君王,哪怕从无先例,也会有人造反。
人真正的强大。
是自身的强大。
例如汉武帝。
例如唐太宗。